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八章 以工代賑

字數:7470   加入書籤

A+A-


    “主公,今年的旱情有些嚴重啊!”
    荀攸快步走到華雄身邊,對著華雄行了一禮之後,如此說到。
    此時的荀攸,穿著一身薄衫,身上頭上都是汗水。
    人看起來也消瘦了不少。
    不過,整個人卻精神了很多。
    而且他身上的氣質,也和與華雄相見之時,有了極大的改變。
    原本,他是一個出身很不錯的世家子。
    但是現在,跟在華雄身邊做事情,主持關中各項水利修建,各種糧草物資的調配等等相關事情,一番磨礪下來之後,給人一種洗盡鉛華的感覺。
    看起來沒有之前那般風度翩翩了,但卻讓人覺得比之前更加的沉穩內斂。
    整個人都發生了不小的改變和提升。
    “扶風,馮翊,藍田,新豐各個地方,都有旱災。
    整個關中,全部三月沒有下過雨。
    河流中的水位,也隨之下降不少。
    甚至於之前打的一些井裏麵的水,都幹枯了。
    水渠,水井以及之前建的水壩這些都發揮了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減緩了旱情。
    不過也有不少地方,是水利設施覆蓋不到的。
    這些地方今年隻怕要絕收。
    糧食減產已成定局……”
    荀攸向華雄稟告旱情,心情顯得有沉重
    沉重的同時,對華雄也格外的敬佩。
    畢竟早在去年的時候,自己這個主公便已經說了,今年將會大旱,並且不顧很多人的反對,直接開始調動大規模的錢糧人力物力,開始興修水利。
    為此付出了很多。
    別看荀攸,在這個事情上做得很起勁兒。
    其實對於今年會不會發生大旱,他心裏麵還是有些沒有譜。
    總覺得自己家主公做這個事情,有些令人難以置信。
    誰能有本事,在去年的時候,就能預料到今年將會有大旱災?
    當時他的想法,和眾多的人一樣,都是覺得主公隻是想要借助這個名義,在關中規模的興修水利,建立萬世之基業。
    所以便也跟著忙前忙後,十分盡心竭力。
    可哪能想到,現在旱災真的來了。
    如今這旱災,剛一顯現,便直接令人感到絕望。
    關中這裏還好,有眾多的水渠水井,水壩等用來澆灌。
    雖然不少地方,將會絕收,但也有很多地方,能夠有水灌溉。
    不至於整個關中都絕收。
    按照現在的情況進行估算的話,今年大約關中這裏,將會是半收。
    這已經是一個極好的消息了。
    別看隻是半收,有這一半的糧食撐著,今後關中的糧食,就不會太過於緊張。
    能夠讓官府大大的鬆上一口氣。
    華雄伸手,從邊上又摸出來了一個蒲扇,遞給了滿頭大汗的荀攸,讓荀攸拿著扇扇,消消汗。
    荀攸也不客氣,接過來便拿在手中,用力的搖晃起來。
    風吹動著遍布汗水的身子,倒是有著一絲絲的涼意,頓時覺得舒服了不少。
    關中出現這樣大旱,也可以說是在預料之內。
    華雄並不覺得有什麽意外。
    “主公,接下來關中的很多地方,都要遭災,不少的百姓將會沒有收入。
    性命都將會受到嚴重的威脅。
    一個應對不當,就會有大量人餓死。
    需要從現在開始,準備賑濟災民了。
    華雄想了想,點頭道:“確實如此。
    此事需要早做準備。
    公達你要多多費心,務必要保證少死人。
    盡量做到整個關中,不因為災情產生的饑餓而死人。”
    聽到華雄如此說,荀攸用力的點了點頭。
    如果這樣的要求,是別人提給他的,他一定會毫不客氣的懟回去。
    因為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
    哪有大災之年不死人的?
    尤其還是這般範圍極其廣闊的大旱災,不死人才是怪事。
    可是現在,這話從華將軍口中說出來,他就是相信。
    就是不覺得華將軍此言是虛言。
    也不覺得華將軍這是在難為他。
    因為他全程參與了關中這裏修繕水利設施。
    各方麵的調配物資這些,也都有參與。
    明白華將軍為了迎接這場旱災,都付出了多少。
    也是因此,他才有底氣,在華將軍提出盡量做到不讓關中這裏有任何一人,因為旱災而產生的饑餓死亡之時,才能用力保證。
    這不是說他荀攸的能力有多強。
    主要是因為,華將軍的種種作為,以及那眾多的糧食,給了他強大的底氣。
    讓他能將之給應下來。
    心中如此想著,荀攸便開始將他準備的抗旱,以及接下來的賑濟百姓之策,說了出來。
    對於這些,基本上都有先例作為參考。
    無非就是幹旱之時,給那些遭災的百姓們運送糧食等物資,保證他們不會因此而被餓得家破人亡。
    這裏麵有著不少的學問,比如如何才能夠不讓別人冒領。
    如何才能將糧食,發放給真正需要糧食的人手中等等……
    這裏麵的門道很多。
    荀攸和華雄說的這些辦法裏,既有前人的經驗總結,也有荀攸自己的考慮。
    他自認為,已經將之考慮的比較妥當。
    若不是這樣,他也不會前找華雄匯報。
    華雄認真的聽了荀攸的匯報,點了點頭道:“公達,你這些考慮的不錯。
    不過我覺得這賑災,我們是不是可以轉換一種思路來做?”
    聽到華雄如此說,荀攸愣了一下,他覺得自己,已經將所有的一切都給考慮妥當了。
    將此事說出來,自己家主公應該不會有什麽異議,隻會點頭讚同。
    卻沒有想到,自己家主公竟然會在此時,說出這話來。
    不過,他也知道自己家主公是一個,有很多奇思妙想之人。
    往往所作所為,令人感到驚異,耳目一新。
    能起到很不一般的效果。
    關中能有如此盛景,可謂說自己主公居功至偉!
    因此上,在聽華雄說出這話時,他雖然覺得有些驚異,但卻也沒有絲毫的怠慢。
    不覺得主公是在說虛言。
    立刻便在這裏虛心請教。
    想要看一看,自己家主公有什麽奇思妙想。
    會不會還如同之前那般,說出一些引人深思,非常有效的辦法。
    華雄道:“這事情主要是這樣的,我覺得這賑災,乃是將糧食白白的發給災民們。
    讓他們去食用。
    這樣的話,獲取起來,是不是有些太過於簡單了?
    而且,在這個過程之中,還容易出現一些貪汙受賄之事。
    不若我們將這些,本來用於賑災的糧食,招募災民。
    讓災民們做一些事情。
    不論是在他們居住之地,興修水利,還是在關中修繕馳道,或者組織他們開墾一些荒地為官田,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聽到華雄說出此言,荀攸愣了一下。
    而後便開始認真思索起來。
    然後,荀攸的神情,就變得極為精彩起來。
    他麵上露出欣喜與震動之色,同時還有著一些思索。
    過了一陣之後,這些思索全部都被驚喜所取代。
    這當真是一個好計策!
    如此一來,既能夠賑濟災民,又能以此為機會,讓關中這裏煥然一新。
    將關中的馳道,水利,以及農田等眾多的基礎設施,加以改善,提升到一個新的台階上去。
    如此以來,這等大災對於主公關中來說,不再是大災,反而更像是一個機遇!
    隻要能夠熬過這場大災,那麽接下來經曆了大災的關中,必定能夠迅速的發展起來。
    並且遠超之前!
    馳道,農田,以及水設施等等這些,都是建造起來極為花費功夫,但是一旦建成今後就將受益無窮的好東西。
    是一個地方的根基之所在!
    這等計策,不知道比自己之前所想的直接賑濟災民,好了多少!
    不僅能夠賑濟災民,還能夠讓利用旱災,讓關中煥然一新。
    並且,華將軍出糧雇傭大家做事情,依然等於是給了眾多災民一條活路。
    同樣也能夠獲得民心!
    這可謂是一舉數得的好策略。
    “主公,您此言,當真令人振聾發聵!
    比我之前所想的,不知高明了多少倍。
    有了此舉,關中必然能夠煥然一新。
    能夠因此災難,有所成就。
    將這樣大的災難,變成一種有利條件,堪稱化腐朽為神奇!”
    荀攸看著華雄,一連串的高帽子,就對著華雄戴了上去。
    也不能說是戴高帽子,這是他發的內心的感觸。
    華雄的這一手以工代振,直接就將他以往的認知,給完全顛覆了。
    他推開了一扇大門,讓他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有種豁然開朗之感。
    原來,賑災還可以這樣玩嗎?
    竟然還能以工代賑!
    能夠讓荀攸這等智慧超絕之人,如此之激動,由此可見華雄的此番言語,對於荀攸的衝擊力有多大!
    華雄見到荀攸如此,心中也忍不住的帶出一點兒爽感。
    畢竟麵前的這個人,是荀攸,有名的謀士。
    華兄笑著對荀攸笑道:“公達你倒也不必如此誇讚於我。
    這東西伱之所以想不出來,並不是因為你的才智不夠,而是因為你受到了以往慣用應對辦法的影響。
    遇到旱災之是,就容易按照原來的辦法做。
    若非是受到這方麵的影響,依照公達你的智慧,想出這以工代賑的辦法並不難。
    這隻是一個思路的轉變。
    像是捅破了一層窗戶紙一般。”
    荀攸聞言搖頭道:“主公,您太客氣了。
    雖是一層窗戶紙,可是在沒有捅破之前,誰都不知道。
    捅破窗戶紙,才是最難的。”
    然後對著華雄道:“主公,此法極其有用,還請主公將之推行整個治下。
    如此以來,經曆了這場旱災,主公治下雖然也會受到影響,但更多的,卻能夠得到不少的好處。
    待到來年,旱情減輕,便會涅盤重生。
    能夠進一步的拉大,和天下其餘諸侯之間的差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