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兩百八十三章 操之過急

字數:1621   加入書籤

A+A-




    王老爺子接著說道:“宋前的菩薩,重要特征首先就是男相,菩薩麵相豐腴,雙耳穿環,後有頭光,還有兩撇秀麗的胡須。”
    “身形為結跏趺坐,頭戴寶冠,冠中有化佛。身披袈裟,袒胸飾以瓔珞;六臂,上兩臂各持一圓輪,輪中分別有鳥、樹代表的日、月,中兩臂左手作說法印相,右手因漫漶不清印相不辨,下兩臂左手持蓮,右手持物不辨。”
    “右上側有榜題一行:‘救苦觀世音菩薩’。左右各有一位女供養人,梳雙髻,著暗紅色長條裙。”
    “和絹本的如意輪菩薩像相對照,我們能夠看出兩幅畫作的細節部分,尤其是六臂法器,特征是非常符合的。”
    “另外一個更加類似的對照,是大英博物館藏的六臂如意輪觀音絹畫。”
    “因為同為絹本,兩者更加相似,觀音在整個畫麵上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僅在兩旁留下的空白處有蜿蜒豎立的蓮花莖,支撐著畫麵兩個上角的小菩薩像。畫麵的兩個下角跪著同樣的小像,手捧著花仰望上方,不過大英博物館這幅,由於褪色和變色,很難辨清。兩者中間的絹也大麵積缺損。”
    “這種損傷非常嚴重,再者,如觀音身上所用的金色等,顏料多已脫落,好在原作品的完整性尚得以保存。”
    “主尊完全被收攏在蓮花鑲邊的白色大輪裏,頭光加入波狀文,背光有交錯配飾的白色三角形和紜彩色花紋。頭光和背光的外緣被一圈黃色的‘火焰’帶圍起。”
    “綜合來看,和這種特點差不多的,屬於大畫麵的如意輪觀音菩薩圖,大英博物館的那幅圖破損嚴重,沒有作為彩色圖版刊出。這張幻燈的照片,還是通過劍橋大學的關係搞到的。”
    “而現在我們所見的這幅真跡,比大英博物館所藏的圖還大,差別在於中尊描繪得略小,周圍留出空白,配了八身小菩薩像和四天王,人物更多,繪製得更加精細,讓中心的如意輪觀音更加雍容突出。”
    “因為是六朝摹本,至少到宋代都還傳承有序,之後的保藏環境應該也相當不錯,因此經過修複後的畫卷完整如新不說,還為我們研究中國繪畫史上最重要的轉變期佛教造像,有了第一手的完備資料,保存的完美程度,遠超大英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六臂如意輪觀音像。”
    “因此這一幅,我們認為是首次發現的曹不興真跡。”
    啟老爺子還有些遺憾:“曆史上記錄曹不興畫得最好的是龍和馬,隻可惜這幅畫上沒有,隻能在天王的鎧甲上見到一些瑞獸的身影。”
    “爭議最大的,其實是第四幅,《漢武射蛟圖》,這幅圖沒有落款文字,隻能從畫的底襯和裝裱,以及畫絹材質和織造方式等方麵來綜合判斷,這是一副宋人的作品,但是具體是不是臨摹的張僧繇的《漢武射蛟圖》,卻很難判斷。”
    “從目前統一的意見來看,我們可以確定這是一副六朝風格濃厚的畫作,從漢武帝的衣物紋飾來看,還沒有受到《六論》的深刻影響,畫中的漢武帝還沒有如後世國畫當中帝王那般,走向模式化,還保留著相當的‘創作個性’。”
    “這一點從漢武帝的車架、服飾,都能夠看出來,與同時期的《洛神賦圖》中的繪製方式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