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鏟幣
字數:3604 加入書籤
A+A-
大帳內人影綽綽,工匠們有些好奇地打量著新上任的軍事長官,誰也不敢發話。
“公子,隨軍的工匠都已經入席,凡三十五人。不過武氏家貧,隻有木匠,沒有冶金的匠人。”家宰武理工道。
公子卬點點頭“很好。這是馬鐙,相應的尺寸我已經在圖上標注好了。”
言迄,畫著馬鐙的小木板在人群中傳閱。公子卬已經在圖紙上標注好了長度、厚度,周代的尺寸和後世漢代的不同,一周尺約019米。
人群中傳來嗡嗡的議論聲。
“都看清楚了嗎?”公子卬問。
“看清楚了。”稀稀拉拉的聲音回道。
“卬需要六十對這樣的馬鐙,多久能完工。”公子卬問。大夥嘰嘰喳喳,最後一個人出列道“公子,十人一天足矣。”
公子卬諾了一聲,詢問他的姓名,才知道他叫武翟,是木匠中資格最老,手藝最好的前輩。
公子卬又拿出第二幅圖紙,這副圖紙就簡單多了,是四四方方的小木盤。他命令武翟再挑人,爭取一天內把木盤和馬鐙都打造出來。
第二天,公子卬就收獲了足額的馬鐙和百來個木盤。他表揚幾句後,帶工匠們觀摩他搭建的熔爐。仔細解說後,一行人去河邊取土,照依畫葫蘆組建更多的熔爐。
趁著這個孔隙,軍隊的車右和禦者被帶到他的麵前訓話。
公子卬把一把鏟幣放在手裏把玩,像變戲法一樣在手心轉悠,好讓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鏟幣吸引住。
春秋的銅是很珍貴的,青銅鑄就的鏟幣自是價值不菲。武氏在殘破的楚丘城苦日子過慣了,許多士子礙於麵子不敢吞咽口水,但是直勾勾的眼神是騙不了人的。
“本公子初來乍到,不知道諸位士子中哪些是良材美玉,哪些是魚腩雜碎。二三子皆是雜碎嗎?”公子卬挑釁地問道。
“士可殺不可辱!”台下群情洶洶,武馳在內的士子紛紛擼起袖子,揮舞著手臂表示抗議。
“勿爭辯於口舌,且隨我來。”公子卬也不作辯解,領著一行人來到校場的空地,隻見中央矗立著三個稻草人,稻草人的外麵罩著三層布甲。
“試看,彼處有三個稻草人,穿著三層布甲,當然此意在在模擬敵人的甲兵。眾人皆知,青銅甲胄昂貴,我等省點錢財,權作三層布甲代替。如有禦者與車右搭配,能使戰車於全速衝鋒中擊穿布甲者,本公子認他是良材美玉,一鎰鏟幣且作為嘉獎,雙手奉上;若是連此等戰術動作,也難以完迄嘛,則反輸於我一釿以為賭注,如何?”
其實在場的士子都心知肚明,真實的銅甲的防禦力還在這厚厚布甲之上。而一鎰鏟幣相當於現在的300克,一釿卻隻重15克,這場一比20的賭局如同騎在眾人臉上拉屎拉尿般羞辱。
麵對裸的挑釁,武氏族人群情激奮,摩拳擦掌,準備給這個空降的貴公子一個教訓。
然而等真的赤膊上陣,大家才發現這一鎰鏟幣並不好賺。
“弁先來!”武弁拉著武馳率先出列。
“武弁好樣的!”士兵們很快發出同仇敵愾的喝彩,武弁頓感豪氣從胸中噴薄而出。
他單手攜長戈,一腳踩在車前的軾上登車。
“駕!”武馳操縱著駟馬的韁繩,把車速逐步拉滿。武弁隻感覺耳畔的空氣呼呼地灌入耳膜,他嫻熟地把重心向下壓,免得顛簸的車廂把他甩出去。
“喝啊!”他把腰身一擰,借著下盤的力道,長戈逆時針劃過新月狀的弧線,一股大力如脫韁的野馬摏向稻草人。
“砰!”稻草人被長戈的木身抽得直直癱倒在地上,飛起的稻草碎末以秒速五厘米灑落在地上。
“哎!”眾人皆歎可惜,“卜”字形的小小尖刺並沒有觸碰到布甲,稻草人雖然趴在地上,但鎧甲仿佛和他開了個玩笑,依然完好無損。
公子卬笑盈盈地從垂頭喪氣的武弁手裏接過一塊鏟幣的賭金。
“還有何人要證明自身武力?”話音剛落,又有幾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夥子躍躍欲試,不多時,公子卬手裏就多了四十個鏟幣,不少人覺得是自己的禦者太坑,奚落自己的禦者一頓後,換上武馳的戰車又嚐試了一次,結果卻差強人意。
“現在打下一個賭吧。卬打賭,用騎兵、長矛可以連破三甲,二三子可有人有膽子打賭嗎?老規矩,卬若不成,輸你們一鎰,反之,卬賺取一釿。”
“太扯了,騎兵自古以來就弱如鵪鶉,隻曉得給大軍充作哨探。”
“就是!騎兵作戰乃戎狄慣用伎倆,堂堂正正的戰車上尚且不容易破甲,戎狄的微末把戲,怎麽可能做得到。”武馳的嗓門特別大,他從小學(鄉裏的學校)開始就勤習禦術,十幾個春秋寒來暑往,從不間斷,沒想到新來的司馬一來就褒揚騎術,打壓禦術,真是是可忍熟不可忍。
口氣雖然大,但士子們的士氣經過第一輪打壓後,明顯低迷了很多,賭盤上就放了十釿鏟幣,大部分人都將信將疑了起來,甚至有兩塊鏟幣是半釿,不知道是哪兩位仁兄的合資。
公子卬慢條斯理地牽出一匹白馬,故意當著所有人的麵用慢鏡頭一樣的龜速,配上馬鞍、馬轡和馬鐙。
“此乃何物?”武弁好奇地指著馬鐙給武馳看,馬鞍他見過,在周代的許多偵察步隊都有列裝,但馬鐙聞所未聞。
武馳搖搖頭,道“估計是公子倒騰出的、輔助上馬的奇技淫巧吧。”
公子卬騎著馬兜了兩圈,熟悉了一番,轉到眾人麵前道“且看清楚,卬是怎麽贏錢的。”
說罷他拍馬加速。後世的騎兵操典上,馬速有好幾個檔位——慢步約時速64公裏,快步則128公裏,小跑就有24公裏,已經超越了戰車12至20公裏的全速衝刺了,至於騎兵的衝鋒則超過30公裏。香港的馬賽更誇張,最高紀錄超過時速60公裏。
公子卬穿越以來第一次騎馬,自然不會行險衝鋒,把馬速提到三檔,手裏一杆長矛緊緊夾在腋下。
“中!”借著馬力,長矛輕易地撕開稻草人的重重甲胄,公子卬把矛頭高高挑起,誇耀似的打馬回到眾人身邊,稻草人就像沙場上戰敗的屍體,無力地伏在矛頭上沒拔出來。
“公子,隨軍的工匠都已經入席,凡三十五人。不過武氏家貧,隻有木匠,沒有冶金的匠人。”家宰武理工道。
公子卬點點頭“很好。這是馬鐙,相應的尺寸我已經在圖上標注好了。”
言迄,畫著馬鐙的小木板在人群中傳閱。公子卬已經在圖紙上標注好了長度、厚度,周代的尺寸和後世漢代的不同,一周尺約019米。
人群中傳來嗡嗡的議論聲。
“都看清楚了嗎?”公子卬問。
“看清楚了。”稀稀拉拉的聲音回道。
“卬需要六十對這樣的馬鐙,多久能完工。”公子卬問。大夥嘰嘰喳喳,最後一個人出列道“公子,十人一天足矣。”
公子卬諾了一聲,詢問他的姓名,才知道他叫武翟,是木匠中資格最老,手藝最好的前輩。
公子卬又拿出第二幅圖紙,這副圖紙就簡單多了,是四四方方的小木盤。他命令武翟再挑人,爭取一天內把木盤和馬鐙都打造出來。
第二天,公子卬就收獲了足額的馬鐙和百來個木盤。他表揚幾句後,帶工匠們觀摩他搭建的熔爐。仔細解說後,一行人去河邊取土,照依畫葫蘆組建更多的熔爐。
趁著這個孔隙,軍隊的車右和禦者被帶到他的麵前訓話。
公子卬把一把鏟幣放在手裏把玩,像變戲法一樣在手心轉悠,好讓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鏟幣吸引住。
春秋的銅是很珍貴的,青銅鑄就的鏟幣自是價值不菲。武氏在殘破的楚丘城苦日子過慣了,許多士子礙於麵子不敢吞咽口水,但是直勾勾的眼神是騙不了人的。
“本公子初來乍到,不知道諸位士子中哪些是良材美玉,哪些是魚腩雜碎。二三子皆是雜碎嗎?”公子卬挑釁地問道。
“士可殺不可辱!”台下群情洶洶,武馳在內的士子紛紛擼起袖子,揮舞著手臂表示抗議。
“勿爭辯於口舌,且隨我來。”公子卬也不作辯解,領著一行人來到校場的空地,隻見中央矗立著三個稻草人,稻草人的外麵罩著三層布甲。
“試看,彼處有三個稻草人,穿著三層布甲,當然此意在在模擬敵人的甲兵。眾人皆知,青銅甲胄昂貴,我等省點錢財,權作三層布甲代替。如有禦者與車右搭配,能使戰車於全速衝鋒中擊穿布甲者,本公子認他是良材美玉,一鎰鏟幣且作為嘉獎,雙手奉上;若是連此等戰術動作,也難以完迄嘛,則反輸於我一釿以為賭注,如何?”
其實在場的士子都心知肚明,真實的銅甲的防禦力還在這厚厚布甲之上。而一鎰鏟幣相當於現在的300克,一釿卻隻重15克,這場一比20的賭局如同騎在眾人臉上拉屎拉尿般羞辱。
麵對裸的挑釁,武氏族人群情激奮,摩拳擦掌,準備給這個空降的貴公子一個教訓。
然而等真的赤膊上陣,大家才發現這一鎰鏟幣並不好賺。
“弁先來!”武弁拉著武馳率先出列。
“武弁好樣的!”士兵們很快發出同仇敵愾的喝彩,武弁頓感豪氣從胸中噴薄而出。
他單手攜長戈,一腳踩在車前的軾上登車。
“駕!”武馳操縱著駟馬的韁繩,把車速逐步拉滿。武弁隻感覺耳畔的空氣呼呼地灌入耳膜,他嫻熟地把重心向下壓,免得顛簸的車廂把他甩出去。
“喝啊!”他把腰身一擰,借著下盤的力道,長戈逆時針劃過新月狀的弧線,一股大力如脫韁的野馬摏向稻草人。
“砰!”稻草人被長戈的木身抽得直直癱倒在地上,飛起的稻草碎末以秒速五厘米灑落在地上。
“哎!”眾人皆歎可惜,“卜”字形的小小尖刺並沒有觸碰到布甲,稻草人雖然趴在地上,但鎧甲仿佛和他開了個玩笑,依然完好無損。
公子卬笑盈盈地從垂頭喪氣的武弁手裏接過一塊鏟幣的賭金。
“還有何人要證明自身武力?”話音剛落,又有幾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夥子躍躍欲試,不多時,公子卬手裏就多了四十個鏟幣,不少人覺得是自己的禦者太坑,奚落自己的禦者一頓後,換上武馳的戰車又嚐試了一次,結果卻差強人意。
“現在打下一個賭吧。卬打賭,用騎兵、長矛可以連破三甲,二三子可有人有膽子打賭嗎?老規矩,卬若不成,輸你們一鎰,反之,卬賺取一釿。”
“太扯了,騎兵自古以來就弱如鵪鶉,隻曉得給大軍充作哨探。”
“就是!騎兵作戰乃戎狄慣用伎倆,堂堂正正的戰車上尚且不容易破甲,戎狄的微末把戲,怎麽可能做得到。”武馳的嗓門特別大,他從小學(鄉裏的學校)開始就勤習禦術,十幾個春秋寒來暑往,從不間斷,沒想到新來的司馬一來就褒揚騎術,打壓禦術,真是是可忍熟不可忍。
口氣雖然大,但士子們的士氣經過第一輪打壓後,明顯低迷了很多,賭盤上就放了十釿鏟幣,大部分人都將信將疑了起來,甚至有兩塊鏟幣是半釿,不知道是哪兩位仁兄的合資。
公子卬慢條斯理地牽出一匹白馬,故意當著所有人的麵用慢鏡頭一樣的龜速,配上馬鞍、馬轡和馬鐙。
“此乃何物?”武弁好奇地指著馬鐙給武馳看,馬鞍他見過,在周代的許多偵察步隊都有列裝,但馬鐙聞所未聞。
武馳搖搖頭,道“估計是公子倒騰出的、輔助上馬的奇技淫巧吧。”
公子卬騎著馬兜了兩圈,熟悉了一番,轉到眾人麵前道“且看清楚,卬是怎麽贏錢的。”
說罷他拍馬加速。後世的騎兵操典上,馬速有好幾個檔位——慢步約時速64公裏,快步則128公裏,小跑就有24公裏,已經超越了戰車12至20公裏的全速衝刺了,至於騎兵的衝鋒則超過30公裏。香港的馬賽更誇張,最高紀錄超過時速60公裏。
公子卬穿越以來第一次騎馬,自然不會行險衝鋒,把馬速提到三檔,手裏一杆長矛緊緊夾在腋下。
“中!”借著馬力,長矛輕易地撕開稻草人的重重甲胄,公子卬把矛頭高高挑起,誇耀似的打馬回到眾人身邊,稻草人就像沙場上戰敗的屍體,無力地伏在矛頭上沒拔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