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賈府動亂背後的分析
字數:5035 加入書籤
回到家。
賈芸立刻派出人手,時刻關注賈府謀殺桉的各方動向。
安排妥當後,沐浴更衣,呼呼大睡。
雖然沒擠在號舍裏,但在考廳呆了九天七夜後,也格外疲倦。
這一覺睡得格外踏實,一直睡到第二天天亮才醒。
睜眼一看,香菱這丫頭盡然和衣睡在身側。
不用說,她哪怕當了姨娘,整個的心思,也都撲在賈芸身上。
這些年,她都伺候賈芸慣了,一時半會兒還改不了習慣。
心裏總想著賈芸各種的不方便。
賈芸微微一笑,伸手撫摸著她紅潤的臉蛋兒。
香菱頓時醒來,愣了片刻,臉上露出笑容。
“老爺終於睡醒了啊?”香菱柔聲說道。
“賤妾先伺候老爺更衣洗漱。”
“廚房那邊兒昨下午就說好了的。”
“隻等老爺醒來,就能吃上熱呼的飯菜。”
賈芸嗬嗬一笑,問道“怎麽跑我這兒來了?”
要說他警惕性還是挺高的。
也就薛寶釵和香菱接近他,他才不會有半點防備。
就連襲人、媚人這些女人。
隻要走進他的房間,他都能自然醒來。
屋裏有了動靜,外邊兒的丫鬟端著臉盆等物品魚貫而入。
“住在那邊院兒裏,賤妾還是有些不習慣,總想呆在老爺身邊。”
香菱憨笑一聲,俏臉微紅道,又扶著賈芸起床。
兩人起來,丫鬟取了幹淨的衣服,香菱接過來替賈芸穿衣。
“哈哈,你呀,要慢慢習慣身份的變化。”賈芸搖頭笑道。
說笑間,很快就穿戴熟悉妥當。
賈芸來到後宅,和薛寶釵一同去卜氏房裏請安,並一同吃早飯。
“夫君這次會試考完後,感覺如何?”
吃飯的時候,薛寶釵關心問道。
賈芸喝了口米粥,微笑道
“感覺良好,中榜不難,名次就要看運氣了。”
薛寶釵點頭笑道“會試隻要能中榜,就萬事大吉了。”
頓了頓,她又問道“夫君可知這些天賈府發生的事?”
“和你哥一同回來的路上,就知道了。”賈芸頷首道。
“回到家後,我也作了相應的安排,隻是沒跟你說便睡了。”
薛寶釵淺笑道“那就好,隻要夫君知道,奴家也就不用操心了。”
“賈府的事,你操哪門子心?”賈芸笑問道。
薛寶釵翻了個白眼,沒好氣道
“夫君少裝湖塗,你心裏怎麽想的,奴家豈會不知?”
賈芸哈哈大笑,端起碗來,笑著說“吃飯,吃飯……”
吃了飯,薛寶釵繼續回房呆著。
她還在月子裏,吹不得風。
如今又是二月,正是季節變化的時候,自然要多注意一些。
賈芸背著手,來到中院兒茶室坐下。
喚來賈文琳和賈大正,問他們關注賈府的情況如何。
“消息暫時被朝廷封鎖了,應該還在調查之中。”賈文琳拱手回道。
賈芸點點頭,問賈大正“你那邊兒呢?”
“回老爺話,賈府這邊暫時也沒調查出什麽消息。”賈大正行禮回道。
“以屬下看,這事兒他們定是蓄謀已久,所以留下的蛛絲馬跡很少。”
“不光是咱們這兒,就連錦衣衛都沒提前得知絲毫消息。”
“可見背後謀劃之人,藏得極深,而且準備周全。”
賈芸揮手讓兩人退下,喝著茶沉吟思索。
昨天他在想,有可能是賈珍和王夫人苟且在一起作桉。
但這會兒又有了個猜想。
會不會這事兒是忠順王在背後一手操控的?
甚至於,是不是皇帝也參與進來了?
就算沒有參與進來,至少也是默認了的。
畢竟要陷害國公府一大家子人。
他不點頭,忠順王也不敢輕舉妄動。
畢竟忠順王就是皇帝提拔起來的鷹犬。
專門對付四王八公,打擊老勳貴集團。
沒有主子應允,鷹犬哪敢嚎叫咬人?
如果是這樣,那麽這件事就更複雜了。
忠順王想讓賈珍生病,太容易了。
這家夥病倒,賈府裏完全沒有立得起來的人。
賈政湖塗蟲一個,老太太和王夫人又是女卷。
賈寶玉、賈琮這些人就更不用說,全是米蟲。
唯一有些辦事能力的賈璉,偏又被賈赦攆走外出。
這個時機把握的非常巧妙!
賈珍病倒,賈璉外出。
整死賈赦後,勢必涉及到爵位的傳襲。
這時再半路截殺賈璉,明眼人第一反應,都會懷疑賈政和王夫人。
賈政雖然湖塗,但風評還是不錯的,典型的榆木疙瘩。
雖然他不能排除嫌疑。
但更多的目光將會注視到王夫人這個深宅女卷身上。
因為,她身後站著王家,或者說是王子騰!
於是,這步棋就走活了,通過整垮賈家,牽連王家,一石二鳥。
四大家族,薛家已經投誠,商路都交給內務府了,已經不再是以前的薛家。
史家態度曖昧,家人很少來賈府。
就派了個史湘雲過來晃蕩,給人若即若離的感覺。
再者史家又是文官,估計早就上岸,要不然史鼎也不會被加封忠靖侯。
要知道古代,爵位上可不是隨便能加個“忠”字的。
比如忠順王,他不但忠心,而且還順從,這爵位名號不是白得來的。
所以,四大家族已經去二,就剩賈王二家。
這兩家人,又是老勳貴集團裏的鐵杆擁護者。
皇帝有理由通過剪除賈王二家。
從而一點帶麵,打擊四八王公整個勢力。
當然了,也不能排除王子騰為了利益,躲在背後,替王夫人出謀劃策。
甚至動用人手,都是他安排的。
畢竟王夫人一個後宅女卷,還沒那麽大的能量。
這就像施展苦肉計一般,明知道別人會這麽想,我偏要這麽做。
假若皇帝這邊沒動手,他勢必會疑慮。
會不會是四王八公內部鬧內訌了?
要知道這些人雖然都不成器了,搞正事不成,但要壞事,絕對在行。
畢竟朝廷的大部分軍力,還都在這些老勳貴的人手中掌握著。
如果這些真要鬧起來,皇帝好不容易維護的穩定局麵,可就功虧一簣了。
畢竟,他是真的需要時間,平穩的將權利慢慢收回來。
而不是通過大亂大動,來掌控天下,因為天下早就經不起折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