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龐氏病世,劉素娥痛失慈母

字數:5351   加入書籤

A+A-


        劉素娥是劉通的第一個孩子,劉通心裏歡喜的不得了,對於這個長女可寶貝了!忙完公務回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去夫人龐氏的房間看嬰兒。

    他隻要看寶貝女兒一眼,一整天的工作疲勞和煩心事兒盡消。看著丈夫小心翼翼地抱著孩子,一副愛不釋手的樣子,龐氏心裏很甜蜜。

    原本心裏還擔心自己沒能給劉通生個兒子,劉通會嫌棄她,衝她發脾氣或者納妾什麽的。畢竟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可劉通的反應超出她的意料,自打劉素娥出生後,劉通便跟像皮泥似得,整天粘著她和孩子,趕都趕不走的那種!

    “官人,孩子妾身來照顧她就好啦!你忙了一天公務,還是早點安歇吧!”龐氏看著劉通頂著黑眼圈,幫她帶孩子,便一臉心疼的說道。

    “無妨!我不累!倒是娘子你呀,得好好休息下!別家的娘子,月子裏越吃越胖,你倒好,越吃越瘦。我平日裏忙著處理公務,疏於關心娘子,望娘子且莫怪我。”劉通輕聲細,一臉溫柔的說道。

    “官人說哪的話,是妾身沒照顧好自己,料理家務是妾身份內事。”龐氏聽完劉通的話,臉色微紅,一臉害羞的,看著劉通懷裏的嬰兒。

    此時,懷中的嬰兒,似乎感受到了父母的愛,竟安安靜靜的躺在劉通的懷中,咧嘴笑得可開心了……

    可有時候,幸福來的過於突然,似乎也不是啥好事,劉素娥還未滿周歲,劉通便奉詔出征。

    劉通本是魏王趙誌的愛將,隨趙誌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無奈魏王失勢,他的這些軍功,也隻能埋在淤泥中,隻有魏王知道罷了。

    然,自從趙舛成為大順王朝的新帝之後,魏王趙誌跟趙舛兄弟兩的關係,便緊張了起來。

    這次出征,劉通明知凶多吉少,但為了能夠封侯拜相,讓龐氏的生活能夠更好些,他未等劉素娥滿周歲,便隨魏王趙誌出征。

    劉通出征後,龐氏在府裏獨自帶孩子,每天盼星星,盼月亮,盼著劉通凱旋歸來,光宗耀祖,改善她母女的生活。可有時候,希望越大,反而會熱極生悲。

    這次北伐趙舛安排趙誌出征,不是真的要他建功立業,栽培他,好立他為儲君,而是要削弱趙誌權利,斬他的左膀右臂。

    北伐直取燕京,談何容易?遼人英勇善戰,戰馬比大順軍多的去了!大順軍哪是他們的對手?而且,這次出師北伐,趙舛並沒有把戰馬悉數的給士兵使用,普通的騎兵,坐騎就是一頭毛驢。

    出征那天,為了不落人話柄,趙舛攜著趙誌,一臉不舍地說道“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皇兄等你凱旋歸來,咱們兄弟倆,好好的,聚一聚!”

    “是,臣弟一定不會讓皇兄失望!”趙誌信心滿滿地說道,他並沒有意識道,一張陰謀的大網,正慢慢的向他靠近。

    望著趙誌率著遠征軍,浩浩蕩蕩地離開汴京城,趙舛的問王培恩道“朕是不是錯了?”

    “陛下乃天子,心係萬民,陛下的決定,即是天意,何錯之有呢?”王培恩已經猜到了趙舛的想法,便阿諛道。

    這年頭伴君如伴虎,稍微不小心,說錯一句話,都有可能掉腦袋。他在大臣的眼中,是皇帝身邊的貴人,可有誰知道,他跟在皇帝身邊,每天都是提著腦袋過日子的呢?

    聽完王培恩的話,趙舛眼睛眯成一條縫,望著遠征軍的隊伍,直到遠征軍的隊伍,消失在他的視野中,他才擺架回宮。

    對於“金匱之盟”趙誌也是有所耳聞,隻不過,趙舛沒有跟他提“金匱之盟”的事,他也不敢問。他的這位三哥未成為新君之前,對他一直不錯。隻不過,相比二哥,三哥的心思可是縝密的很,喜怒不形於色。

    他平時在趙舛跟前,總是小心翼翼地,不敢有任何的僭越之舉。而趙舛成為九五之尊後,開始慢慢地疏遠他,哥倆間生疏了不少。

    他本想借這次北伐機會,好好表現,討好三哥。卻不曾想,趙舛讓他率軍北伐不是讓他建功立業,而是讓他去送死的。

    收複燕京,趙舛讓他打前陣,又不給足資源,光裝備都不如遼軍先進,其它的先不說,就拿戰馬來說,人家遼軍的坐騎都是上等的戰馬,而大順的坐騎確是毛驢。光坐騎,大順軍就已經處於下風了。

    這場戰不打,勝負已分矣!趙誌是北伐的主帥,已經奉詔帶兵來前線,若是臨陣逃脫,被滿朝文武百官嘲笑不說,還犯欺君大罪,到時候落人口實。

    權衡利弊後,趙誌硬著頭皮與遼軍對壘。這場戰役異常激烈,大順軍對燕京城勢在必得,而遼軍誓死守燕京城。

    在攻城的過程中,趙誌不慎中了箭矢,而劉通為了掩護趙誌脫身,中亂箭而亡。噩耗傳至華陽,繈褓中的劉素娥,便一夜之間失去了父親!

    劉家人,見龐氏失去了劉通這個靠山。劉素娥又是女嬰,他們便找了一個由頭,說龐氏和劉素娥母女倆八字硬!克夫!打算把她們趕出了劉家!

    龐氏還沒來的及傷心,劉家的族長和劉通的長兄就來府上,與龐氏爭劉通的遺產。

    龐氏的娘家人雖然也在華陽,但家境一般,被劉家人塞了些銀兩,便沒吱聲,帶著龐氏回家了。

    劉家族長處於良心考慮,多給了龐氏和劉素娥一些銀兩,剛好夠她們母女倆的日常開支。

    龐家本就不是什麽大富之家,龐氏帶著孩子來投奔他們,無疑是雪上加霜,這突然多了兩張吃飯的嘴,這日子呀,過得就越發的拮據。若不是看在龐氏帶來細軟的份上,龐氏的父親龐統是鐵定不會收留龐氏和劉素娥的!

    這人都收留了,畢竟是自己親生女兒,要趕她去其它地方,龐統到底還是有些道德底線,這種事情他是做不出來的。

    但,人要吃飯,天要下雨,這生計問題嘛,還是要想辦法解決。龐統苦思瞑想了好幾天,最終還是決定,再為龐氏尋一門親事,讓她改嫁!

    這龐氏雖然年輕貌美,頗有幾分姿色,但畢竟是成過親,還帶了個賠錢的油瓶。在這物質匱乏的年代,年輕的後生,有誰會傻到娶個帶油瓶的媳婦回家呢?

    因此,退了求其次,隻要家裏有錢,願意多給銀兩,當個姨太太或者妾室也行。

    對於有錢的大富人家,並不在乎龐氏帶了拖油瓶嫁過去,相比拖油瓶,他們更在乎龐氏的姿色,若是母夜叉的話,即使是未出格的小娘子,他們也不要。

    龐統一把龐氏二次婚配的消息傳播出去,家裏的門檻差點被那些大富人家的媒婆給踩斷了。這媒婆嘛,天生靠嘴巴吃飯,拿了誰的銀子呢,便替誰說好話。

    求娶的人絡繹不絕,而龐氏隻有一個。為了能夠“搶”到龐氏,媒婆在背後東家授意下,便互掐了起來這個說張員外懼內,正室夫人是位母老虎,誰給他當妾室,誰倒黴;那個說許員外是個虐妾狂,一個月不到,府上便抬了好幾個妾室出去了

    躲在屏風後的龐氏,看著這些醜態百出的媒婆,心裏厭惡極了。她與劉通從小青梅足馬,情投意合。劉通戰死沙場,她心裏老傷心的,若不是劉素娥還在繈褓之中,她會尋短見,隨他去

    這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她沒得怨言。她跟劉通成親後,小兩口一直很恩愛,從沒紅過臉。隻是這幸福來得早,去的也快。

    劉通英年早逝的事實,她心裏頭難以接受,連年輕的後生她都不願意嫁,更何況糟老頭呢?

    這改嫁,萬萬使不得,會苦了孩子。劉通已經戰死沙場,她心裏悲傷難過,劉素娥是她和劉通愛的結晶,她必須想方設法,撫養她成人。

    龐統磨破嘴皮子,未能說服龐氏改嫁,隻好作罷,收了劉家給龐氏的生活費後,便乖乖的閉嘴,由著龐氏留在娘家,絕口不提改嫁的事。

    跟阿爹談妥了婚嫁的事情後,龐氏心裏輕鬆了不少。龐統便騰出一間西廂房供龐氏母女居住。

    俗話說的好“吃人嘴軟,拿人手短!”,龐統也不例外。拿走龐氏母女的生活費,隻提供一間小小的廂房供龐氏母女居住,龐統心裏暗道“這筆交易劃得來!”

    為了能夠讓劉素娥在娘家的生活過得好一些,龐氏每天給有錢人家,縫洗大量衣服,即使生病了,也照常給人家洗衣服,從沒休息過。

    當初追求龐氏沒成功的那些大財主,看著龐氏困窘的生活,難免會落井下石,奚落欺負她,說些汙言穢語,不中聽的話。

    龐氏雖然成過親,也生活孩子,但她到底還年輕,麵子薄,心思也是有些重。被人家奚落、欺負,她都憋在心裏,不會向第二個人傾訴,在劉素娥跟前一直跟堅強。

    留給劉素娥的印象是阿媽無所不能!

    這心病呢,自然得心藥醫,隻有打開了心結,病才會好。可龐氏平時,深居簡出的,未出格的時候,與人少有來往,整天在家裏刺繡,織布什麽的,做一些手工活。

    她連個知心朋友都沒有,和誰說話,解開心結呢?

    因此,久而久之,便鬱結於心,加上常年累月的工作,最終她積勞成疾,病入膏肓,撒下劉素娥,便香消玉殞了。

    龐統失去龐氏這棵“搖錢樹”,假惺惺地掉了幾滴眼淚後,便跑進自己臥室,開始數龐氏留給他的金銀首飾等。

    幾個家屬見龐統溜回自己的臥室,也跟著找各種借口溜回自己的房間,至於劉素娥是餓沒餓肚子,對他們來說,不是啥要緊的事。

    此時此刻,她似乎長大了,有娘親在的日子,她每天都過得開開心心,生活上無憂無慮,沒有任何煩惱。

    “娘親,您醒醒”劉素娥撕心裂肺地哭著,喊著,病床上的人,永遠不會再睜開雙眼,看她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