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穿越前的準備與考試

字數:8628   加入書籤

A+A-


    過了冬,春天到了,萬物已經複蘇。

    身為地道的泉城大嫚,在某些事上,馬妍還算是個比較傳統的女人。

    正因如此,和抱著白嫖心思的王迪,這二人處在冷戰狀態下,也已是有段時間了。

    結婚可以,擺酒席也行,生娃更沒問題,就是不領證。

    這……

    王迪這種類似於渣男的態度,當即就讓馬妍清醒了許多。

    可是清醒歸清醒,在男女這層關係當中本就處於劣勢的馬妍,眼巴巴的她,始終沒有等到王迪打來的電話。

    這就是自我認知的問題了。

    合適的母女花是比較稀有,但再稀有,那也不能為了她們拋棄的整個大森林。

    領證這種給自己套上枷鎖的事情,對於始終秉持著帝王心性的王迪而言,他還沒蠢到那種地步。

    馬妍不同意,那就不同意唄。

    女人這玩意,在財大氣粗的人的眼中,啥時候都不會缺。

    也正好,難得又恢複清閑自在的王迪,趁著沒人打擾的這段時日,將需要攜帶的東西列出一個大概的清單。

    其中,單是土豆和紅薯這兩種農作物,便占了足足有g的空間。

    為了達到近乎百分百的栽種成功率,按照農業技術網站以及《馬鈴薯種薯繁育技術》、《馬鈴薯栽培技術第二版》、《紅薯栽培技術》上麵提供的詳細資料,經過反複試種以後,王迪不惜將黑、黃兩個品種的土豆還有紅薯都培育到發芽狀態。

    而後將其切成碎塊,再從諸多碎塊當中挑選至少有三個以上芽眼的種塊。經過反反複複一遍遍的優中選優,那些被選為承擔著重要使命的種塊,已被王迪將其放入恒定狀態下的隨身空間內進行保存。

    隻待穿越到古代,選個最恰當的時機,便可取出這兩種畝產都能達到五、六千斤以上的神奇農作物,將其埋入漢家子女生活的土地當中,令其茁壯成長,以此養活華夏億萬兆民。

    除此之外,以肉眼可見的小六號字體,在正反麵密密麻麻記載了十七萬五千餘字的各種資料的二十張a紙,其重量,也有g。

    其中,有從穿越三大必備神書當中摘抄的各種資料,也有從明中末期間著成的《瘟疫論》、《紀效新書》、《本草綱目》這一類書籍當中的知識要點,還有世界地圖及各個國家的資源分布圖等等。

    剩餘的空間,其中有g,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畝產可達一千斤以上的百粒玉米種子。

    還有千粒重量在g的東北稻米種子。

    經過多方詢問反複對比,王迪挑選了這種苗期生長速度更快,更耐寒耐旱,根係更發達,且生長後期根係活力更強,抽穗期短而集中,灌漿期結實速度更快,抗倒伏更耐病,畝產隨隨便便就能達到六百斤以上的優良稻種。

    雖然還有畝產可達一千多斤以上的超級稻,但經過仔細核實及反複研究過後,這種口感一般,且不易留種的雜交水稻,王迪僅是帶了三百粒左右重達g的種子過去試驗一番。

    除了這些,還有三十粒花生種子,重量在g。

    魯棉一號高產棉花種子,二十粒,g。

    三粒橡膠樹種子,g。

    西紅柿種子,g。

    草莓種子,g。

    油菜花種子,g。

    糖用類甜菜種子,g。

    食用類甜菜種子,g。

    飼料類甜菜種子,g。

    線辣椒、朝天椒、青椒、尖椒及海椒,這五類辣椒種子,各有g。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重量在g的體溫計,以及一個有著g重的溫濕度計。

    最後,便是盤尼西林也就是青黴素注射液一瓶(g),十片青黴素v鉀片(g),二十片頭孢克肟片(g),十粒阿莫西林膠囊(g),一個注射器(g),以及……

    一個重達g除了忽悠人基本沒啥作用的小玩意。

    暫定且已經放入空間內的這些物資,在王迪看來,就算漢家王朝到了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隻要朝廷尚在,那麽完全可以來個閉關鎖國的政策,無需太多時間,僅僅隻要悶頭發展上個十年左右的光景,他便有莫大的信心,可以使得中原大地……

    撥開雲霧見天日,守得雲開見月明。

    可以說,現如今對於王迪而言,一切就緒的情況下,內心充滿期待的他,耐心等著倒計時歸零,迎來新的一次旅行。

    隻不過,讓他沒有想到的就是,在馬薇薇返校多半個月以後,北電學院那邊竟然主動打來了邀請電話。

    就在王迪縝密計算著如何分配荷載量為一公斤的空間時,北電學院那邊有十幾位講師、教授還有主事人員,齊聚會議室,正商議著《我叫朱允炆》這部小短劇當中的男主角。

    “王迪,八六年生人,魯省州城人,現居泉城,一二年畢業於魯省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取得碩士學位,從醫已有十年時間…根據網上搜尋到的信息來看,此人算是個醫術醫德俱在的好醫生。年前剛剛離職,其中具體原因…若是按馬薇薇說的那樣,應該是此人幹累了,不想再當醫生了。目前嘛,正待業於家中。”

    字字清晰講解之人,是蔣雯雯。他是主持馬薇薇這一屆表演本科班的教學班主任。

    “蔣老師已經講完了,各位有什麽想說的?”發話之人,是會議主持人古耀之。他一個真正的實力派演員加導演,也是現任的北電副院長。

    瞅著大屏幕上定格在斜著身子,扭頭回望,很是自然地顯現出一副帝王姿態的王迪,見獵心喜的古耀之,此時此刻,他心中卻是萬般糾結。

    若是放到以前,發現有這個適合表演的好苗子,無需多言,規矩稍微一改,便能將此人特招進來。

    但現在不一樣了。

    一切,皆始於前年的“不知知網門”。

    被主流媒體連連點名批評處在風口浪尖的北電學院,一時之間,可謂是丟大了人。

    甚至是說,就因為這事,連學院院長都沒能幸免於難。

    這裏麵的瓜,其數量之多、質量之高,當真是讓許多吃瓜網民享受了一次饕餮盛宴。

    最為重要的是,這瓜不光保熟,而且保質期還特別長!

    憑借論文抄襲學術造假,以一己之力改變了整個學術圈的“摘博士”……

    每當畢業季來臨前後的那段時候,那些因為論文查重一事而受到莫大影響的應屆畢業生,其中有諸多叫苦不迭心氣不順的人,開始日複一日地在網上鞭著屍,導致這瓜在網上的熱度,起起伏伏,每年總會有那麽一段時間的死灰複燃日。

    而“摘博士”的母校,北電學院,或多或少也逃不了被牽連的命運。

    在這種風頭下,敢打破規矩破格錄用人才,校方還有自身承受的壓力,可不是一般得大。

    不破格錄取再等上一年,按理來說,其實也無所謂。

    但是,現在網絡太發達了。特定的消息,是瞞不過一些有心之人的。

    起了點小心思的古耀之,他特別擔心這麽一個有表演天賦的好苗子,會被其它藝術院校知曉他的存在,繼而直接挖了過去。

    要知道,王迪在《我叫朱允炆》這部小短劇當中扮演的帝王角色,那演技絕對沒得說。雖然在帝王和普通人這兩種身份之間的轉換有點別扭,但正是這種別扭,卻也顯得格外真實。

    如此一個天生適合吃演員飯的男人,不將他招入北電學院,那絕對是個天大的損失。

    因為在古耀之的眼裏,北電學院,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好的導演,及有流量熱度的明星,是真的不缺。

    但是,好的演員,尤其是好的男演員,還真不多。

    單從獲獎這個層麵上而言,國內諸多能在國際上拿得出手的演員,基本是上戲和中戲畢業的。

    鞏、葛、夏、廖、王、詠這幾位獲得具有權威性的三大國際電影展的影帝和影後,沒有一人,是從北電學院走出去的。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實力派演員當中,也有類似於王迪這樣的人,屬於半路出家非科班生出身的天賦型演員。

    有的是畢業於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有的是在獲獎時還沒有上大學。

    但無論怎樣,這些人,都不是北電走出去的知名演員。

    再加上現如今鬧出了“摘博士不知知網門”這樣一個天大笑話,還有前幾年那位被譽為“國內第一電影教頭”“北電學院標誌性人物”“陳、張兩大導演的恩師”曾尖銳指出北電學院就不該設立表演係的直白言論。

    對此,裏外不是人的北電學院一眾實力派講師、教授還有負責領導,當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處在當下這個流量時代,他們也無比期盼著自己學校能走出一兩個像模像樣品行端正的好演員,但這種千裏馬,豈是隨隨便便就能遇到的?

    而眼前大屏幕上這個名為王迪曾經還當過醫生的男人,在古耀之還有不少人的眼裏,就是這樣一匹難得一見的千裏馬,正等待著伯樂將其領入門。

    為此,請示過後,本著“發掘人才,為學院爭光,也為自己鋪路”這種複雜思想的古耀之,才主持了這麽一場研討會議。

    他想爭取一下大家的意見與支持,看看可否在今年藝考已經結束的情況下,再破一次例,專門給這人舉辦一次單獨的入學考試。

    “這人倒是挺有鏡頭感的!此前…他真得從未學過表演嗎?”看了看手機當中的視頻,又瞅了瞅大屏幕上投放的影像,主講課程涵蓋有《鏡頭前表演創作》這門課程的表演學院王主任,他有點不怎麽相信,這樣一個演出了帝王神態精髓的男人,竟會是個從未係統學習過表演的“野生類”演員!

    “王主任,根據目前掌握的信息來看,此人應該沒有學過任何表演。”注意到直屬領導看向自己,給出肯定答複的蔣雯雯繼續講道

    “昨日我聯係到他的初高中班主任,這二位老師,除了誇讚王迪學習較為優秀以外,均表示從未聽說過王迪報過藝術培訓類的補習班。再說了,魯省中醫藥大學雖不是和大學,但這種醫科類大學也不是想上就能上的。況且王迪還能取得了碩士學位,在這期間,怕是沒有多少時間能夠分心去學習表演類的課程。”

    醫科類的大學和傳媒影視類的院校,雖說這兩類大學基本是沒有任何交集的地方吧,但在座諸位,對於醫科生的辛苦,模模糊糊還是有點了解的。

    事關人的生命健康問題,專業性強且不能有一絲馬虎的醫學專業,用腳趾頭想一想都知道,其中需要死記硬背的知識點,肯定有很多很多。

    如果王迪不是在上大學以前參加過表演類的補習班,那隻能說明一件事,那就是……

    此人真是個天生的好演員。

    “這麽說來,他還是個真學霸了!”

    “言語間威而不怒,舉頭投足間大氣不凡,帝王身上那種複雜的神態,以他現在這個年紀竟能扮演得如此惟妙惟肖…不可多得啊!”

    “確實!從這份帝王姿態來看,此人的確適合表演,是個出類拔萃的好苗子!”

    “是啊!這二十三部小短劇雖說能看出明顯的後期剪輯,但這人的表演,卻是一蹴而就,並非後期剪輯拚接而成的…他的這份表演能力,對於院校內科班生出身的演員來說,在畢業前能達到這種程度,就已經很不錯了。”

    “好是好…不過這人扮演皇帝有點太出彩了,怕是往後容易就此定了型,很難轉型再去嚐試別的角色了。”

    “許教授,你這想得有點遠了。此人今年不過才三十五歲,真要成了演員,人家未來至少能有三十年左右的時間可以用在演藝生涯上麵…縱使定了型,縱使當下這個時候有限古令的影響,如此一個出彩的帝王型演員,那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培養出來的。”

    “魯省,還真是個出男演員的好地方…話說回來,那位姓翟的同學,應該也是魯省島城人,今年也是三十五左右吧。”

    “沒錯,魏教授,他倆僅差了一歲…就連生日,好像也隻差了兩天而已。翟同學是年月號,王迪是年月號。”

    “好了,諸位,大家都挺忙的,接下來…就是否破例考核特招王迪一事,咱們這些人先在這兒定下一個基調吧。”

    屏幕上這個叫王迪的男人能贏得在座這些人的誇讚,對於有著一係列頭銜本就屬於表演學院實力派的古耀之而言,他倒不怎麽意外。

    畢竟王迪若沒點本事的話,他今天也不可能召集這麽多人,專門為了此人進行一次研討會議。

    隻不過,他這話一講完,會議室中所有人就像先前他那樣,一個個的,都犯愁了起來。

    要知道,當下“摘博士不知知網”這一事件,還遠未到徹底結束的時候。

    在這個節骨點上,若是再被曝出為了個別考生,有人竟然還敢違背學院招生規章製度“走後門”的話,其後果有多嚴重,他們心裏還是有點譜的。

    但是……

    王迪還有他想要報考北電學院的事,要是不知道,那也就不知道了。

    一年過後,就算王迪改變了初衷報考了其它的藝術院校,損失歸損失,但此人已經過了今年的報名截止日期,在一切都按照規章製度來的前提下,除了一句“可惜”以外,誰也挑不出北電學院和他們這些人的不是來。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

    此人此事,已經被搬到台麵上來了。

    如若王迪真是個人才,頂著壓力破格錄取,而後爭取在最短時間內讓他證明自己,如此一來,這事也可算作是一樁與伯樂識千裏馬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美談。

    但要是今天沒通過破格錄取的決議,萬一被其它院校將此人挖走,待到人家功成名就時,一旦今日這事被神通廣大的網友給捅到網絡上麵……

    在“摘博士”這個反麵教材的對比下,像什麽“有眼無珠”“不識泰山”“眼瞎啦”“選庸才棄人才”這一類的話語,毋庸置疑,絕對是少不了的。

    其實呢,不明就裏的網友說點難聽的話,說白了,也就那樣,並不能給在座的他們造成多大的損失。

    但若因此給上麵的人留下一個北電學院表演學院“識人不明”的壞印象,他們這些人,可是萬萬承擔不起…為了自身仕途著想,他們也不想去承擔得起如此之大的一個黑鍋。

    正是考慮到這種原因,在座各位主事人員,犯起了愁。

    是頂住壓力破例一次呢?

    還是視若無睹,就當不知曉此人此事的存在呢?

    biu

    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