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蘋果公司大股東

字數:4256   加入書籤

A+A-




    結束了瑞克沃爾頓的訂婚儀式之後,陳威廉同他談起到了那天晚宴的時候,他的大伯與陳威廉的對話。

    “是的,他跟我說起過這個事情,也如你所料,我拒絕了他。聽到你說的這些,我很高興,威廉,說明我們對於的看法是一致的。現在沃爾瑪集團隻是機械的認為亞馬遜在電商領域發展這麽快,或許他們可以嚐試一下,嗯,嚐試一下,僅此而已。”

    瑞克沃爾頓在電話裏對陳威廉說道:

    “但我們的目標,不是成為沃爾瑪集團的一次嚐試,而應該是幫助它進行轉型,沒有這樣的地位,那麽加入其中隻會是自尋死路。’

    就像是陳威廉對羅伯沃爾頓說的一樣,目前的公司,他是肯定不會同意出售的,最多也隻會給一個15億美元的估值,那對於他意義不大。

    他可不是那些初創公司的創業者,他對於公司的期待遠不止如此,目前不過是剛剛在西海岸的三個州範圍內進行服務,東海岸的紐約州剛剛開始涉及,體量依然不大。

    至少當覆蓋美利堅的大部分州之後,陳威廉才會考慮將其與沃爾瑪集團合並,是的,是合並,並非被收購,因為隻有那個時候,的體量才足以同沃爾瑪集團相比。

    現在的,麵對沃爾瑪集團,不過是參天大樹與小草的巨大差距,根本無法對等,即使被收購,也隻是讓沃爾瑪集團多了一個新鮮的玩具而已。

    參加完瑞克沃爾頓的婚禮,伊萬塔對陳威廉說道:

    “威廉,我們也選擇在島上舉辦婚禮怎麽樣?我覺得瑞克他們的訂婚禮就很好,這樣就沒有了記者的打擾。

    “我也覺得不錯,親愛的,我們可以詢問一下策劃公司,有哪些合適的島嶼可供選擇,到時候我會把整個島都包下來,舉辦我們的婚禮。’

    對於婚禮,陳威廉會通通的滿足伊萬塔的想法,這對於他來說,隻不過是一個形式而已,但是對於大部分的女人來說,可能就會是一生隻有一次的,值得被記住的事情。

    等到兩人回到紐約,陳威廉繼續安排馬丁,將現在eta投資公司手中超過200億美元的資金,拿出150億美元,投入到美股之中。

    這個時候最初的天樞基金200億美元的投資都已經到賬,趁著股市還沒有完全複蘇,已經將他所授意投資的股票差不多全部配置完成,一共也是150億美元。

    而eta投資公司的這150億美元,依然主要投入到蘋果、微軟、穀歌等科技股票之中。特別是蘋果股票,在這150億美元資金中,將占到一半左右,達到75億美元的資金量。

    等到這一次股票吸納完成,那麽陳威廉手中各個基金所持有蘋果股票,即將占到蘋果公司總股本的10以上,因為按照昨天收盤的價格,蘋果公司的市值在1300億美元左右,比次貸危機中股價最低時候上漲了超過15。

    不過這隻是一個開始,隨著iphne4即將發布,加上智能手機的普及,蘋果公司將會迎來市值的爆發。

    當然,如果陳威廉持有的這些蘋果股票合在一起的話,那麽會非常的顯眼,立刻便會成為目前持股持有蘋果股票最高的機構。

    隻不過他持有的這些蘋果股票,是分別由三個基金進行持有的,因此隻會出現在蘋果公司的持股名單前列,並不會特別突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天樞基金還剩餘50億美元的資金沒有使用,這些資金肯定不會一直留在基金的賬戶上,它們完全是為了給陳威廉幹“髒活累活”而用的。

    打個比方的話,就像是二十世紀米高梅影業,這些好萊塢的大公司,也不是說所有的電影都是需要高票房的,每年多少都會投資有那種衝獎類型的電影,這對於公司的知名度也有很大的作用。

    對於這種電影來說,盈利的難度就非常高了,往往都會是不賺錢甚至是虧錢的。

    但你又不能不拍,這個時候,就能夠通過天樞基金來投資這些電影,畢竟陳威廉除了涉及互聯網科技公司之外,娛樂也是很重要的方向,投資影視作品,是很正常的操作。

    於是就能夠通過這樣的方式,將這些電影的投資風險轉嫁到天樞基金之中,而好名聲,則是二十世紀米高梅影業來獲得,完美。

    並且即使是能夠賺錢的商業電影,也不是不能使用這樣的方式,將收益留給電影公司。很多外行投資電影,都是這麽被業內的電影公司坑的。

    很出名的一個事情,就是哈利波特係列,說這個係列的電影不但沒有盈利,還虧損了,你能信?

    但事情就是這麽發生了,哈利波特與鳳凰社這部電影,全球票房超過十億,但這部電影的投資者卻不但沒有賺到錢,還虧了不少,為什麽呢?

    因為根據華納公司的數據,這部電影的製作,一共虧損了167億美元。是的,你沒看錯至少華納公司的賬目是這樣的。

    所以說外行的熱錢進入影視行業,被影視公司以各種名義做賬,轉移盈利,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不同的是有的還做得隱晦一些,有些就直接明目張膽了。

    因此陳威廉隻需要讓二十世紀米高梅在某些商業片中多做一些成本,就很容易將投資的盈利留在公司之中,反正大家都這麽做。

    類似的“髒活累活”還有很多,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利用這50億美元來幫助自己的產業發展,負責那種出工出力卻沒有太多回報的工作。

    而另外的150億美元在股市的高額收益,就能夠成功的被這50億美元的投資,把收益率拉下來,讓陳威廉的天樞基金,不會表現得太過的鶴立雞群。

    因為也完全沒有必要謀求那麽高的收益率,是的,現在還在陳威廉前世的經驗之內,獲得高收益自然不難。

    但過了這個時間段呢?如何保持這麽高的收益率?所謂升恩鬥仇,你讓投資者習慣了高收益,之後即使你的基金收益率相比其他基金,並沒有差太多,也容易引起投資者的抱怨。

    不能一下子就喂太飽,就是這樣。

    至少陳威廉能夠保證,天樞基金,即使是這樣“稀釋”之後的收益率,也絲毫不會比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來得低,會比這支表現優異的基金收益更高,這已經足夠對得起他的這些投資人了。

    就在陳威廉在考慮著之後的投資的時候,在歐洲,希臘主權債務危機了。

    這也導致了,歐元兌美元的匯率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狂降了接近5。

    這個數值可能在股市中並不起眼,但在外匯市場,已經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了。

    說起來希臘的這次主權債務危機,還要從他們加入歐元區時候講起,並且同高盛公司還有些關係。

    希臘的地理位置不錯,把守歐洲入口,因此航運業非常強大,按說應該能夠發展的不錯。但希臘的民眾福利非常高,導致政府的福利支出越來越超出其承受能力;而在西方的這種所謂“民主”體製下,每一個政黨候選人都不敢公開宣布削減福利。

    這樣一來希臘民眾所能享受的福利自然是每隔幾年就會大幅增加,而沒有人會關心政府會因此債台高築。

    2001年時希臘為了加入歐元區,不得不請高盛投資銀行為其財務做“美化”。

    當時歐盟要求每一個國家加入歐元區,其財政赤字不能高於3,政府負債率不能高於60。然而這兩項對於希臘來說,因為政府在福利方麵的高支出,無論如何也是做不到的。

    於是高盛公司作為希臘的顧問,想了個辦法,向希臘政府出借100億美元,並將希臘現有的外債轉化成長期債務。

    也就是說在希臘加入歐元區的數年之內,不需要償還債務;這樣在政府賬麵上其債務就遠遠低於警戒線,高盛公司因此從希臘狂賺三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