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州的榮幸

字數:3820   加入書籤

A+A-




    

    “回丞相大人,末將都記住了。”囊加歹恭敬的道。

    “嗯。”伯顏點頭“此次出使,是我們南征成敗的關鍵,務必要小心謹慎!”

    “末將明白!”

    張昶雖然一肚子疑問,但知道此刻自己問也是白問,所以幹脆保持沉默。

    “事不宜遲,你們現在就啟程南下吧!”

    “末將遵命!”

    囊加歹說完便轉身飄然上馬,對著身前已經整裝待發的兩百騎士招了招手,呼嘯一聲,率先向南方疾馳而去。

    張昶本來還想就出使任務在問問伯顏,可見此情景,隻好無奈的對伯顏拱了拱手,打馬跟了上去。

    伯顏望著六百多匹馬帶起衝天的煙塵在身邊升起,又緩緩的落下,逐漸消失在眼前。心裏忽然有種隱隱的不安,仔細想了想,卻又找不出不安的源頭。

    伯顏甩了甩頭,將紛繁的思緒拋去,打起精神大聲下令道“傳令下去,讓將士們加緊步伐,我們去徐州午餐!”也不待傳令兵接令,便“駕”的一聲打馬向徐州而去。

    ————————————————————————————————————

    徐州城內,徐州太守公孫誌看著眼前倨傲的元朝將領,心裏一陣的發苦去歲大旱,莊稼幾乎顆粒無收,而今距秋收尚有幾月,整個徐州都在鬧糧荒。

    自己多次上書,忽必烈才撥付了一點糧食,可糧食到自己府庫還沒捂熱,這十萬大軍就又到了。

    這可是整整十萬大軍啊,十萬張口要吃飯,十萬匹馬也要吃草料,想想都讓人心裏發怵。

    “公孫大人,行還是不行你倒是說句話呀?”見自己說明來由後,公孫誌一直沉默不語,元軍將領有些不耐的催道。

    公孫誌反應過來,小聲的問道“兀良哈將軍,不知大軍是路過還是要在徐州修整?”

    “若不是天太熱,誰願意來你這個破徐州,我們要急著去臨安滅偽宋立功呢!”兀良哈不耐煩的道。

    “大軍南征,應該會有軍糧隨行,為何要來我徐州就食?”

    “皇上率大軍北征,我們隻好把軍糧讓出來給他們了,我們隻隨身帶了十天的口糧,這一路上都是行到哪吃到哪。在說了,我們能來徐州,那是你們徐州的榮幸,將來我們滅掉了偽宋,也可以算你們徐州一份功勞!”

    “那大軍能否就駐紮在城外?我們把糧草送出去犒勞將士們。”公孫誌見抗爭無望,隻能退而求其次。此舉主要是怕大軍進城會騷擾城內百姓,畢竟元軍的名聲可不怎麽樣!

    “你忒的聒噪,剛才我不是說過了,我們急著去南邊立功。大軍吃了午飯避過暑熱就走,誰有工夫進你這個破城!”

    聽兀良哈如此說,公孫誌舒了一口氣,賠笑道“那請將軍回去稟明丞相,我這就去準備糧草,大軍一到立即開飯!”

    “早這麽說不就完了,真是浪費時間!”兀良哈不滿的罵了一句,昂著頭轉身向外走去。

    一直到兀良哈的身影消失在眼前,公孫誌依然還在頹然的站著。

    “大人,您真的要將糧草給伯顏的南征軍?”一直安靜的站在一邊的師爺陶方忽然開口問道。

    公孫誌轉頭看著這個身材高大、相貌英俊的師爺,無奈的說道“糧草不送出去又能怎麽辦?”

    “可是我們費了千辛萬苦,朝廷好不容易才撥了這點糧食,如果給了他們,接下來青黃不接時徐州百姓怎麽辦?若像去年一樣在發生災荒,難道讓大家都餓死嗎?”陶方不甘的道。

    “剛才兀良哈不是說了,他們午後就走,一頓飯也吃不了多少糧草!”

    “可他們有十萬人啊!”

    “我剛才粗略計算過,除掉馬上給這十萬人的糧草,我們應該能支撐到秋收。”

    “可是萬一……”

    “沒什麽可是的,你抓緊去準備糧草吧,一會我親自帶人給伯顏送去。”

    陶方愕然的看著怒氣衝衝走出去的公孫誌,默默的思索了一陣,也快步的向外小跑而去。

    ————————————————————————————————————

    瓢潑的大雨從厚重的雲層中傾瀉而下,仿佛要將心中的怒火透過大雨灑向人間。

    地麵上的一切也好像都失去了生機,任憑大雨無情的兜頭而下,誰也沒有力氣去反抗一下。

    可就在這時,泥濘的道路上忽然有一匹戰馬飛馳而過,將地上的雨水激蕩得四射而去。

    馬上的騎士顯然騎術很高,在如此大雨中不僅精準的操控著戰馬疾馳,而且在布滿雨水的道路上依然行進的很穩。

    戰馬一直行進到一座巨大的軍營前才放慢了速度,馬上騎士從懷中掏出一塊金牌,對著營門大聲喊道“我乃斥候營營長常侯,有重要軍情要向皇上稟報,速速打開營門。”

    營門守衛看了一眼常侯手上的金牌,又盯著常侯仔細的辨認了一番,確認是常侯無誤,才緩緩的將營門打開。

    還不待營門完全打開,常侯便一夾馬背,戰馬便飛快的從營門的空隙裏竄了進去。

    “你說常營長這麽著急的回來,是不是元軍馬上要到了,我們要開始打仗了?”左邊年輕的營門守衛邊推著營門邊問道。

    “很難說,不過元軍應該沒這麽快到來,這麽大的雨,行軍是很危險的,而且蒙古軍應該也吃不了這個苦。”左邊那個年長的營門守衛沉聲道。

    “那你說常營長為什麽這麽著急的趕回來?”年輕守衛接著問道。

    “不好說!”年長守衛搖了搖頭。

    兩人把門關好,年長守衛忽然拍了拍年輕守衛的肩道“小五,你在這看著,我去去就來。”也不待小五答應,年長守衛便向中軍大帳奔去。

    “老烏龜……”小五喊了一聲,見老烏龜已跑遠,隻好心不甘情不願的爬回瞭望台上。

    老烏龜一路小跑著來到中軍大帳,由於大雨,大帳外守衛並不多。老烏龜找了個沒人看見的角落,將耳朵貼上了帳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