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帝在宮中坐,豔從各地來

字數:4798   加入書籤

A+A-


    九月十二己酉日。

    順天府,西便門,白雲觀。

    成功與大明皇帝做完某些交易的三豐子,以天子龍氣太重為由,在全真龍門派祖庭,也就是白雲觀呆了足足有三日時間。

    在這期間,白雲觀絕對稱得上是人山人海,摩肩擦踵。

    就連諸多身懷六甲行動不便的婦人,不管她們是不是心甘情願的,俱是在家人的陪同下趕來此地,希望腹中還未出世的胎兒,能沾上哪怕是一丁點的仙氣。

    因為在許多人看來,即便見不著三豐子道長,隻要能成功入得觀內,與隱仙同處一片小天地內,吸上一口氣隱仙呼吸過的空氣,那也是不枉此行。

    此舉,比之後世的無腦追星,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一幕幕場景,對於身處大內的王迪而言,即便他沒有親眼目睹到萬民不可理喻的瘋狂勁頭,單憑每日接到的實時訊息描繪出來的模樣……

    活神仙的名聲,當真是名不虛傳!

    萬幸的是,王迪和三豐子他二人早有先見之明,派了錦衣衛和西城兵馬司維持秩序。

    否則,僅靠道觀內那百餘名道士的微薄之力,絕對無法阻止大規模踩踏致死事件發生。

    甚至是說,在張三豐離開道觀數月乃至數年以後,來自大明朝全國各地有錢有勢的香客們,還是不遠萬裏來此請人誦經做道場,或是做出獻神供品、重塑金身、助印善書贈送及捐資修觀的這類善舉。

    而借助張三豐的名頭,當朝正統皇帝的好名聲,隨著新政的實施,也是在短時間內,爆炸式地一直增長,未見有任何滑落之勢。

    之所以這樣,完全是因為在底層愚民的心中,這位連太祖高皇帝與太宗文皇帝都屢詔不出、屢訪不遇的神仙人物,能夠主動赴京麵聖,僅此一事,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況且,不少有幸入得玉皇殿聽聞三豐子道長講頌大道的幸運兒,俱是從這位活神仙的口中,聽到過不止一次他對於當朝天子的由衷誇讚。

    年輕的皇帝,及其實施的新政,連活了不知幾百年的神仙人物都連連稱讚……

    這叫啥?

    這就叫眾望所歸,人心所向!

    隻不過,與民間樂樂嗬嗬的黎民百姓有所不同的就是,朝中不少位高權重已是高齡的臣子們,卻是高興不怎麽起來。

    事關長壽的秘辛法門,應皇帝的請求,於當日重陽大宴結束之際,三豐子道長已經抽了點時間將其講解與眾人聽。

    大道理說了不少,聽得眾人獲益匪淺。

    但是,其中“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核心思想,同樣的,在場那二十幾號人,沒有一人聽不出來。

    活了一輩子,大權在握享福了一輩子,臨到老了,還特麽想延壽……

    哪有如此兩全其美的好事!

    當然了,如若族中有後輩想修行長生之法,看著皇帝的麵子上,那也不是不行。

    先出家遁入空門,有資質有悟性的,終有一日便能像老道這樣,行無轍跡,居無室廬,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正所謂遁入空門深似海,洗盡鉛華始見真。

    這一席話,說實在的,像三楊閣老還有英國公張輔這些人,他們也不是沒有考慮到。隻是,對於半隻腳已經踏入棺材裏的這些人而言,他們總想著自己並不怎麽貪心,隻要多活一兩年就行,刻意將其忽略罷了。

    是以,當三豐子道長那不算委婉的大白話當麵講出之際,一個個的,除了發出長長一聲歎息以外,便再無他法。

    至於後輩出家這檔子事嘛,眾人就當沒聽見。

    身為儒家門生朝中大員,哪怕是家中的庶出子弟呢,令其遁入空門修行道法,丟不起這個臉麵呐!

    不過即便是這樣,一眾人為了聊表心意,還是集資請旨,給白雲觀和武當派各弄了一個直徑約有六尺,且周身雕鑄著精美雲龍圖案的鎏金銅鼎爐。

    至此,三豐子進京麵聖一事,不管民間仍是多麽得沸沸揚揚,在王迪這兒,除了每日早起打打太極拳,入夜時分配合著真人研究一下張三豐獨特注解的《黃帝內經》以外……

    這事,便算漸漸淡化了下去。

    況且,對於王迪還有整個大明宗廟社稷最為重要的一件事,即將到來了。

    那便是,皇帝大婚事宜。

    要知道,從太後責令翰林院與禮部官員選秀的懿旨發出,至今,已經過去有半個月的時間。

    此事的優先等級,那絕對是一頂一得高。

    禮部官員及奉旨外出搜羅美女的太監們,滿臉喜氣撈點油水的同時,他們辦起事來,可是萬萬不敢有一絲馬虎懈怠。

    再加上,隨著新政的風聲迅速刮過大江南北,底層良善之家送女入宮陪伴聖君的熱情,可謂是徹底激活了起來。

    從現有大概一千多萬適齡的人口當中,海選出五千名秀女。

    三千分之一,這概率已經不算小了。反正在王迪看來,這比買彩票的中獎幾率,可是要高不少。

    對於多數人而言嘛,隻要能入得宮中,即便自家閨女當不了皇後,能撈個妃嬪當一當也不差。就算妃嬪也當不了,做個宮女伺候聖君衣食也不算賴。

    是以,在這種上下齊心共同協作的態勢下,首批來自寒微之家的行止端莊、家法齊整、容貌端潔、言動溫恭的清白秀女,已是海選晉級,陸陸續續抵京入宮。

    待到南直隸或是更南邊拿到入場券的秀女齊聚紫禁城之後,除去幾位內定名額以外,不出三日時間,這些便可走完身高、體型、五官、相貌、通籍、口音、手足、儀態、步姿這幾輪篩選。

    其中占比八成的秀女……也就是四千名不合格者,將被遣送回原籍,無緣得見或是侍奉大明朝的皇帝。

    僥幸過關獲得留京指標最次也能混個宮女當當的那一千名秀女,還要經過“探其乳,嗅其腋,捫其肌理,察其貞潔”這道最為嚴格的體檢篩選。

    從這一輪勝出的三百名秀女,別的且不說,至少在皮膚這一塊,她們一個個的,俱是皮膚光滑細膩之輩。

    像什麽“膚如凝脂”“肌膚賽雪”這一類的詞語,絕非什麽空口白談瞎胡說。

    當然了,勝出的三百名幸運兒,還要在宮中“留用察看”一個月的時間。由專人詳細觀察記錄每一位秀女的飲食起居、性情言語、賢愚高下。

    說白了就是,每一位秀女的吃喝拉撒睡,一言一行,一顰一笑,一天二十四小時的所有行為細節,俱是在全程監控之中。

    尤其是夜間就寢之際的觀察,像什麽睡覺磨牙吧嗒嘴的,還有說夢話發癔症的這些,通通都不能過關。

    這要一個不慎驚了聖駕,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在這期間,考評秀女的標準,便是以崇尚男尊女卑夫為妻綱的《女誡》為準。

    溫柔敦厚,聰慧賢淑……

    別管真實本性是不是這樣的,至少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裏,要給他人這樣的感受。如此一來,僅差臨門一腳便可成為人上人的秀女們,方能順利通過考察。

    成功晉級美人的這五十名秀女,便算是有了名分的小媳婦了。

    不過嘛,想要飛上枝頭變成真正的鳳凰,還要合了太皇太後與太後的眼緣。

    通過她二位的法眼成功晉級的三名秀女,再經過皇帝的最終欽定,其中一位,便是後宮之主,大明朝的皇後。

    另外兩位,至少也能混個從二品的妃子當當。

    選定人選,最後的最後,便是大婚了。

    而在這近乎兩個月的選秀活動中,插不上手的王迪,除了和孫太後說了一聲“別把太好看的被視為禍水的女人篩選掉”換了個大白眼以外……

    磨槍霍霍向羔羊的王迪,翹首以盼著好日子的來臨。

    biu

    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