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壁畫

字數:4507   加入書籤

A+A-


    看著那嫋嫋陰氣,我心中隱隱生出一絲不安。
    孫曉不是修道之人,看不到絲絲陰氣,憑借人之本能,不停的打著哆嗦,嘴裏不住的念叨著:“這裏真冷,怎麽會這麽冷?……”
    這突如其來的古怪陰氣,讓我不由想到了在視頻中看到的九龍拉棺中的蛇首人身的怪物。
    難不成滇王死後成了氣候?
    還遊蕩在這洞穴之中?
    五爪金龍這貨天不怕地不怕,率先闖進了洞裏。
    我們三人緊隨其後。
    這次果真被孫曉給說著了。
    剛進洞沒走幾步,我們就在通道的牆壁上發現了大量的壁畫。
    壁畫保存的相當完好,顏色以紅白黑為主,線條簡潔明快,通俗易懂。
    不過,這壁畫的內容讓我頗感意外。
    一個約莫十三四歲的少年,手持一張長弓,帶著一條獵犬,在林間嬉戲,追逐著獵物。
    神情貌似很愉悅。
    五爪金龍看到其中內容,嘖嘖歎道:“想不到這滇王也是窮苦出身啊,以前居然是個打獵的。”
    “打獵怎麽了?朱元璋做皇帝以前還要過飯呢!”
    李迪瞪了它一眼,反駁道。
    出身貧寒者,得天下,必定經曆過一場大機緣。
    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認的。
    我快速瀏覽過去。
    隻見壁畫風格突變,天地變成了昏黃一片,大雨滂沱。
    少年在山中奔跑,後來從山上跌落,掉進水裏。
    壁畫中所畫的每一幅畫,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畫與畫之間有一些花紋和承接,串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少年落水之後,便昏死過去。
    隨著水流,順流而下。
    又落入一個類似漩渦的黑洞中。
    看到這裏,我不禁替他捏了一把汗。
    好在他命大,下一幅畫又出現了。
    其實,我這有點看三國掉淚,替古人擔憂了。
    這壁畫應該是記錄滇王生平的,如果他早早溺亡,便不會有後來的古滇國了。
    他躺在河邊上,睜著眼,望著漫天繁星和一輪明月幽幽出神。
    李迪道:“看來他落水後,掉入了地下河,又被河水衝到了這裏。”
    我點頭表示同意,又說出我的想法:“他到這裏來的時候,穹頂的星月就已經存在了。”
    這倒黴孩子來到這裏後,明顯懵逼了,後麵好幾幅壁畫,畫的都是他蕭索落寞望著河水發呆的樣子。
    可以想象的到,他當時是多麽的崩潰與絕望。
    要不然,也不會在修建陵墓時,讓畫師如此濃墨重彩的描繪當時的情景。
    再往下看,應該是他絕望過後,重新振作起來。
    他站起身,到處走。
    找出口。
    可始終沒找到。
    他開始捕魚,以石取火,在這安頓下來。
    通過壁畫可以看出,少年掉落到這裏時,這裏除了地下河與穹頂的星月,並沒有建築。
    再往後,畫風一轉。
    少年舉著一個火把,站在了一個山洞前,望著黑漆漆的洞口出神,似乎在躊躇要不要進去。
    看那洞的模樣,以及周邊的環境,正是我們現在身處的這個山洞。
    如此看來,這個洞也是老早就存在的。
    少年最終還是走進了山洞。
    看到這裏,我特別注意了一下,當時的洞中並沒有壁畫。
    但除了壁畫之外,洞中的情形與我們見到的是一樣的。
    少年順著通道一直往前走。
    畫麵中出現了一口吊起來的青銅大棺。
    少年望著這大棺,目瞪口呆。
    目瞪口呆的不僅僅是這少年,還有我們幾個。
    不同之處在於,他在壁畫內,而我們在壁畫外。
    一個疑問從心底浮上來。
    如果這少年就是滇王,那九龍棺裏的屍體又是誰?
    難道是那個蛇首人身的家夥?
    這豈不是說,滇王跟九龍棺裏的怪物不是同一個人?
    我們從一開始就錯了?
    心中的疑問,使的我迫切地順著壁畫看下去。
    青銅棺落在了地上,棺蓋自動打開,那蛇首人身的怪物從裏麵飄出來,靜立半空,居高臨下地望著少年。
    少年被嚇呆了,跪在地上,一直磕頭。
    那蛇首人身的怪物並沒有難為少年,反倒是送給他一本書。
    之後棺材合上,又升到半空。
    再往後的畫麵,多是少年讀書的情形。
    “孫老,你看這是一本什麽書?”
    李迪指著畫中書上的四個字問。
    孫曉蹙眉盯著那四個字看了許久,才喃喃道:“這第一個字好像是叛……第三個字好像是離,至於這第二個字和第四個字嘛……太過古老,我也不認識啊。就算根據古文中與其相似的字推斷的,不一定對。”
    “叛什麽離什麽?聽這名字就不像啥正經書啊。”五爪金龍嘀嘀咕咕。
    我在心中沉吟了一番,倒抽了一口涼氣道:“難道是《叛道離經》。”
    “世間有這麽一本書嗎?”孫曉問我。
    我點點頭,應道:“傳說中是有的。遠古大戰時期,九天玄女傳授黃帝的《遁甲奇書》,八地魔君傳授蚩尤的《叛道離經》,蚩尤的妖術,巫法,全部都是自《叛道離經》中學到的。蚩尤又為苗族之祖,據說苗疆這邊的蠱術等一些術法,都是他們的老祖宗蚩尤傳下來的。”
    聽我說完,孫曉道:“那此書十之八九就是《叛道離經》了,傳說中,古滇王懂各種術法,應該就是自這本書中中學到的。”
    這時,李迪插嘴說道:“照你這麽說,青銅棺中的人難道是蚩尤?這裏原本是蚩尤的墓,孩提時的滇王無意間到了這裏,蚩尤現身贈書,滇王因此學法,後立古滇國?”
    我搖了否定,雖然記載中,蚩尤就是個怪物的形象,但他們那個年代太久遠,太神秘,讓人分不清真假,故而不敢妄斷。
    我繼續往後看去,想看看後麵有沒有關於蚩尤的記載。
    後麵的壁畫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描述的不再是這洞內的情景。
    那個少年長大了,他不知如何從這裏出去了,到了人員密集之地,許多人都對他跪拜,磕頭。
    這是男孩創建了自己的勢力,為王了。
    滇王率領著眾人製銅,耕種,狩獵捕魚,開啟了一副男耕女織,漁歌晚唱的幸福生活。
    後來,發生了戰爭,有兵將闖入了滇王所在的城池,見人就殺,見東西就搶,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血流成河,屍橫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