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新年到
字數:9522 加入書籤
除夕夜,包餃子,放鞭炮。
熱熱鬧鬧吃完飯,還不等肚子消化消化,大家又湊到一起包晚上要吃的餃子,白拂偷偷往幾個餃子裏放了嶄新的銅板,便和羅錦小亮躲到一旁喝茶閑聊。
“我聽說這裏有過年祭拜祖上的習俗, 羅大哥你有事就去忙,不必一直陪著我們。”
羅錦還在守孝期,不用問便知道有很多講究,隻是羅錦從來不主動提自己的事,白拂隻好替他說了。
羅錦點點頭。
“初一我去族裏的祠堂祭拜便好,小白不必操心。”
過了一會兒,他又問道:
“小白不祭祖嗎?”
他如今已經知道小亮巴格他們不是從西域來的,也知道那些吃食不是來自西域, 但他看破不說破,從來不去打探更多小白的事,他隻知道,需要他知道的,小白自然會告訴他。
白拂笑了笑。
“祖先太多,我都不知道該拜誰,萬一拜混了,香火不夠,祖先們怕是要打一架。”
這話羅錦聽不懂,卻也沒有多問。
小白在家裏有時候就喜歡自言自語自話自說,讓人感覺她需要的隻是個聽眾而不是審判。
在家裏,自在就好。
雖然不需要祭祖,但是晚上大家還是象征性地一起祭拜了財神爺,白拂作為代表拜得尤為虔誠。
天靈靈,地靈靈,讓我發財行不行?
原本一臉肅重的眾人:“......”
場麵瞬間就變得有些不倫不類。
不知誰帶頭笑出聲,接著大家放開來笑得不可開支, 最後有樣學樣, 一起天靈靈地靈靈地拜起來。
喧鬧聲中,小亮遞給白拂一碗餃子,白拂接過餃子回了自己屋,將餃子放在一副牛氣哄哄的自畫像前,雙手合十小聲祈禱:
求穿越大神,保佑我的兒子健康快樂長大。
...
夜色深深,攝政王府卻亮如白晝。
院子裏點滿了各種樣式的燈籠,都是時下小孩子喜愛的。
因為小公子說過年要熱鬧,攝政王下令今日府裏所有人要喜喜慶慶熱熱鬧鬧過除夕。
丫鬟奴婢們生怕不夠熱鬧,在院子裏扯著嗓子說笑,小廝們也一刻不停爆竹一個接一個地放,每個人臉上笑得牙不見眼,絲毫沒有往日的低眉順眼安靜沉穩。
此時此刻,屋內卻是另外一副景象。
元韜坐在擺滿珍惜佳肴的大桌前,一聲不吭,安安靜靜吃著飯。
攝政王看他一眼,將一盤紅燒章魚推到兒子麵前,“別光吃那盤清燉的, 這盤紅燒的也試試。”
一旁仆人趕緊上前幫著布菜。
元韜看著麵前堆成山的碟子, 實在忍不住翻了個白眼看向自家爹爹, “這便是爹爹說的驚喜?”
自從被爹爹綁回元都, 元韜一直悶悶不樂,沒給爹爹好臉色,直到前幾日,丙大將透露口風,說爹爹今年除夕要給他大驚喜,讓他拭目以待。
他擦亮眼睛等啊等,以為會等來他想要的驚喜。
誰想居然等來一桌子的章魚!
誰想要章魚了!誰說章魚就是驚喜了!
見父子倆氣氛詭異,無親無故的被留下來一起吃團圓飯的丙大將幹巴巴笑了兩聲,開口打圓場:
“小世子在青州不是說最喜歡章魚嗎?王爺讓人打聽了許久,才找到,從海邊運來花了好多錢呢。”
元韜:“......”
我說的章魚,是這個章魚嗎?
小章魚是我媽給我起的小名好不好!
小家夥氣得跳下椅子。
“那我還說要紅薯,要土豆,要玉米,你們怎麽找了這麽久還找不到?”
那些種子可是他親手放進包裏的!
媽媽穿越時他也親眼看到包消失在麵前,媽媽那麽喜歡在陽台種這種那,看到種子肯定不會不種。
找到這些作物,就必然能找到媽媽!
這...
自然是因為你爹根本沒用心去找啊。
丙大將撓撓頭,看一眼攝政王。
攝政王正在悠閑吃著章魚,絲毫沒有打算回答的意思,他突然有些懷疑王爺留他吃飯是為了讓他應付小世子,頓時有些後悔,可此時後悔也晚了,隻好硬著頭皮答道:
“小世子,找這幾樣農作物的事,您最近不是交給沈尚書了嗎...”
提起這個,攝政王唇角微微翹起,這個沈尚書,還有點用,以後這美差就交給他吧,省得他整日被兒子因為這點事揪著不放。
遠在外地過年的沈尚書接連打了好幾個噴嚏。
哎,女兒多就是這點好,過個年這麽多人惦記他!
攝政王收起得意,看兒子一眼,眼神示意他坐下好好吃飯。
爹爹嚴肅起來小世子還是有些怕的,知道是自己無理取鬧了,怏怏坐回椅子上。
一隻胖手伸過來,拿走他麵前的一顆果子。
“這個你不吃我吃,爹爹說了,家裏銀子不夠,要省著點花。”
小世子:“......”
他瞪元略一眼,轉頭喊樂事。
樂事開門進屋,便聽小世子問他沈家銀子送來沒有,樂事早有準備,忙將銀票與賬本遞上。
“沈...王妃的嫁妝今年收入一共十六萬兩,請小世子查收。”
小世子勾唇一笑,小下巴一抬示意樂事將賬本遞給他爹。
攝政王與丙大將對視一眼,接過賬本。
兒子將沈十娘的嫁妝抓在手裏的事他們是知道的,但去年才兩萬銀子的收入,今年怎麽多了這麽多?
打開一看,其它的都沒有大變化,為由傲九州拍賣行的收入大幅增加。
馮老真跡,種子拍賣...
攝政王額頭青筋直跳。
“你讓我大費周章尋來的珍惜作物,就是為了這個?”
知不知道那花了他多少兵力!
小世子沒看賬本,他根本不在乎,他隻需要知道能拿多少銀子便行了,聞言也是有些古怪湊過去一看。
“這些都種在我娘的莊子裏,沈尚書什麽時候拿去賣的我怎麽不知道?”
攝政王又問:
“這個馮老真跡又是怎麽回事?”
小世子老實交代:
“我路上救了個老頭,他沒錢,就寫了很多字給我,沈尚書看到都要了去...”
攝政王微微眯眼。
沈尚書啊。
...
大年初一的早上,天蒙蒙亮。
白拂迷迷糊糊睜開眼,看到床前的小亮和丹娘笑眯眯的小腦袋,整個人還有點蒙。
“幾點了?你們怎麽起這麽早?”
昨夜守夜到很晚,白拂覺得自己好像才剛剛睡下,此刻困得不行。
小思一雙小鹿眼笑意盈盈。
“小白,不早了,你不是說大年初一起早床拜年能得大紅包嗎?”
白拂:“......那也不必天不亮就來吧。”
“不早了,外麵還在下雪,天色比較暗而已。”小亮幫著丹娘說話。
白拂哭笑不得,從枕頭下拿出提前準備好的紅包,遞過去,“最大兩個,滿意了吧?”
“謝謝小白!”
小亮丹娘領了紅包歡歡喜喜跑了。
左右人也醒了,白拂隻好起床,走到窗前,推開窗戶,對著雪白一片的院子,笑著伸了個大大的懶腰。
真好啊。
又是新的一年。
羅錦早上在家給大家發了壓歲紅包才出的門。
他將屋子賣了還債,如今隻能去郊外的墓地祭拜父母。
羅家是從祖父那一輩從其它地方遷來的白麓鎮,羅家祖父有製茶手藝,便在白麓鎮置辦了田地種茶製茶,後來順利成章開始經營茶葉鋪子。
他父親繼承了祖父手藝,又有些經商頭腦,將家裏鋪子經營得紅紅火火,在外地也開了分鋪。
可惜好景不長,也不知道父親得罪了什麽人,鋪子突然被官府查封不說,還欠下一身債。
那之後父親一直說經商不是出路,讓他務必考取功名脫離商籍,不用再過任人魚肉的日子。
當時他還不理解這話的深意。
後來父親母親接連過世,債主找上門,他才體會到身為商戶的艱難,家裏被討債人打砸搶劫一番後,他去官府遞了狀子。
官府直接用一句商戶之間的債務糾紛不歸官府管將他給打發了。
都說大業國如今優待商戶,但那也隻是在科舉一途的特例,其它方方麵麵,商戶都是被其它行業輕視打壓的對象。
祭拜完父母,羅錦趕著驢車往家走,路過他家曾經的鋪子,見曾經的茶葉鋪子已經改庭換麵成了首飾鋪子,猶豫片刻後停下了車。
大年初一鋪子自然不會開門營業,他隻是想看看,畢竟是他小時候常來的地方。
正打量著鋪子,鋪子一旁的角門突然開了,從裏走出來一個人,手裏拿著好些個盒子,盒子有些多以至於擋住了臉,看樣子應該是鋪子主人或者夥計來取東西,羅錦收回視線打算離開。
那人卻突然喊住他,“羅兄?”
羅錦看過去,也是一愣,“明方兄怎麽在這裏?”
自從秋闈後,嚴明方便沒有再來學院,羅錦聽同窗說嚴明方沒考上舉人心灰意冷,決定回家接手家裏的生意...
羅錦看一眼鋪子招牌,嚴玉軒,“原來這是你家鋪子啊。”
嚴明方眸光閃了閃,將盒子放到一旁走了過來,客套拱拱手:
“還沒恭喜羅兄考上舉人老爺。”
羅錦這邊回禮道謝,嚴明方立馬又說:
“這是我一親戚家的,我今日過來取點東西回去當年禮。”
這樣啊,羅錦點點頭,並沒多想。
“明方兄有事便去忙吧,我是恰巧路過就停下來看看。”
嚴明方客套幾句便走了,羅錦上了驢車,臨走前又看了一眼招牌,怎麽這麽巧。
轉念想到嚴明方落榜的事,又歎口氣。
嚴明方才學和他不相上下,如果發揮正常應該中舉不成問題,這次...可惜了。
...
從初一到初三,白拂小院的熱鬧一直沒有停歇。
即使下著大雪,也阻擋不了人們出門拜新年的熱情,初四這天,老李匠特地帶著徒孫來了一趟,鐵匠大叔也順路來了。
“這冰天雪地的,來一趟不容易,試試我家的招牌點心。”
小四兒一家去鄰村拜年去了,家裏隻剩外語語文進進出出張羅著,白拂喜氣洋洋地招呼著客人。
鐵匠大叔一臉新奇地到處張望,“你這屋子做得真精致啊。”
白拂笑著也隨他看去,她家的屋子自然不同於別處。
“這還不是托了兩位的福。”
老李匠聽人誇自己承建的房子,心裏頭舒坦,樂嗬嗬笑道:
“都是公子心思巧妙,不然我和我徒孫一輩子也造不出這麽好的房子。”
“老李叔謙虛了”
白拂勸茶,等老李匠喝了一口,才認真說道:
“動嘴永遠是最容易的,能動手落實下來,還做得如此隻好,說實話我也挺驚訝,多謝李叔!”
“對對,就憑老李你這手藝,擔得起白公子這句誇。”
鐵匠大叔本話不多,這些時日跟白拂混得熟,不自覺也話多起來,憨憨地附和道。
老李擺擺手謙虛一番,一旁老李匠徒兒眼底亦閃過得意之色,是的,動手最難,他就是他們嘴裏那個能動手的。
他喬大牛也沒想到這麽好的房子會出自他手,他目光炯炯看白拂,想起師傅誇讚的那句大才之士,眸底閃過敬佩之色。
原來這麽年輕啊。
“其實這裏也有鐵大叔的功勞”白拂指指身後的簡易版沙發,“您仔細看看這個,有什麽特別沒有的?”
鐵匠大叔起身查看,這邊摸摸那邊看看,很快啊了一聲,指著一個角落欣喜道:
“是鐵釘!”
原來那時白公子讓他打的那批鐵釘,是用來做加固家具的!
“是啊”白拂說,“有了這些鐵釘,這批家具才這麽快做好,所以說有您的功勞。”
鐵匠大叔撓撓後腦勺,有些不好意思,“這點小東西算啥,還是老李匠厲害。”
鐵釘可不是小東西,用處多著咧,白拂笑笑沒有接這話茬。
大過年的,誰都喜歡吉利話,老李匠欣然受了,同時不忘商業互誇幾句。
“要我說啊,還是你的手藝好,我聽我媳婦兒說,現在咱鎮上的人,都以能買到你做的鍋為榮...我媳婦到現在還沒買上咧...要不看在白公子的份上,給安排個插隊如何?”
鐵匠大叔被誇了個大紅臉,嘴裏直道哪裏那裏。
幾人你來我往的閑聊了會兒,見外麵雪越來越大,擔心路難走,便告辭離開了。
送走客人,白拂在門口站了會兒。
路上積雪已能沒到腳踝,遠處有村子裏的孩童穿著新衣玩耍,嬉笑聲極大,都傳到她這兒來了。
白麓鎮第一次下這麽大雪,這些土生土長的孩子想必是第一次這樣痛痛快快玩雪吧。
都說瑞雪兆豐年,希望明年她的寶貝們也能有個更好的收成。
她尋思著,年後要再買些田地囤著,再過一年,她賺夠第一桶金,便將紅薯土豆這些作物推廣出去,讓更多人受益。
古代天災人禍頻繁,萬一遇到凶年,說不定能救不少人性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