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葩頻出的招聘
字數:7094 加入書籤
趙瑾瑜這幾天忙得不得了,沈凝也在為擴展自己工作室的事情奔忙著。
因為趙瑾瑜事先給她提供了一些怎樣管理公司的寶貴經驗,她現在正準備自己親身實踐一下。正好最近幾個項目做下來,加上手上攢著的工資,完全夠她先為工作室雇兩到三位新成員了。
沈凝專門找林零征求了一下意見。畢竟招新員工這件事也非同小可。新員工加入工作室之後,她們就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樣,直接把做項目獲取的酬金分了。還需要考慮到給工作室其他的員工發放每個月的固定酬勞。盡管更多的人手能夠負擔更多的項目,沈凝還是感覺這件事情需要經過林零的同意。
“當然沒有問題啊。凝姐,你才是我們工作室的老板,而且我住院的那段時間,你操心了這麽多,這件事情你本就可以全權決定的。”林零答應得很幹脆,“要不然這樣吧,以後我也按照員工的待遇就好了,工作室的財政大權就都把持在你手裏吧。這樣我也很放心,你管理起來也很方便。”
林零這樣體諒,沈凝也感覺很有動力。她向林零說出自己初步的規劃——
整個工作室先粗略地分成攝製組,文案組和外聯組。每個組別由兩個員工組成,外聯組就主要負責對接新的合作項目,並且對項目進行甄別和篩選,和合作對象進行洽談。攝製組和文案組,自然就是各司其職,把項目給依次完成。
至於月薪,就按照一般新媒體崗位的平均工資數目去發放吧,這樣一上來不會給工作室太大的壓力,也不會讓應聘者覺得待遇不行,不考慮加入。
就這樣,兩人打著商量,把招聘啟事整理出來,發布在了網絡平台上麵。
沈凝早就有心理準備,她感覺第一天很可能一個來谘詢的人都沒有。果不其然,即便是已經接觸了的大項目這樣的工作室,因為注冊資本太低,也很容易被平台和應聘者忽視。
所以第二天,沈凝調整了戰略,開始主動聯係一些個人主頁上重點標出了新媒體技能的個人用戶,問他們有沒有意向加入凝零七工作室。
一天下來,一共有十多位個人用戶同意參加凝零七工作室的招聘。
為了迎接這些主頁上聲稱自己各有所長的招聘者,沈凝還精心設計了筆試題目。應聘攝製組的需要提交自己原創作品的鏈接,完成一個關於專業拍攝知識的問卷並且正答率達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應聘文案組的則必須在二十四小時之內提交一篇沈凝規定好的商業策劃類命題文案,排版作圖行文都要獨立完成。文章質量不合格以及二十四小時內沒有作答完成的都會被直接淘汰。
林零知道沈凝要以這種嚴格的方式篩選新人的時候,都不由得起了一身雞皮疙瘩,“凝姐,咱們這樣會不會有點過了啊。咱們也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工作室,這一上來就提要求,會不會被應聘者嫌棄啊”
“當然不,”沈凝倒不會這樣認為,“一來是我們從來不會隨便接單,做的項目都是很有分量的,完全有資本和底氣這樣做。二是隻有經過了嚴格的篩選,應聘者們才會珍惜這個崗位,我們也可以對他們的真實水平有個摸底。”
林零細想想覺得也對,於是不再反駁沈凝的意見。
誰知道他們這條筆試麵試的要求一發布,竟有幾位應聘者臨時要求退出。
“你們怎麽突然來這麽一項規定啊?弄得人猝不及防。有你們這麽招人的嗎?”
“我可是頂尖院校畢業的碩士,排隊要招我的單位有一大把。要不是你們主動來私信的我,哪還輪得到你們?竟然耍我別的沒什麽好說的,那就祝你們一個人也招不到,早日關門大吉好了。”
這一個個氣急敗壞“破防了”的樣子,看得沈凝和林零都一愣一愣的。
還真是一群奇葩。自己能力不足,還抹不開麵子,不肯承認。
學曆並不完全等同於能力。永遠隻會拿學曆來當作自己的唯一競爭力,靠標榜自己的學曆想要獲取職位,而非正常提交簡曆後大方展示自己能力的人,多半是能力和學曆不完全匹配的人。或許擅於讀書,但絕不可能能做好工作與實踐。
沈凝並不會為這種“人才”的流失而感到惋惜。她稍一平複心緒就想明白了這個問題,並且和另外幾位確認要走筆試麵試程序的應聘者核對了時間。
剩下的人當中,有七個人都通過了筆試,其中有四個人做得非常突出,沈凝還很仔細地在名單裏先把他們標注出來,列為麵試過程中的重點觀察對象。
第二天就是麵試的日子。沈凝沒有辦法在靈感傳媒上班期間跟他們對接,就隻好提前知會他們,在她午休的時間進行麵試。
到了中午,沈凝連午飯都沒有吃,在樓下咖啡廳買了一份吐司,隨便咬了幾口就當是吃過了。這之後,她就迅速地趕往對麵樓棟,用鑰匙打開工作室的門。
那時候,門口已經有兩位應聘者在等著了。
沈凝請二位先進辦公室坐下。這兩位裏,有一位看上去還非常的麵熟
“宋特助。”沈凝喊出他的名字。
宋謙微微頷首,“沈小姐。”
原來是喬瀝的特助,全名是宋謙。沈凝隻和他見過寥寥幾麵,並且從來沒有說過多話,隻是聽到過喬瀝稱呼他,因而知道他姓宋罷了。
難不成,他也是位兼職黨?身有所長不想荒廢,所以幹脆也來應聘?
等了幾分鍾,那其他幾位應聘者遲遲不來,不知是睡過了頭還是連午休的時間也舍不下而放了鴿子,這些都無從得知了。沈凝必須要先把這一場麵試按時進行。就不再等他們了。
“好的,那我們先開始麵試吧。”沈凝正色道,“雖然這一場麵試目前是隻有兩位來參加。但是想來你們也事先了解過我們工作室。我們工作室主要會接一些分量比較重的合作,合作方也以大型公司為主,所以絕對不可能出現草率錄用的情況。還望二位知悉。接下來我們的麵試程序也將按照原定的計劃進行。”
這就是說他們並不會因為少了競爭對手,而直接被免試錄取的意思了。
在整場麵試的過程當中,沈凝仔細提問,他們解答得也比較令人滿意。在這段時間裏,沈凝了解到了宋謙的求職和從業經曆,內心五味雜陳。
宋謙應試的是攝製組。他在本科階段,學習的就是攝影專業。當時,他最大的夢想就是可以拍攝電影,在劇組工作。可惜畢業的時候,他醉心於鑽研拍攝,卻沒能複習好用於研究生考試的理論課程,保研失敗,去劇組或者影視公司找工作,也會因為將將畢業沒有什麽人脈和背景而碰壁。
好在他遇到了喬瀝。
喬瀝有一雙伯樂的眼睛。他能夠準確地發掘到每一位前來應聘他的任何一個手下的公司的應聘者的潛力。宋謙當時提交給他的作品集,就頗受到他的賞識。他當時給出的評價是,“這個作品很有紀錄片的厚重感。鏡頭的構思和腳本的構思都是巧妙的、無與倫比的。”
然而那時候白棋影業的攝影崗位要求大於等於三年的從業經曆加碩士生優先,宋謙大概率是會被刷下去的。喬瀝為了保住他,才招納他以特助的身份工作。
事實上,喬瀝很是照顧宋謙的理想和追求。宋謙可以跟隨他出入劇組,並且加入到攝影師助理甚至攝影師的行列當中。宋謙的名字,還多次出現在多部白棋影業出資的影片的工作人員名單當中。
這也是為什麽宋謙對喬瀝格外感激。
“所以,你是想要來兼職嗎?”沈凝問道。她必須要弄清楚每一位準員工可以留給工作室的工作時間。
“不,我全職。”宋謙的口氣很淡然,仿佛剛剛敘說的故事和自己無關。
“是因為什麽原因從白棋影業離職了呢?”對於這一點,沈凝就是單純地好奇了。既然這麽感激,怎麽會說走就走?
“喬總勸我離開。他說公司裏陳陌的事情,不知道哪一天,就會牽連到整個公司。他的幾個心腹,前段時間都在他的勸說下請辭了。我知道沈小姐您對喬總的意義非比尋常。所以我來為您工作,或許也算是能夠回報喬總一二了。”
沈凝一時不知該怎樣回答他才好。
在她的認知當中,喬瀝絕對是一位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他好像從來沒有認真愛過沈凝,如果做出了為沈凝好的事,裏麵多半是有關於他自身利益的考量。沈凝很難相信他有這麽惜才愛才的一麵,更難以相信在他的手下的眼裏,自己對於他來說,竟然是一個無比重要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