第131章 靠山

字數:4469   加入書籤

A+A-


    偏偏分家之前,老兩口兒資助他們,容易得很。

    不說別的,單單是從家裏拿了粗糧到鎮上,把粗糧換成細糧吃,就給大房的日常開銷,節省了一大筆。

    再加上老兩口兒給大郎預備的束脩銀子,那也不是個小數目。

    分家之後,老兩口兒使喚不動其他幾個兒子了,對大房,也漸漸地失去了往日的寬貸。

    劉氏再怎麽跟他們哭窮,老兩口兒也不為所動。

    既不舍得銀錢,也不舍得賣地。

    幾天不見,就比上回見麵,愈發摳門一些,真是讓她愁也愁死了。

    看來,還是得抓緊給當家的補一補。

    等到給當家的補好了身子,就讓他再去尋個正經差事做。

    隻要有銀子賺,哪怕賺不到原來那二兩銀子呢,也總比坐吃山空強啊!

    劉氏想了想,便把頭上的兩隻銀鎏金的釵子摘了下來,換了一根銅簪、一根木簪,又在鬢發邊,差了一朵半新不舊的絹花。

    金花道:“娘,你這是做什麽?”

    劉氏道:“你不是說要儉省些麽?我先把這些個放起來,萬一需要的時候,也好拿去換錢。”隻是劉氏嘴上雖然這樣說著,心裏想的卻是,這些得當做私房存起來。

    若是總是戴著,遇到事情了,難免會有人想到要拿這些個去換銀錢。

    金花對劉氏的了解,比劉氏對金花的了解還深,她衝著劉氏淡淡地笑了笑,說道:

    “娘,這些都是不急之務,你何必這樣急切?便是要藏私房銀子,也莫做得太明顯了。

    咱們哪,還是抓緊把梨花接過來是正經。”

    “好孩子,我這就回村,去找你四嬸,說請梨花來幫襯的事兒。”

    金花點了點頭:“成。娘你路上小心著些,心裏再急,也要慢些走。”

    劉氏笑道:“我家金花就是孝順。你在家好好歇著,莫要擔心,娘心裏有數。”

    夏有財這會兒不在家,出去找朋友喝酒了。

    夏大郎也回了鬆溪書院。

    劉氏又喊了朱氏來,囑咐她多看顧些小姑子,把阿柳哄睡了,就抽空給金花多做些好吃的。若是戴家人來了要接金花回去,就把他們打出去。

    倘若實在是臉皮薄,罵不過人家,至少也不要給他們開門。

    一切等自己回來再說。

    朱氏一一應了,劉氏就喜滋滋地出了門。

    朱氏暗自奇怪,怎麽小姑子跟姑爺鬧翻了,婆母竟然這樣開心?

    還是說,這裏頭有什麽事情,是自己不知道的?

    朱氏這一天過得還算平靜。

    她一直有些擔心戴家人會鬧上門來。

    公婆與相公都不在,自己又要照看阿柳,恐怕一時間會應付不過來。

    但戴家人卻並沒有來。

    戴家人也在商量對策呢。

    戴家人自然不知,夏有財一家子已經把戴三郎算計到了骨頭裏。

    他們此時還在想著,要怎麽才能既把金花接回來,把這事兒揭過去,卻不能墮了戴家的威風,漲了金花的聲勢和氣焰。

    想來想去,隻好先晾著金花,過幾天再去接。

    說不定金花的娘家人見自家遲遲不去接金花回來,先就慌了手腳,再不敢替她做主了呢。

    劉氏想到金花分析的家計,便惦記起來要儉省。

    可是,托這幾年住在鎮上的好日子的福,劉氏已經習慣了坐車。

    若是讓她走著回村裏,省下那一份車錢,她實在是走不動了。

    所以劉氏還是坐了車回村,隻不過在村子外頭一段距離,就先下了車,好走路回到村裏,營造一種自己已經在極力節儉的氛圍。

    夏家人一如既往地在辛勤勞作,各司其職。

    不過四房的鹹菜生意,似乎已經暫停了下來。

    雖然四房還有一間屋子裏擺著幾口缸和數十個壇子,依然飄出一陣陣鹹菜的氣味,但從那數量上來看,想必這鹹菜生意即便依然在做,規模也不算大。

    那是當然了。

    北關鎮的酒樓,除了夏稻花刻意避開的幾家,訂單都已經交付了,現在算是市場容量飽和了。再想賣鹹菜出去,要麽就得換地方,要麽就得換品種。

    不過,夏稻花經曆過這一回的賴賬事件,已經充分認識到了,對於古代勞動人民來說,想要做點生意,賺點銀錢,有多麽不容易。

    隨時隨地,都有各種你惹不起的勢力參與進來,想要分一杯羹的還算不貪心的,有些甚至想連鍋都給你端走。

    有些壓力來自於家族內部,有些壓力來自於村民鄉鄰,有些壓力來自於地痞流氓,有些壓力來自於大小衙門,或者豪門世家……

    夏稻花若是沒有金手指,怕是萬萬不敢在這種環境中經商的。

    做生意,還是需要安定平和的環境。

    不然,這又是蒼蠅、蚊子,又是老虎、群狼的,紛紛都來喝你的血,吃你的肉,一個平頭老百姓,有一百條命也不夠丟的!

    這誰扛得住啊?

    夏稻花忍不住想到了曆史上那些著名的紅頂商人的套路,便想給自家生意找個靠山。

    北關鎮這一畝三分地,其實若是金勇對小姑姑夏玉嬌,是明媒正娶的,本來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靠山。

    然而金勇這個人,偏偏把官鹽做了私鹽賣。

    原本一樁好端端的親事,竟然要搞先斬後奏、生米煮成熟飯那一套,現在傻眼了吧!

    不過,想想金勇對他的原配夫人和謝家寶暗地裏動的手腳,夏稻花就覺得,這親事沒成,其實也挺好的。

    至少小姑姑夏玉嬌,以後不需要為了給金勇的新歡騰地方,直接“病逝”或者“暴斃”。

    既然金勇這條線不能用,夏稻花就把主意打到了自己的“筆友”李敢頭上。

    一開始,夏稻花本來以為李敢這個“筆友”,隻是一時興起。

    時間長了,自然會慢慢忘了這一茬。

    卻沒料到,李敢也不知是怎麽想的,竟然堅持不懈地跟她通信了好長一段時間了。

    有些大事小情,不犯忌諱的,也會跟她講一聲。

    夏稻花覺得這事兒挺有趣,而且最關鍵的是,她也想深入了解這個朝代,便靠著漫畫和後來“學會”的歪歪扭扭的字,把這事情堅持下來了。

    最近李敢還來信說,近期可能會來北關鎮一趟,要給她帶京城的特產,還特意問她,有沒有事情需要幫忙。

    夏稻花就忍不住想到,自己要不要把夏家的生意,跟李敢搭上關係呢?

    ------題外話------

    晚安,好夢,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