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風華(83)二更(盛唐風華(83)四爺輕笑...)

字數:5419   加入書籤

A+A-




    哎呀!這可熱鬧了呀!怎麽選了這麽一種蠢辦法呢?林雨桐是誰呀?那是你硬她比你更硬的主兒!
    他就沒見過比她更能剛的人了, 那是怕軟不怕硬的性子呀,結果偏給她來硬的!
    她其實對權利這個東西,態度一直都是夠我自保就行!非必要不是一定要鬧到兵戎相見的程度的!她看不順眼的事多了, 但她有她的原則。其一, 別出格!其二,麵對的人是原身的父母兄弟, 血緣牽絆倫理之道, 她盡量恪守不過線。其三,隻要你不傷我,其他的我不執著。
    可現在, 這些人是用自以為聰明的方式, 把她給放出籠子了!她一直都在很好的收斂,盡量維持大家的體麵。可現在, 大概說了,再回來你們再想撼動她,怕是不那麽容易了。
    瞧瞧,自從朝上回來, 坐在廊下不動不說已經小半個時辰了。臉上無喜無怒的,別問都知道, 這會子工夫,那腦子裏的主意一個一個的往出跳,她想壓都壓不住了。
    四爺過去,伸手拉她, “送你個好玩意。”
    桐桐抬起頭來,展顏一笑, 耀眼的很,像是脫出樊籠的野馬, 帶著一股子特有的野性。她歪著頭看他,“什麽好玩意?拿來呀!”
    什麽玩意拿不動。她被四爺拉著一路往國公府去了,沒去書房,直接被四爺拉到演武場。
    四爺叫秋實,“把上個月拿回來的那個……”
    不大功夫,四個人抬來一樟木箱子,放在演武場的邊上,退開了一段距離。
    四爺示意桐桐上前,桐桐笑著過去,也不以為意。結果箱子一打開,桐桐就愣住了。裏麵躺著兩隻長滿刺的大鐵錘子,“狼牙錘?”
    四爺走過去,“鍛造的時候不知道怎麽想的,就是覺得上戰場要武器趁手,你好似更適合這個。”
    林雨桐愣了一下,伸手去拎了一個出來,東西一拿到手裏,她腦子裏便閃過一個拎著錘子的少女來。還別說,這玩意真就跟長在自己手上一般,確實是趁手的很。“镔鐵做的,試試?”
    好!她把另一隻也拿出來,一手一隻,好重量!
    四爺說著,就又拍手,叫人帶另一件禮物過來:“獅子花老了,不能陪你征戰了!給你尋了一匹大宛野馬王,一直就那麽養著,沒馴過!”
    好一匹大宛馬,這個體格,自己用重武器,這夥計確實可以。
    放下錘子,一躍上馬!這馬果然烈的很,一躬身一顛一飛奔,眨眼便是數丈,繼而嘶鳴而去。這馬的四蹄用力,這熟土夯出來的馬場瞬間塵土飛揚起來。
    四爺背過身躲了躲塵土的工夫,一人一馬已在對麵了。
    這動靜把國公府的人都吸引來了,可算是見識了什麽是猛士了,馬還沒馴服呢,就敢撒手韁繩,路過的時候拎走了一隻狼牙棒,再一圈過來的時候把另一隻也給臨走了!
    這可好了,公主怕是要嚇唬這野馬的,每路過一個榆木靶子,抬手就是一錘子,頓時,木屑亂飛,一片狼藉。一臉捶了八個靶子,感覺在沒靶子可捶了,這野馬不撒野了,小步嗒嗒嗒的,馬頭這麽一搖那麽一擺,不知道要怎麽表達親昵才好!
    但誰要是想伸手摸一下,馬上就呲牙!
    這慫馬,還馬王呢?你不也怕被爆頭嗎?
    馬呲牙一叫喚,好似在嘲諷:你們誰不怕!
    怕!怕死了!那靶子是用榆木根做的,現在被砸的稀巴爛,人腦袋經的住砸嗎?
    李敬業帶著孫子,離演武場遠遠的,躲在柱子後頭,看的直打哆嗦。小孫子可興奮了,“阿娘教孫兒了,孫兒長大了,跟阿娘和阿耶一樣厲害。”
    李敬業:“……”一代厲害,兩代厲害,你們總這麽厲害,我老感覺你們在憋著造反!這是不對的,“乖孫呀……”
    李敬業想教一句忠君的話,可看到被公主砸碎的那些榆木靶子,心裏又不是滋味。這還是親閨女呢,都成了棋子,到孩子的身上,又會如何呢?
    說啥呀!啥也別說了。人總得自保吧!
    他看向騎在馬上手拎雙捶的公主,這一刻,他不覺得這個兒媳婦是公主了,她就是英國公府的宗婦,僅此而已。
    出征的聖旨還是下來了,林雨桐在府裏接了旨,手持旨意,一句都沒說。
    劉仁低聲道:“殿下,聖人也是無法!朝中突然這麽多聲音,由不得聖人不答應。”
    林雨桐不廢話,隻道:“三日後,我出發。”
    是!
    三日後,大朝上見到的是一位一身銀甲的武將,挺拔清瘦的身形,偏拎著那般的武器,李治便是視力不好,也瞧見了。
    說實話,這個形象,頗有衝擊力!
    大朝之聲,大將出征,自有一套儀式。
    儀式完成,李治問說,“鎮國可有別的要求?凡你所求,朕無有不準的。”
    林雨桐抬起頭來,“兒想踏著《破陣樂》出征,可成?”
    這個《破陣樂》乃是《秦王破陣樂》,是李世民所做,最初為軍歌。後來李世民登基了,這便為宮中大典祭祀所用之樂,可惜李治登基之後,說是不忍觀《破陣樂》,便把此曲給停了。這些年,再沒人聽過《秦王破陣樂》了。
    今兒,我就要用《秦王破陣樂》為我送行!
    李治一愣,武後嘴角勾起看向聖人了,而大殿裏寂靜無聲。
    良久,李治才道:“破陣樂……好!奏《破陣樂》!”
    樂聲一起,就似乎又回到了那位君王在位的時候,那時候有明君賢後,猛將如雲,文臣璀璨。
    而今呢?而今帝王孱弱,皇後擅權,將相不和!
    總是有人對比,說是而今比太|宗在位時,百姓的日子好過多了!可卻無人去對比,當年,王朝新立,百姓從隋末之亂走來,再加上自然災害頻繁,怎麽可能過的好?可如今呢?雖偶有災難,但大致風調雨順。便是一地受災,別的地方無大影響。這不是人治之功,多半為天助之功。
    這位公主踏著破陣樂走了,卻羞了一大殿的人。
    是的!大殿上的人都是這麽想的,可李治知道,桐兒不是這個意思!她也無心羞辱誰。可她到底是什麽意思呢?
    李治也不知道!
    隻是沒來由的,覺得心裏慌慌的。
    武後卻想,作下《破陣樂》的太|宗最後沒顧著兄弟,也沒顧著父親,他殺兄弑弟,逼退生父。鎮國是這個意思嗎?
    武後覺得,應該是的!
    桐兒正經跟弘兒有過一段對話,是桐兒勸弘兒做太子,不用事事跟自己這個母後爭的時候說過的一段話。
    她說:隻要初衷是好的,那麽你的辦法和母後的辦法,有時候是無法分優劣的。就跟咱們都餓了,麵前的河裏就有魚一般!咱們的目的是把魚抓上來,可怎麽抓魚,這就見仁見智了。你覺得釣魚好,釣魚上來,隻選一條大的果腹,剩下的放生繼續養著,以後還能吃。而母後覺得用網子打上來,打上來吃不了做成魚幹,想吃的時候就總有。這兩種辦法都是可以的!但你們現在就是,餓肚子了,不想著怎麽去把魚抓上來,而是站在岸邊相互指責對方的方法不對!你覺得母後是竭澤而漁,母後覺得你辦事沒有魄力。
    如今再想這話,覺得意味深長。
    這就是‘龍多了不治水’的道理!
    武後當即就叫人傳口諭給東宮:章懷太子去了才多少日子?太子不為兄長祈福嗎?
    傳口諭的人還沒走,東宮的數位屬官就被趕了出去,說他們不懂得規勸太子顧念手足雲雲。
    這話完全不知道從何說起,可才親近起來的屬官,直接被趕出長安。
    李顯嚇壞了!就因為上了一個舉薦皇姐的折子,就又被母後給逼回東宮了。他再不敢言語了!
    韋香兒看著跪在佛堂還兀自有些發抖的李顯,氣的直跺腳。
    李顯‘噓’了一聲,低聲道:“你就不怕有一天起來,東宮門突然就打不開了!然後咱們就在這東宮裏,一天一天的餓著……直到餓死?!”
    韋香兒一肚子的火氣,這會子隻能壓下脾氣,過去抱著他一下一下的拍著,“沒事,咱們不是趙氏……不會餓死咱們的。”
    正安慰著呢,門砰的一下被推開了,李顯抖了一下,韋香兒也嚇了一跳,而後轉臉去看,是身邊的婢女,“作死呢!幹什麽?”
    這婢女白著一張臉過來,“那個……那個事……怕是被鎮國公主知道了……”
    什麽事被鎮國公主知道了?
    “武家……咱們跟武家……”
    韋香兒的臉真白了,也真的怕了,“怎麽知道的?你怎麽知道公主知道了?”
    “公主出征,出皇城……過周國公府的門口……”
    嗯!周國公府就在皇城門外,家門對著朱雀街開,怎麽了?
    “府門口兩尊大石獅子,那麽大……”
    知道!見過!趕緊說,武家怎麽了?“公主騎馬打那裏過,手裏的狼牙棒那麽大,公主抬手那麽一捶,一尊大獅子的腦袋就碎了,石子亂飛……”
    李顯一哆嗦,好似那石子飛過來了似得,他恨不能捂住腦袋。
    “公主抬手又是一錘,另一尊大獅子的腦袋也開了花……”
    李顯抱住腦袋,哆哆嗦嗦,“我就說不叫你跟著武家胡鬧,你非不聽,看吧,她知道了吧!等皇姐回來,咱們都不用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