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5000米接力

字數:4221   加入書籤

A+A-


    

    米的比賽,鄭凡滑的其實並不輕鬆。

    對手實力都很強,占道技術也是一流,很難實現反超。

    也是多虧了自己反應及時,跟上了徐一拉這輛“跑車”,將自己一路帶到了第二的位置上,讓自己有機會在最後一個彎道實現反超。

    在最後半圈,&bsp&bsp鄭凡是使用了速滑加速技能的,不然也不會有速度突然提升的情景。

    不得不說,這場比賽,鄭凡能獲得冠軍,是有一定運氣成分存在的。

    既然拿到了金牌,鄭凡在進行了簡短的慶祝後,&bsp&bsp便回到後台休息去了。

    下一場比賽是米接力,&bsp&bsp鄭凡覺得自己可以再拚一拚,&bsp&bsp爭取為華國隊再拿一塊團體金牌,而不單單是前世的一塊銀牌。

    不過最後這場硬仗,也要看李炎的戰術安排。

    按照在h市訓練時的原有計劃,鄭凡是第四棒。

    但現在自己已經兩塊金牌到手,尤其是在展現了完美的彎道超越技術後,不知道李炎會不會做出調整。

    鄭凡不是隊長,也不是教練,他隻是個服從指揮的小兵,所以聽招呼就好,在自己那一棒好好滑就行,其他的事情讓李老師和大靖糾結去吧。

    正如鄭凡所猜的那樣,李炎現在正在犯愁,到底要不要調整米接力的戰術安排,臨場修改接力棒次,那是比賽大忌;

    但不修改棒次,&bsp&bsp李炎又覺得有點可惜,&bsp&bsp鄭凡具備很強的彎道反超能力,尤其是在最後一圈,&bsp&bsp往往會給對手一記致命的打擊。

    但想來想去,&bsp&bsp李炎還是放棄了修改棒次的打算。

    鄭凡畢竟隻是第一次參加國際賽事的團體賽,這次就當是給他一個鍛煉機會,等到冬奧會的時候再給他壓擔子也不遲。

    ……

    一個小時後,鄭凡再回到比賽場的時候,米超級賽已經結束,和前世一樣,大靖獲得了第八名。

    在簡短的休息後,男隊運動員們又迎來了米a組的接力決賽。

    接力賽是一個團體項目,既考驗團隊每一個人的體力、能力和智慧,也考驗一個團隊的合作性和協調能力。

    進入a組決賽的共有四支隊伍,分別是華國、荷蘭、大俄、匈牙利。

    四支隊伍的實力都非常強,大俄是老牌世界冠軍,在戰術和滑法上都非常老辣;匈牙利屬於新進崛起的短道強隊,風格異常凶猛;荷蘭隊更是東道主短道強國,高手如雲、滑法凶悍。

    想要贏得本場比賽的冠軍,對於華國隊來說並不容易。

    華國隊參加本場比賽的選手分別是,第一棒的大靖,二棒天宇,三棒子威,&bsp&bsp這是華國隊在各大國際賽事上沿用的一套交接棒順序,&bsp&bsp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鄭凡被安排在了第四棒。

    從專業角度講,米接力需要運動員們滑行圈,按照一圈半完成一次交接棒計算,三棒和四棒是滑七次,一棒和二棒是滑八次,二棒最後還需要負責最後兩圈的衝線。

    鄭凡被安排在了第四棒,隻要在自己的棒次確保拉滿速度、反超到第一位就好。

    在廣播介紹完四支隊伍後,裁判示意各國第一棒運動員站上起步線。

    伴隨著“砰”的一聲槍響,米接力比賽正式開始。

    大靖作為第一棒,他的爆發力是毋庸置疑的,再加上華國隊占據著第一賽道,所以起步後滑到了第一的位置。

    第一圈各國的運動員滑行速度都很慢,一圈下來足足用了秒之多。

    一圈半後,天宇接棒,繼續領滑,速度依舊不緊不慢。

    第三棒是子威,子威接棒後,速度明顯有所提升,已經將每圈所消耗的時間縮短到了秒左右。

    在子威接棒滑行一圈後,鄭凡在內圈也開始跟滑,並在子威馬上滑滿一圈半的時候,加速滑行並入了賽道最外側,被子威用力一推便開始了自己的這一棒次。

    鄭凡作為領滑,也稍稍進行了提速,在他的帶動下,身後的選手都開始加速,緊跟在鄭凡身後滑行。

    一圈半後,鄭凡用力一推已經滑到了自己麵前的大靖,順利與大靖完成了交接棒。

    完成一輪交接棒剛好是六圈。

    如此往複,華國隊運動員們始終處於領滑狀態,匈牙利隊排在第二位,大俄排在第三位,荷蘭排在第四位,自比賽開始後始終沒有變過。

    這種狀態一直維持到鄭凡的第二次接棒,匈牙利第四棒選手劉少昂在接棒後突然發力並入內道,擋在了鄭凡接棒後想要並入內道的軌跡上,鄭凡隻得在劉少昂身後並入內道。

    但鄭凡並沒有第一時間進行反超,因為貼在對手身後跟滑正是鄭凡的強項,這樣可以讓自己的風阻減少到最小。

    一圈半的距離需要經過三個彎道,鄭凡嚐試著在自己棒次的第三個彎道進行反超,可惜沒能成功,敏銳的劉少昂及時發現了鄭凡的意圖,擋在了鄭凡必經之路的前方。

    鄭凡隻能以暫列第二的位次與大靖完成交接棒。

    匈牙利選手需來到領滑位置後,滑行速度也是越來越快,但四支隊伍的排名卻異常穩定,短時間內沒有再發生變化。

    在比賽還剩圈的時候,天宇接棒後突然加速,外道過彎,實現了對匈牙利選手的反超,再一次讓華國隊來到了第一的位置。

    因為這一次天宇的突然加速,四支隊伍也都開始加快了滑行速度,將每圈消耗的時間縮短到了秒以內。

    場外,李炎看到了這一幕,趕緊伸手示意華國隊四名隊員,將速度控製一下,因為過早提速、超越會消耗更多的體力,對華國隊最後幾圈的衝刺並沒有益處,尤其是第二棒的天宇。

    在經過了一個短暫的穩定期後,荷蘭隊的一次反超嚐試,再次將各國運動員的速度拉了上來,也讓比賽徹底進入了白熱化,吹響了運動員們衝刺的號角。

    而就在還剩八圈的時候,天宇與子威的交接棒出現了一絲失誤,子威起步速度明顯慢了一拍。

    匈牙利、隊抓住了這個空子,在交接棒後直接在內到實現了對華國隊的反超;而荷蘭隊也是內道過彎,將落後半個身位的子威擠到了第三位。

    從這一棒起,每一棒都是每一名運動員的最後一次交接棒,每一名運動員都開始毫不保留的衝刺、再衝刺。

    子威奮力追趕,一直在尋找著外道超越的機會,怎奈前兩名隊伍都已經將速度完全拉了起來,想要外道超越簡直千難萬難。

    當與子威完成交接棒的那一刹那,鄭凡知道,使命在召喚著自己!

    那是一名運動員在賽場上的責任!

    所以,摒棄一切雜念,衝刺吧,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