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滅國的任務,不要留給子孫後代
字數:8636 加入書籤
五千人看起來數量不多。
但是對於總共就隻有幾十萬人口的廣州城來說,五千新軍的到來,影響還是很大的。
朝廷現在並不缺錢,對於新軍的後勤補給也是非常大方的。
有些兵器之類的東西,是直接從長安城帶過去。
但是也有一些東西是到了廣州之後,就地采辦。
再加上嶺南道新軍大總管的兵員目標是兩萬五千人,還需要招募兩萬人。
這麽一來,相關的需求立馬就帶動了廣州城內的各行各業需求。
“諸位,薛校尉已經找我談過一次話了,大總管有意從我們這些流放的人員之中招募一批人手用於對南詔國的作戰。
各家種植園中的寮人也都可以擇優招募到隊伍之中。
這些人隻要在戰場上立了功,立馬就可以加入到大唐戶籍,並且在廣州城分到屬於自己的房子。
這些政策,大家務必要跟種植園裏頭的寮人好好的宣傳一下。
強扭的瓜不甜,大總管並不希望簡單的抓一批人進入到軍營,那樣沒有什麽意義。”
廣州酒家裏頭,長孫衝跟程處默、程處亮、杜荷、尉遲環等人聚在一起,商討著出征南詔國的事情。
對於他們做這些曾經的勳貴子弟來說,上戰場並沒有什麽可怕的。
甚至他們還會因為自己有機會上戰場立功而激動。
但是,如何在戰場上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優勢,讓自己有機會立功,這也是大家非常關注的。
“長孫兄,我們如果帶著種植園的寮人一起加入到大軍的話,那麽這些人是不是也可以歸我們指揮呢?”
杜荷問了一個大家都非常關注的問題。
招募寮人,他們肯定都有辦法。
但是到底招募幾十人還是招募幾百人,這就要看情況了。
他們也會根據自己能夠獲得的利益來考慮這個事情。
要不然把自己種植園的寮人都搞到了軍營裏頭,自家的產業不就受到影響了?
至於讓自己屬下的寮人主動的回到各自的洞府裏頭拉攏更多的人加入到大軍,這就更加需要權衡利弊了。
畢竟,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啊。
“這個事情你們不要想的那麽好,薛總管這一次帶的是新軍,那可是天子親軍。
這些人可不會那麽簡單的把隊伍交給外人指揮的。
當然了,我們這些人如果招募的寮人夠多的話,肯定也是可以獲得一官半職。
但是在每家經受過考驗之前,不會讓我們擔任主官的。”
長孫衝倒也沒有一味地在那裏畫大餅。
這要是大家的期待太高,但是到時候又沒有辦法提供那麽好的條件,在軍中鬧出事情來,那他這個協調人可就要坐蠟了。
“能夠讓我們擔任副手的話,也不是不可以接受。招募一百人,就擔任一個小隊的副對正。
招募五百人,就擔任一個校尉的副校尉,這裏麵也還是有不少立功的機會的。”
程處亮很快就接受了這個條件。
對他來說,自己妹妹如今已經進入到宮中,甚至還有身孕了。
程家的前途還是值得期待的。
現在需要的是立下一些戰功,讓長安城那邊能理所當然的給自己找到一些豁免的條件。
“新軍的裝備是出了名的好,我們跟著新軍出征,基本上就是去撿功勞。
這樣的作戰,我們的敵人其實不是南詔國人,而是路途中的各種惡劣條件。”
房遺直也選擇了接受這個條件。
他的情況跟程家是差不多的。
“我府上應該可以招募到五百名寮人,等會回去我就安排一下。”
尉遲環更加幹脆,直接把態度給表明了。
大軍隻需要兩萬人,他也擔心到時候自己想要招募更多的人,人家卻是不要。
畢竟,一個人帶著太多的人進入到軍營裏頭,人家也要擔心這樣子是否合適。
到時候各個小山頭肯定會影響指揮的。
“我也同意這個方案,等會就回去盡快的安排。”
“這個條件也算是不錯了。”
很快的,眾人紛紛發表了意見。
哪怕是心中有點不滿,也不會有人在這個時候提出來了。
……
“大總管,我們在廣州城已經完成了一萬人的招募任務了,大軍是不是可以考慮移動到梧州之後,再進一步的招募兵員?”
廣州城距離南詔國還是有比較遠的距離。
為了讓大家習慣南方的水土,顯然是不能隻是待在廣州的。
“嗯,先給這些招募的人員進行三天的基本訓練,然後就開始移動。”
薛萬徹心中稍微鬆了一口氣。
這一次的任務,開局還算是比較順利,應該沒有那麽困難了。
“五個新兵為一個訓練小組,到時候都會由我們從長安城帶過來的將士負責這些人的訓練。
三天倒也能讓他們學會基本的規矩,但是要出效果,就要看接下來的安排了。”
新軍現在采用的是李承宗從後世軍訓之中搞出來的方案。
所以對於隊列之類的要求是很高的。
這個方法用來訓練新兵是最合適的,隻需要幾天時間,就能起到明顯的效果。
“對這些新兵,一定不要客氣,要不然到時候兩萬五千人的戰鬥力還沒有我們五千高,那就尷尬了。
然後也不要把五千我們自己的新軍全部撒胡椒一樣的分配出去。
可以安排三千人去帶領新兵,剩下的兩千人作為尖刀部隊,在關鍵時刻用來壓陣。”
雖然有幾個月的時間去不斷地訓練新兵,但是薛萬徹顯然還是更加信任老兵。
那些老兵有不少都是參加過實際作戰的。
“沒問題,屬下也是這麽考慮的。”
……
“程兄,這六管女菩薩實在是威力太大了,以前隻是在報紙上聽說過,沒想到親眼見到卻是比想象的還要厲害。”
尉遲環穿著簡易的鎧甲,騎著一匹馬跟程處默在行軍趕路。
雖然最好的裝備肯定是要留給老兵,但是兩萬人的新兵名額,不可能一點火器都不給他們配備。
而要裝備火器,就必然是要進行一些射擊訓練。
這一下就讓那些新加入到新軍對於未來的作戰充滿了信心。
畢竟朝廷大軍使用的裝備,實在是太先進了。
“陛下還是厲害啊,我聽說這些武器都是陛下親自帶領匠人研究出來的,為我大唐開疆拓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據說在將作監還有一些新式的武器正在研究之中,將來我大唐的軍力必定會更加的強盛。
南詔國在這個時候跳出來騷擾我大唐,完全是打錯了主意啊。”
程處默對於這一場作戰顯然是非常有信心。
雖然南詔國那邊的天氣據說很是惡劣,西南地區十萬大山更是讓大家覺得有點嚇人。
但是在廣州待了那麽多年,他對於南方的惡劣天氣,其實並不是特別的擔憂。
更加不用說這一次朝廷為大家準備了不少藥物,用以應付可能出現的問題。
“聽說朝廷這一次不僅要對南詔國用兵,要是沒有意外的話,今年內朝廷的軍隊也會進入到吐蕃國作戰。
甚至我還聽說朝廷已經在做蕩平西域的作戰計劃了,到時候長安城到涼州的鐵路全線貫通之後,就要正式的對西域用兵,要在西域設立西域道,徹底的納入到朝廷的統治之中。”
尉遲環是個好戰分子。
他很希望自己在滅掉南詔國之後,還能有機會趕上對西域的作戰。
西域各國可不是南詔國可以比的,那裏的情況肯定是要更加的複雜。
這讓尉遲環對於進入到西域作戰更加充滿了興趣。
“說起來那個鐵路,我們一直都是隻在報紙上看到過,還沒有親自乘坐呢。
也不知道這一次從南詔國回來之後,有沒有機會去長安城見識一下這鐵路到底是什麽一個樣子呢。”
“會有機會的!”
……
“陛下,薛萬徹的大軍已經從廣州出發一個多月了,算算時間,應該到了嶺南道和南詔國交界的附近,稍微整備一下之後,就會正式攻打南詔國的城池。”
宣政殿中,李和將剛剛整理的最新情報給李承宗進行了匯報。
這段時間,大唐情報調查局的人員也是在各地頻繁的活動,為朝廷收集各種各樣的消息。
“嶺南道行軍大總管旗下的兩萬五千大軍,全部都配備齊全了嗎?”
雖然人數不代表戰鬥力,但是這個年代的作戰,很多時候還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的。
特別是那些熟悉南方氣候的寮人,大唐對他們還是有一定的作戰需求的。
“陛下請放心,大軍在廣州的時候就招募到了一萬名新兵,之後一路行軍的過程之中,不斷地有寮人洞府的蠻夷加入,如今兩萬五千人是隻多不少。”
“這些寮人加入到我大唐的軍隊之後,到時候借著這個機會讓他們的隊伍跟遼東道的守軍對調一下,讓他們徹底的離開原本居住的區域。
與此同時,允許這些人回到原本的洞府,召集一些親朋好友和部下一起行動,在遼東道給他們封賞一些土地。”
要解決各個部落的問題,李承宗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這些人挪個地方。
嶺南道的寮人去到遼東道去發展,以後吐蕃國的人員去到嶺南道去種植甘蔗。
至於西域那些俘虜,完全可以販賣到江南道,肯定有很多人感興趣。
這麽一來,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陛下,民部已經開始在做這方麵的規劃了,將來作戰結束之後,立馬就會有這方麵的安排。
而一些安置地點,現在就會開始為將來安置移民做準備。
眼下我大唐不缺糧食,不缺土地,要解決這些移民的問題,並不是特別的困難。”
李和說這話的時候,臉上充滿了信心。
作為情報調查局的負責人,他對大唐的情況還是非常了解的。
移民這個事情,大唐已經很有經驗了。
如今隻不過是把對象換一下而已。
相對來說,負責那些蠻夷的移民工作,大家承擔的壓力要小很多。
畢竟哪怕是移民過程之中死了幾個人,也不會有人去深究。
“移民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朕希望十幾年後,我唐人在嶺南道、吐蕃國和西域等地的人口占比都要超過一半以上才行。
隻有人口比例上去了,才有可能真正的實現這個地方的長治久安。
否者一旦碰到什麽事情,這些地方就會重新進入到混亂的局麵之中。”
李承宗看到過太多的地方跟中原王朝分分合合的事情了。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這話雖然在有的時候難免有失偏頗,但是很多時候還是非常有道理的。
“陛下請放心,民部那邊如今已經準備成立一個移民司,專門負責各個地方的移民工作。
將來不僅會在大唐內部推廣這方麵的事情,還會開始陸續麵向海外的新大陸去展開移民。”
李和這麽一說,李承宗倒是放心了。
看來自己的指示,沒有人敢不聽啊。
像是移民,自己其實還沒有說要開始準備海外移民,但是民部就已經開始在做前期的準備了。
這麽一來,以後的事情就會好辦很多。
“大唐四周的這些番邦屬國,一直都是喂不熟的狼,留著他們做什麽藩屬國,也沒有太大的意義。終有一日,朕要把他們全部都給滅了。
滅國的任務,不要留給子孫後代,那些血就由朕來沾染吧。”
李承宗可是不相信什麽報應之類的事情。
反正在他看來,隻要是有利於大唐的事情,他就是要去做的。
至於這樣子會不會損害一些其他番邦屬國的權利,那就不是他會去考慮的事情了。
“陛下聖明,如今我大唐國力日益強盛,朝廷的賦稅收入不斷地增加,百姓們的收入也在不斷的增加,各地的交通情況再不斷的改善,新的行業給百姓們提供了越來越多各種各樣的機會。
接下來,各個醫院和書院的進一步推廣和擴大,必定讓我大唐的百姓的生活和文化水平上一個新的台階。”
李和這話雖然很彩虹屁,但是卻是發自他的內心。
這麽強大的國家,著實是史書之中從來沒有出現過的。
哪怕是秦皇漢武,也沒有辦法跟當今陛下相比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