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各自謀劃

字數:4903   加入書籤

A+A-




                      上陽宮外。

    當值太監攔下張正陽,站在台階上,居高臨下說道。

    “張大人,陛下已經睡下了,有事明日在朝堂上書即可。”

    “本官有要事稟報,勞煩徐公公通稟。”

    張正陽看向燈火通明的宮殿,耳邊傳來的絲竹歌舞聲,時不時有女子追逐打鬧嬉笑聲。

    徐公公說道“咱家可不敢擾了陛下歇息,張大人還是請回吧。”

    “臣,求見陛下!”

    張正陽跪伏在宮門外,淚流滿麵聲音淒然,不斷請求覲見陛下。

    咚咚咚磕頭,額上滲出了血跡。

    許久之後。

    宮中不見任何回應,張正陽麵色變幻從堅毅化作淒慘頹廢,三叩九拜後艱難起身離去。

    “臣,告退!”

    ……

    宮中。

    四五十豔麗宮娥在殿中起舞嬉鬧,正前方龍椅上,並沒有永興帝身影。

    趙源登基後,建元永興。

    今年仍是弘昌十八年,明年便是永興一年。

    徐公公快步來到後殿小閣,進去跪拜道“陛下,張相離宮了。”

    永興帝斜倚在軟塌上,左右侍立二十餘人如眾星拱月,盡數是朱紫大員,左側是兵部尚書梁棟,右側吏部尚書謝維。

    二人本是張正陽心腹,此時已經投入永興帝麾下。

    一朝天子一朝臣,文武百官都看得清楚,權勢遮天的張相必然倒台,必須早些做好打算。

    永興帝問道“張相就這麽退去了,可有任何忤逆?”

    徐公公如實說道“回稟陛下,張相麵露絕望,並無任何怨言。”

    “張相還是識趣的。”

    永興帝揮手令徐公公退下,向一側侍候的太監問道“德福,可查到究竟是誰在造謠?”

    李德福本是秦王府內宦,自永興帝幼年時便貼身服侍,如今一躍成為司禮監掌印,兼錦衣衛指揮使。

    “回陛下,那晚宮中見到的人太多,徹查還需一段時間。”

    永興帝冷聲道“入宮平叛何錯之有,朕問的是誰在造謠弑殺六弟之事?”

    自從登基詔書下發,各種流言傳遍神京,諸如篡位、大不孝等等罵名,隱隱讓永興帝大位不穩。

    李德福噗通跪下“陛下,老奴該死,至今尚未徹底掌控錦衣衛。”

    永興帝眉頭微皺,很想喚人將這廢物拖出去打死,奈何倉促登基,夾帶中可用之人太少。

    錦衣衛指揮使太過關鍵敏感,寧可予以忠心廢物,也不能由外人插手。

    “陛下,此事明眼人都知曉是假的,那些人根本不在意真假,隻想著汙陛下名聲。”

    謝維說道“與其追查造謠者蹤跡,讓人牽著鼻子走,不如直指根源。這流言受益者,無非就那三位而已!”

    先皇六個皇子,嫡長子幽禁冷宮,六皇子已死,有資格代替永興帝的隻有三人。

    永興帝微微頷首,眼中閃過凶光,殺第一個弟弟的時候尚心軟,再殺起來就順手多了。若非顧及名聲,現在就滅了三個弟弟滿門,京中謠言不攻自破。

    “一群藏頭露尾之輩,待朕與大雍談和之後,調諸州府大軍回京,盡誅之!”

    永興帝看向兵部尚書“京營可安定?”

    “陛下放心!臣孤身入京營,痛罵孫家隻知喝兵血,枉顧聖恩,當場去了職權。幾個鬧事的軍頭斬了,再無人敢有異議,京營兵權盡收於手。”

    梁棟頗為得意道“為防孫家死灰複燃,又將京營兵將打亂,調入神京其他衙門任職,已然萬無一失。”

    永興帝誇讚道“梁大人實乃朝廷棟梁。”

    京營是永興帝唯一擔憂之處,其他魍魅魍魎縱使造反,也難攻不破禁軍嚴防死守的皇宮。

    如今永興帝已經昭告天下,為鳳陽國諸州府認可,叛軍不能迅速攻破皇宮,勤王大軍到來必然灰飛煙滅。

    這時。

    一道聲音傳入閣中。

    “陛下,抓到了個刺客。”

    永興帝冷哼一聲“帶進來。”

    進來的是個白袍僧人,麵容蒼老,身形枯瘦。

    老僧手中拎著個夜行服漢子,揮手扔在地上,對永興帝也不下跪,直接稟報道“這人江湖諢號摸著天,極擅輕功,聽聞前些日為楚王府招攬。”

    永興帝說道“區區鄉野村夫,也敢稱天。送去詔獄審問,查一查他的九族,進去送去北疆充軍!”

    “遵命。”

    僧人哢哢哢折斷漢子四肢,快如鬼魅消失不見。

    永興帝看向跪著的李德福,讚許道“此事做的不錯,江湖中人雖上不得台麵,卻能防住宵小之輩窺探宮闈。”

    李德福鬆了口氣,拍馬道“陛下,老奴不敢居功,那些個正道高手聽說與陛下做事,個個上趕著加入錦衣衛當差。”

    永興帝欣然道“如此看來,百姓已歸心於朕!”

    二位尚書撚須而笑,左右大員撫手稱頌。

    “陛下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永興帝心懷大定。

    “那便按照既定謀劃,朕先做幾日昏君,待那些跳梁小醜蹦達出來,再一網打盡。”

    ……

    皇宮西北角。

    偏僻清冷的無名宮殿。

    值守內侍見到張正陽過來,非但不阻攔,反而躬身施禮。

    “相爺,殿下已經恭候多時。”

    殿中隻點著一支蠟燭,幽幽暗暗,廢太子趙憲來回踱步,麵色頗為焦急。

    張正陽進門說道“殿下,逢大事,需沉心靜氣!”

    “嶽父有所不知。”

    趙憲麵色微苦“聽宮中內侍傳話,我那弟弟收了兵部、吏部兩位尚書,手握京營軍權和官吏任免,皇位愈發坐得安穩了。”

    張正陽說道“梁棟,紙上談兵的老孺,謝維,見風使舵的牆頭草,這兩個廢物無需在意。”

    趙憲疑惑道“此二人不是嶽父一力提拔的國之幹臣?”

    張正陽年老力衰,不久前在上陽宮痛哭磕頭,力氣耗了大半,尋了個圓凳坐下。

    “當真提拔了幹臣,先皇怕是早換了我這首輔。日後你登基為帝,切記不可讓朝中隻有一個聲音,即使錯的也要有兩個!”

    趙憲躬身道“謹遵嶽父教誨。”

    “你當真聽我的話,當初就不該與李家來往,何至於落得如此。”

    張正陽知曉這個女婿天資一般,本身沒什麽能耐智慧,偏偏想著操作一番,讓原本勝券在握變成了大逆風。

    若非女兒央求,又有了外孫,張正陽定會遵循先皇遺詔。

    二十年執掌首輔大權,曆經多少風波鬥爭,張正陽有把握送另三位顧命大臣去詔獄。

    縱使皇帝的親娘,也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