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否極泰來
字數:4576 加入書籤
天亮後,人們驚奇地發現,從第九區到第七區之間,‘末世真菌’萎縮塌陷形成的條形區域,越來越寬了,從最初的10餘米已經擴展到了一百多米寬,兩側的‘末世真菌’一直在退縮,這條無菌區還在不停向更寬發展。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末世真菌’在‘抑製組合體’的抑製和幹擾下,不斷流出黑褐色液體,這種液體似乎具有傳染性,它流到哪裏,哪裏的‘末世真菌’就會枯萎死亡。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以第九區和第七區為中心的‘末世真菌’消退區在不斷擴大。但是相對於幾百萬平方公裏的華國西部和西北部地區來說,這個無真菌區域顯然太小,‘末世真菌’消退的速度顯然也太慢。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在華國管委會的督促下,華國農學與生物學研究機構的實驗室一直在加緊生產與試驗。經過試驗,已經證明,δ幹擾素足夠有效,因此決定不再生產高成本的‘抑製組合體’,轉而隻生產δ幹擾素,這樣大大提高了日產量。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隨著‘末世真菌’逐漸退去,昆侖山聚集區和華國管委會的各種運輸工具也逐漸走出地下而重見天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每天數噸的δ幹擾素被源源不斷地運往喜馬拉雅山聚集區和阿爾泰山聚集區。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三個聚集區一起圍剿,結合飛車淩空噴灑δ幹擾素,讓治理‘末世真菌’的進程大大加快。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僅僅一周的時間,華國西、北部的生態災難都得到了緩解,地表灰白色的色調基本變成了黑褐色。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是,在很多特殊的地形上,例如,峭壁上、陡坡上、洞穴中等等個別隱蔽地點,還有不少殘留的‘末世真菌’個體,因此,仍需要人工進行清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三個聚集區發動全體有勞動能力的民眾,走向曠野,尋找漏網的‘末世真菌’。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連續幾天,小順子在鏟除‘末世真菌’的勞動中都身先士卒,登懸崖、鑽山洞,戰果頗豐,成績斐然。而結束工作後,每次小順子回到駐地,都會帶回大包小裹。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夏花很不解,問道“順子,包得什麽呀,怎麽總往回倒騰東西?”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小順子一開始吱吱唔唔,試圖搪塞過關,但夏花始終堅定地追問,大有得不到回答不罷休的意思,被逼無奈,小順子不得不如實回答問題。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小順子似乎有點難為情,說道“主任,你說我是不是賤?吃那個‘末世真菌’這麽久,說實話有點上癮了,現在把這些真菌整絕種了,我怕以後沒得吃,就想著多儲備點,帶回去把它曬成幹兒,再醃上它一大缸,確保夠我吃一年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夏花聽罷,差點笑岔氣。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的‘末世真菌’越來越少了。為了確保它不能死灰複燃,管委會要求有關機構對萎縮的真菌殘留物進行詳細化驗和分析,對殘留物的危險性做出基本的判斷。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隨處可見的幹紫菜樣‘末世真菌’殘留物,經過華國農學與生物學研究機構的檢測和分析,再次爆出驚人的結果。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末世真菌’殘留物,居然是一種特高純度的有機複合肥,其中的氮、磷、鉀含量已經達到了人工製造複合肥的級別,而且,其富含的植物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遠遠超過了人工肥料。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這樣的結果簡直讓人無法相信。在研究機構隨後給出的解釋中認為,‘末世真菌’強大的根係,把地表以下20米內的養分都帶到了地麵。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真菌利用這些養分和空氣中的氮氣,進行了複雜的生物學化合過程,合成了真菌和植物必須的有機肥料,隨著‘末世真菌’的死亡,最終將這些有機物濃縮在2寸厚的殘留物中。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從植物學角度來說,幹紫菜樣‘末世真菌’殘留物,與其說是真菌的殘留物,倒不如說是生物有機肥,遍布華國西部和北部的真菌生物有機複合肥,將成為地球孕育物種的最佳養料。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這樣的結果是何等的具有戲劇性?然而,這就是自然界,沒有哪個物種能夠逃脫成為養料的宿命。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2233年5月下旬,地球北半球的氣溫進一步上升,三個聚集區都不約而同地報告說當地氣溫和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4c。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白天的最高氣溫,已經分別達到了13c,15c,17c,喜馬拉雅山聚集區最低,昆侖山聚集區最高。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作為稱霸地球半年多的真菌——‘末世真菌’,其強大根係,把幾十年冰凍的土層進行了疏鬆,把養分帶到了地表,而且,有效消除了很多地區的永久凍土層,這為農作物和野生植物的生長奠定了良好的地質條件。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這天上午,烏雲密布,雷聲滾滾,冷風吹過後,昆侖山聚集區和阿爾泰山聚集區分別降下了第一場雨,這是一場久違的雨,這是40多年來唯一的一次降雨。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不用說年少的孩子們,連很多年輕人平生都沒有見過此等奇異天象。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對於聚集區的人們而言,見過下雨的人僅僅限於地球上的老年土著人,這個比例少之又少。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所以,降雨的初期,更多的人們唯恐避之不及,紛紛躲藏在地下建築裏、躲藏在洞穴裏,遠遠地觀望著不明事態的發展。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在外人看來,那些一直居住地球的老年居民,見到降雨後,神情非常特別,行為表現異常怪誕,有的在默默祈禱,有的在低聲哭泣。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少不更事的青少年們看到長輩的眼淚,更增添了恐懼和擔憂,不祥的感覺襲上心頭,眼神中滿是迷茫,萬般無奈地暗自猜測“難道新一輪的災難又將降臨嗎?”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令人意外的是,土著地球的老年居民卻紛紛走到戶外,來到雨中,仰頭向天,虔誠地伸出雙手,盡量多地接住雨水,然後送到嘴邊,一飲而盡,臉上露出滿滿的幸福感。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們任憑冰冷的雨水濕透衣襟,任憑冰冷雨水模糊了視線,仍然享受不夠這讓人倍感幸福的難得的時光,這樣的陶醉和幸福他們已經等待了大半生,掛在臉上的已經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淚水。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隻有土著地球的老年居民能夠理解,也隻有他們能夠明白,這場雨對於地球、對於人類的真正含義——半個世紀的冰河時代終於結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