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一代神藥

字數:9302   加入書籤

A+A-




    青黴素這種東西的出現,對於傳統醫學來說,絕對是原子彈一般的存在。

    那個影響,是如何形容都不算誇張的。

    “太上皇,溫度已經下降到了三十六度五了,燒已經推掉了。”

    李淵身邊,竇和親自協助測量了一下體溫。

    這幾天,李淵一直都是處於低燒狀態,今天算是第一次的退燒了。

    所以竇和的心情頗為激動。

    作為李淵身邊最受信任的太監,竇和的命運是完全跟李淵綁在了一起。

    隻要李淵還活著,他的日子就不會差。

    像是當初李淵還在皇位的時候,哪怕是朝中的大臣見到他都是客客氣氣的。

    現在雖然差了不少,但是也沒有誰敢輕易的去招惹他。

    這都是托了李淵的福氣啊。

    “這一次孫神醫說用新藥,難道這個新藥真的那麽神奇?”

    這幾天李淵一直都是渾渾噩噩的,但是腦子其實還算是清醒的。

    周圍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他大體上是知道的。

    隻不過到了這個時候,他自己能夠決定的東西已經不是很多了。

    “太上皇,聽說這個新藥是陛下安排孫神醫研製的,叫做青黴素。這個青黴素,是一種能高效治療細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藥物。

    據說渭水書院和京師大學堂裏頭同時成立了一個叫做抗生素研究所的機構,目前的主要研究對象就是青黴素。

    按照孫神醫的說法,這個青黴素將會是古今中外,前所未有的神藥。

    以前得了肺癆,那幾乎是無藥可治的,但是聽說使用青黴素之後,可以很輕易的治好。

    還有各種各樣的炎症,以前治療起來都非常的麻煩,不管是用什麽名貴的藥材,效果都是非常的有限。

    但是有了青黴素之後,這些都不是什麽問題了。”

    竇和說到青黴素的時候,心情非常的激動。

    這青黴素,簡直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啊。

    能夠把李淵救活,簡直是比把他自己給救活了還值得慶祝。

    “這個青黴素真的有那麽神奇?”

    李淵也算是見多識廣的人了。

    雖然李承宗這些年總是搞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不斷地刷新大家的認知。

    但是竇和嘴中的青黴素,還是太過於神奇了。

    這哪裏是人間應該有的藥物啊。

    簡直就是跟神藥,不跟仙人使用的仙藥一樣神奇啊。

    “太上皇,青黴素真的就如此神奇呢。今天,不僅您的燒退下來了,陳相的燒也已經退下來了。

    說明人家的效果真的非常的好。

    按照前幾天太醫院的各個郎中的診斷分析,太上皇您現在的病情是必須使用虎狼之藥才有機會緩解。

    但是目前您的身體情況又不允許使用虎狼之藥。

    這是為何前幾天太醫院的郎中都不敢開任何的藥物的原因。

    但是這個青黴素不同,他的副作用非常的小。

    吃下去之後,簡直就跟沒有吃藥一樣。”

    竇和現在絕對是青黴素的狂熱粉絲。

    這種神藥,他覺得自己怎麽誇獎都不算是誇張的。

    “這麽好的神藥,難道就沒有任何的缺點?”

    “太上皇,真要是說缺點的話,應該也是有的。我聽說啊,這個青黴素的製作還是比較麻煩的,隻有一點點用量的話,效果不一定很好。

    但是如果用量多一些的話,準備起來就更加的麻煩。

    單單一個人一次服用的青黴素,如果要用錢財來衡量的話,幾百貫都是不夠的。

    當然了,這可能是因為青黴素才剛剛開始研製成功,成本非常的高昂。

    以後大規模的製作之後,也許就沒有那麽貴了。”

    青黴素很貴,這對於一般百姓來說,絕對是一個大缺點。

    但是對於李淵這樣子的人來說,這根本就不算什麽。

    他們擔心的是藥效好不好,至於貴不貴,有什麽關係?

    幾百貫和幾千貫,對他們來說有什麽區別呢?

    “看來是朕命不該絕,要繼續好好的看看我大唐的大好河山啊。竇和,回頭你安排一下,朕要親自去看一看青黴素是如何生產出來的。

    然後渭水書院和京師大學堂的抗生素研究所,朕要重重的賞賜。

    所有跟青黴素研究和生產相關的人員,都要給與重重的賞賜。

    並且要鼓勵更多的人進入到這個領域去研究,要讓更多的人能夠有機會用上青黴素。”

    李淵知道自己以後肯定是還會生病的。

    到時候是不是有今天這樣子幸運就不好說了。

    這麽一來,讓抗生素研究所更好的去研究一些跟青黴素一樣神奇的藥物,就很有價值了。

    “太上皇您放心,奴婢立馬就去安排。”

    有了李淵的指示,竇和立馬就忙碌了起來。

    該賞賜的賞賜,該表揚的表揚。

    雖然李淵隻是個太上皇,但是隻要不涉及關鍵的事情,他說話還是頂用的。

    ……

    長安城有一百多萬人口。

    單單勳貴高官的數目就不是一個小數。

    這麽多人裏頭,肯定是有一些人的身體是一直不大好,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

    李淵的身體被孫思邈治好的消息傳開之後,立馬就有無數的人情孫思邈幫忙看病。

    當然了,消息更加靈通的人卻是知道這是青黴素的功勞。

    所以重金購買青黴素的人,一下就多了起來。

    “大郎,我們府上現在沒有人生病,你拐彎抹角的找人去買青黴素幹什麽?這個青黴素現在剛剛被研究出來,產量肯定是非常有限的。

    有些人是現在正好需要,讓他們先使用就可以了。”

    蕭府之中,蕭瑀對於自家兒子的做法有點不是很認可。

    年紀不小的他,早就過了知天命的時候了。

    所以對於生死,他已經看的比較透徹了。

    不過,對於蕭家的名聲,他卻是非常的在乎。

    “阿耶,雖然我們現在沒有需要使用青黴素,但是誰也不知道明天會不會就有這方麵的需求了。

    太上皇的症狀已經到了太醫院都不敢醫治的地步了,但是服用了青黴素之後,居然就好了。

    如此神藥,我們府中要是不購買一些,心中實在是不安啊。”

    蕭銳這個觀點,應該是代表了長安城中很多人的想法。

    畢竟,他們都是不差錢的。

    青黴素這種神藥,一定要手中準備一些。

    哪怕是到時候用不上,或者是到時候過期了,他們也覺得不可惜。

    “太上皇的情況我倒是比較清楚,但是他的好轉到底是不是青黴素的功勞,這個應該也是需要繼續確認的吧?也許是他自己剛好熬過去了,所以不發燒了呢。”

    蕭瑀覺得傳言中的青黴素實在是太神奇了,有點無法讓人相信。

    不過,蕭銳卻是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

    “阿耶,反正也就是千八百貫的事情,不管有用沒用用,我們準備一點總是好事。

    實在是不行,就當是我們在支持大唐的醫療事業的發展了。”

    蕭銳這麽一說,蕭瑀就不知道怎麽去反駁了

    “現在這個青黴素的價格,要多少錢?”

    “目前市麵上售賣的是青黴素片,一小盒子裏頭裝有十二片,售價一千兩百個銀幣。”

    剛剛買了兩盒青黴素片的蕭銳,對於他的價格還是非常清楚的。

    “一片青黴素就要一百個銀幣?”

    哪怕是富可敵國的蕭瑀,對青黴素的價格也感到驚訝。

    “阿耶,這可是神藥啊,有錢也不一定買到。如果隻是購買一片的話,一百個銀幣還買不到,一盒盒買才能夠享受到一千兩百個銀幣一盒的優惠價呢。”

    蕭銳這麽一說,蕭瑀就更加咂舌了。

    這玩意,還真是貴啊。

    哪怕是長安城的勳貴富商,也不是家家戶戶都消費的起。

    像是家中一些庶子,恐怕就是沒有機會享受服用青黴素的待遇了。

    “這個青黴素片的藥效如果是真的那麽好,那麽這個價格雖然很貴,後麵肯定也是還有人購買的。

    但是如果這個東西沒有那麽好的效果,恐怕就會是曇花一現了。”

    到現在為止,蕭瑀對於青黴素的藥效都還是有點疑問的。

    沒辦法,實在是青黴素的效果被傳播的太過於神奇。

    神奇到了蕭瑀都覺得不可置信的地步。

    “這兩天很多人都購買了青黴素片,有不少人一直都是身體不大舒服的,這青黴素片是否有效果,不需要幾天時間就能得到證明,到時候青黴素片的價格,指不定還要上一個台階呢。”

    蕭銳很是大膽的給青黴素片的價格變化做了一個預測。

    產量有限,買的人卻是很多。

    這價格不繼續上漲才奇怪了。

    ……

    “大郎,聽說這個青黴素是你親自指導孫思邈研製了,朕這一次能夠撿回來一條性命,都虧了你的功勞啊。”

    頤和園中,李淵喝掉一碗小米粥,心情很是不錯的跟李承宗說著話。

    之前李淵一直都不讓李承宗過來,生怕自己的疾病傳給李承宗。

    幾天過去了,李淵覺得自己基本上恢複如初了,才讓李承宗出現。

    “阿翁,您這是吉人自有天相,大唐還離不開您呢。”

    李承宗一邊說,一邊很是麻利的給李淵削了一個蘋果。

    祖孫兩的感情其實一直都不錯。

    隻不過前些年因為皇位的問題,交流比較少。

    交流起來也有點尷尬。

    但是現在李淵周遊大唐之後,很多事情徹底的看開了。

    祖孫兩的關係,似乎又回到了當年的時候了。

    “青黴素這樣子的神藥能夠出現在我大唐,實在是我大唐的福氣啊。雖然朝廷從來沒有正式的統計,但是朕聽說之前大唐百姓的平均壽命還不到四十歲。

    有很多人都是因為各種各樣的疾病和饑荒,最終早早的離開了人世。

    現在有了青黴素給大家治病,又有土豆和地瓜這些高產的糧食作物,解決了百姓們的餓肚子問題。

    我大唐的人口壽命肯定會大大的上一個台階。

    今後我大唐的人口數量,肯定也會不斷的迎來快速的增加。

    一萬萬人口也不是夢想了。”

    李淵畢竟是做過皇帝的人。

    大唐還是人家一手打下來的江山。

    所以他跟李承宗討論問題,不可避免的就會說到國家大事。

    好在李承宗倒也沒有一點不習慣。

    “大唐需要統治的地域太廣了,如今在海外又發現了大量的領土,這些地方都需要更多的人口去統治。別說是一萬萬人了,哪怕是兩萬萬,三萬萬,我都覺得不夠啊。”

    李承宗這話還真是假話。

    要想把美洲和澳洲,還有南洋各地納入到大唐的統治之中,那麽需要的人口絕對是嚇人的。

    大唐現在的人口數量後麵加一個零,才勉強夠用。

    畢竟,大唐現在的人口數量,估摸著也就隻有四五千萬而已。

    “當初朕第一次看到地球儀的時候,還覺得那是你瞎胡鬧的結果。沒想到這些年通過一隊隊出海探險的船隊的努力,地球儀上的很多地方都已經被找到了。

    甚至當初傳說中畝產千斤的糧食,都已經在大唐大規模的種植了。

    這個世界變化之快,實在是超出了我等想象啊。

    好在大唐有你,才有了今日之局麵。”

    要想讓一個皇帝承認自己不如曆史上的人物,倒也不是太難。

    但是要想讓一個皇帝承認自己不如後麵的帝王,這還是有點難度的。

    特別是李淵作為大唐的開國皇帝,自我評價是很高的。

    現在他願意承認李承宗做的比自己好,倒也算是一種進步了。

    甚至在李淵的心中也覺得不管是李建成還是李世民登上了皇位,都不可能比李承宗做的更好。

    對於大唐來說,從某種角度來看,玄武門之變也許是一個好事。

    通過玄武門之變,讓李承宗更早的登上了曆史的舞台,讓大唐更早的進入到了發展的快車道。

    要不然也不會有今日的繁華景象了。

    “阿翁,沒有您就沒有我大唐,您才是我大唐最大的功臣呢。

    要不然指不定中原大地,如今都還在如火如荼的戰火之中呢。”

    李承宗這話雖然有點彩虹屁,但是也有一定的真心。

    不管怎麽說,李淵太原起兵之後,很快的統一了天下,結束了混亂的世界。

    這個確實是事實啊。

    “你我祖孫兩個就不用互相吹捧了,等過完年,朕要繼續去到各地好好的觀摩一下我大唐的變化。特別是隴右道、鎮北道、遼東道這些地方,朕更是要好好的看一看。”

    本站最新域名1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