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替罪羊

字數:4646   加入書籤

A+A-




    鄭家,是個難題。

    是晉和帝的難聽。

    從來不是趙禹的。

    趙禹小心翼翼又謹慎,無非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而已。

    晉和帝也果然長久的沉默了起來。

    書信往來都不足以叫鄭家想盡辦法痛下殺手,而宇文是昶被押解回京就叫鄭家急了,動用一切手段和人脈也要殺人滅口。

    那是什麽事?

    通敵叛國。

    這四個字在趙禹腦海中一閃而過。

    且他堅信,聖明如父皇,一定也猜得到。

    然則他還是保持沉默不開口。

    趙禹想了想:“父皇。”

    他開口叫了一聲而已,    就聽見了自榻上傳來的一陣歎息聲。

    趙禹抬眼看上去,晉和帝也正好掀了眼皮望下來。

    父子二人四目相對,趙禹突然就想起來前些天那些話。

    他眉頭一擰:“父皇是答應了母後,在這件事情上,絕對不動鄭家?”

    晉和帝就又是一聲長歎:“你母後說,隻這一件事。大郎,    朕也煩了,確實是煩了。”

    他從沒有在孩子們麵前說過這樣的話,尤其還是拿這種話去說皇後。

    煩了,倦了,實在是心累的很。

    趙禹頭一次聽到這樣的話,感到的並非是新奇,而是無奈。

    那種無力感,油然而生,從腳底一路蔓延至於頭頂,席卷周身而來。

    “父皇是對鄭家煩了,還是對母後倦了?”

    晉和帝已經開了口:“對鄭家,也對你母後。”

    他話都說了,也不會藏著掖著。

    趙禹心頭一震:“因為母後今次的言行?”

    晉和帝嗯了一聲,好半晌後,站起身來,踱下榻來。

    他背著手,來回踱步,顯得焦躁。

    “母後她……”

    “她病體纏綿,病中朕一直都不忍心苛責她,就算這次知道鄭家出了事,    朕都沒有想過要牽連皇後一丁點,傳召你們兄弟進宮議事回話,雖然支開了三郎,可是這些事,從頭到尾朕都沒有想過瞞著皇後。”

    晉和帝麵沉如水,眸色黯淡,一點的光亮都沒有了:“朕那時候想著,這事兒先同你和二郎商量過,再去跟你母後慢慢的說,叫二郎去說也行,得緩一緩,否則一下子全都告訴她,隻怕她現在的身體情況受不住。

    結果她那樣聰明,敏銳的察覺到事情有所古怪,打發了三郎到福寧殿來問。

    然後鬧成這樣。

    朕總想著,她嫁了朕,是天家婦,是中宮天下母,她知道她身上應該背負的是什麽。

    這幾十年來,什麽都順著她了,    還有什麽是她不滿足的呢?

    鄭家幾次三番挑起事端,給朝廷添麻煩,給朕添不快,皇後從來都沒有想過安撫朕,也沒想過給朝廷排憂解難。

    她是給鄭家寫過信,給你外祖父和舅舅寫過家書,但又有什麽用呢?

    鄭家每每行差踏錯時,總有皇後回護著。

    鄭家習慣了,天下人也早就都習慣了。

    鄭氏永遠無錯,隻要有皇後在一天,便是殺人放火,也是無錯的。”

    他抬手按在眉間,捏著眉心輕揉了兩下:“可是這次不一樣!與南苑互通往來,那麽多的書信擺在朕的禦案上,南苑起兵反叛何等及時,又事先準備得當,叫朕怎麽不懷疑朝中有內奸?

    鄭家正在這時候撞上來。那麽多朝臣抄家流放,皇後卻仍要極力保全鄭氏一族。

    大郎,你母後她,無藥可救了。”

    趙禹不知道要說什麽。

    他很難說是父皇變了心,不愛了。

    愛之深責之切。

    幾十年的感情不是說放下就能放下的。

    可是所有的眷戀,再多的濃情蜜意,也被母後消磨殆盡。

    父皇是大鄴的國主,一國之君,肩上背負著責任與天下蒼生的重擔。

    他已經不盼著發妻國母與他共擔之,幾十年如一日小心維護著母後身前的那方淨土,到頭來卻還是換不來母後的偏心。

    在父皇與鄭家之中,母後也仍舊選擇了後者。

    趙禹忽然釋懷了。

    父皇尚且如此,更何況是他呢?

    十年怨恨,一朝消散。

    趙禹長舒出一口氣來:“即便到了這個地步,父皇也不打算動一動鄭家?”

    “朕答應了皇後。”

    提起此事,晉和帝反倒堅定不移:“朕幾十年未曾失信於皇後,更從未撒謊誆騙過她。當日她開口,要求此事後續無論是何種發展,又會牽扯出怎樣的恩怨糾葛,罪狀如何,都不要追究鄭家之罪,替鄭家淹下此案,這輩子都不翻舊賬來清算。

    朕若無心,便不答應,既答應了她,就要做到。”

    趙禹一顆心直墜入冰窖中去。

    “可是父皇……”

    他都沒等晉和帝打斷他的話,自己收住,聲音戛然而止。

    晉和帝側目看來,趙禹自顧自的搖了搖頭:“算了,父皇是天子,天子金口玉言,說出去的話,萬萬沒有改口的道理。”

    “所以大郎,這些東西,你自己看著料理幹淨吧。至於外麵那些人——”

    晉和帝把尾音拖長了些:“你皇叔看著糊塗,實則最是個明白人,朕不想見他,也懶煩去解釋這些,你出宮的時候去告訴他一聲。

    等你把手頭上這些都料理幹淨,尋個由頭,隻管把罪責都推到韓家身上去。

    左右這件事裏本就有韓家人參與,罪責推在他家身上,也不算冤枉。”

    他轉身又往榻上去,落座下來時才想起沛國公府,嘖聲問趙禹:“薑家都知道了?”

    趙禹說沒有:“事關重大,兒臣得了這些東西,也隻告訴了皇叔一人,還沒敢叫其他人知道。

    但要想瞞過沛國公府,兒臣覺得有些難。

    本來鄭家就是大家共同懷疑的目標,現在推出一個韓家,眾人看在眼中,也隻當他家做了替罪羊罷了。”

    晉和帝也無奈:“叫二郎去說吧,等這些事情都了結,朕尋個機會,再給薑二郎抬一抬官位,虛封他個軍中官銜,把二郎和薑家小姑娘的婚期定下,以作安撫吧。

    至於別的人,就不用管了。”

    他口中所說別的人,能與今次事相關的,似乎也隻剩下了趙奕一個。

    因韓家被推出來做替罪羊,誰叫趙奕跟韓家曾經關係那樣近。

    朝野上下會做何等揣測,如今父皇顯然是不打算護著趙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