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情懷(40)二合一(天天地情懷(40)桐桐看...)

字數:31969   加入書籤

A+A-




    桐桐看著這個老者, “你們一定非常了解太|祖的習慣和先帝的習慣!先說太|祖是怎麽沒的?首先,不可能慢性du藥,為何呢?因為太|祖與老國公一起中毒, 太祖暴斃,老國公當時一定毒發了,隻是被發現及時救過來了而已。這要是慢性毒藥,不會都在那一刻爆發,因而,這必是一種烈性毒藥。
    可巧的是,我父親曾昏睡了十數年, 我自來體弱,鑽在醫書裏的時間不長, 但還算有所得。瞧病這個事,我沒試過!但自問藥上, 我還是有幾分獨到之處的。我看了當年刑部、大理寺、以及太醫對中毒一事的記載,如果判斷沒錯的話, 這該是一種蛇毒。此蛇生活在東南山裏!而恰好, 南唐彼時正在東南。我就想, 這藥跟南唐是否有瓜葛呢?”
    說著,朝外喊了一聲, “將宋皇後請上來了。”
    大殿裏一靜, 宋皇後不是丟了嗎?這是又從哪給找出來了。
    然後果然就見宋皇後被帶上來了,看不出什麽不妥當的地方。
    劉雲摁住宋皇後的肩膀狠勁一壓, 對方吃力不住,噗通一聲給跪下了。
    林雨桐這才去看宋皇後, “你是個不甘平庸的女人!大陳崛起,南唐偏安一隅, 你沒有頹廢,宋家這樣的家族在亂局裏追殺我父親這件事,就足以說明,你連同宋家一直在尋求機會,想要恢複大唐的榮光。但你是個識時務的人!在南唐的局勢眼看不好的時候,你將你的兒子果斷的藏了起來,以防不測;在南唐的局勢已經到了末路的時候,你果斷的毒殺了你的丈夫,南唐末帝,以求自保;到了大陳之後,發現大陳內部依舊是暗潮湧動,於是,你跟世家本就沒斷的聯係又有了。他們扶持你的兒子,你手裏有大筆的財富,你們有合作的基礎。這些選擇,以你的立場來看,都不算是錯的!那麽而今,我想你依舊不會選錯的!大陳沒有什麽世家了,你除了前朝末代皇後這個身份可以依仗,再無其他了。大陳兩位帝王,死於南唐所產之毒,你若還是保持緘默,那麽可以明確的告訴你,你找了一條死路!不僅僅是你,就連你的女兒,你那兒子,都一樣,都得死!別覺得把你兒子藏起來就萬事無憂了。世家都能找到你藏起來的人,那你猜,我能不能找出來!樹倒獼猴散,世家若不在了,誰還會替他們保守秘密?供出南唐太子便可獲得榮華富貴,那你猜知情人會不會用你兒子來換富貴前程。”
    宋皇後抬起眼瞼,看了林雨桐一眼,“你不用管威脅我,到了這個份上,我自是會說的!但是,我有一個條件。”
    “第一,得保證我們好好的活著。我要去安樂候府,做太夫人,我要照樣享受前朝皇室待遇。”
    “第二,我得接我兒子回來,安樂侯這個爵位是他的!”
    文昭帝還是點頭:“可!”宋皇後便不再求其他了,隻頷首,“十五年前,確實有人從南唐求過宮中秘藥,那藥叫碧青,從蛇毒中提取而來。此種藥有一別的藥沒有的優點,那便是有濃烈的竹香味!”
    貴太後蹭的一下站起身來,“碧青!竹香味?”
    宋皇後點頭,“是!就是竹香味。此藥原本是宮中用於防蛇蟲鼠蟻的,隻需要微微一點劑量,混合在香料之中,點燃之後,便能殺蟲。這是多山多蛇蟲,人不在屋內的時候將這香料點燃,殺蟲之後,屋內隻留下淡淡的竹香味兒,散散就沒了。這樣的味道對人的危害不大,也從未曾有人想過,服用這種藥會是什麽效果!我不知道對方是怎麽知道宮內有碧青的,但是既然要了,我也沒多想,隻以為弄回去是配藥的,便給了小小一瓷瓶,一兩左右的量吧。”
    宋皇後搖頭,“我在後宮,自然不能見外人。但是,我身邊的嬤嬤說,她叫人留意了,他言說看見那位相公身邊的隨從,他身上的荷包上帶著‘崔’字樣。”
    林雨桐轉臉又去看在盧度世邊上的一位老者,此人叫崔文宗,乃是清河崔氏的老家主的兄弟。
    但她沒問崔文宗,而是繼續問宋皇後,“你們能合作,你能相信他們肯跟你合作,我想,你手裏一定有什麽東西。錢財?他們需要,但是這不是唯一?你兒子?這對你重要,但對人家並不重要!如果需要,他們能製造出十個八個的南唐太子來。所以,這兩者都不是!你手裏一定有他們跟南唐私下來往的把柄,可對?”
    宋皇後沉默了半晌,這才從脖子上摘下一個木牌了。這牌子古樸,像是個老物件。就見宋皇後輕輕將其掰開,這木牌便分成兩塊,內裏掉出一張薄極了的絹帕,帕子上用黑線繡的密密麻麻。宋皇後撿起來,遞過去,“你要的是它吧。”
    林雨桐拿起來掃了一遍,然後叫了呂城呂公公,請他把這個呈上去。
    文昭帝的麵色很難看,冷笑著看著
    林雨桐這才看崔文宗,“老先生,藥是你打發人從南唐帶過來的。想的挺好的,萬一事發了,往南唐身上一推,你們能洗刷的幹幹淨淨的,可對?”
    崔文宗閉眼,一言不發。林雨桐輕笑一聲,“老人家可以不說話,你隻聽我說的對不對。這藥得從南唐要,其一,就是為了事發好推脫的,其二,便是這種藥其性特別。這樣的藥,有苦味,但更濃烈的是竹香味。這種味道,極具欺騙性。藥下在哪裏合適呢?隻能是竹葉茶裏。凡是各種葉子做的茶,味道難免有苦有澀,泡一盞這樣的茶送到嘴邊,誰會戒備?太|祖簡樸,在宮中又常在菜園子裏住,也常在那邊見親近之人。那邊的園裏放著石桌石凳,石桌上放著瓦罐粗碗。那一日,石桌上的茶是竹葉茶,量很小。太|祖用大瓦罐泡茶,那麽一點茶葉自然全扔到瓦罐裏了。等茶泡好了,且得等瓦罐不燙手了,他才能抱起瓦罐給他自己倒了一碗,又給老國公倒了一碗。太|祖性格豪爽,自來也無品茶的習慣,倒出來茶不燙了,他必是一口飲盡了!而老國公又不同,他素來文雅,茶必要一口一口喝……這就是為何,當年一個暴斃,一個隻是中毒的緣故。”說完就看向貴太後,“那麽問題來了,太|祖自來不飲茶,看那瓦罐粗碗,想來那瓦罐裏常年放的該是涼沸水才是……到底是誰送了太|祖竹茶?那個菜園子是掩映在竹林高牆中的,也就是說,這竹茶乃是有人就近取材了!太|祖不奢華,簡樸的很,而今有人采了竹葉製茶,這便如同采了野菜做飯食一樣,是惠而不費的東西。他必是會接受的!這個人需得滿足兩個條件,其一,她能靠近竹林,敢在竹林中采摘;其二,她送給太|祖之後,不拘是一片草還是一片樹葉,太|祖都極為重視,甚至於想要炫耀……”
    貴太後眼睛重重的閉上了,而邊上的長公主已然是白了臉了。
    林雨桐就看長公主,“要說公主有心謀害,我不信。公主得想想,是誰給你出主意,叫你製作竹葉茶!你的茶,每一步都是你做的,沒借別人之手嗎?”
    長公主的聲音都在抖:“……是駙馬帶我去了一趟南山,南山有竹,竹瀝、竹茹、竹根、竹實、竹菌、竹筍,這都是可用的。便是竹葉,也是能入藥的。竹葉,隻是微苦,但卻無毒,不僅能做藥粥,還能治失眠!父皇一夜一夜難以安枕……我想到駙馬所說的,便采了竹葉回家,在家裏做了竹葉茶。這竹葉茶做起來,我自然不可能總是盯著的。竹葉要用鹽水浸泡,之後要晾著陰幹,再之後還得放在鍋裏慢火炒茶,我怎麽可能一直跟著呢。”
    “炒糊了不少,從裏麵挑出來完好的就一小瓷瓶。”她用手比劃了一下,感覺瓷瓶隻巴掌那麽大。
    林雨桐又看向貴太後,“當日發現太|祖暴斃之後,都誰進去過您那個院子?在封存的證物冊子裏,沒有人提過那一罐子茶,也沒有人提過有一個放置了茶葉的小瓷瓶。”
    貴太後的眼睛沒睜開,“當日,發現太|祖暴斃,公主指責濟世謀害太|祖,要跟濟世廝打,駙馬抱住公主,公主掙紮……許多東西都亂了……當日,太|祖跟老柱國公是用了飯之後才喝的茶。飯不是在小院用的,而是在禦書房用的是禦膳房的飯菜。回來之後才喝的茶!沸水是我燒的,茶葉是長公主和駙馬親自做的,喝茶的是長公主的親生父親,是駙馬的親祖父……”
    “當時我顧著太|祖,他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天下不能亂!”
    她一下子就捂住了胸口,隻覺得心被什麽攥住了。
    林雨桐看向盧度世,“你們之惡,實乃十惡不赦!你們處心積慮的拉趙敬下水,再利用駙馬,繼而通過了長公主的手,毒殺了親生父親。駙馬不無辜!那瓷瓶隻有駙馬有機會藏起來,那一罐子茶,也隻有在這種掙紮中,才會無意識的摔了瓦罐!”
    事本身並不複雜,隻是因著繼位者是金匡民,才讓事情變的更複雜了。
    長公主咬定了金匡民篡位弑君,很多人自然也是這麽認為的。那麽,太|祖死了,新君繼位了,很多人便不敢糾纏太祖的死了。
    林雨桐抬手看向盧度世:“老匹夫,始末是否如此,你說!”
    盧度世看著林雨桐的眼神頗為驚訝,“你小小年紀,從一味藥便能抽絲剝繭,還原事情的始末,也著實是難得。”說著,就抬頭看向上麵,“沒錯,事情就是如此的。當時,城防營,京郊三營,都在我們的掌控之中。隻要一聲令下,扶持駙馬登基,便可成事。”說著,就看貴太後,“可誰能想到,貴太後反對長公主和駙馬繼位,她寧肯將江山給先帝……”
    貴太後點頭,“當日京城迅速戒嚴,我便知道事有不好!要亂隻在瞬息!怎麽辦?皇宮大內被層層圍住……那個時候我便覺得趙家有不妥當。彼時,我們敢信誰?老國公中毒了,一直就沒清醒。可別人不知道老柱石公沒清醒呀!趙家有昏迷的老柱國公,便如拿著尚方寶劍。老柱國公在軍中何等威望?隻要趙家說金匡民殺了先|帝,那誰都會信的!在他們看來,是有人要篡了太|祖的江山……可他們卻不知道,他們要維護的其實才是賊子。怎麽辦?匡稷在外領兵,不在京城,太|祖屬意於他,可他連消息隻怕都收不到!這還不算是最危險的,最危險的是,已經有人上折子,說了,若是宮中再無懿旨,群臣可就要擁立新帝了!”
    難怪呢!
    一旦朝臣擁立了新帝,那這事就再無轉圜的可能了。
    朝臣敗不起!
    如此,皇室誰能活呢?便是長公主……結局也看的見呀!真要簇擁了駙馬,長公主活不過三年就得被人害了。
    劉南德的眼淚滂沱,“彼時,怎麽辦?能怎麽辦呢?”
    貴太後哽咽難言,“濟世是為了護住他舅父留下的江山,是為了他舅父的遺言和願望,更是為了護住皇室至親呐!他知道一旦登基,便是凶險重重,但他還得這麽幹。於是,他登基了。而後,有義想法子出京了,給他大兄送信去了。可京城之危怎麽辦?是有忠冒死周旋於諸位將軍之間,說服他們,請他們不要被人煽動,等見到老柱國公再說。這才使得京城雖然危如累卵,但到底是局勢沒更壞。可饒是知道凶險,卻怎麽也沒想到,竟是生生的要了他的命!”說著,就惡狠狠的看向長公主,“你說,你給濟世送過什麽……”
    長公主搖頭,“沒有!您將我圈在父皇的靈位前,就沒有離開過呀!我沒有害濟世!我……我沒有!”
    林雨桐轉過身來,“不是長公主,偏偏皇宮被圍困,進出極其不方便。那麽,這個害先帝之人是誰呢?此人須得跟世家一個立場……”
    於是,眾人的視線就落到四位世家出身的女子身上。
    林雨桐搖頭,“不是!我問過了,李、王兩位真人當時不在宮裏,先帝登基倉促,而在這之前,先帝有自己的府邸,兩位真人帶著還年幼的平王和三公主在府裏,並未曾進宮。而顯德仙姑之所以在宮裏,一則,她是正妻。二則,她是貴太後的親侄女,太|祖驟然駕崩,至親在側是陪伴貴太後的。三則,貴太後也樂意留顯德仙姑,因為仙姑所生嫡子手有殘障,貴太後怕仙姑多想,也想多留在身邊以張目,可對?”
    對!
    “也不是蕭、高二位貴妃,他們當年跟著陛下,雖不在戰前,但也在大城中安置,因為都有孩子要撫養她們不在京城。”
    兩人點頭,這事真跟她們無幹。
    眾人一想也對,如此,皇宮中就沒有旁人了。誰還會去還先帝呢?
    若是宮人的話,先帝又不是愚笨之人,怎麽可能不防備呢?真不是什麽東西都隨便用的!所以,他能用了,一定是極親近的人給的。
    還有誰呢?
    文昭帝不由的把視線看向一直都沒言語的太後,“母後,當日你在宮裏!你可親手給濟世吃過什麽,喝過什麽?濟世機敏,除非你親手遞過去的,否則,他誰都不會輕易信的,哪怕是您派的親信,他都不會用的。”
    太後嘴唇顫抖,“你……你什麽意思?難道能是我害了親生兒子?”
    是啊!親娘沒有害親兒子的道理,所以,事情才卡住了呀,“先帝所中之毒跟太|祖還不同,那就是很常見的一種du。先帝在奉先殿被人毒殺……在這之前隻您和先帝在奉先殿爭吵,請問,吵些什麽?”
    太後就道:“追封他父親為帝的事。”
    林雨桐皺眉:“您覺得應該追封?”
    “當然不是!他繼承了他舅舅的江山,憑什麽要冊封金家的先祖?沒這樣的道理。”
    林雨桐就看顯德仙姑,顯德仙姑皺眉,“先帝怎麽可能在那種情況下冊封親生父親呢?之前母後說吵起來是為冊封公公的事,我還以為是您想冊封,他不同意呢!可你們都不想冊封,那又為什麽吵起來的?”
    太後眼瞼一垂,麵色蒼白,雙手抓住扶手不住的顫抖。
    這樣子還有什麽不明白的,顯然是太後說了假話。她跟武昭帝吵的必不是這個!
    文昭帝急忙看她:“您到底跟濟世說什麽了?”
    太後卻一言不發,牙關緊閉,隻任由眼淚肆意的流。
    文昭帝緩緩的跪下,“兒求你,你到底跟濟世說了什麽?”
    太後緩緩的睜開眼,“在我去見濟世之前,趙敬給我送過信。趙敬在信上說,你距離京城隻一日路程了,眼看就回來了。而濟世卻有禪位之意!趙敬說,一旦禪位呢,濟世和濟世的三個孩子就都活不成了,子子孫孫都活不成了!我就說,叫濟世改姓陳,自此跟你切割開來。”
    文昭帝的臉一瞬間白了徹底,“趙敬的話您為何要信?”
    太後又是沉默,良久的沉默!
    桐桐一下子就明白了,當年太|祖忙著打仗,貴太後是跟著太|祖的。而太後卻在大後方,隻能托付給老柱國公。趙敬又跟太後年紀相仿,這一個門進進出出的……必是他們之間有別人不知道的情愫。
    所以,太後對趙敬跟別人不一樣!可這個話卻萬萬不能說出來的。就聽太後說:“我當時就是想叫他好好當皇帝,用趙敬的話說,他禪位了,你登基了,你們兄弟最後還是要鬩牆的,子子孫孫都要爭鬥到底的。與其讓我將來痛失兒孫,那就不如讓我死了幹脆!”
    所以呢?
    文昭帝抓住太後的胳膊,用盡了渾身的力氣,“您以死相逼,不叫濟世禪位?”
    是!太後哭嚎道:“我是帶了一壺酒去!但那隻是酒呀!進去之前,我還喝了一口,我這不是好好的嗎?”她哭道,“是他……是他自己選了死路!”
    不是!四爺搖頭,一個那般頑皮的孩子,是不可能自己去找死路的。
    桐桐看太後,“誰陪著您去奉先殿見的先帝?您喝完酒之後,那酒壺呢?你交給宮人了?”
    沒有!太後急忙給道,“酒壇子是新打開的!我親自倒出來喝了,證明酒沒事!便叫人拿了酒壺和杯子來……”
    “酒壺是什麽樣的酒壺?杯子是什麽樣的杯子?”
    “酒壺就是我常用的酒壺,杯子就是我常用的杯子……”太後道:“拿過來之後,我親自給酒壺裏添的酒,親自提著,在奉先殿外,自己倒了一杯,又喝了……這才端了進去!”
    四爺將手中的書冊打開,之前朝後翻了翻,有一副畫閃了過去。他重新翻出來,遞給桐桐。
    桐桐朝圖上一看,是一個少年偷酒喝的樣子。好好的酒杯不用,總是拿著酒壺往嘴裏倒。
    她將圖畫舉起來,“先帝慣常喝酒,是否一直是如此?”
    林克用和韓嗣源不住的點頭,是!就是如此!嫌棄酒杯小,愛拿著酒壺往嘴裏倒。
    桐桐便明白了,而今的酒具多是沿用唐朝的,水壺一樣的那種不太用,倒是那種雙耳把手,隻中間一個進出口的那種多些。那種器具精美華貴,迄今為止,太後好似用的都是這種酒具。
    這種酒具,想用它往嘴裏倒,就必須用嘴放在器具口。要是一個壺嘴的形狀,那挨著不挨著嘴,都能倒進去。隻這種的不能!
    若是有人把du事先抹在了這個口上,哪有不中毒的道理?
    左傳典忍不住問說:“那若是如此,為何當時找不到酒具呢?”
    林雨桐看向太後,“……這種毒藥暫時是死不了的!先帝知道中毒之後,第一反應便是打碎藏匿了酒壺……不為別的,隻為了保護親生母親!他知您不是有意的,他不想叫您知道是因您之故害死了他……他不想叫您愧疚的活著……隻是如此罷了……”
    太後一愣,繼而嚎啕出聲,指著外麵,“本宮宮裏的人隻管帶去……本宮竟不知殺子仇人就在身邊……就在本宮的身邊啊!”
    四爺指了指一直跟在太後身邊的那個嬤嬤,“錢嬤嬤,是你吧?”
    太後愕然:此人跟在自己身邊二十多年了!
    四爺肯定的很:“是趙敬的人吧!”
    錢嬤嬤抬起頭,手裏的簪子朝著太後的脖頸而去……
    對!
    “也不是蕭、高二位貴妃,他們當年跟著陛下,雖不在戰前,但也在大城中安置,因為都有孩子要撫養她們不在京城。”
    兩人點頭,這事真跟她們無幹。
    眾人一想也對,如此,皇宮中就沒有旁人了。誰還會去還先帝呢?
    若是宮人的話,先帝又不是愚笨之人,怎麽可能不防備呢?真不是什麽東西都隨便用的!所以,他能用了,一定是極親近的人給的。
    還有誰呢?
    文昭帝不由的把視線看向一直都沒言語的太後,“母後,當日你在宮裏!你可親手給濟世吃過什麽,喝過什麽?濟世機敏,除非你親手遞過去的,否則,他誰都不會輕易信的,哪怕是您派的親信,他都不會用的。”
    太後嘴唇顫抖,“你……你什麽意思?難道能是我害了親生兒子?”
    是啊!親娘沒有害親兒子的道理,所以,事情才卡住了呀,“先帝所中之毒跟太|祖還不同,那就是很常見的一種du。先帝在奉先殿被人毒殺……在這之前隻您和先帝在奉先殿爭吵,請問,吵些什麽?”
    太後就道:“追封他父親為帝的事。”
    林雨桐皺眉:“您覺得應該追封?”
    “當然不是!他繼承了他舅舅的江山,憑什麽要冊封金家的先祖?沒這樣的道理。”
    林雨桐就看顯德仙姑,顯德仙姑皺眉,“先帝怎麽可能在那種情況下冊封親生父親呢?之前母後說吵起來是為冊封公公的事,我還以為是您想冊封,他不同意呢!可你們都不想冊封,那又為什麽吵起來的?”
    太後眼瞼一垂,麵色蒼白,雙手抓住扶手不住的顫抖。
    這樣子還有什麽不明白的,顯然是太後說了假話。她跟武昭帝吵的必不是這個!
    文昭帝急忙看她:“您到底跟濟世說什麽了?”
    太後卻一言不發,牙關緊閉,隻任由眼淚肆意的流。
    文昭帝緩緩的跪下,“兒求你,你到底跟濟世說了什麽?”
    太後緩緩的睜開眼,“在我去見濟世之前,趙敬給我送過信。趙敬在信上說,你距離京城隻一日路程了,眼看就回來了。而濟世卻有禪位之意!趙敬說,一旦禪位呢,濟世和濟世的三個孩子就都活不成了,子子孫孫都活不成了!我就說,叫濟世改姓陳,自此跟你切割開來。”
    文昭帝的臉一瞬間白了徹底,“趙敬的話您為何要信?”
    太後又是沉默,良久的沉默!
    桐桐一下子就明白了,當年太|祖忙著打仗,貴太後是跟著太|祖的。而太後卻在大後方,隻能托付給老柱國公。趙敬又跟太後年紀相仿,這一個門進進出出的……必是他們之間有別人不知道的情愫。
    所以,太後對趙敬跟別人不一樣!可這個話卻萬萬不能說出來的。就聽太後說:“我當時就是想叫他好好當皇帝,用趙敬的話說,他禪位了,你登基了,你們兄弟最後還是要鬩牆的,子子孫孫都要爭鬥到底的。與其讓我將來痛失兒孫,那就不如讓我死了幹脆!”
    所以呢?
    文昭帝抓住太後的胳膊,用盡了渾身的力氣,“您以死相逼,不叫濟世禪位?”
    是!太後哭嚎道:“我是帶了一壺酒去!但那隻是酒呀!進去之前,我還喝了一口,我這不是好好的嗎?”她哭道,“是他……是他自己選了死路!”
    不是!四爺搖頭,一個那般頑皮的孩子,是不可能自己去找死路的。
    桐桐看太後,“誰陪著您去奉先殿見的先帝?您喝完酒之後,那酒壺呢?你交給宮人了?”
    沒有!太後急忙給道,“酒壇子是新打開的!我親自倒出來喝了,證明酒沒事!便叫人拿了酒壺和杯子來……”
    “酒壺是什麽樣的酒壺?杯子是什麽樣的杯子?”
    “酒壺就是我常用的酒壺,杯子就是我常用的杯子……”太後道:“拿過來之後,我親自給酒壺裏添的酒,親自提著,在奉先殿外,自己倒了一杯,又喝了……這才端了進去!”
    四爺將手中的書冊打開,之前朝後翻了翻,有一副畫閃了過去。他重新翻出來,遞給桐桐。
    桐桐朝圖上一看,是一個少年偷酒喝的樣子。好好的酒杯不用,總是拿著酒壺往嘴裏倒。
    她將圖畫舉起來,“先帝慣常喝酒,是否一直是如此?”
    林克用和韓嗣源不住的點頭,是!就是如此!嫌棄酒杯小,愛拿著酒壺往嘴裏倒。
    桐桐便明白了,而今的酒具多是沿用唐朝的,水壺一樣的那種不太用,倒是那種雙耳把手,隻中間一個進出口的那種多些。那種器具精美華貴,迄今為止,太後好似用的都是這種酒具。
    這種酒具,想用它往嘴裏倒,就必須用嘴放在器具口。要是一個壺嘴的形狀,那挨著不挨著嘴,都能倒進去。隻這種的不能!
    若是有人把du事先抹在了這個口上,哪有不中毒的道理?
    左傳典忍不住問說:“那若是如此,為何當時找不到酒具呢?”
    林雨桐看向太後,“……這種毒藥暫時是死不了的!先帝知道中毒之後,第一反應便是打碎藏匿了酒壺……不為別的,隻為了保護親生母親!他知您不是有意的,他不想叫您知道是因您之故害死了他……他不想叫您愧疚的活著……隻是如此罷了……”
    太後一愣,繼而嚎啕出聲,指著外麵,“本宮宮裏的人隻管帶去……本宮竟不知殺子仇人就在身邊……就在本宮的身邊啊!”
    四爺指了指一直跟在太後身邊的那個嬤嬤,“錢嬤嬤,是你吧?”
    太後愕然:此人跟在自己身邊二十多年了!
    四爺肯定的很:“是趙敬的人吧!”
    錢嬤嬤抬起頭,手裏的簪子朝著太後的脖頸而去……
    對!
    “也不是蕭、高二位貴妃,他們當年跟著陛下,雖不在戰前,但也在大城中安置,因為都有孩子要撫養她們不在京城。”
    兩人點頭,這事真跟她們無幹。
    眾人一想也對,如此,皇宮中就沒有旁人了。誰還會去還先帝呢?
    若是宮人的話,先帝又不是愚笨之人,怎麽可能不防備呢?真不是什麽東西都隨便用的!所以,他能用了,一定是極親近的人給的。
    還有誰呢?
    文昭帝不由的把視線看向一直都沒言語的太後,“母後,當日你在宮裏!你可親手給濟世吃過什麽,喝過什麽?濟世機敏,除非你親手遞過去的,否則,他誰都不會輕易信的,哪怕是您派的親信,他都不會用的。”
    太後嘴唇顫抖,“你……你什麽意思?難道能是我害了親生兒子?”
    是啊!親娘沒有害親兒子的道理,所以,事情才卡住了呀,“先帝所中之毒跟太|祖還不同,那就是很常見的一種du。先帝在奉先殿被人毒殺……在這之前隻您和先帝在奉先殿爭吵,請問,吵些什麽?”
    太後就道:“追封他父親為帝的事。”
    林雨桐皺眉:“您覺得應該追封?”
    “當然不是!他繼承了他舅舅的江山,憑什麽要冊封金家的先祖?沒這樣的道理。”
    林雨桐就看顯德仙姑,顯德仙姑皺眉,“先帝怎麽可能在那種情況下冊封親生父親呢?之前母後說吵起來是為冊封公公的事,我還以為是您想冊封,他不同意呢!可你們都不想冊封,那又為什麽吵起來的?”
    太後眼瞼一垂,麵色蒼白,雙手抓住扶手不住的顫抖。
    這樣子還有什麽不明白的,顯然是太後說了假話。她跟武昭帝吵的必不是這個!
    文昭帝急忙看她:“您到底跟濟世說什麽了?”
    太後卻一言不發,牙關緊閉,隻任由眼淚肆意的流。
    文昭帝緩緩的跪下,“兒求你,你到底跟濟世說了什麽?”
    太後緩緩的睜開眼,“在我去見濟世之前,趙敬給我送過信。趙敬在信上說,你距離京城隻一日路程了,眼看就回來了。而濟世卻有禪位之意!趙敬說,一旦禪位呢,濟世和濟世的三個孩子就都活不成了,子子孫孫都活不成了!我就說,叫濟世改姓陳,自此跟你切割開來。”
    文昭帝的臉一瞬間白了徹底,“趙敬的話您為何要信?”
    太後又是沉默,良久的沉默!
    桐桐一下子就明白了,當年太|祖忙著打仗,貴太後是跟著太|祖的。而太後卻在大後方,隻能托付給老柱國公。趙敬又跟太後年紀相仿,這一個門進進出出的……必是他們之間有別人不知道的情愫。
    所以,太後對趙敬跟別人不一樣!可這個話卻萬萬不能說出來的。就聽太後說:“我當時就是想叫他好好當皇帝,用趙敬的話說,他禪位了,你登基了,你們兄弟最後還是要鬩牆的,子子孫孫都要爭鬥到底的。與其讓我將來痛失兒孫,那就不如讓我死了幹脆!”
    所以呢?
    文昭帝抓住太後的胳膊,用盡了渾身的力氣,“您以死相逼,不叫濟世禪位?”
    是!太後哭嚎道:“我是帶了一壺酒去!但那隻是酒呀!進去之前,我還喝了一口,我這不是好好的嗎?”她哭道,“是他……是他自己選了死路!”
    不是!四爺搖頭,一個那般頑皮的孩子,是不可能自己去找死路的。
    桐桐看太後,“誰陪著您去奉先殿見的先帝?您喝完酒之後,那酒壺呢?你交給宮人了?”
    沒有!太後急忙給道,“酒壇子是新打開的!我親自倒出來喝了,證明酒沒事!便叫人拿了酒壺和杯子來……”
    “酒壺是什麽樣的酒壺?杯子是什麽樣的杯子?”
    “酒壺就是我常用的酒壺,杯子就是我常用的杯子……”太後道:“拿過來之後,我親自給酒壺裏添的酒,親自提著,在奉先殿外,自己倒了一杯,又喝了……這才端了進去!”
    四爺將手中的書冊打開,之前朝後翻了翻,有一副畫閃了過去。他重新翻出來,遞給桐桐。
    桐桐朝圖上一看,是一個少年偷酒喝的樣子。好好的酒杯不用,總是拿著酒壺往嘴裏倒。
    她將圖畫舉起來,“先帝慣常喝酒,是否一直是如此?”
    林克用和韓嗣源不住的點頭,是!就是如此!嫌棄酒杯小,愛拿著酒壺往嘴裏倒。
    桐桐便明白了,而今的酒具多是沿用唐朝的,水壺一樣的那種不太用,倒是那種雙耳把手,隻中間一個進出口的那種多些。那種器具精美華貴,迄今為止,太後好似用的都是這種酒具。
    這種酒具,想用它往嘴裏倒,就必須用嘴放在器具口。要是一個壺嘴的形狀,那挨著不挨著嘴,都能倒進去。隻這種的不能!
    若是有人把du事先抹在了這個口上,哪有不中毒的道理?
    左傳典忍不住問說:“那若是如此,為何當時找不到酒具呢?”
    林雨桐看向太後,“……這種毒藥暫時是死不了的!先帝知道中毒之後,第一反應便是打碎藏匿了酒壺……不為別的,隻為了保護親生母親!他知您不是有意的,他不想叫您知道是因您之故害死了他……他不想叫您愧疚的活著……隻是如此罷了……”
    太後一愣,繼而嚎啕出聲,指著外麵,“本宮宮裏的人隻管帶去……本宮竟不知殺子仇人就在身邊……就在本宮的身邊啊!”
    四爺指了指一直跟在太後身邊的那個嬤嬤,“錢嬤嬤,是你吧?”
    太後愕然:此人跟在自己身邊二十多年了!
    四爺肯定的很:“是趙敬的人吧!”
    錢嬤嬤抬起頭,手裏的簪子朝著太後的脖頸而去……
    對!
    “也不是蕭、高二位貴妃,他們當年跟著陛下,雖不在戰前,但也在大城中安置,因為都有孩子要撫養她們不在京城。”
    兩人點頭,這事真跟她們無幹。
    眾人一想也對,如此,皇宮中就沒有旁人了。誰還會去還先帝呢?
    若是宮人的話,先帝又不是愚笨之人,怎麽可能不防備呢?真不是什麽東西都隨便用的!所以,他能用了,一定是極親近的人給的。
    還有誰呢?
    文昭帝不由的把視線看向一直都沒言語的太後,“母後,當日你在宮裏!你可親手給濟世吃過什麽,喝過什麽?濟世機敏,除非你親手遞過去的,否則,他誰都不會輕易信的,哪怕是您派的親信,他都不會用的。”
    太後嘴唇顫抖,“你……你什麽意思?難道能是我害了親生兒子?”
    是啊!親娘沒有害親兒子的道理,所以,事情才卡住了呀,“先帝所中之毒跟太|祖還不同,那就是很常見的一種du。先帝在奉先殿被人毒殺……在這之前隻您和先帝在奉先殿爭吵,請問,吵些什麽?”
    太後就道:“追封他父親為帝的事。”
    林雨桐皺眉:“您覺得應該追封?”
    “當然不是!他繼承了他舅舅的江山,憑什麽要冊封金家的先祖?沒這樣的道理。”
    林雨桐就看顯德仙姑,顯德仙姑皺眉,“先帝怎麽可能在那種情況下冊封親生父親呢?之前母後說吵起來是為冊封公公的事,我還以為是您想冊封,他不同意呢!可你們都不想冊封,那又為什麽吵起來的?”
    太後眼瞼一垂,麵色蒼白,雙手抓住扶手不住的顫抖。
    這樣子還有什麽不明白的,顯然是太後說了假話。她跟武昭帝吵的必不是這個!
    文昭帝急忙看她:“您到底跟濟世說什麽了?”
    太後卻一言不發,牙關緊閉,隻任由眼淚肆意的流。
    文昭帝緩緩的跪下,“兒求你,你到底跟濟世說了什麽?”
    太後緩緩的睜開眼,“在我去見濟世之前,趙敬給我送過信。趙敬在信上說,你距離京城隻一日路程了,眼看就回來了。而濟世卻有禪位之意!趙敬說,一旦禪位呢,濟世和濟世的三個孩子就都活不成了,子子孫孫都活不成了!我就說,叫濟世改姓陳,自此跟你切割開來。”
    文昭帝的臉一瞬間白了徹底,“趙敬的話您為何要信?”
    太後又是沉默,良久的沉默!
    桐桐一下子就明白了,當年太|祖忙著打仗,貴太後是跟著太|祖的。而太後卻在大後方,隻能托付給老柱國公。趙敬又跟太後年紀相仿,這一個門進進出出的……必是他們之間有別人不知道的情愫。
    所以,太後對趙敬跟別人不一樣!可這個話卻萬萬不能說出來的。就聽太後說:“我當時就是想叫他好好當皇帝,用趙敬的話說,他禪位了,你登基了,你們兄弟最後還是要鬩牆的,子子孫孫都要爭鬥到底的。與其讓我將來痛失兒孫,那就不如讓我死了幹脆!”
    所以呢?
    文昭帝抓住太後的胳膊,用盡了渾身的力氣,“您以死相逼,不叫濟世禪位?”
    是!太後哭嚎道:“我是帶了一壺酒去!但那隻是酒呀!進去之前,我還喝了一口,我這不是好好的嗎?”她哭道,“是他……是他自己選了死路!”
    不是!四爺搖頭,一個那般頑皮的孩子,是不可能自己去找死路的。
    桐桐看太後,“誰陪著您去奉先殿見的先帝?您喝完酒之後,那酒壺呢?你交給宮人了?”
    沒有!太後急忙給道,“酒壇子是新打開的!我親自倒出來喝了,證明酒沒事!便叫人拿了酒壺和杯子來……”
    “酒壺是什麽樣的酒壺?杯子是什麽樣的杯子?”
    “酒壺就是我常用的酒壺,杯子就是我常用的杯子……”太後道:“拿過來之後,我親自給酒壺裏添的酒,親自提著,在奉先殿外,自己倒了一杯,又喝了……這才端了進去!”
    四爺將手中的書冊打開,之前朝後翻了翻,有一副畫閃了過去。他重新翻出來,遞給桐桐。
    桐桐朝圖上一看,是一個少年偷酒喝的樣子。好好的酒杯不用,總是拿著酒壺往嘴裏倒。
    她將圖畫舉起來,“先帝慣常喝酒,是否一直是如此?”
    林克用和韓嗣源不住的點頭,是!就是如此!嫌棄酒杯小,愛拿著酒壺往嘴裏倒。
    桐桐便明白了,而今的酒具多是沿用唐朝的,水壺一樣的那種不太用,倒是那種雙耳把手,隻中間一個進出口的那種多些。那種器具精美華貴,迄今為止,太後好似用的都是這種酒具。
    這種酒具,想用它往嘴裏倒,就必須用嘴放在器具口。要是一個壺嘴的形狀,那挨著不挨著嘴,都能倒進去。隻這種的不能!
    若是有人把du事先抹在了這個口上,哪有不中毒的道理?
    左傳典忍不住問說:“那若是如此,為何當時找不到酒具呢?”
    林雨桐看向太後,“……這種毒藥暫時是死不了的!先帝知道中毒之後,第一反應便是打碎藏匿了酒壺……不為別的,隻為了保護親生母親!他知您不是有意的,他不想叫您知道是因您之故害死了他……他不想叫您愧疚的活著……隻是如此罷了……”
    太後一愣,繼而嚎啕出聲,指著外麵,“本宮宮裏的人隻管帶去……本宮竟不知殺子仇人就在身邊……就在本宮的身邊啊!”
    四爺指了指一直跟在太後身邊的那個嬤嬤,“錢嬤嬤,是你吧?”
    太後愕然:此人跟在自己身邊二十多年了!
    四爺肯定的很:“是趙敬的人吧!”
    錢嬤嬤抬起頭,手裏的簪子朝著太後的脖頸而去……
    對!
    “也不是蕭、高二位貴妃,他們當年跟著陛下,雖不在戰前,但也在大城中安置,因為都有孩子要撫養她們不在京城。”
    兩人點頭,這事真跟她們無幹。
    眾人一想也對,如此,皇宮中就沒有旁人了。誰還會去還先帝呢?
    若是宮人的話,先帝又不是愚笨之人,怎麽可能不防備呢?真不是什麽東西都隨便用的!所以,他能用了,一定是極親近的人給的。
    還有誰呢?
    文昭帝不由的把視線看向一直都沒言語的太後,“母後,當日你在宮裏!你可親手給濟世吃過什麽,喝過什麽?濟世機敏,除非你親手遞過去的,否則,他誰都不會輕易信的,哪怕是您派的親信,他都不會用的。”
    太後嘴唇顫抖,“你……你什麽意思?難道能是我害了親生兒子?”
    是啊!親娘沒有害親兒子的道理,所以,事情才卡住了呀,“先帝所中之毒跟太|祖還不同,那就是很常見的一種du。先帝在奉先殿被人毒殺……在這之前隻您和先帝在奉先殿爭吵,請問,吵些什麽?”
    太後就道:“追封他父親為帝的事。”
    林雨桐皺眉:“您覺得應該追封?”
    “當然不是!他繼承了他舅舅的江山,憑什麽要冊封金家的先祖?沒這樣的道理。”
    林雨桐就看顯德仙姑,顯德仙姑皺眉,“先帝怎麽可能在那種情況下冊封親生父親呢?之前母後說吵起來是為冊封公公的事,我還以為是您想冊封,他不同意呢!可你們都不想冊封,那又為什麽吵起來的?”
    太後眼瞼一垂,麵色蒼白,雙手抓住扶手不住的顫抖。
    這樣子還有什麽不明白的,顯然是太後說了假話。她跟武昭帝吵的必不是這個!
    文昭帝急忙看她:“您到底跟濟世說什麽了?”
    太後卻一言不發,牙關緊閉,隻任由眼淚肆意的流。
    文昭帝緩緩的跪下,“兒求你,你到底跟濟世說了什麽?”
    太後緩緩的睜開眼,“在我去見濟世之前,趙敬給我送過信。趙敬在信上說,你距離京城隻一日路程了,眼看就回來了。而濟世卻有禪位之意!趙敬說,一旦禪位呢,濟世和濟世的三個孩子就都活不成了,子子孫孫都活不成了!我就說,叫濟世改姓陳,自此跟你切割開來。”
    文昭帝的臉一瞬間白了徹底,“趙敬的話您為何要信?”
    太後又是沉默,良久的沉默!
    桐桐一下子就明白了,當年太|祖忙著打仗,貴太後是跟著太|祖的。而太後卻在大後方,隻能托付給老柱國公。趙敬又跟太後年紀相仿,這一個門進進出出的……必是他們之間有別人不知道的情愫。
    所以,太後對趙敬跟別人不一樣!可這個話卻萬萬不能說出來的。就聽太後說:“我當時就是想叫他好好當皇帝,用趙敬的話說,他禪位了,你登基了,你們兄弟最後還是要鬩牆的,子子孫孫都要爭鬥到底的。與其讓我將來痛失兒孫,那就不如讓我死了幹脆!”
    所以呢?
    文昭帝抓住太後的胳膊,用盡了渾身的力氣,“您以死相逼,不叫濟世禪位?”
    是!太後哭嚎道:“我是帶了一壺酒去!但那隻是酒呀!進去之前,我還喝了一口,我這不是好好的嗎?”她哭道,“是他……是他自己選了死路!”
    不是!四爺搖頭,一個那般頑皮的孩子,是不可能自己去找死路的。
    桐桐看太後,“誰陪著您去奉先殿見的先帝?您喝完酒之後,那酒壺呢?你交給宮人了?”
    沒有!太後急忙給道,“酒壇子是新打開的!我親自倒出來喝了,證明酒沒事!便叫人拿了酒壺和杯子來……”
    “酒壺是什麽樣的酒壺?杯子是什麽樣的杯子?”
    “酒壺就是我常用的酒壺,杯子就是我常用的杯子……”太後道:“拿過來之後,我親自給酒壺裏添的酒,親自提著,在奉先殿外,自己倒了一杯,又喝了……這才端了進去!”
    四爺將手中的書冊打開,之前朝後翻了翻,有一副畫閃了過去。他重新翻出來,遞給桐桐。
    桐桐朝圖上一看,是一個少年偷酒喝的樣子。好好的酒杯不用,總是拿著酒壺往嘴裏倒。
    她將圖畫舉起來,“先帝慣常喝酒,是否一直是如此?”
    林克用和韓嗣源不住的點頭,是!就是如此!嫌棄酒杯小,愛拿著酒壺往嘴裏倒。
    桐桐便明白了,而今的酒具多是沿用唐朝的,水壺一樣的那種不太用,倒是那種雙耳把手,隻中間一個進出口的那種多些。那種器具精美華貴,迄今為止,太後好似用的都是這種酒具。
    這種酒具,想用它往嘴裏倒,就必須用嘴放在器具口。要是一個壺嘴的形狀,那挨著不挨著嘴,都能倒進去。隻這種的不能!
    若是有人把du事先抹在了這個口上,哪有不中毒的道理?
    左傳典忍不住問說:“那若是如此,為何當時找不到酒具呢?”
    林雨桐看向太後,“……這種毒藥暫時是死不了的!先帝知道中毒之後,第一反應便是打碎藏匿了酒壺……不為別的,隻為了保護親生母親!他知您不是有意的,他不想叫您知道是因您之故害死了他……他不想叫您愧疚的活著……隻是如此罷了……”
    太後一愣,繼而嚎啕出聲,指著外麵,“本宮宮裏的人隻管帶去……本宮竟不知殺子仇人就在身邊……就在本宮的身邊啊!”
    四爺指了指一直跟在太後身邊的那個嬤嬤,“錢嬤嬤,是你吧?”
    太後愕然:此人跟在自己身邊二十多年了!
    四爺肯定的很:“是趙敬的人吧!”
    錢嬤嬤抬起頭,手裏的簪子朝著太後的脖頸而去……
    對!
    “也不是蕭、高二位貴妃,他們當年跟著陛下,雖不在戰前,但也在大城中安置,因為都有孩子要撫養她們不在京城。”
    兩人點頭,這事真跟她們無幹。
    眾人一想也對,如此,皇宮中就沒有旁人了。誰還會去還先帝呢?
    若是宮人的話,先帝又不是愚笨之人,怎麽可能不防備呢?真不是什麽東西都隨便用的!所以,他能用了,一定是極親近的人給的。
    還有誰呢?
    文昭帝不由的把視線看向一直都沒言語的太後,“母後,當日你在宮裏!你可親手給濟世吃過什麽,喝過什麽?濟世機敏,除非你親手遞過去的,否則,他誰都不會輕易信的,哪怕是您派的親信,他都不會用的。”
    太後嘴唇顫抖,“你……你什麽意思?難道能是我害了親生兒子?”
    是啊!親娘沒有害親兒子的道理,所以,事情才卡住了呀,“先帝所中之毒跟太|祖還不同,那就是很常見的一種du。先帝在奉先殿被人毒殺……在這之前隻您和先帝在奉先殿爭吵,請問,吵些什麽?”
    太後就道:“追封他父親為帝的事。”
    林雨桐皺眉:“您覺得應該追封?”
    “當然不是!他繼承了他舅舅的江山,憑什麽要冊封金家的先祖?沒這樣的道理。”
    林雨桐就看顯德仙姑,顯德仙姑皺眉,“先帝怎麽可能在那種情況下冊封親生父親呢?之前母後說吵起來是為冊封公公的事,我還以為是您想冊封,他不同意呢!可你們都不想冊封,那又為什麽吵起來的?”
    太後眼瞼一垂,麵色蒼白,雙手抓住扶手不住的顫抖。
    這樣子還有什麽不明白的,顯然是太後說了假話。她跟武昭帝吵的必不是這個!
    文昭帝急忙看她:“您到底跟濟世說什麽了?”
    太後卻一言不發,牙關緊閉,隻任由眼淚肆意的流。
    文昭帝緩緩的跪下,“兒求你,你到底跟濟世說了什麽?”
    太後緩緩的睜開眼,“在我去見濟世之前,趙敬給我送過信。趙敬在信上說,你距離京城隻一日路程了,眼看就回來了。而濟世卻有禪位之意!趙敬說,一旦禪位呢,濟世和濟世的三個孩子就都活不成了,子子孫孫都活不成了!我就說,叫濟世改姓陳,自此跟你切割開來。”
    文昭帝的臉一瞬間白了徹底,“趙敬的話您為何要信?”
    太後又是沉默,良久的沉默!
    桐桐一下子就明白了,當年太|祖忙著打仗,貴太後是跟著太|祖的。而太後卻在大後方,隻能托付給老柱國公。趙敬又跟太後年紀相仿,這一個門進進出出的……必是他們之間有別人不知道的情愫。
    所以,太後對趙敬跟別人不一樣!可這個話卻萬萬不能說出來的。就聽太後說:“我當時就是想叫他好好當皇帝,用趙敬的話說,他禪位了,你登基了,你們兄弟最後還是要鬩牆的,子子孫孫都要爭鬥到底的。與其讓我將來痛失兒孫,那就不如讓我死了幹脆!”
    所以呢?
    文昭帝抓住太後的胳膊,用盡了渾身的力氣,“您以死相逼,不叫濟世禪位?”
    是!太後哭嚎道:“我是帶了一壺酒去!但那隻是酒呀!進去之前,我還喝了一口,我這不是好好的嗎?”她哭道,“是他……是他自己選了死路!”
    不是!四爺搖頭,一個那般頑皮的孩子,是不可能自己去找死路的。
    桐桐看太後,“誰陪著您去奉先殿見的先帝?您喝完酒之後,那酒壺呢?你交給宮人了?”
    沒有!太後急忙給道,“酒壇子是新打開的!我親自倒出來喝了,證明酒沒事!便叫人拿了酒壺和杯子來……”
    “酒壺是什麽樣的酒壺?杯子是什麽樣的杯子?”
    “酒壺就是我常用的酒壺,杯子就是我常用的杯子……”太後道:“拿過來之後,我親自給酒壺裏添的酒,親自提著,在奉先殿外,自己倒了一杯,又喝了……這才端了進去!”
    四爺將手中的書冊打開,之前朝後翻了翻,有一副畫閃了過去。他重新翻出來,遞給桐桐。
    桐桐朝圖上一看,是一個少年偷酒喝的樣子。好好的酒杯不用,總是拿著酒壺往嘴裏倒。
    她將圖畫舉起來,“先帝慣常喝酒,是否一直是如此?”
    林克用和韓嗣源不住的點頭,是!就是如此!嫌棄酒杯小,愛拿著酒壺往嘴裏倒。
    桐桐便明白了,而今的酒具多是沿用唐朝的,水壺一樣的那種不太用,倒是那種雙耳把手,隻中間一個進出口的那種多些。那種器具精美華貴,迄今為止,太後好似用的都是這種酒具。
    這種酒具,想用它往嘴裏倒,就必須用嘴放在器具口。要是一個壺嘴的形狀,那挨著不挨著嘴,都能倒進去。隻這種的不能!
    若是有人把du事先抹在了這個口上,哪有不中毒的道理?
    左傳典忍不住問說:“那若是如此,為何當時找不到酒具呢?”
    林雨桐看向太後,“……這種毒藥暫時是死不了的!先帝知道中毒之後,第一反應便是打碎藏匿了酒壺……不為別的,隻為了保護親生母親!他知您不是有意的,他不想叫您知道是因您之故害死了他……他不想叫您愧疚的活著……隻是如此罷了……”
    太後一愣,繼而嚎啕出聲,指著外麵,“本宮宮裏的人隻管帶去……本宮竟不知殺子仇人就在身邊……就在本宮的身邊啊!”
    四爺指了指一直跟在太後身邊的那個嬤嬤,“錢嬤嬤,是你吧?”
    太後愕然:此人跟在自己身邊二十多年了!
    四爺肯定的很:“是趙敬的人吧!”
    錢嬤嬤抬起頭,手裏的簪子朝著太後的脖頸而去……
    對!
    “也不是蕭、高二位貴妃,他們當年跟著陛下,雖不在戰前,但也在大城中安置,因為都有孩子要撫養她們不在京城。”
    兩人點頭,這事真跟她們無幹。
    眾人一想也對,如此,皇宮中就沒有旁人了。誰還會去還先帝呢?
    若是宮人的話,先帝又不是愚笨之人,怎麽可能不防備呢?真不是什麽東西都隨便用的!所以,他能用了,一定是極親近的人給的。
    還有誰呢?
    文昭帝不由的把視線看向一直都沒言語的太後,“母後,當日你在宮裏!你可親手給濟世吃過什麽,喝過什麽?濟世機敏,除非你親手遞過去的,否則,他誰都不會輕易信的,哪怕是您派的親信,他都不會用的。”
    太後嘴唇顫抖,“你……你什麽意思?難道能是我害了親生兒子?”
    是啊!親娘沒有害親兒子的道理,所以,事情才卡住了呀,“先帝所中之毒跟太|祖還不同,那就是很常見的一種du。先帝在奉先殿被人毒殺……在這之前隻您和先帝在奉先殿爭吵,請問,吵些什麽?”
    太後就道:“追封他父親為帝的事。”
    林雨桐皺眉:“您覺得應該追封?”
    “當然不是!他繼承了他舅舅的江山,憑什麽要冊封金家的先祖?沒這樣的道理。”
    林雨桐就看顯德仙姑,顯德仙姑皺眉,“先帝怎麽可能在那種情況下冊封親生父親呢?之前母後說吵起來是為冊封公公的事,我還以為是您想冊封,他不同意呢!可你們都不想冊封,那又為什麽吵起來的?”
    太後眼瞼一垂,麵色蒼白,雙手抓住扶手不住的顫抖。
    這樣子還有什麽不明白的,顯然是太後說了假話。她跟武昭帝吵的必不是這個!
    文昭帝急忙看她:“您到底跟濟世說什麽了?”
    太後卻一言不發,牙關緊閉,隻任由眼淚肆意的流。
    文昭帝緩緩的跪下,“兒求你,你到底跟濟世說了什麽?”
    太後緩緩的睜開眼,“在我去見濟世之前,趙敬給我送過信。趙敬在信上說,你距離京城隻一日路程了,眼看就回來了。而濟世卻有禪位之意!趙敬說,一旦禪位呢,濟世和濟世的三個孩子就都活不成了,子子孫孫都活不成了!我就說,叫濟世改姓陳,自此跟你切割開來。”
    文昭帝的臉一瞬間白了徹底,“趙敬的話您為何要信?”
    太後又是沉默,良久的沉默!
    桐桐一下子就明白了,當年太|祖忙著打仗,貴太後是跟著太|祖的。而太後卻在大後方,隻能托付給老柱國公。趙敬又跟太後年紀相仿,這一個門進進出出的……必是他們之間有別人不知道的情愫。
    所以,太後對趙敬跟別人不一樣!可這個話卻萬萬不能說出來的。就聽太後說:“我當時就是想叫他好好當皇帝,用趙敬的話說,他禪位了,你登基了,你們兄弟最後還是要鬩牆的,子子孫孫都要爭鬥到底的。與其讓我將來痛失兒孫,那就不如讓我死了幹脆!”
    所以呢?
    文昭帝抓住太後的胳膊,用盡了渾身的力氣,“您以死相逼,不叫濟世禪位?”
    是!太後哭嚎道:“我是帶了一壺酒去!但那隻是酒呀!進去之前,我還喝了一口,我這不是好好的嗎?”她哭道,“是他……是他自己選了死路!”
    不是!四爺搖頭,一個那般頑皮的孩子,是不可能自己去找死路的。
    桐桐看太後,“誰陪著您去奉先殿見的先帝?您喝完酒之後,那酒壺呢?你交給宮人了?”
    沒有!太後急忙給道,“酒壇子是新打開的!我親自倒出來喝了,證明酒沒事!便叫人拿了酒壺和杯子來……”
    “酒壺是什麽樣的酒壺?杯子是什麽樣的杯子?”
    “酒壺就是我常用的酒壺,杯子就是我常用的杯子……”太後道:“拿過來之後,我親自給酒壺裏添的酒,親自提著,在奉先殿外,自己倒了一杯,又喝了……這才端了進去!”
    四爺將手中的書冊打開,之前朝後翻了翻,有一副畫閃了過去。他重新翻出來,遞給桐桐。
    桐桐朝圖上一看,是一個少年偷酒喝的樣子。好好的酒杯不用,總是拿著酒壺往嘴裏倒。
    她將圖畫舉起來,“先帝慣常喝酒,是否一直是如此?”
    林克用和韓嗣源不住的點頭,是!就是如此!嫌棄酒杯小,愛拿著酒壺往嘴裏倒。
    桐桐便明白了,而今的酒具多是沿用唐朝的,水壺一樣的那種不太用,倒是那種雙耳把手,隻中間一個進出口的那種多些。那種器具精美華貴,迄今為止,太後好似用的都是這種酒具。
    這種酒具,想用它往嘴裏倒,就必須用嘴放在器具口。要是一個壺嘴的形狀,那挨著不挨著嘴,都能倒進去。隻這種的不能!
    若是有人把du事先抹在了這個口上,哪有不中毒的道理?
    左傳典忍不住問說:“那若是如此,為何當時找不到酒具呢?”
    林雨桐看向太後,“……這種毒藥暫時是死不了的!先帝知道中毒之後,第一反應便是打碎藏匿了酒壺……不為別的,隻為了保護親生母親!他知您不是有意的,他不想叫您知道是因您之故害死了他……他不想叫您愧疚的活著……隻是如此罷了……”
    太後一愣,繼而嚎啕出聲,指著外麵,“本宮宮裏的人隻管帶去……本宮竟不知殺子仇人就在身邊……就在本宮的身邊啊!”
    四爺指了指一直跟在太後身邊的那個嬤嬤,“錢嬤嬤,是你吧?”
    太後愕然:此人跟在自己身邊二十多年了!
    四爺肯定的很:“是趙敬的人吧!”
    錢嬤嬤抬起頭,手裏的簪子朝著太後的脖頸而去……
    對!
    “也不是蕭、高二位貴妃,他們當年跟著陛下,雖不在戰前,但也在大城中安置,因為都有孩子要撫養她們不在京城。”
    兩人點頭,這事真跟她們無幹。
    眾人一想也對,如此,皇宮中就沒有旁人了。誰還會去還先帝呢?
    若是宮人的話,先帝又不是愚笨之人,怎麽可能不防備呢?真不是什麽東西都隨便用的!所以,他能用了,一定是極親近的人給的。
    還有誰呢?
    文昭帝不由的把視線看向一直都沒言語的太後,“母後,當日你在宮裏!你可親手給濟世吃過什麽,喝過什麽?濟世機敏,除非你親手遞過去的,否則,他誰都不會輕易信的,哪怕是您派的親信,他都不會用的。”
    太後嘴唇顫抖,“你……你什麽意思?難道能是我害了親生兒子?”
    是啊!親娘沒有害親兒子的道理,所以,事情才卡住了呀,“先帝所中之毒跟太|祖還不同,那就是很常見的一種du。先帝在奉先殿被人毒殺……在這之前隻您和先帝在奉先殿爭吵,請問,吵些什麽?”
    太後就道:“追封他父親為帝的事。”
    林雨桐皺眉:“您覺得應該追封?”
    “當然不是!他繼承了他舅舅的江山,憑什麽要冊封金家的先祖?沒這樣的道理。”
    林雨桐就看顯德仙姑,顯德仙姑皺眉,“先帝怎麽可能在那種情況下冊封親生父親呢?之前母後說吵起來是為冊封公公的事,我還以為是您想冊封,他不同意呢!可你們都不想冊封,那又為什麽吵起來的?”
    太後眼瞼一垂,麵色蒼白,雙手抓住扶手不住的顫抖。
    這樣子還有什麽不明白的,顯然是太後說了假話。她跟武昭帝吵的必不是這個!
    文昭帝急忙看她:“您到底跟濟世說什麽了?”
    太後卻一言不發,牙關緊閉,隻任由眼淚肆意的流。
    文昭帝緩緩的跪下,“兒求你,你到底跟濟世說了什麽?”
    太後緩緩的睜開眼,“在我去見濟世之前,趙敬給我送過信。趙敬在信上說,你距離京城隻一日路程了,眼看就回來了。而濟世卻有禪位之意!趙敬說,一旦禪位呢,濟世和濟世的三個孩子就都活不成了,子子孫孫都活不成了!我就說,叫濟世改姓陳,自此跟你切割開來。”
    文昭帝的臉一瞬間白了徹底,“趙敬的話您為何要信?”
    太後又是沉默,良久的沉默!
    桐桐一下子就明白了,當年太|祖忙著打仗,貴太後是跟著太|祖的。而太後卻在大後方,隻能托付給老柱國公。趙敬又跟太後年紀相仿,這一個門進進出出的……必是他們之間有別人不知道的情愫。
    所以,太後對趙敬跟別人不一樣!可這個話卻萬萬不能說出來的。就聽太後說:“我當時就是想叫他好好當皇帝,用趙敬的話說,他禪位了,你登基了,你們兄弟最後還是要鬩牆的,子子孫孫都要爭鬥到底的。與其讓我將來痛失兒孫,那就不如讓我死了幹脆!”
    所以呢?
    文昭帝抓住太後的胳膊,用盡了渾身的力氣,“您以死相逼,不叫濟世禪位?”
    是!太後哭嚎道:“我是帶了一壺酒去!但那隻是酒呀!進去之前,我還喝了一口,我這不是好好的嗎?”她哭道,“是他……是他自己選了死路!”
    不是!四爺搖頭,一個那般頑皮的孩子,是不可能自己去找死路的。
    桐桐看太後,“誰陪著您去奉先殿見的先帝?您喝完酒之後,那酒壺呢?你交給宮人了?”
    沒有!太後急忙給道,“酒壇子是新打開的!我親自倒出來喝了,證明酒沒事!便叫人拿了酒壺和杯子來……”
    “酒壺是什麽樣的酒壺?杯子是什麽樣的杯子?”
    “酒壺就是我常用的酒壺,杯子就是我常用的杯子……”太後道:“拿過來之後,我親自給酒壺裏添的酒,親自提著,在奉先殿外,自己倒了一杯,又喝了……這才端了進去!”
    四爺將手中的書冊打開,之前朝後翻了翻,有一副畫閃了過去。他重新翻出來,遞給桐桐。
    桐桐朝圖上一看,是一個少年偷酒喝的樣子。好好的酒杯不用,總是拿著酒壺往嘴裏倒。
    她將圖畫舉起來,“先帝慣常喝酒,是否一直是如此?”
    林克用和韓嗣源不住的點頭,是!就是如此!嫌棄酒杯小,愛拿著酒壺往嘴裏倒。
    桐桐便明白了,而今的酒具多是沿用唐朝的,水壺一樣的那種不太用,倒是那種雙耳把手,隻中間一個進出口的那種多些。那種器具精美華貴,迄今為止,太後好似用的都是這種酒具。
    這種酒具,想用它往嘴裏倒,就必須用嘴放在器具口。要是一個壺嘴的形狀,那挨著不挨著嘴,都能倒進去。隻這種的不能!
    若是有人把du事先抹在了這個口上,哪有不中毒的道理?
    左傳典忍不住問說:“那若是如此,為何當時找不到酒具呢?”
    林雨桐看向太後,“……這種毒藥暫時是死不了的!先帝知道中毒之後,第一反應便是打碎藏匿了酒壺……不為別的,隻為了保護親生母親!他知您不是有意的,他不想叫您知道是因您之故害死了他……他不想叫您愧疚的活著……隻是如此罷了……”
    太後一愣,繼而嚎啕出聲,指著外麵,“本宮宮裏的人隻管帶去……本宮竟不知殺子仇人就在身邊……就在本宮的身邊啊!”
    四爺指了指一直跟在太後身邊的那個嬤嬤,“錢嬤嬤,是你吧?”
    太後愕然:此人跟在自己身邊二十多年了!
    四爺肯定的很:“是趙敬的人吧!”
    錢嬤嬤抬起頭,手裏的簪子朝著太後的脖頸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