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又找我背鍋?
字數:1450 加入書籤
之前交由陸逸明運作的那八個億資金,一個月不到,就翻了一倍多,導致景灣集團的現金流前所未有的充裕起來。
而人有了錢,想法自然就多。
畢竟紙幣這玩意兒,存在銀行裏隻會貶值,得投資出去,才能讓自己的財富增值。
可關鍵是,林淑儀把握不住國內各行各業發展的風向標,所以才想起了陸逸明,想要讓他指點一二。
陸逸明接過林淑儀遞過來的資料,又看了看投資和盈利方式,疑惑地說道:“你這是要……成立家族信托?”
家族信托基金這個概念,在這時的國內還是比較新穎的,屬於來自歐美發達國家的舶來品。其設立的主要目的,便是保證財富的傳承,以及階級的延續,避免“富不過三代”的魔咒降臨在自己後人身上。
可國內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信托法》,要到2001年左右才會正式頒布實施,而直到2013年,國內才出現首單家族信托。
毫無疑問,林淑儀的眼光頗為長遠,已經開始考慮這方麵的問題了。
將一筆優質的現金資產從景灣集團這個主業中剝離出來,然後成立信托基金,這樣一來,就算以後景灣集團倒閉破產,這筆錢也絲毫不受影響。
好處自然是有不少,但壞處同樣也很明顯——投資失誤帶來的賬麵虧損,以及遇人不淑導致被人私底下轉移資金。
無論是哪一種,都會給林家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看完林淑儀的資料,陸逸明嗤之以鼻。
“你與其把錢丟大海裏,還不如投資我的未來資本算了,隨存隨取,年利率百分之十,保本付息。”
林淑儀驚訝地問道:“這些資料有問題?沒理由啊,資料上麵都是一些諸如長虹之類的大企業,背後有官府做靠山,看著就很靠譜啊。”
陸逸明不屑地說道:“這些企業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三五年之內也許還能勉強維持,但十年八年之後,就算不倒閉,最多也就是苟延殘喘了。你想搞家族信托,持有的資產總不能跟普通的股民一樣,盯著股價炒來炒去吧?”
家族信托,最重要的就是一個穩字。
穩定的行業,穩定的收益,不然一個浪花過來,錢就沒了,這還信托個錘子啊。
聽完陸逸明的話,林淑儀若有所思,隨即掏出手機,撥打了一個號碼:“吳長盛,你現在到一中十字路口拐角的那家星巴克來一下,我在這裏等你。對,就現在,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