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按倒葫蘆起了瓢

字數:4188   加入書籤

A+A-


    夏稻花送給大夫和穩婆的荷包,都不是她自己繡的,而是薑氏的手藝。

    薑氏自打這一胎懷孕養胎以來,家裏的活兒,幾乎被夏有田和孩子們給包圓兒了。薑氏是個閑不住的性子,偏偏閑了下來,就幹脆做了許多繡活兒。

    絹帕、荷包、扇套、鞋墊、鞋麵,桌屏之類的小件,她都做了不少。

    夏有田最近比較忙,沒空去賣繡品,夏稻花就領了這個任務。

    她將其中一部分送到了鎮上的繡坊,得了行價,又悄悄把大部分繡品,都送進了空間超市裏,兌換成了超市幣。

    薑氏的手藝不錯,超市給了比繡坊更好的價格。夏稻花從超市裏拿的散裝鹹菜,用薑氏的繡品抵扣,算下來竟然是賺的。

    夏稻花往繡坊跑過兩回,又把薑氏的作品賣給空間超市兩回。

    後來幹脆把薑氏做的大部分荷包都留了下來,裏麵放上金額不等的銅錢、碎銀子,和小麵額的銀票,暫時放在空間超市儲物區裏備用。

    雖然目前她需要用到這些準備的時候不多,但遲早都是用得上的。

    至於其它繡品,就幹脆利落地賣給了空間超市。

    畢竟空間超市給錢很大方,比繡坊給的價錢高一倍還帶拐彎呢。

    自打五郎開始上村塾,家裏就多了兩個天還沒亮、雞還沒叫,就早早爬起來的人。

    一個是五郎。

    他每天早上都精精神神地頂著星星出門,背上小書箱,走上大約十來裏地的山路去鄰村的村塾念書。

    另一個是梨花。

    她作為長姐,天天早上都起來給全家人預備早飯。

    夏稻花覺得這樣太累了,從空間超市買了點饅頭出來,結果被梨花教訓了

    “姐知道你能掙錢,可是再怎麽能掙錢,也不能這麽個花法!

    就這一個小饅頭,就能換來三個這麽大的三合麵窩窩!

    咱們現在吃的這種三合麵窩窩頭,已經很好了,而且每一餐都管飽,何苦非得要吃這麽精細的白麵呢?”

    夏稻花被梨花訓了,本來是有幾分不高興的。

    賺錢不就是為了花嗎?

    隻是,看到梨花那副痛心疾首的模樣,想想自己穿來之前,梨花過得可能一直都是農忙時候吃幹,農閑時候吃稀的日子,多少也能理解她的心情,便沒有說什麽。

    見夏稻花老老實實地聽訓,梨花也放緩了語氣

    “姐知道你是有本事的,隻是,咱們就算是一夜暴富了,也不能飄,不能忘本。”

    眼見著梨花有長篇大論的趨勢,夏稻花連連點頭,擺出一副無比乖巧聽話的模樣來,還暗戳戳地提醒梨花,讓她顧著點還沒吃早飯的五郎,總算讓梨花記起了正事兒,放過了荼毒她的耳朵。

    夏稻花暗暗吐槽,既然梨花姐你這麽節儉,那可別怪我下回吃好吃的不叫你啊!

    畢竟若是吃個饅頭都能被訓呢,自己這天天大魚大肉、山珍海味的,想吃什麽就吃什麽的架勢,萬一被梨花看見了,那還得了?

    於是接下來的日子,夏稻花天天都愉快地偷吃,躲著梨花,又讓她多少聞見點味兒。

    梨花好幾次疑惑地皺了皺鼻子“什麽東西這麽香”?但始終抓不到影兒,於是隻當是鄰居家做了什麽好吃的,味道順著風飄過來了。

    夏稻花捂著肚子偷笑,笑得上氣不接下氣。菱花發現了,於是偷偷地跟夏稻花達成了同盟,也跟著混了個肚兒圓。

    這樣一連過了七八天,夏稻花才停下來這種有些幼稚的舉動,不再捉弄梨花了。

    其實,梨花的主張沒有錯。

    俗話說得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對於一個上升期的家庭來說,維持住一貫的節儉作風,是好事,也是很正確的策略。

    隻是,夏稻花擁有一個無窮無盡的空間超市,裏麵的貨物每隔二十四小時,都會刷新。對夏稻花來說,你讓她守著寶山,偏偏去吃糠咽菜,這難度也太大了些。

    當然了,夏稻花也不反對節儉。

    隻是,對她而言,節儉隻是意味著不浪費。而不是“不吃不用”,或者“明明有好的,非得用差的”。

    但夏稻花和梨花的觀念不同,夏稻花也不打算說服她。

    其實現在,家裏有錢了。梨花她們隻是還不習慣而已。

    隻要讓梨花漸漸認識到這一點,吃的、穿的、用的,各方麵的生活水準,自然可以慢慢提升起來。

    不過,花錢的事兒麽,很容易不知不覺就花多了。

    夏稻花打算好了,她要分開設立幾個賬本,讓梨花、五郎、菱花,每個人管一個。

    這樣既比較有利於培養他們的節約意識,也會讓他們對家庭生活多一些參與感和主人翁意識,還可以借機給他們灌輸一點兒理財的技巧和經驗。

    即便將來家裏的日子越來越好了,甚至實現了階層躍遷,想必經過這種刻意的培養,梨花他們也不至於長成大手大腳、漫天撒錢的紈絝子弟。

    如果此時夏稻花知道了大房的狀況,一定會對“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有更深刻的體會。

    這些日子,大房正經不好過。

    因為要給夏有財治病,還要每隔三天,去一趟普濟堂針灸。

    雖然出手的是王太醫的徒弟,但夏有財算是王太醫的病人,所以收費的標準,是普濟堂裏最高的水準。

    而且,用的藥物也是好藥,貴藥。

    什麽人參、靈芝、天山雪蓮,幾乎什麽貴,就用什麽。

    夏有財惜命得很,普濟堂給他開的藥,不管多貴他都舍得用在自己身上。

    家裏的銀錢,便仿佛流水一般淌了出去。

    夏有財一家子又習慣了有人伺候的生活,一個個橫草不拈、豎草不拿,油瓶子倒了都不舍得扶一下。

    家務活都落在了地位最低的兒媳婦兒朱氏身上。

    朱氏一個人,既要照看繈褓中的阿柳,又要做家事,忙得腳不沾地,也常常是按倒葫蘆起了瓢。

    做的飯菜不是鹹了、就是淡了,不然就是糊了、或者油放多了,醋放少了……總之各種出狀況。

    朱氏又是忙、又是累,又是心裏苦,眼見著一個豐滿圓潤、白白胖胖的小媳婦兒,就一天比一天清瘦憔悴下來。

    ------題外話------

    求票!求書評!愛你們,(づ ̄

    3 ̄)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