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吊問傷亡

字數:4435   加入書籤

A+A-




    呂不韋默默地聽著,不時舉盞勸飲,自己隻略略沾唇,而趙公子則酒到盞幹,飲得盡興。伴隨著酒興,趙公子侃侃而談,把自己知道的趙國政壇內幕,以及趙國對秦國的矛盾心理一一披露。呂不韋一麵聽著趙公子吹牛,判斷著真偽,一麵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不時拍膝叫好。
    “平陽君……本不欲受上黨,而勝獨欲。……平陽君早知上黨入趙,秦必與趙戰,戰則不勝,徒耗錢糧,……而王不允!……果若何哉?果若何哉?……上黨入趙,邯鄲二十萬盡失,而秦軍入邯鄲經年……彼徒恃廉頗,廉頗豈武安君敵耶!……平原君以數城請援,趙之所失,倍於上黨所得……況無得也!……上黨所失,皆邯鄲精華;而諸趙公子,乃趙氏能戰者!……秦入邯鄲,王征及邯鄲諸趙……而不與兵,但給兵百人,為百人將……諸趙公子,豈百人將哉!……羞辱家門,莫之為甚!”舉酒一飲而盡。
    呂不韋又為趙公子酙上一盞,道:“秦入邯鄲,有幾公子迎戰?”
    趙公子有些憤怒道:“王城諸趙,……盡為將;而邯鄲諸趙,得百人將亦為有得!百人將……挫鋒冒矢,而為士卒先,……然而無功有過……將軍陣斬之者,乃十數!……欺吾邯鄲非趙氏乎?秦公子初至,大宴諸趙,赴者不下百人,邯鄲戰後,存者幾何?……若死於陣,猶可說也,彼乃死於……到於傷損者,十之七八。如吾者,實天所幸也!”
    呂不韋驚道:“如公子者,亦出陣乎?”
    趙公子斜著眼睛望著呂不韋道:“趙氏,得死敵者,幸也!吾焉得不出?然彼不識英雄,以吾為軍使,往來陣前,勝則無功,敗則有過。上官捶撻數十百……思之……”言及此,不禁哽咽難言,又飲了一盞酒。呂不韋連忙添滿,道:“公子得見功業,必有封賞!”
    趙公子道:“苦戰經年,曾不及一下吏!……彼李談者,舍人之子,甚賤。偶一用兵,身死陣前,而其父竟得封侯!……吾等諸趙,死者蓋眾矣,其有一人得封乎?蓋彼父為平原君吏,而吾等盡出於王城外也!”唏噓不已。
    呂不韋道:“昔與敝公子善者,於圍城之時,盡無所見。吾亦怪之,以敝公子之信義不伸於諸公子乎?何意盡出陣矣!”
    趙公子瞪著一雙喝紅了的眼睛,道:“先生不知,彼時凡與秦公子善者,雖年過五旬,亦征至軍,披堅執銳,以為前驅……死之眾矣,餘者皆傷也!”
    呂不韋伏拜道:“敝公子之罪也,禍及諸公子!”
    趙公子道:“非關汝事,皆眾臣誤王!……秦公子,翩翩濁公子也,誰不愛之!縱平原君門下鄒氏、公孫氏……亦爭交也!荀子,天下儒者之正也,親入秦境,與彼王與相會……吾等何辜哉?”言之幾乎流涕。
    呂不韋問道:“似公子者,因敝公子故而出陣者,幾何?”
    趙公子道:“先生何出此問?”
    呂不韋道:“敝公子雖不在,微庶猶存!願亡者吊之,存者問之耳!”
    趙公子道:“恐不啻百家,先生……”
    呂不韋道:“雖盡散家財,願與同命!……誠恐存問之不暇,徒增罪也!”
    趙公子道:“先生存此心,臣等有感焉!彼為趙戰,自歸之,傷者無問,亡者自吊,老少婦孺,任其自滅!先生能存此心,即加惠也!”
    呂不韋道:“彼因與敝公子善,家破人亡,敝公子知之,心必不忍!臣本公子之心,散公子之財,公子必是之!惟諸君皆因善秦獲罪,誠恐悼之複增其罪。公子其有意,善加撫慰,密定其方,臣將登門而問之!”
    趙公子道:“先生此意,吾必達於諸趙,不負先生所托!”
    廚下炊肉已熟,家人分剖裝好,加上果蔬醬酢等物,以兩案端上來,分置於兩人席前。趙公子為呂不韋滿酙一盞,道:“先生仁義,吾以心領。願先生滿飲此盞,以共此心!”
    呂不韋道:“非以臣心,實敝公子之心!”
    趙公子道:“秦公子溫潤君子,臣幸得與識,結為相知,臣謹為公子壽!”
    呂不韋道:“臣不勝酒,願為敝公子滿此一飲!”將盞中的酒一飲而盡,吃了幾個果子,一兩塊肉,即以不勝酒為名辭出,趙公子將自己的幾個兒子喚出,令拜呂不韋,呂不韋急忙回禮,起身辭別。趙公子搖搖晃晃地和他的幾個兒子一起直送出門外。
    出了趙公子府,天色已晚。呂不韋並不急於回家,而是繞到鹽鋪,見了曾季,找個僻靜處,把與趙公子交談的事約略地複述一遍。曾季聽了,道:“兄之計,可謂妙也!若得此百公子相助,事必成矣!”兩人商議片刻,各自離開。
    從第二天起,每天呂不韋巡查完自己的店鋪後,趙公子就會在邯鄲市裏一個固定的位置等呂不韋,帶著他前往一個個趙氏公子的家。呂不韋一般會以一斤鹽作為贄禮拜見,對趙公子或吊問,或安撫,臨走還要從袖中取出一支節符,讓他們憑節符到呂氏糧鋪領五石糧。既不引人注目,又給了家境窮困的趙公子以實際幫助。那些受傷或死去的趙公子,一般都是家中的經濟來源,無論是受傷或死亡對家庭都是巨大的打擊。如果趙公子或家人有要求,呂不韋也會把他們的個別子弟,安排到自己的店鋪中學徒。當然,由於經商在當時是一種十分低賤的行業,願意這麽做的人並不多。
    盡管呂不韋十分低調,但架不住有些趙公子會犯公子脾氣,十分張揚地到呂氏糧鋪采購糧食,大車小擔地往家裏運。熟人問起,他們也不避諱,直接就說是秦公子所贈!不過十來天,滿城就傳開,都說秦公子回來了,秦趙之間的戰事要結束了。
    呂不韋每天拜訪完趙公子後,都會去找曾季,向他介紹今天會麵時打聽到的消息;曾季在得到消息後,或三天,或五天,必出城一趟,向在城外居住的聯絡員麵授機宜,再通過各種渠道傳回洛陽,匯總後,報到鹹陽。
    但十來天後,邯鄲城內風雲突變,滿城傳出秦公子已經回到邯鄲!甚至有生意上的夥伴跑來找呂不韋核實消息。因為如果秦趙之間真的和解了,他們的生意策略就要做出重大調整。呂不韋急忙去找曾季反映情況,到了鹽鋪,掌櫃的說曾季已經被薛公請去了。呂不韋大驚,急忙趕到薛公的酒肆。
    薛公的酒肆已經關門,門口的幌子也摘了下來。呂不韋情知不妙,用力敲門,大聲喊道:“薛公,呂不韋求見!這時剛剛過了中午,路上行人不少,見呂不韋如此用力地敲門,皆不知何故,都駐足觀看。
    敲了好一會兒,才有人打開門,卻是一個不常見的邯鄲混混,曾經在呂氏店鋪門前搗過亂,呂不韋因此認識。開門後,呂不韋顧不得別的,急忙道:”吾有要事求見薛公!“
    那人道:”薛公有事羈絆,未得相見!“
    呂不韋道:”曾兄為薛公所請,弟與曾兄結拜,未可後也,若有罪,請同領!“
    那人道:”薛公不及見也!“
    呂不韋哪裏肯聽,大聲叫道:”薛公,呂不韋請見,避而不見者,何也?曾無一草莽之義乎?“用力要往裏闖。結果旁邊出來好幾個人,一起擋住呂不韋的去路。
    呂不韋大聲道:”此事皆因吾而起,與曾兄無關,願薛公查之!“
    少時,聽得裏麵薛公的聲音道:”且鬆其縛,上堂回話!“那幫混混才鬆開呂不韋,閃開一條道。呂不韋急急忙忙一路衝了進去。老遠就望見堂上薛公與曾季對坐,旁邊站著一大幫人。
    呂不韋撲上堂來,急道:”此事皆因吾而起,與曾兄無關,願薛公釋之!“
    薛公嘲諷地望著呂不韋道:”汝知吾請曾兄何事?“
    呂不韋道:”但秦趙媾和之事也。此事皆因吾而起,非幹曾兄也。“
    曾季也嘲諷地望著薛公道:”呂兄久在邯鄲,焉知諸侯之事,此事皆因吾而起,非關呂兄也。“
    薛公道:”氣殺吾也!兩隻秦狗,竟敢吠於吾之前!吾雖久閑,豈惜多屠一狗?“
    呂不韋道:”吾固事秦公子久矣,天下皆知!士既遇知己,當為之謀,雖死不顧。何秦狗之有哉?寧天下之士,皆當背主而求榮乎?“
    薛公道:”秦與趙,有殺父兄之仇也。凡吾趙人,皆因報之。爾安得惑趙人心,而言和?“
    呂不韋道:”趙人擊秦,宜也!然趙人死傷於陣前,家人困枵,薛公得有一粥相濟乎?何吾存問傷亡,而薛公以為仇耶?“
    薛公道:”汝何存問喪吊,實欲買趙人之心,而滅趙人之誌!“
    呂不韋道:”薛公差矣!秦趙相爭,亡者盈於道,傷者遍於野,而趙王不顧,棄之如敝帚。吾以公子之名,問存者,吊喪者,禮也。盡吾力而濟之,哀也!秦趙媾和,諸侯之事也,其於小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