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望江垂釣暗喻天機 穀口退兵敗破陰謀
字數:8240 加入書籤
A+A-
大軍休息到傍晚,人人酒足飯飽,便又開始向東疾步行軍。隻不過現在中軍隊伍中,多了一副擔架和一輛囚車。擔架上慕容雲厝屁股朝天,唉聲歎氣,囚車中陳新麵如死活,待坐不語。
林淵這會才沒時間不理會他們,帶著頭軍疾行要緊,約定了七日之後與楚河郡的軍隊匯合,軍隊如果誤了期限,上上下下所有將領可是要集體領罰的。
大部隊一刻不歇前前後後連續趕了六七個時辰,轉眼間前方山坳處朝霞紅豔,一點金光呼之欲出。
不遠處一條傳來濤濤水聲,林淵借著霞光望去,原來是與「楚河」首尾相連的「望江」,隻不過此刻明月下落,潮水退去,惹來潮浪之聲,河床上無數大大小小的礁石也慢慢顯露出來。
隻是在距離江水很近的礁石上,似乎穩穩地坐著一人在垂釣。林淵揉了揉眼,以為自己是眼花,又定睛看了看,確實是個垂釣者,而且還是一個老道,怎麽覺得有些眼熟?
“將軍,將軍!你怎麽了?”
身後兩個領隊的小將看林淵盯著江邊愣愣出神,便呼喊了幾聲,詢問道。
“呃,沒事!繼續走!”林淵這才緩過神來,扯了兩下馬韁,再次加快了騎行的速度。
又過了一盞茶的功夫,林淵左思右想,總覺得那釣魚的老道有些蹊蹺,而且很眼熟,於是突然勒停了馬韁,轉頭對兩個領隊的小將說道“你們帶著大軍繼續朝前走,別停下,我有事去去就來。”
於是,林淵撥轉馬頭,雙腳用力一蹬馬肚子,朝著那老道的方向騎去。
至江岸處,林淵翻身下馬,將馬韁係在一根天然的石柱上,然後自己踩著嶙峋地礁石,一步步朝著江邊走去。
待林淵靠近老道身後,正打算開口時,卻被眼前的景象驚異了。隻見潮水退去,不少大大小小近百條魚兒來不及隨著潮水而去,擱淺在淩亂的礁石上,撲騰撲騰地亂跳。
再看老道身邊的那個竹編的魚簍,卻是空空如也,裏麵竟沒有一條魚。
可他還閉著眼,全身貫注地坐在大礁石上垂釣。
“這位道長,周圍這麽多魚,你為何還在江裏釣魚?”林淵好奇地問道。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眾生得其一。這些是天下漏網之魚,是否能截取那一線生機,就看它們自己的造化。我不去收它們,因為它們原不是我這簍中之物。”老道穩穩說道。
林淵聽了一時不明白,隻得撓撓頭,又問道“道長,我打此路過,突然覺得您有些眼熟,請問我們是不是曾經見過?”
隻見老道睜開雙眼,轉頭看向林淵,笑道“將軍好眼力,你可記得十七年前,狠狠踹貧道的那一腳?”
“你!啊!對了,你是!”林淵聽聞此言恍然大悟,又如五雷轟頂,用手指著老道驚道,“你就是當初那個要抱走我兒子的瘋道人!”
“可惜,你不讓貧道渡他,現在令郎,不,那嬰兒又如何了?”情道人問道。
“滿月之時,被家中妒婦拐走,至今下落不明!”林淵咬牙切齒道。
“再過十幾天,就可以見到令郎了。”情道人悠悠說道。
“真的?真的嗎?道長,你沒誆我?”林淵興奮地雙目放過,喜上眉梢。
“隻是有一件。”情道人冒出一句。
“一件?一件什麽?”林淵問道。
情道人指了指手中的魚竿道“將軍可不要在此之前咬了別人的魚鉤。”
“道長,這是什麽意思?”林淵繼續問道。
此時,遠處江麵上的魚鰾突然用力的沉了一下,情道人嗬嗬一笑,用力一抬,一條偌大的白魚隨著魚竿,被甩了過來,不偏不倚地落在魚簍之中,情道人笑著起身,指了指林淵的胸口,說道“將軍慧根,向來自渡。”
見林淵沒有反應過來,情道人收了魚竿,挎起魚簍,嘻嘻笑笑地說道“反正我的魚已經鉤上了。將軍後會有期。”
才一眨眼,林淵向前看去,哪裏還有情道人的身影?不由暗暗嘀咕了一句“此真神仙也!”
林淵暫時想不出個所以然,索性往回走,翻身上馬,揚鞭馳騁,沒多久便追到了軍隊的最前頭,繼續領著軍隊向前進。
又行了五日清晨,軍隊來到一處山穀前,往四周高山疊巒,雲深霧繞。
“此處是何地?”林淵問道。
“前麵是蒼平山,從這個峽口穿過去,就是楚河郡地界,再渡過楚河便到達這次相約集合之處。”一邊星官報告道。
“那你看看這山勢,雲氣可通行否?”林淵接著問道。
於是,星官手搭涼棚望了良久,又策馬來回觀察了一番,道“此間寒露深重,雲氣深重,恐對將士身體有害,不宜久留於此。將軍應該趁著雲深霧重之時,率軍快速通過峽口,直渡楚河,今晚就可與楚河郡的軍隊匯合。”
林淵聽完瞥了一眼星官,擺了擺手,道“此言差矣,這山勢複雜,峽口狹小。若是敵寇得知我等援軍將至,伏一隊在山上,待我軍通過峽口時,以滾石、亂矢突襲,則我軍傷亡慘重矣。”
“如此濃厚的霧氣,山上必然寒冷,難以忍耐。再說我軍行軍極速,賊寇如何得到消息?”星官繼續說道,“如果將軍不放心,末將願領一支百人的先頭部隊穿過峽口,一探究竟!”
林淵摸了摸下顎,搖頭道“罷了!傳令全軍後退五裏,安營紮寨!”說完便撥轉馬頭往回就走,搞得星官在風中一臉茫然。
大營駐紮完畢,林淵立刻在中軍寶帳中召集所有將軍官員,包括慕容雲厝一起議事。
此時,慕容雲厝的傷已經基本康複,不過他知道軍令如山的威力,再也不敢胡鬧,而是悶悶不樂地坐在一邊。
林淵見眾將官都到了帳中,立即傳令將陳新帶上來。不多時,兩個軍士將帶了鐐銬的陳新帶到大帳中。
雖然帶了鐐銬,一身囚服,不過這些天陳新卻一直躺在囚車裏,而且一日三餐也不曾差半點,外加上他原本武將的體質,身上的傷自然也好了不少。
林淵坐在帥椅上,冷冷地瞧了一眼,地上跪著的陳新。搞得陳新心中大驚,不知為何今日不進軍,反而退守下來想起自己,於是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隔了半響,林淵終於開口道“陳新,我今天隻想問你一個問題。”
陳新道“將軍請問。”
林淵問道“鴿子腿上的信究竟是不是你寫的?”
陳新叩首道“絕對不是!將軍要是不信,可以回去以後帶我去見王爺,的確是王爺吩咐。”
“那再說一遍,你的信究竟寫了什麽?”林淵問道。
陳新開口便道“我寫的是林淵領頭行軍,一路上未對世子有任何指導教育,世子不懂規矩,誤犯軍規,林淵不管三七,直接重責八十杖,世子幸無性命之虞。”
“就這些?”林淵追問道。
“是!僅此而已!”陳新再次叩首。
隻見林淵突然一拍帥桌站起身來,走了兩步,繞到陳新身後,突然從腰間抽出了寒光劍,直接架在陳新的脖子上。
“啊!將軍饒命,末將說得句句是真!”陳新磕頭如搗蒜,苦苦哀求道。
於此同時,慕容雲厝再也坐不住了,起身便道“舅……陳裨將的案子還沒查清楚,身為將軍不可胡亂殺人,有違軍法,有損士氣。我身為監軍,不準!”
“哎喲,監軍這會開始擺架子了,前幾天你不是無視軍法軍令嗎?”林淵質疑道。
慕容雲厝尚未搭話,岑知、岑名兩兄弟跪倒在地,岑名求情道“將軍,我奉王爺之命第一次隨軍出征,不過以前長念兵書,雖然隻會紙上談兵,但也知道臨陣斬將,兵家大忌。往將軍三思。”
“嗬嗬,胎毛未脫的小子,也敢出言不遜。”林淵冷笑,又環顧了四周,道,“還有誰要勸的?”
緊接著又陸陸續續地有一些文官、武將為陳新求情。
林淵看了看眾人,竟然哈哈大笑起來,另一隻手摸到自己的胸口,從懷中掏出一張紙,又仔細地看了幾遍,不由地讚道“不錯,不錯,仿的還真像。陳新恐怕連你自己都分不出來吧。”
就在大家一臉茫然之時,陡然見幾道寒光掠過陳新的身邊,隻聽見一陣金屬聲響起,陳新身上的鐐銬,盡數被斬斷。
“將軍,這……”陳新頓時癱坐在原地。
“稍後再理你,現在我先要解決了這個內奸!”說話間林淵手中寒光劍再次舞動,席卷著天地風雪之勢直逼角落處一人,正是此前一直伴在林淵身邊的星官。
“將軍你這是為何?”星官驚慌道,身子忙不迭地從座位上滾落下來,正好避開了林淵的劍勢。
“滿營將官陸陸續續皆為陳新求情,隻有你左顧右盼,看他人反應,最後才勉強求情,可見你很想他死。今早竟然還慫恿我冒險過峽穀。真把本將軍當傻子了嗎?”林淵說著又補上了一劍,朝著星官追身而去。
“哈哈,看來四大庭柱之一果然名不虛傳,略施小計,沒想到這麽快就被發現了。”星官說話間,側身勉強躲過,衣袖上被割了一道大口子。
此時,帳中已經有其他將士拔出所佩刀劍,圍住星官,眼看將他團團包圍。
“哼!不奉陪了。”星官冷哼一聲,從懷中摸出幾個黑色的圓球,高高舉起,然後朝著地麵重重的一摔。
“是霹靂彈!”不知誰吼了一聲,劈劈啪啪的巨響中隨著一陣火光,中軍寶帳頓時塵土飛揚,誰都瞧不見誰。
煙塵中,林淵隻覺得迎麵一股陰風逼近,心知不妙,舉劍便擋。嗆啷,火花迸發,擊落了一把匕首。
待塵埃落定,眾人發現中軍寶帳上出現了個巨大的窟窿,帳外有士兵正在驚呼,林淵搶步衝出軍帳,西邊天空一個巨大的風箏正在空中飄向遠方,星官伸一臂緊緊拽住風箏地步,臉上露出戲謔的笑容,大聲吼道“諸位我們後會有……”
話還沒說完,星官臉上的笑容便戛然而止,原來一道黑影,一支翎羽箭極速飛來,不偏不倚地紮入了星官拽風箏的那條手中。
“啊!”的一聲慘叫,星官連同風箏一起,從高空徑直墜下,插入滾滾濤水的望江之中。
“全麵搜索,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林淵指著一隊軍士命令道,那隊軍士二話不說就朝著望江而去。
一轉身,林淵返回中軍寶帳,瞧了一眼依舊跪在地上的陳新,冷冷道“起來吧。”
“將軍,你是怎麽知道我沒有說謊的?”陳新一邊起身,一邊不解地問道。
“這些日子我才我知道你對我有很多不滿,不過倒還不至於會背叛王爺,本來隻想給你一個下馬威的。你們呀!都別以為我這不喜歡和人結交的莽夫傻,暗中給我使絆子。”林淵指桑罵槐,並沒有正麵回答陳新的問題,令眾人聽了皆默然無語。
可是林淵卻偷偷將手中的那張紙揉成團,再次揣到懷中,這是第一次審問陳新時,帳中刀筆小吏記錄的陳新口供,其中提到寫信的內容與今日陳新說得一字不差。林淵知道如果一個人臨時編謊,是不可能做到兩次都一模一樣的。
“去換身軍服再來。瞧你現在什麽個樣!”林淵突然又命令道,於是,陳新趕緊退出中軍寶帳,更衣去了。
此時,已過正午時分,帳外一陣馬蹄聲,不一會兒便闖進一名滿身塵土的探子“報!蒼平山迷霧散盡,我們埋伏在周圍的部隊果然山上有賊寇設伏,不過敵軍沒有等到我軍通過峽口,都已經撤退了,現在我們的部隊已經占領了山坡。”
“好!眾將聽令!”林淵取了一支令箭道,“岑知、岑名點一千輕騎兵和五百馬弓手,隨我一起追擊賊寇。”
“得令!”岑知、岑名接了令箭,轉身離開軍帳。
林淵又取了一支令箭說道“監軍,你和陳裨將率領大部隊隨後跟上接應。”
“呃……是。”慕容雲厝猶豫了下,便起身去接令箭。
林淵將令箭放在慕容雲厝手中時又囑咐道“這是戰爭,監軍切莫兒戲,事關南安郡和王爺的榮辱安危。”
“是!得令!”慕容雲厝大聲回應道。
走出軍營,有軍士已經將戰馬備好,林淵翻身上馬,見岑知兄弟已經騎著馬,帶著部隊整裝待發。
“走!”一聲令下,林淵策馬衝出了營寨,輕騎兵和馬弓手在他身後緊緊跟隨。
一行人馬不一會便抵達了蒼平山的峽口前,隻見滿山都是南安郡的帥旗,林淵快馬加鞭,從容地通過峽口,繼續向前奔馳。
前方楚河渡口,幾千名賊寇正依次排隊登船,向另一岸駛去。
忽聞,身後殺聲四起,回頭看塵土滾滾,茫茫騎兵呼嘯而至。
眾賊寇頓時亂了陣腳,不顧隊形和秩序,一個個沒命似得搶著上船。
在林淵的騎兵到達以前,已經有數百人互相踐踏或落水身亡。
緊接著,又被輕騎兵一頓衝殺,眾賊寇早已潰不成軍,降的降,逃的逃,死的死,不計其數。
在岸邊,五百馬弓手齊刷刷地一字排開,各個彎弓搭箭,岑名一聲令下,飛矢離弦,箭如雨落,將一條條賊船紮成了刺蝟,又有無數人因此死傷。
待到傍晚時分,林淵統計已經降了一千餘人。身後慕容雲厝和陳新已經帶著大軍抵達。
很快,將木板拚成小舟,再將小舟連起,在楚河上搭起兩座浮橋,所有軍隊平穩渡過。
在岸邊休整一晚,第二天雞啼鳴、天漸亮,林淵的大軍就已經出發。原本圍困楚河郡部隊的賊寇得消息,害怕腹背受敵,首領立即下令撤退,近萬賊寇匆匆撤回大本營,「陽明山」一座山勢險峻,易守難攻的天然壁壘。
午時時分,在白雲山前五十裏,林淵帶著大部隊與楚河郡剿匪的部隊相遇匯合。帶頭的兩將打馬出列,互相招呼。
“在下南安郡林淵。”
“原來是「南安第一劍」,幸會幸會。晚輩韓石勇。”一個少年將軍拱手道。
林淵這會才沒時間不理會他們,帶著頭軍疾行要緊,約定了七日之後與楚河郡的軍隊匯合,軍隊如果誤了期限,上上下下所有將領可是要集體領罰的。
大部隊一刻不歇前前後後連續趕了六七個時辰,轉眼間前方山坳處朝霞紅豔,一點金光呼之欲出。
不遠處一條傳來濤濤水聲,林淵借著霞光望去,原來是與「楚河」首尾相連的「望江」,隻不過此刻明月下落,潮水退去,惹來潮浪之聲,河床上無數大大小小的礁石也慢慢顯露出來。
隻是在距離江水很近的礁石上,似乎穩穩地坐著一人在垂釣。林淵揉了揉眼,以為自己是眼花,又定睛看了看,確實是個垂釣者,而且還是一個老道,怎麽覺得有些眼熟?
“將軍,將軍!你怎麽了?”
身後兩個領隊的小將看林淵盯著江邊愣愣出神,便呼喊了幾聲,詢問道。
“呃,沒事!繼續走!”林淵這才緩過神來,扯了兩下馬韁,再次加快了騎行的速度。
又過了一盞茶的功夫,林淵左思右想,總覺得那釣魚的老道有些蹊蹺,而且很眼熟,於是突然勒停了馬韁,轉頭對兩個領隊的小將說道“你們帶著大軍繼續朝前走,別停下,我有事去去就來。”
於是,林淵撥轉馬頭,雙腳用力一蹬馬肚子,朝著那老道的方向騎去。
至江岸處,林淵翻身下馬,將馬韁係在一根天然的石柱上,然後自己踩著嶙峋地礁石,一步步朝著江邊走去。
待林淵靠近老道身後,正打算開口時,卻被眼前的景象驚異了。隻見潮水退去,不少大大小小近百條魚兒來不及隨著潮水而去,擱淺在淩亂的礁石上,撲騰撲騰地亂跳。
再看老道身邊的那個竹編的魚簍,卻是空空如也,裏麵竟沒有一條魚。
可他還閉著眼,全身貫注地坐在大礁石上垂釣。
“這位道長,周圍這麽多魚,你為何還在江裏釣魚?”林淵好奇地問道。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眾生得其一。這些是天下漏網之魚,是否能截取那一線生機,就看它們自己的造化。我不去收它們,因為它們原不是我這簍中之物。”老道穩穩說道。
林淵聽了一時不明白,隻得撓撓頭,又問道“道長,我打此路過,突然覺得您有些眼熟,請問我們是不是曾經見過?”
隻見老道睜開雙眼,轉頭看向林淵,笑道“將軍好眼力,你可記得十七年前,狠狠踹貧道的那一腳?”
“你!啊!對了,你是!”林淵聽聞此言恍然大悟,又如五雷轟頂,用手指著老道驚道,“你就是當初那個要抱走我兒子的瘋道人!”
“可惜,你不讓貧道渡他,現在令郎,不,那嬰兒又如何了?”情道人問道。
“滿月之時,被家中妒婦拐走,至今下落不明!”林淵咬牙切齒道。
“再過十幾天,就可以見到令郎了。”情道人悠悠說道。
“真的?真的嗎?道長,你沒誆我?”林淵興奮地雙目放過,喜上眉梢。
“隻是有一件。”情道人冒出一句。
“一件?一件什麽?”林淵問道。
情道人指了指手中的魚竿道“將軍可不要在此之前咬了別人的魚鉤。”
“道長,這是什麽意思?”林淵繼續問道。
此時,遠處江麵上的魚鰾突然用力的沉了一下,情道人嗬嗬一笑,用力一抬,一條偌大的白魚隨著魚竿,被甩了過來,不偏不倚地落在魚簍之中,情道人笑著起身,指了指林淵的胸口,說道“將軍慧根,向來自渡。”
見林淵沒有反應過來,情道人收了魚竿,挎起魚簍,嘻嘻笑笑地說道“反正我的魚已經鉤上了。將軍後會有期。”
才一眨眼,林淵向前看去,哪裏還有情道人的身影?不由暗暗嘀咕了一句“此真神仙也!”
林淵暫時想不出個所以然,索性往回走,翻身上馬,揚鞭馳騁,沒多久便追到了軍隊的最前頭,繼續領著軍隊向前進。
又行了五日清晨,軍隊來到一處山穀前,往四周高山疊巒,雲深霧繞。
“此處是何地?”林淵問道。
“前麵是蒼平山,從這個峽口穿過去,就是楚河郡地界,再渡過楚河便到達這次相約集合之處。”一邊星官報告道。
“那你看看這山勢,雲氣可通行否?”林淵接著問道。
於是,星官手搭涼棚望了良久,又策馬來回觀察了一番,道“此間寒露深重,雲氣深重,恐對將士身體有害,不宜久留於此。將軍應該趁著雲深霧重之時,率軍快速通過峽口,直渡楚河,今晚就可與楚河郡的軍隊匯合。”
林淵聽完瞥了一眼星官,擺了擺手,道“此言差矣,這山勢複雜,峽口狹小。若是敵寇得知我等援軍將至,伏一隊在山上,待我軍通過峽口時,以滾石、亂矢突襲,則我軍傷亡慘重矣。”
“如此濃厚的霧氣,山上必然寒冷,難以忍耐。再說我軍行軍極速,賊寇如何得到消息?”星官繼續說道,“如果將軍不放心,末將願領一支百人的先頭部隊穿過峽口,一探究竟!”
林淵摸了摸下顎,搖頭道“罷了!傳令全軍後退五裏,安營紮寨!”說完便撥轉馬頭往回就走,搞得星官在風中一臉茫然。
大營駐紮完畢,林淵立刻在中軍寶帳中召集所有將軍官員,包括慕容雲厝一起議事。
此時,慕容雲厝的傷已經基本康複,不過他知道軍令如山的威力,再也不敢胡鬧,而是悶悶不樂地坐在一邊。
林淵見眾將官都到了帳中,立即傳令將陳新帶上來。不多時,兩個軍士將帶了鐐銬的陳新帶到大帳中。
雖然帶了鐐銬,一身囚服,不過這些天陳新卻一直躺在囚車裏,而且一日三餐也不曾差半點,外加上他原本武將的體質,身上的傷自然也好了不少。
林淵坐在帥椅上,冷冷地瞧了一眼,地上跪著的陳新。搞得陳新心中大驚,不知為何今日不進軍,反而退守下來想起自己,於是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隔了半響,林淵終於開口道“陳新,我今天隻想問你一個問題。”
陳新道“將軍請問。”
林淵問道“鴿子腿上的信究竟是不是你寫的?”
陳新叩首道“絕對不是!將軍要是不信,可以回去以後帶我去見王爺,的確是王爺吩咐。”
“那再說一遍,你的信究竟寫了什麽?”林淵問道。
陳新開口便道“我寫的是林淵領頭行軍,一路上未對世子有任何指導教育,世子不懂規矩,誤犯軍規,林淵不管三七,直接重責八十杖,世子幸無性命之虞。”
“就這些?”林淵追問道。
“是!僅此而已!”陳新再次叩首。
隻見林淵突然一拍帥桌站起身來,走了兩步,繞到陳新身後,突然從腰間抽出了寒光劍,直接架在陳新的脖子上。
“啊!將軍饒命,末將說得句句是真!”陳新磕頭如搗蒜,苦苦哀求道。
於此同時,慕容雲厝再也坐不住了,起身便道“舅……陳裨將的案子還沒查清楚,身為將軍不可胡亂殺人,有違軍法,有損士氣。我身為監軍,不準!”
“哎喲,監軍這會開始擺架子了,前幾天你不是無視軍法軍令嗎?”林淵質疑道。
慕容雲厝尚未搭話,岑知、岑名兩兄弟跪倒在地,岑名求情道“將軍,我奉王爺之命第一次隨軍出征,不過以前長念兵書,雖然隻會紙上談兵,但也知道臨陣斬將,兵家大忌。往將軍三思。”
“嗬嗬,胎毛未脫的小子,也敢出言不遜。”林淵冷笑,又環顧了四周,道,“還有誰要勸的?”
緊接著又陸陸續續地有一些文官、武將為陳新求情。
林淵看了看眾人,竟然哈哈大笑起來,另一隻手摸到自己的胸口,從懷中掏出一張紙,又仔細地看了幾遍,不由地讚道“不錯,不錯,仿的還真像。陳新恐怕連你自己都分不出來吧。”
就在大家一臉茫然之時,陡然見幾道寒光掠過陳新的身邊,隻聽見一陣金屬聲響起,陳新身上的鐐銬,盡數被斬斷。
“將軍,這……”陳新頓時癱坐在原地。
“稍後再理你,現在我先要解決了這個內奸!”說話間林淵手中寒光劍再次舞動,席卷著天地風雪之勢直逼角落處一人,正是此前一直伴在林淵身邊的星官。
“將軍你這是為何?”星官驚慌道,身子忙不迭地從座位上滾落下來,正好避開了林淵的劍勢。
“滿營將官陸陸續續皆為陳新求情,隻有你左顧右盼,看他人反應,最後才勉強求情,可見你很想他死。今早竟然還慫恿我冒險過峽穀。真把本將軍當傻子了嗎?”林淵說著又補上了一劍,朝著星官追身而去。
“哈哈,看來四大庭柱之一果然名不虛傳,略施小計,沒想到這麽快就被發現了。”星官說話間,側身勉強躲過,衣袖上被割了一道大口子。
此時,帳中已經有其他將士拔出所佩刀劍,圍住星官,眼看將他團團包圍。
“哼!不奉陪了。”星官冷哼一聲,從懷中摸出幾個黑色的圓球,高高舉起,然後朝著地麵重重的一摔。
“是霹靂彈!”不知誰吼了一聲,劈劈啪啪的巨響中隨著一陣火光,中軍寶帳頓時塵土飛揚,誰都瞧不見誰。
煙塵中,林淵隻覺得迎麵一股陰風逼近,心知不妙,舉劍便擋。嗆啷,火花迸發,擊落了一把匕首。
待塵埃落定,眾人發現中軍寶帳上出現了個巨大的窟窿,帳外有士兵正在驚呼,林淵搶步衝出軍帳,西邊天空一個巨大的風箏正在空中飄向遠方,星官伸一臂緊緊拽住風箏地步,臉上露出戲謔的笑容,大聲吼道“諸位我們後會有……”
話還沒說完,星官臉上的笑容便戛然而止,原來一道黑影,一支翎羽箭極速飛來,不偏不倚地紮入了星官拽風箏的那條手中。
“啊!”的一聲慘叫,星官連同風箏一起,從高空徑直墜下,插入滾滾濤水的望江之中。
“全麵搜索,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林淵指著一隊軍士命令道,那隊軍士二話不說就朝著望江而去。
一轉身,林淵返回中軍寶帳,瞧了一眼依舊跪在地上的陳新,冷冷道“起來吧。”
“將軍,你是怎麽知道我沒有說謊的?”陳新一邊起身,一邊不解地問道。
“這些日子我才我知道你對我有很多不滿,不過倒還不至於會背叛王爺,本來隻想給你一個下馬威的。你們呀!都別以為我這不喜歡和人結交的莽夫傻,暗中給我使絆子。”林淵指桑罵槐,並沒有正麵回答陳新的問題,令眾人聽了皆默然無語。
可是林淵卻偷偷將手中的那張紙揉成團,再次揣到懷中,這是第一次審問陳新時,帳中刀筆小吏記錄的陳新口供,其中提到寫信的內容與今日陳新說得一字不差。林淵知道如果一個人臨時編謊,是不可能做到兩次都一模一樣的。
“去換身軍服再來。瞧你現在什麽個樣!”林淵突然又命令道,於是,陳新趕緊退出中軍寶帳,更衣去了。
此時,已過正午時分,帳外一陣馬蹄聲,不一會兒便闖進一名滿身塵土的探子“報!蒼平山迷霧散盡,我們埋伏在周圍的部隊果然山上有賊寇設伏,不過敵軍沒有等到我軍通過峽口,都已經撤退了,現在我們的部隊已經占領了山坡。”
“好!眾將聽令!”林淵取了一支令箭道,“岑知、岑名點一千輕騎兵和五百馬弓手,隨我一起追擊賊寇。”
“得令!”岑知、岑名接了令箭,轉身離開軍帳。
林淵又取了一支令箭說道“監軍,你和陳裨將率領大部隊隨後跟上接應。”
“呃……是。”慕容雲厝猶豫了下,便起身去接令箭。
林淵將令箭放在慕容雲厝手中時又囑咐道“這是戰爭,監軍切莫兒戲,事關南安郡和王爺的榮辱安危。”
“是!得令!”慕容雲厝大聲回應道。
走出軍營,有軍士已經將戰馬備好,林淵翻身上馬,見岑知兄弟已經騎著馬,帶著部隊整裝待發。
“走!”一聲令下,林淵策馬衝出了營寨,輕騎兵和馬弓手在他身後緊緊跟隨。
一行人馬不一會便抵達了蒼平山的峽口前,隻見滿山都是南安郡的帥旗,林淵快馬加鞭,從容地通過峽口,繼續向前奔馳。
前方楚河渡口,幾千名賊寇正依次排隊登船,向另一岸駛去。
忽聞,身後殺聲四起,回頭看塵土滾滾,茫茫騎兵呼嘯而至。
眾賊寇頓時亂了陣腳,不顧隊形和秩序,一個個沒命似得搶著上船。
在林淵的騎兵到達以前,已經有數百人互相踐踏或落水身亡。
緊接著,又被輕騎兵一頓衝殺,眾賊寇早已潰不成軍,降的降,逃的逃,死的死,不計其數。
在岸邊,五百馬弓手齊刷刷地一字排開,各個彎弓搭箭,岑名一聲令下,飛矢離弦,箭如雨落,將一條條賊船紮成了刺蝟,又有無數人因此死傷。
待到傍晚時分,林淵統計已經降了一千餘人。身後慕容雲厝和陳新已經帶著大軍抵達。
很快,將木板拚成小舟,再將小舟連起,在楚河上搭起兩座浮橋,所有軍隊平穩渡過。
在岸邊休整一晚,第二天雞啼鳴、天漸亮,林淵的大軍就已經出發。原本圍困楚河郡部隊的賊寇得消息,害怕腹背受敵,首領立即下令撤退,近萬賊寇匆匆撤回大本營,「陽明山」一座山勢險峻,易守難攻的天然壁壘。
午時時分,在白雲山前五十裏,林淵帶著大部隊與楚河郡剿匪的部隊相遇匯合。帶頭的兩將打馬出列,互相招呼。
“在下南安郡林淵。”
“原來是「南安第一劍」,幸會幸會。晚輩韓石勇。”一個少年將軍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