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二章 華雄:釣魚佬永不空軍!

字數:9709   加入書籤

A+A-


    洛陽城前所未有的寂靜。
    往日裏,這個無比繁華的大城,此時多了諸多的荒涼蕭瑟之感。
    大路之上,野草生長。
    皇宮之中用磚或者是是石板鋪就的地麵縫隙之中,一樣是有野草鑽出。
    也知道這些野草的草籽,是從哪裏來的。
    隻要一沒有人打掃,它們總是能夠抓到時機鑽出來。
    很快就侵占很多地方。
    人與大自然之間,大概就是一進一退的關係。
    富麗堂皇的宮殿頂上,落了很多的雅雀。
    見到有人前來,漠然的看了兩眼,發出警告的叫聲。
    見到警告聲無用之後,便拍打著翅膀飛走了。
    有細小的絨毛在空中飛舞。
    宮殿頂上,留下了諸多白色與褐色的鳥糞。
    再富麗堂皇的宮殿,在這種情況下之下,都不會有任何的莊重奢華之感。
    之前有多高貴,這個時候就有多荒涼。
    洛陽城這裏有著許多的房屋,但沒有人居住,反而顯得更為淒涼蕭瑟。
    行走在其中,給人宛若人間鬼蜮一般的感覺。
    皇宮不遠處的地方,有著失火的痕跡,大片地方都被燒毀。
    這是當初何進身死之後,袁紹主持誅宦。
    袁術吳匡等人,放火焚燒宮闕所留下的痕跡……
    華雄騎馬行走其間。
    此番斷後,便是董卓那裏不下命令,華雄也一樣會主動請纓做此事。
    知道按照曆史進程,曹操十有八九會追趕,想要趁機將尚未成長起來的曹老板給解決掉為其一。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傳國玉璽!
    十常侍作亂,大將軍何進身死。
    袁紹等人打開宮闕誅殺宦官,有宦官劫持少帝走北邙,一番宮廷激烈動蕩之後,董卓帶兵而來,摘取果實。
    護著少帝回宮。
    然後這傳國玉璽就不見了。
    不管如何尋找,就是找不見。
    但華雄自後世而來,卻知道這玉璽在何處。
    曆史上董卓遷都離開洛陽之後,孫堅帶兵來洛陽,從皇宮的一口水井之中將之打撈出來。
    如今孫堅已經死,這件事情自然需要華雄親自動手。
    這等傳國之寶,必然不能令其蒙塵。
    覆漢室,取而代之,這是自己獲得霸王之勇之後,所感受的一些意思。
    既獲得了霸王之勇,又感受到了霸王的夙願,那自然是要在這條路上,盡可能的走下去。
    那傳國玉璽這種重要的東西,自然是不能錯過。
    華雄仔細回想自己所知道的消息,孫堅當初大概是在建章宮這裏,發現的玉璽。
    不過華雄倒也沒有直接前往建章宮,而是在皇宮之中穿行。
    看起來像是有些懷古,又有些像是鄉下土包子在長見識。
    這自然是為了掩人耳目。
    如此兜兜轉轉一番,這才‘無意識’的來到建章宮這裏。
    華雄沒有讓人跟隨,來到建章宮這裏之後,開始往水井這裏而來。
    取出早已準備好的繩索,以及鐵鉤,華雄將之放入井中。
    待到其沉入水底之後,就開始握住繩索試探著,往上拉,並左右的晃動。
    憑著繩子傳來的感覺,可以判斷出鉤子有沒有掛住東西。
    如此撈了一陣之後,繩子上麵一重,華雄的麵上一喜色,就拉著繩索往上拉。
    迫不及待的朝著井中看去。
    片刻之後,鐵鉤出水。
    華雄目光不由一滯。
    上來的不是玉璽,而是別的東西!
    這當然不是將井龍王給撈上來了。
    而是這鐵鉤子上掛了一個骷髏頭。
    害怕自然是不可能害怕的,這等沙場縱橫的猛將,若是會害怕一個骷髏頭,那才是怪事。
    而是華雄從這骷髏頭上,聯想到了其餘一些有味道的事情。
    這骷髏頭一看在井裏麵呆著的時間就不短了。
    而建章宮這裏,之前有人在生活,自然是要吃水的。
    如此以來,她們所吃的水,豈不就是……肉湯了??
    而且,腦袋是誰丟進去?身份是什麽?
    雖隻是一個骷髏頭,卻能讓人從中感受到一些宮廷的殘酷。
    看似整個天下最為尊貴的地方,但這其中的刀光劍影,爾虞我詐,也是多不勝數。
    異常殘酷!
    將這骷髏頭取下丟到一邊,華雄繼續將鉤子下入到水中去撈取。
    如此撈取一陣兒,什麽都沒有撈取上來。
    莫非是自己記錯了?
    華雄產生了自我懷疑。
    如此想著,就從這口井邊離開,接著在建章宮這裏尋覓。
    隨後又找到了兩口井。
    看著鉤子上麵這尾被自己鉤著尾巴拖上來的鯉魚,再看看邊上那早先一步被自己從井裏麵拉出來的肚兜,以及其餘的一些東西,華雄一時間有些無奈。
    果然,這玩意就和釣魚是一個道理。
    釣魚佬釣魚的時候,除了魚什麽都能夠釣出來。
    自己在這裏打撈玉璽,也一樣是除了玉璽之外,別的什麽都能夠打撈上來。
    就在華雄覺得,是不是自己記錯了地方,準備離開建章宮這裏前往別處的時候,他又在一處偏僻的地方,發現了一口井。
    這口井周圍長了很多的野草,還有藤蔓攀爬,不仔細看,是真的發現不了。
    華雄走過去,將鉤子放到井中打撈。
    才剛開始撈,鉤子上麵就已經是掛到了東西!
    華雄心中一喜,開始往外拉繩子。
    裏麵的東西很快出現,很是沉重。
    在看到這被自己拉上來的東西之後,華雄微微失神。
    因為,這是一具屍體。
    華雄將之從井中拉出,放置到一邊。
    這是一個婦人屍首,雖在井中時間不短,但屍首腐爛並不嚴重。
    宮樣裝束,項下帶著一個錦囊。
    見到這一幕之後,華雄就知道,自己十有八九是撈到正主了!
    當下就將錦囊取下,入手沉重。
    打開觀看,裏麵有一朱紅匣子,金鎖鎖住。
    左右看看,沒有發現鑰匙,華雄就一手拿著匣子,一手拿著鎖,用手使勁一擰,這金鎖就被直接扭斷。
    開鎖技能極其精良。
    將之打開,裏麵有錦布包裹。
    揭開錦布,從裏麵露出一方玉璽。
    方圓四寸,上鐫五龍交紐。
    傍缺一角,以黃金鑲之,上有篆文八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隻看這造型,再看看玉璽的質地,回想一下孫堅得玉璽之時的情景,華雄就已經能夠確定,這必然就是傳國玉璽了!
    這玉璽的那一角,乃是西漢末年,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後以玉璽打王尋、蘇獻,崩壞了一角,用金子鑲上。
    如今眼前這女子,應該是為了保護玉璽,才跳入到井中的。
    當然,也不排除有人將玉璽掛在她脖子上,讓她‘自願跳下去。’
    華雄將玉璽收起,對著這宮裝婦人拜了三拜,在不遠處尋到一個坑,將其放入裏麵,蓋上一些泥土,簡單掩埋。
    入土為安。
    算是從她身上得到玉璽之後,給她的一些回報……
    尋到玉璽之後,華雄又在皇宮之中轉悠一圈,就從這裏離開。
    然後下達火燒洛陽的命令……
    ……
    大火在蔓延,濃煙滾滾而起,遮天蔽日!
    大洛陽城中,紅彤彤一片。
    此時正直傍晚,殘陽如血,染紅半邊天空。
    天上的漫天紅光與洛陽的大火相互映襯,天上地下,紅彤彤一片。
    看起來像是洛陽的大火,將天上的雲都給點燃了一樣。
    華雄立馬,看著這一切,略微有些失神。
    有些時候,事情總是有些驚人的相似。
    項羽當年伐秦,曾經燒了阿房宮。
    自己今日燒了洛陽。
    之前有烏騅,又有十麵埋伏,現在又有此事,這是巧合嗎?
    不過有一點不同的是,項羽是自己燒的,而自己乃是董卓那裏下達了死命令讓燒的。
    還有一些不不同,則是皇宮那裏,華雄沒怎麽讓點火。
    能不能留下來一些,就隻有天知道了……
    烈焰翻卷,大火熊熊,有房屋在傾塌。
    雖洛陽這裏已經沒有了人,但這一把火升起,還是給了華雄一種,這已經到了房倒屋塌邊緣的大漢,被人給推倒了一般的感覺……
    徐榮站在華雄不遠處,看著在烈焰之中,熊熊燃燒的洛陽城,心中也一樣是有些複雜,有些感慨。
    此番埋伏斷後,原本以為可以撈一條大魚,結果並沒有撈住。
    那曹孟德就帶了三千兵馬前來追趕,被華雄給輕易擊潰之後,曹孟德帶著小姨……劉備跑了,被樂進救下之後,從另外一條路回去了。
    也是因此,他帶兵埋伏在那裏,隻攔截住了一些潰兵。
    大魚倒是沒有撈取住。
    心中有些小失望。
    不過在想起經過此事之後,自己與華雄之間更近一步,關係有了一個很大改善,今後自己在董卓這裏,也不算是孤立無援之後。
    心中的那些失望,很快就消失了一個差不多。
    畢竟相對於立下一些戰功而言,徐榮覺得,獲得華雄好感,與華雄之間建立不錯的關係更為重要。
    從徐榮心態上的變化可以看得出來,華雄如今經曆了汜水關等一係列的戰鬥之後,確實成長起來了……
    “走吧。”
    華雄騎在馬上看了一會兒之後,收斂心神,對著徐榮如此說道。
    然後控製戰馬轉向,朝著西麵而去,向著長安的方向。
    徐榮點頭,也跟著調轉馬頭,隨著華雄一起前行。
    前方天空殘陽如血,後麵洛陽烈火熊熊,華雄策馬持刀,背後大軍如林。
    在這傍晚時刻,朝著長安而行……
    ……
    如血殘陽之中,一路向東,出了汜水關的曹操,還有劉備,看著西麵那像是被血染了一遍的天空,都顯得心有餘悸。
    華雄那廝,實在是太猛了!
    打起仗來,完全就是不要命!
    同時,對於自己二人能夠從華雄手下逃生,還有些慶幸。
    畢竟華雄如今,早已經成為了凶殘的代名詞。
    殺諸侯,斬上將,如同割草。
    如今他們二人,在前去追趕華雄,遭到華雄伏擊之後,能夠全身而退,並且還能保存住部下的精銳兵馬,這本身就已經是一件極為不容易的事!
    二人帶著兵馬,返回眾諸侯所在的地方。
    眾多等著看曹操大敗,甚至於的是看曹操劉備身死的人,麵對這一結果,都顯得驚異。
    在他們看來,這一番曹操劉備二人能夠活著回來,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可結果二人不僅僅回來了,在與華雄對戰之後,還能保存住大量精銳兵馬,這屬實驚人!
    而這個時候,袁紹經過一番思索之後,也大致明白了曹操此番前去追擊董卓的用意。
    坐在這裏不動,看著董卓撤兵,與董卓撤兵之後,帶兵前去追殺,攻打,對董卓那裏造不成任何實質性的傷害。
    甚至於,還容易給董卓那邊送軍功。
    但是對於他們這些帶兵而來的諸侯們而言,卻有著天大的意義。
    看著董卓離去,落在世人眼中,有和解之意。
    前去追殺董卓,哪怕是敗了,那也意味著這事情沒完。
    接下來回到各個地方之後,各自修整兵馬,還接著與董卓磕!
    也就是說,如此追擊之後,大義未曾失。
    今後他們回去之後,進行割據,發展自己的勢力這些,就能夠站的住腳。
    不會被人給扣上反賊的帽子。
    畢竟他們不曾與董卓這個反賊和解。
    做這些事情,並不是因為他們想要割據,而是為了積蓄力量,在今後好再次找董卓決一死戰。
    好接著匡扶漢室。
    他們可都是大漢的忠良。
    也不擔憂董卓那裏以朝廷的名義,前來傳達命令,讓他們做上一些膩歪的事……
    很多時候做事情,都講究一個名正言順。
    尤其是在涉及到的事情越大,知道的人越多之時,就越是如此。
    名不正則言不順。
    大義這些東西,有些時候可能會覺得假,無用。
    但其實,這東西是真的有用。
    畢竟這是為世人所認同的東西。
    至少是在表麵上所認同的。
    僅此就夠了……
    也是因此,曹操劉備回來的時候,袁紹親自相迎接。
    並將一些話說出來,將事情給捅透。
    有些諸侯,其實已經明白,有些人還不曾領悟。
    這個時候被袁紹這樣一說,眾人就也都知道了。
    對於曹操,劉備二人的觀感也一下子改變了不少。
    畢竟真的說起來的話,他們這些人,可都是在一定程度上,欠了曹操劉備二人一個人情。
    也是在這些時候,這些還活著的諸侯,才開始正眼看劉備這個小小的平原縣令。
    之前隻覺得這劉玄德的義弟武藝很高,現在來看,這個總是喜歡提及他那早已經沒有什麽份量的中山靖王之後的劉備,也是很可以的……
    袁紹雖然做出了這些事情,對曹操很是熱情,但其實心中對於曹操之前,當眾對他那個態度,還是覺得不舒服……
    事情做完了,再在這裏待下去也沒有什麽事了。
    眾諸侯很快就各自帶兵馬從這裏離去,朝著各處返回。
    這一散,也就意味著討董聯盟的瓦解……
    兵馬都離開了,隻留下了一個殘破的洛陽城,不時還在冒著青煙……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