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說周伐秦

字數:4394   加入書籤

A+A-




    天色已晚,秦王乃留春申君與楚王女宿於宮中,次日乃歸。
    熱鬧的婚禮維持了將近一個月,子楚於選定的吉日黃昏驅車前往楚宮,迎楚王女進太子府。兩人拜過太子和華陽夫人,兩人都給了賞賜,其他的姬妾也都隨了禮。太子特許二人去拜子楚的生母夏姬。
    次日,太子府大擺酒宴,接待楚國使臣。隨後,秦王也設宴招待楚使。一時間,秦楚永結盟好的誓言幾乎傳遍天下。
    結束使命後,春申君選擇出函穀,取道洛陽返回陳城。楚使離開後,秦王將楚宮賜與子楚居住。太子特許夏姬隨子移居楚宮。
    春申君出函穀後,在殽函道上與前來迎接門客們匯合,一起驅車前往洛陽。
    春申君可不是小人物,他是當時僅次於秦國的第二強國楚國的當政者,他來到洛陽,自然有周的卿相大夫相迎入館驛。敘禮畢,其他人一一散去,隻有蘇厲留下,與春申君進行實質性對話。
    春申君道“秦起相爭經年,固計之得也。然趙傷重,而秦損少。奈何?”
    蘇厲道“昔者,天下智士相與而論,與秦爭者,惟趙耳。是以餌秦與趙爭。兩強初戰於長平,再戰於邯鄲,皆如其計。然長平一戰,趙失精卒四十萬,半出邯鄲。秦不過十萬,而關中者少。是趙傷心腹,而秦傷手足也。去歲,秦趙再戰邯鄲,秦不攻城,而就糧於邯鄲之郊,邯鄲殘破,而秦卒精銳尚存,退之於陶,君其見之,猶有一戰之力!雖秦與趙爭,而趙所失者大,而秦所失者小,非所計也。臣苦思未得其計也。”
    春申君道“華陽戰後,凡吾智士皆欲秦趙兩強相爭而皆傷,魏、韓、齊、楚乃得自強。此天下之大計也。比及十年,秦趙戰禍連年,雖非皆傷,其力不完。而諸侯因之自強。雖非其計,亦得其略也。今秦軍十萬守陶邑,上黨已失,河東將下,正吾奮力之時也。”
    蘇厲道“君其依原計而行之乎?”
    春申君道“秦數戰,初勝長平,亦頓兵經年。複戰邯鄲,亦經年而不勝。雖無敗軍殺將之失,錢糧之費,人力之損,田畝荒蕪,家園凋敝,必可待也。若乘其時,集天下之力而攻之,破之必也。”
    蘇厲道“臣雖亦有所計,然未必之勝也。願聞君計。”
    春申君道“韓趙已得上黨,趁勢而西,河東可下。魏攻河內,南陽可取。楚燕齊攻函穀,而秦不敢出。自洛而出宛葉,南陽可下,南郡束手也。誠若是,則數十年秦之所得,諸侯之所失,一朝盡複。天下複歸於平矣!”
    蘇厲道“他國固無論也。燕偏遠,無所利,焉得出兵。”
    春申君道“以周王令之,彼必出也!”
    蘇厲大驚道“周王何以令之?”
    春申君道“君之說之可也。”
    蘇厲道“王即位垂六旬,聲色犬馬,無一及兵。周地不過百裏,戶不過十萬,焉得戰!”
    春申君道“此乃有望於蘇君也!”
    蘇厲想了想,道“周王好財,而西周公好功。若以西周公為將,而與周王以財……”
    春申君打斷道“一應所需,盡由蘇君任之,歇但領命耳!歇有命,不敢久也。今有蔡澤者,燕人也,未達於諸侯,人皆不識,願以留佐君。凡所計者,無不從命!”
    讓人請來蔡澤,向蘇厲見禮。蘇厲見蔡澤那副尊容,道“先生其有恙乎!何麵之惡也?”
    蔡澤擠出一副比哭還難看的笑容道“以言取人,失之宰之;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臣麵雖惡,而身無恙,腹有文章!”
    蘇厲立即改容禮敬道“臣之所失,惟先生能正之!”
    蘇厲離開後,春申君對蔡澤道“合縱之計,惟在於此,先生之所盡知也。天下之勢,先生見諸掌指,非歇敢妄言也。先生無所聞達,亦由此結交於諸侯,以為飛騰之勢!”
    蔡澤道“此臣圖報之時也!願君留數心腹,以為溝聯。”
    春申君道“洛陽白氏,巨賈也,商行天下,無不至。先生但有所需,可往求之,必能如願!”蔡澤應喏。
    第二天,春申君一行即上路往赴楚國,暗中留下的蔡澤也隨春申君出了城,趁人不備,脫離大隊,東轉西繞,進入一處宅院內。
    不數日,洛陽巨商白氏家的一位舍人,被白氏委以外聯之職,專門負責與各路商賈、官家聯絡。偏偏這位舍人長得寒磣,完全不像八麵玲瓏的外交之才。然而,大家很快就服氣了這位先生就被洛陽最有權勢的蘇厲請過府去。能夠進入蘇家門,足以傲視一世!
    在各諸侯王中,秦王算是資曆老的了,現在的韓王、魏王、齊王、楚王、燕王都是他的晚輩,趙王甚至可以算他的孫輩。但和周王相比,秦王也隻能算是個弟弟!周王延不僅歲數比秦王大,即位年歲也比秦王長。隻可惜他即位時,天下諸侯已經開始自己稱王了。
    在周王延兩歲的時候,當時軍力最強的魏國帶著自己的一幫小弟去拜訪連續擊敗自己齊國,相互承認對方為王,即魏惠王和齊威王。十年後,秦國強大起來,自己稱王,即現秦王的父親秦惠文王。同一年,魏王也承認韓國為王,即韓宣惠王。又過了兩年,為了對抗當時的一流強國秦、楚、齊,五個中等強國魏、韓、趙、燕、中山在縱橫家公孫衍的撮合下,相互承認對方為王,其中的趙王就是趙武靈王。再後來,弱小的宋國也稱了王。當時還存在的諸侯國中,沒有稱王的目前知道隻有魯國和衛國。到周王延即位時,天下已經另外有了九個王,加上自己十王,堪比天有十日!而周王,不用說,正是那個最小的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事!在以前,無論諸侯之間打得如何凶,周如何小,大家還都尊周為王,為天子,是天下共主;就像家裏的老太爺,雖然耳聾眼花不管事,但禮節上還是要過得去。現在不然了,大家都是王,一抹齊!
    從兩歲時就有諸侯稱王,到現在周王延都快八十了,他就是在這種禮崩樂壞中當了五十八年有名無實的王!不僅沒有諸侯進貢,連自己的地盤也沒有幾裏地。
    多虧周實在是太小了,誰得到它好像都沒什麽肉吃,不值得為它大動幹戈。這七八十年間,已經有兩個王國,中山和宋,被打絕了嗣——它們可是比周強大得多的國家——但周還活著!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周再怎麽不堪,也是曆史最悠久的王;洛陽再怎麽小,也是王畿!雖然國力衰微,洛陽依然是天下財貨聚散的中心,是人均最富裕的地方,是富人,特別是巨商最集中的地方。這就是個花瓶,如果暴力奪取,戰亂一起,商業自然就凋敝了,花瓶打碎了,也就不值錢了。諸侯國對此也心知肚明,大家默契地保持著對洛陽的幾分距離。
    周王現在的處境就好像一個富家翁,有錢無勢,生活優越,但朝不保夕。就在這種過一天算一天的生活中,周王添福加壽,活到當時難以想像的八十歲!
    這中間有一個插曲。先秦王的大哥,力能舉鼎的秦武王曾經派兵進入周王宮,他要把周王祖傳的鎮國之寶幾隻大鼎搬走!當時還年輕的周王自然不同意,派周相申斥秦王。結果這位秦武王大怒,命令周王立即搬出王宮!委曲的周王隻得搬到自己的近親西周公那裏寄居。後來秦武王舉鼎,把自己的腿給壓斷了,不久死去,才有了現秦王稷即位的事。秦軍後來是撤出了洛陽,周王宮大約也還保留完好,九鼎也還留在那裏。但周王是搬回自己的王宮居住,還是一直住在西周公國,史書卻沒有記載。這已經是半個世紀以前的事了。
    經過這個事兒,周王與西周公算是有了患難之交。西周公與周王應該年歲相當,是哥們,在位可能也有很長時間了。兩位老人現在都是風燭殘年,相互扶持著過日子。
    可事有意外。蘇厲悄悄來告訴周王,楚王願意奉周王為主,率天下軍隊攻打秦國!這下,老哥倆先爭起來。周王認為有陰謀,不可信,應該回絕。西周公認為,既然天下歸心,何妨一試!最終兩人達成一致,先見見楚使再說。
    蔡澤被蘇厲引起周王宮,麵見周王。周王隻給他搬出一甕清水,算是待客。
    見過禮,周王對蔡澤道“先生自楚來,必有以教我!”
    蔡澤道“昔者太王,自豳遷岐周。商王武乙,賜以岐邑,命為周公。乃貶戎狄之俗,而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作五官有司。武王伐商,楚有與焉,封楚子,居於荊。周雖以夷狄視楚,而楚終以大國奉周,歲貢未之缺也!時勢嗟呀,而天子播亂,初為戎秦所逼,複有五霸所陵。而今禮崩樂壞,征伐不自天子。而諸侯皆稱王也!思之為慟!”
    喜歡長平長平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長平長平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