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祖庭秘法

字數:6869   加入書籤

A+A-


                      “我要是不收回成命呢,事實上我也不可能收回成命。”

    韓平安緊盯著他,想知道他能玩出什麽花樣。

    讓韓平安倍感意外的是,烏圖木竟掏出一份告示“敢問長史,招募孩童入學,且提供飯食,可有此事。”

    “有。”

    “那我等部眾可送孩童來入學?”

    “當然可以,我早讓人給你們送過信,你們自個兒不願意送娃來的,擔心我韓平安會把你們的子侄扣下為質,擔心我韓平安會以此為借口霸占你們的奴隸。”

    之前確實有這些擔憂,但此一時彼一時,再由著你瞎胡鬧葉勒部就不再是葉勒部了。

    烏圖木躬身一拜,抬頭道“既然長史一意孤行,那我等部眾隻能從命,明日便召集符合年紀的孩童少年來入學。不多,算上奴隸奴婢,也就三四千人。”

    韓平安沒想到他竟會搞這麽一出以退為進,不禁笑道“烏兄,你們這變化夠大的,一下子送來這麽多人來入學,雖隻教授三個月,隻供三個月的飯食,我也沒那麽多糧給他們吃啊。”

    “長史不是可以借麽。”

    “能借的都借了個遍,再想借也借不到那麽多。”

    “無妨,我等部眾可以湊湊,再去求求五咄、五弩失畢、胡祿屋和下謝恰等部,別說十萬八萬鬥,就是三四十萬鬥也應該能湊齊。”

    “利息咋算?”

    “跟白雲寺一樣,今年借一百鬥,明年這個時候還一百四十鬥。”

    “我要是還不上呢?”

    “也與長史跟白雲寺借糧一樣,用剩下的田地草場河穀和白沙城抵債。”

    這家夥果然有點道行……

    韓平安抬頭笑道“我要是不跟你們借呢?”

    烏圖木看著招募學子的告示,意味深長地說“除了跟我們借,長史還能跟誰借?不想借也不是不可以,隻是這一來,長史要麽會餓死我葉勒部三四千學子,要麽隻能出爾反爾,不給學子提供飯食。”

    不提供飯食就沒人來入學,沒人入學也就沒有人才。

    韓平安發現竟被他算得死死的,不禁笑問道“利息好商量嗎?”

    “這是最低的,怎麽商量。”

    “那能不能寬限兩三年再還,或者明年先還點利息?”

    “長史不能厚此薄彼,跟白雲寺和跟那些粟特商人是怎麽借的,跟我等部眾也應該怎麽借貸。”

    “這麽說我不借都不行?”

    “不借在學就辦不成,即便能辦成也會餓死很多人。”

    “可借這麽多明年要是還不上,我就要淨身出戶,就要從哪兒來回哪兒去!”

    “就算回到白沙城,長史依然長史。該上貢大都督府多少糧,我等部眾依然上貢多少,隻是要先從長史欠的糧中扣除。”

    這是如假包換的陽謀。

    辦學是你說的,讓送人來入學是你說的,提供三個月飯食也是你說的。

    你身為葉勒大都督府長史,辦的又是葉勒大都督轄下的州學,自然要緊著葉勒子弟入學,不能不收葉勒子弟而去收外麵的學子。

    人送來了就要吃飯,沒糧真會餓死人的。

    最讓人驚歎的是,他借給你的糧又大多是他們的人吃掉的。

    到時候能還上,他們賺。

    到時候還不上,他們的人不但白吃了你三個月糧,他們還能理直氣壯地接管葉勒部。

    韓平安沒想到葉勒部居然有這樣的人才,起身笑道“既然沒得選,又不想出爾反爾,那我就跟你們借。”

    烏圖木以為韓平安會知難而退,本以為這招使出來就算趕不走那些突厥人,也能讓他們父子名聲掃地,今後再想掌控葉勒部就沒那麽容易,萬萬沒想到韓平安竟真敢借,一時間竟愣住了。

    韓平安就喜歡跟這種自以為是的人打交道,拍拍他胳膊“打算送三四千人來是吧,來的都是娃,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這飯量不會小,三個月少說也要吃十二萬鬥糧。今年城外的那些村莊又遭了兵災,本長史想熬到明年秋收,有二十萬鬥應該夠了,就借二十萬鬥吧。”

    “長史可得想好,大都督府年入也不過五六萬鬥!”

    “想好了,大不了到時候我淨身出戶。田地草場都是你們的,白沙城也是你們的。再說跟你們借的這些糧,也大多被你們的奴隸奴婢給吃了,這買賣你們怎麽算怎麽不虧。”

    “長史,我等沒有為難你的意思,隻是不想看著祖上留下的基業被外人……”

    “不用解釋,我知道。”

    “既然長史決心要借,那在下有個不情之請。”

    “但說無妨。”

    “三日後去葉勒城立契約,請王將軍和五咄、五弩失畢、胡祿屋和下謝恰等部首領,及幾位祆正見證。”

    “怕我賴賬?”

    “二十萬鬥不是小數目,家父和那些叔伯那邊,在下也要有個交代。”

    “既然搞這麽勞師動眾,那我不妨多借點,除了這二十萬鬥糧之外再借五十萬銀錢,明年這個時候折成糧,連本帶息一並歸還。”

    這是當著安西三分之一的羈縻部落首領麵訂立的契約,借他幾個膽也不敢賴賬。

    五十萬銀錢和二十萬鬥糧看似很多,但他要是還不上,到時候賠的可是整個葉勒部,這買賣怎麽算怎麽劃算。

    烏圖木不信他能變成那麽多糧出來,就算能變成上百萬的銀錢也買不到那麽多糧歸還,幹脆心一橫,跟粟特商人做成買賣那樣伸出手“五十萬銀錢湊湊應該也能湊出來。”

    “那就一言為定,三日後葉勒城見。”

    ……

    烏圖木走了,緊隨而至的安彌善和蘇達素石傻眼了。

    本打算來喊他們吃飯的李鈺和安雲兒搞清楚來龍去脈懵了。

    匆匆趕過來問祖庭秘法和煉丹的假道長更是以為他這次真瘋了。

    “一下子借二十萬鬥糧,算上利息,明年秋收要還二十八萬鬥,可城外村莊的收成和他們這些小首領上貢的糧加起來也不一定有六萬鬥,到時候拿什麽還啊?何況不隻是糧,還有銀錢!”

    “是啊三郎,你上當了。”

    “他們打算找那麽多人見證,這是拉著那麽多羈縻部落跟我們對著幹,到時候想賴都賴不掉。”

    “這是要立約的,要是賴賬,今後誰會相信我們?”

    ……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都覺得這是坑。

    不是覺得這是坑,事實上這就是個坑。

    明知道你還不上還借給你,等你還不上到時候好來接管曹勿爛留下的基業。

    在韓平安看來這簡直是天下掉下了個餡兒餅,暗暗盤算了一番,抬頭笑道“我沒想過賴賬,人家是來跟咱們講道理,咱們也要跟人家講道理。”

    安雲兒急了,搖晃著他胳膊“可他們要的是整個葉勒部!”

    “這不是他們想要就能要走的,隻要到時候我把糧還上不就行了。

    “你又不是神仙,變不出那麽多糧,更變不出那麽多錢!”

    “糧是種出來的,不是變出來的,至於錢,我本來就沒打算還,跟他說得很清楚,到時候折成糧連本帶息歸還。”

    “可咱們的地盤雖很大,但良田卻不多,加起來也不過一千三百餘突。即便不種別的,全種上青稞、黍和小麥,最多也隻能收七萬鬥,連還利息都不夠。”

    安彌善這賬算的沒錯,關內的上田一畝也隻能收兩百餘斤糧,葉勒土地貧瘠,隻能廣種薄收。風調雨順的時候,一畝最多也隻能收六七十斤糧,所以在這兒種地不是論畝,而是論突。

    韓平安並不擔心,事實上小時候就想過讓“空氣變麵包”。

    隻是那會兒在小勃律,後來在葉勒城,周圍不是學習能力恐怖的大食就是學習能力一樣恐怖的吐蕃,並且也沒那個條件,不敢輕易出大招。

    現在有自己的地盤,有讓“空氣變麵包”的條件,關內的形勢又那麽危急,再不出大招真會涼涼,所以一到白沙城就讓老姐和屈通帶著幾個工匠去尋找“空氣變麵包”所需的各種礦了。

    見大家夥不但以為自己瘋了,並且也都快被自己嚇瘋了,韓平安不禁笑道“我有祖庭秘法呀,能讓土地變得肥沃,讓莊稼的收成倍增。不是跟你們吹噓,我葉勒部別說養活十萬人,就是養活六七十萬人也不是事。”

    假道長立馬來了精神,緊攥著他問“祖庭秘法能讓土地變肥沃!”

    “祖庭秘法太過高深,一時半會兒說不清楚。”

    “那煉丹呢?”

    “你是道長啊,應該知道家神通高深莫測,豈是區區煉丹所能描述的。這不隻是煉丹,也不隻是大食那邊的煉金,而是詮釋萬物之理、煉化天地萬物的大學問。”

    詮釋萬物之理!

    煉化天地萬物!

    這就對了麽,道家肯定有這樣的大神通,假道長深以為然,一臉陶醉。

    韓平安很清楚這個世界上能真正相信這些的,可能就假道長了,輕輕拍著他的手,抑揚頓挫地說“正因為祖庭秘法太過高深莫測,窮其一生也未必能窺見門檻,那些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道門大德漸漸形成了三派。

    一派鑽研萬物之理,簡稱物理學派;一派鑽研煉化萬物,稱之為化學派;一派鑽研算術幾何,想靠推算證明自己得到的是真傳,簡稱數學派。

    其實大道萬千,殊途同歸,他們得到的都是真傳,都沒錯。

    隻要學會這數、理、化三派之道,便能變廢為寶,點石成金。能讓貧瘠的土地變得肥沃,造福天下萬民。能煉出仙丹讓人延年益壽。甚至能引天雷,讓來犯之敵彈指間灰飛煙滅!”

    玄之又玄,一聽就知道這才是正道。

    假道長急切地問“那我這些年修的是什麽派,我每天誦念的經咒是哪派的?”

    韓平安說道“祖庭秘法連龍虎山都失傳了,即便沒失傳也不是誰都可以學到的。你每天誦念的那些經咒,其實是些外門弟子假借三清祖師之名杜撰的,用來坑蒙拐騙斂財罷了。結果他們太不爭氣,連騙都騙不過那些和尚。”

    “三郎,你學到了嗎?”

    “說起來我有大機緣,這數理化三道我都有涉獵,都學到了點皮毛。”

    “教教我,你知道的,我一心向道,我道心清明!”

    “我知道你道心最堅,我原本打算在州學之上開辦府學的,但這學問又不能隨便傳授。”

    “這是自然,我道家秘法,不能輕易傳授。”

    “所以我打算在州學之上開辦安西國教學院,我兼院長,你來做副院長,從州學中選取天資聰穎、一心向道的學子入院學習數理化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