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神魔的大殿!
字數:3694 加入書籤
“老人家的事情少打聽!”
宿星欒從乾坤袋中扔出之前收集的十幾顆神魔之怨的根部果實,頭也不回的就走。
背影多少有點倉皇。
“宿星欒,凡事得往好處去想!”
方修看著宿星欒落荒而逃,其實並不太能理解宿星欒糾結的情緒。
從青銅小門吸收果實的現象來看,宿星欒與他前世擺弄的那些先天傀儡、分身、女婢,的確源於一脈。
但也從側麵印證了青銅小門分身的獨特與強大。
以精粹的神魔血液為材料煉製的分身,相當於擁有了前幾代神魔的血脈,潛力高的難以想象。
“不過能找到製造青銅小門分身的原料,倒是一個意外之喜!”
方修將十幾枚神魔之怨果實送入青銅小門之中,雖然連人形浮雕的一個手掌都沒有完全激活,但也讓他看到了重新凝聚分身的希望。
接下來的兩日,紅頭強盜幾乎將方圓數百裏的荒地都翻了一個遍,找到的神魔之怨,足有一百餘株.
可即使這多的神魔之怨的果實,也依然沒能讓人形浮雕的一個手掌完全亮起。
“怎麽會有這麽大的範圍?”
宿星欒高懸天際,看著下方的一片區域,眉頭緊皺。
神魔之怨隻能在蘊含帝父和原始神魔血液的地域生長。
他前世雖然也遇到過神魔之怨的生長之地,但卻沒有一處的麵積比得腳下這片區域。
“看出什麽了?”
方修縱身躍上高空,他見宿星欒眉頭緊鎖,便順著後者的視線向下望去、
方圓數百裏的荒地都被紅頭強盜挖去三五十米的土壤,形成了一個長方形的盆地,挖出的土壤堆積在盆地四周,變成一座座低矮的虛浮土山。
“這下麵絕不簡單!”
宿星欒指著形狀規整的盆地,道:“無論是帝父之血,還是原始神魔之血,都不可能潑灑出這樣的形狀,我懷疑下麵可能存在歲月悠久的遺跡或是道場,甚至很可能是某一位遠古神魔的封印之地!”
宿星欒轉頭,看向方修:“如果這裏隻存在幾株神魔之怨,對我們而言絕對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但此刻出現的情形,遠超我的預料,一定隱藏著難以想象的危機,以我們金丹境的修為,實在有些勉強,我們進還是不進!”
“既然遇到了,自然沒有不進的理由!”
方修卻是淡然一笑。
銀河世界本就是彼岸的一場陰謀布置,他身在陰謀之中,早就難以善了了。
若不能逆流而上,僅僅依靠係統按部就班的修行,不知要熬過多少歲月,才能橫渡苦海,成為彼岸,並最終超越彼岸。
若想在那些幕後黑手注意前,擁有足以抗衡一切的實力,任何可以提升實力和境界的機會,方修都不會主動放棄。
“活了一萬載,怎麽心性反倒不如一個初出茅廬的少年!”
宿星欒看著方修眼中的淡然自若,頓覺汗顏。
修行踏入修途,向天掙命,本就是與天地抗爭、爭奪氣運和道則的過程,若畏手畏腳、瞻前顧後,如何能一往無前,於大危機大危難麵前,毫不動搖,又如何能夠直麵天地威壓、穿過宇宙雷霆、沉淪苦海,直抵彼岸世界。
“好,我就陪你闖上一闖!”
宿星欒點頭,心中也有豪氣衝天而起,他雙手捏起法印,剛要施展信仰術法,身下的大地卻忽然開始震蕩起來。
整個荒地都如同沸騰一樣,塵土如蒸汽一樣升騰天空,將視野完全淹沒,仿佛如世界末日突然降臨。
大地更是在瞬間,被某種力量撕破,拉扯出一條條溝壑。
“神靈降怒了,一定是我們的不敬舉動觸犯了神明!”
“快逃啊!”
地麵上,數千紅頭強盜驚慌失措,四散奔逃,很多人慌不擇路,直接掉入深不見底的溝壑消失不見。
“怎麽會突然發生地震,預警探查裝置為何一點警報都沒有發出!”
艾麗莎和托尼駕駛機甲穿過層層塵土,升上高空。
大地震動所釋放的能量,在瞬間就突破母星地震的最高等級,且仍在持續的攀升和噴湧。
更有難以描述的巨震聲自大地深處傳出,像是有什麽龐然大物浮出大地一樣。
兩人雖然心中震驚,但紅頭強盜驚慌逃竄,若是不置之不理,不知要死多少人。
兩人駕駛機甲在茫茫的塵煙中穿行,四處收攏逃竄的強盜。
“這不是地震,而是天地靈氣的進一步複蘇,導致的某種異變!”
悟心小和尚一手抬於胸前做單掌禮,另一隻手五指快若閃電,則在推衍著什麽。
可他越算越驚,釋門伏魔傳承的未來觀想法,竟也算不出太多,隱隱有一層神秘的輕紗,將一切都遮擋了起來。
“下麵有東西出來了,那是什麽,又大又粗!”
宿星欒眸光如炬,直視震蕩入雲霄的滾滾塵土,他眼中浮現出異樣的光澤,似乎可以穿過塵土,看到下方的景象。
這不是術法,而是源於分身獨有的某種特殊能力。
“這些塵土竟能遮擋神識的探查?”
塵土蒸騰,肉眼不能視物,方修運集神識之力,想要探查下方,卻發現自大地蒸騰而起的塵土,似乎擁有一種奇異的能量,將他的神識完全阻擋在外,不能探入塵中一分一毫。
“宿星欒,你能看清下方的景象!”
方修注意到了宿星欒雙眸中閃現的奇異光澤,他心中一動,開啟自己與宿星欒肉身的聯係。
隨著他神魂微微一震,仿佛在瞬間進入了宿星欒的肉身,將其奪舍了一樣。
雙眼中更是呈現出以宿星欒為視角所觀察到的所有畫麵。
在宿星欒的視野裏,雖然下方的塵土依然升騰,但他的目光卻可以透過連神識都無法刺破的塵霧,看到荒地中正在發生的劇變。
原本平整而荒蕪的地麵,此刻早已是溝壑縱橫,山巒凸起,一座巨大的石殿不知何時破土而出,立於一座數百米高的雄偉山巒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