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以和為貴好皇帝

字數:5918   加入書籤

A+A-


        翌日卯時正,天還未亮。

    由於惦記和親一事,在楊蜜詫異的眼神中,王迪起了個大早,準備擺駕宣府城。

    皇帝發話要走,誰敢不從?

    威風凜凜的禁衛軍,護送著浩浩蕩蕩的皇帝鑾架,就此離開了懷來城,奔著百十裏地外的宣府而去。

    五個時辰過後,枕著楊蜜大腿剛剛補了一覺的王迪,迷迷瞪瞪問著“宣府到了沒?”

    “陛下,能見著宣府城了…您瞧瞧,奴婢還是頭一次見到這麽美的景呢。”

    美人撩起珠簾,揉揉眼晃晃脖子後,王迪探著頭遠遠望去。

    隻見在那群山攢擁處的宣府,它那種短時間內無法用語言形容出來的自然和諧之美,簡直出乎了王迪的預料。

    在他的印象當中,本以為這座用來抵禦寇虜入侵,與草原相接壤的邊陲重鎮,會是那種冷森森血氣味十足的要塞關隘呢……

    然而現如今離得遠了這麽一瞧,千峰疊翠間,雁鶴齊飛;參天古木處,朵朵祥雲嵌於其中,景色當真是美如畫。

    攬著美人,望著宣府,不知不覺間,王迪乘坐的禦輦,已是來到這座巍峨巨城跟前。

    大明朝的宣府,城池大,名氣更大。

    王迪探出頭左右看,是一眼望不到邊。

    仰起脖子長時間抬頭看,又特麽有點酸……

    不說環繞在宣府城周邊山峰上的大大小小數不清的分屯,單憑它本身這股大而厚重的雄偉氣勢,就能讓所有人心中的安全感倍足。

    “陛下,這宣府城…看起來好像順天府啊!你瞧,門外環有甕城,甕城外又連著月城,上麵的角樓、鋪宇、箭孔…還有城外這壕塹、護城河、吊橋……”

    打小沒出過宮的楊蜜,前不久離開京師之際,曾好好觀望了京師一眼。

    現如今和這宣府一比較,二者如此高的相似度,當真是讓楊蜜以為重返京師了呢。

    “確實,除了規模不一樣,這造型布局,還真和京師差不到哪去。”

    言語至此,四下再度掃了幾眼後,王迪心中忽然蹦出一個想法,那就是……

    往後到了夏天,可以拖家帶口來這避暑遊玩啊。

    這年頭雖說沒有承德避暑山莊吧,但他完全可以在宣府周邊,另起上一座嘛。

    就在思慮如何享樂之際,禦輦停了下來。

    “臣,於謙,恭迎陛下,陛下聖躬金安。”

    “老臣張輔,恭迎陛下,陛下聖躬金安。”

    隨著皇帝車架安全進入宣府,待到皇帝禦輦落地,以於謙和英國公張輔為首的一幹文武大臣,齊刷刷地跪倒在地,恭迎大明朝的正統皇帝。

    “朕躬安,諸位愛卿都起來吧。”徐徐從轎輦上走下來,看著下麵跪倒的文武群臣,一臉滿意笑容的王迪,繼續言語道“傳朕旨意,擺筵宴,犒勞我大明三軍勇士!”

    “流血犧牲掉的將士們,收斂其骨灰,朕要親自送這些無畏不屈的英靈入我大明忠魂殿。”

    “至於爾等功臣,待到班師回朝之際,朕定會重重有賞。”

    仗打完了,也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了。

    具體操作事宜,王迪交由孫太後和內閣六部商議定奪,至於他嘛,簡單的場麵話還是能說上兩句的。

    就這兩句話,已經是讓不少人感恩涕零了。

    “陛下萬歲!”

    宣府行宮。

    酉時,到了飯點該進膳了。

    再次結束一係列繁文縟節的祭祀禮製活動過後,精神頭還不錯的王迪,同三軍總督於謙還有英國公張輔等人,擺了個規模還不小的酒席邊吃邊聊。

    “萬餘人的俘虜,這些可都是草原上驍勇善戰之輩啊……”

    “明日,傳朕的意思給也先回話,想要贖回俘虜,拿三萬被掠去的漢家兒女來交換,順便額外再要一萬匹良駒一萬頭黃牛,就當這些時日以來萬餘俘虜的夥食費了。”

    超過萬人的騎兵,其中至少還有半數以上的皆為精銳猛騎,王迪還真想將其納入全是騎兵的三千營。

    隻不過,思索片刻過後,他便否了這種想法。

    首先,按照目前大明朝的作戰體係,並不怎麽缺精銳騎兵。

    隻要好好整頓一下軍紀減少苛刻糧餉的事情,敢打敢殺敢於賣命的底層將士,數量要遠超於草原上的寇虜。

    況且,養一個寇虜精騎所需耗費的銀錢,基本夠養三到五個漢人步兵了。

    再者說,經此一戰過後,縱使將這萬餘俘虜交還給也先,王迪也不信這貨敢在五年內寇掠大明邊境。

    就算真有膽子來寇邊,王迪也定會叫其萬分後悔心生此意。

    最重要的是,用不了五年的時間,在王迪的眼中,草原上的寇虜,將徹徹底底的,無法再對中原大地構成任何威脅。

    再考慮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一點,如此之多的俘虜,想讓他們在短時間內徹底歸化大明朝,恐怕也不是一件易事……

    至此,斷了收服寇虜想法的王迪,準備拿他們做點更有意義的事情,刷聲望。

    “陛下仁德!隻不過……”

    皇帝話音剛落,心中快速衡量過後,兵部侍郎鄺埜,冒著被人誣陷見死不救沒有同情心的風險繼續進言道

    “如今大汗脫脫不花已死,此戰…宣府這一線上,也先麾下的瓦剌部,並未有太多的損兵折將。”

    “也先此人雄心勃勃,謀略膽識皆不在其祖輩馬哈木之下。如若這萬餘名俘虜被其贖回,恐怕不出三五年的時間,此人必會再次一統草原,對我聖朝造成莫大的威脅。”

    “陛下,不可不防啊!”

    萬餘名寇虜騎兵,可不是個小數目。

    當然了,在鄺埜看來,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占著大汗名義,能與瓦剌也先勢均力敵的脫脫不花已經戰死。

    在無人製約也先的情況下,此人不出意料的,必定會再次一統大草原。

    到了那個時候,是個人都能想象出其對大明朝的威脅,到底會有多麽強大。

    “無妨,對於此事,朕的心裏已經有了對策,再加上朕也準備答應也先的和親提議……”

    王迪話還未說完呢,大殿內驟然響起一片勸諫聲。

    “陛下,祖製萬萬不可違啊!”

    “陛下,豈可因個人喜好更改祖製,此舉實非明君所為,且恐遭天下人非議啊!”

    “陛下所言,於理不合,有悖祖製,還望陛下三思啊!”

    “陛下,太祖高皇帝親自主持編撰《皇明祖訓》有雲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還請陛下收回和親之議!”

    “陛下……”

    王迪沒想到,自己隻是想找個娘們玩玩而已,竟能引起如此強烈的反對。

    說到底,擁有後世思維的他,還是小瞧了古人對於維護禮製宗法所展現出來的十足默契。

    “朕的意思是,也先願意將他妹子嫁入大明朝,這不挺好的嗎,有何不可為之?”

    “至於他想娶我大明朝的女人,那也不是不行……”

    言語至此,見到不少人又想開口進言,王迪擺了擺手沒有應允後,他繼續言語道

    “明日派出使者和也先說,隻要他永遠歸順我大明朝,成為我大明朝的子孫百姓,他想娶誰,僅需三媒六聘即可,此事無需再過問朕。”

    “諸位愛卿,你們說是不是這麽個道理?”

    成為大明朝的人,遵循大明朝的法律製度,娶個大明朝的婆娘,這難道不行嗎?

    身為禮儀大邦,這點肚量還是要有的。

    當然了,朱氏的皇親貴族,肯定不能嫁給此人。其他人家的,就無所謂了。

    “這……”

    大殿內,沒人能想到,皇帝竟然講出此番話語。

    送女人換取利益好處,那才叫和親。

    收別人送上門的女人,按照大明禮製,這應該可以算是番邦小國給天朝上國皇帝進獻的特殊貢品。

    隻不過……

    皇帝此言雖然聽起來很是霸氣,不過用腳趾頭想都知道,也先這等草原雄主,怎會答應這種荒唐條件。

    “明日派出去的使者,給也先帶句話,問問他,朕的兵馬強勁乎?”

    “對了…順便再告訴他,就說朕覺得,散落在這茫茫大草原上的各部族寇虜,才僅有區區幾十萬戶而已……”

    “如此廣袤之地,天天用來放牧有點可惜了。”

    “再加上北海以南的區域,自古便是我漢人領土,朕有意常年在此撒上個幾萬的精騎,幫助他們解決各部族之間經常出現的矛盾紛爭。”

    “畢竟不管怎麽說,草原上諸部族的寇虜,生而為人都是血脈相連之輩,哪能天天打打殺殺的,要以和為貴好好過日子嘛!”

    “作為天朝上國,出力幫自己的臣民調解一下矛盾,這應該沒有錯吧?”

    “諸位愛卿,你們說,是不是這麽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