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從雜役到一等弟子
字數:4682 加入書籤
A+A-
“是。”劉婉點點頭。
關大夫其實看劉婉剛才的動作,肯定有技巧,才不是她說的隨意一拍這樣。
如果是這樣,他也能做到。
但內裏肯定有技藝。
他看看王悌,又看看劉婉,心中就有了主意,再次客氣地笑道
“既是王悌的娘親,就是我們醫館自家人,王悌,煩請你和你娘一起來喝杯茶。”
關大夫態度不錯,劉婉刺了他幾下,見他還是謙和有禮,想著王悌還要在這做事,未等王悌開腔,劉婉便點頭說
“行。”
關大夫帶他們到邊上的廂房,這裏布置得很雅致,一看就是招待貴客的場所。
有夥計立馬給眾人端上了茶,王孝一看,十分別扭,因為是蓋碗茶,他不懂怎麽喝。
抬眼見娘親,把蓋碗拿在左手裏,右手打開碗蓋,吹了吹浮在茶杯裏的茶沫,慢慢地喝了一口茶。
王孝緊緊盯著娘親的一舉一動,覺得娘親動作有一種說不出好看的韻味。
王孝心裏也不禁產生了一絲疑問,家裏都沒用過這種漂亮的蓋碗喝過茶,娘親怎麽能喝得這麽從容優雅?
對了,娘親在外祖家,肯定喝的都是這種茶。
關大夫也在偷偷觀察劉婉。
他覺得劉婉的儀容舉動,好像出生於大戶人家的千金一般。
於是他愈發客氣,說“大娘,您方才那個救治的手法,能否教給在下?
當然了,我也不是讓你白教,我知道王悌在我們醫館做雜役,從今日起,我就提他為二等夥計,讓他在前頭招呼客人,一個月可以獲得醫館的貼補50文錢。”
做雜役是沒有工錢的,隻有免費的三餐吃,有個地方住,做到二等夥計,就是向學醫的路邁進了一步。
王悌聽得又驚又喜,萬萬沒想到還有這樣的轉機,他急切地看向了娘親。
劉婉聽了,臉上波瀾不驚,搖搖頭說
“關大夫,我這門絕學,不管老幼男女都可救治,效果你也看到了,場麵足夠震撼,別的不說,光是救回來的場麵,也足以讓你聲名大震。”
關大夫沒想到劉婉道破他的心思,雖有些尷尬,但老江湖麵皮厚得很呢,他禮貌微笑點頭道
“那劉大娘需要什麽樣的條件才肯教我?”
劉婉聽到“劉大娘”,也是無力吐槽。
“你把我兒子提為一等夥計,在你身邊學醫,我就全盤教你,毫無保留。”
劉婉不客氣地道。
不說關大夫,王悌自己聽到娘親提的條件,都倒抽了一口涼氣,從雜役到二等夥計,他已經心滿意識了。
萬萬沒想到,娘親竟然提出的條件,是要提他為一等夥計?
娘親提的這條件好像有點過分了吧?
關大夫會答應嗎?
說不定一生氣把他趕走……
王悌覺得能成為二等夥計,他已經很滿足了,雖然不能直接學醫,但可以在關大夫身邊偷偷琢磨,偷師學藝,久了自然就會了。
他是這麽想的。
卻不知學醫需要係統地各種學習,怎麽可能偷學就會?
偷學最多也就是學個皮毛。
劉婉卻知道,在這個信息絕對匱乏的年代,會一門絕學那是有多珍貴,怎麽可以用一個二等夥計的條件,就輕易把這門絕學教給關大夫?
“娘……”
見關大夫猶豫不決,王悌正想和娘商量一下。
劉婉卻製止住王悌,對關大夫正色道“這是我唯一條件。”
劉婉的語氣很堅定。
關大夫思忖後,道“可以,成交!”
關大夫此言一出,王悌手一抖,好不容易拿穩的蓋碗水都灑出來,燙到了他的手。
幸福來得太突然了。
一等夥計,不光能得到關大夫親自點撥醫術,每個月醫館還給貼補100文錢。
他這是一下子從醫館的最底層,翻身成為醫館的最上層。
而這一切,隻不過是他娘親來了一趟後,就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關大夫,多謝!”
劉婉道。
劉婉知道關大夫既然答應了這件事,就不會反悔,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在這年頭說話還是很有誠信的。
“那還煩請劉大娘把招數教我。”
“我兒是成年人,我用他來示範給你看。”
說完,劉婉就走到王悌身邊,示意他站起來,然後對關大夫一一示範。
關大夫終於明白了個中的原理,興奮地一拍桌子,道
“原來如此,用原本腹腔中積壓的氣流,通過擊打動作,從內裏促使氣流把噎著的物體衝出來,大讚!”
關大夫在劉婉的指正下,很快學習上手。
“多謝劉大娘,您放心,王悌現在馬上提為一等弟子。”
“多謝關大夫!”王悌激動地道。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夢想這麽快就能夠實現,轉眼間從最下等的雜役,一下子變成了醫館人上人的一等弟子。
劉婉也很滿意,一等弟子,按關大夫的說法,一個月能夠發100文錢,也足夠王悌開銷了。
加上在醫館裏食宿都不要錢,如果花銷省,還能有所結餘。
最重要的是能實現王悌的夢想,學醫這件事情有了圓滿的結果。
教會了關大夫,劉婉看看時間不早,便和王悌告辭,說最近都會來鎮上趕集,如果王悌有什麽事,可以到集市上找他們。
王悌明白娘親的意思,是不想打擾他做事,便依依不舍地把他們送到門口。
看著他們上了牛車,王悌莫名抹了一把眼淚,好一會情緒才鎮定下來,回到醫館。
回去的路上,一家人心情都很好,王孝也沒有疑惑娘親為何懂得關老先生不懂的醫術絕學。
外祖家也是學醫的,而且外祖父還有神醫之稱,看來外祖家的醫術勝過了關大夫,難怪娘親會懂這麽多。
這讓王孝對從未見過的外祖家充滿了好奇和向往。
4個人乘著牛車,慢悠悠回到家時,已經是下午3點多了。
吳慧在家等急了。
村裏人去趕集的都回來了,自家人怎麽去這麽久?
家裏人也很少去街上趕集,不會出事了嗎?
吳慧又擔心又糾結,無心做事,一直站在門口張望村口,都快成望夫石了。
好不容易,總算把大家盼回來了,吳慧才鬆了口氣。
看到相公把牛車停在家門口,吳慧趕緊迎了上去。
關大夫其實看劉婉剛才的動作,肯定有技巧,才不是她說的隨意一拍這樣。
如果是這樣,他也能做到。
但內裏肯定有技藝。
他看看王悌,又看看劉婉,心中就有了主意,再次客氣地笑道
“既是王悌的娘親,就是我們醫館自家人,王悌,煩請你和你娘一起來喝杯茶。”
關大夫態度不錯,劉婉刺了他幾下,見他還是謙和有禮,想著王悌還要在這做事,未等王悌開腔,劉婉便點頭說
“行。”
關大夫帶他們到邊上的廂房,這裏布置得很雅致,一看就是招待貴客的場所。
有夥計立馬給眾人端上了茶,王孝一看,十分別扭,因為是蓋碗茶,他不懂怎麽喝。
抬眼見娘親,把蓋碗拿在左手裏,右手打開碗蓋,吹了吹浮在茶杯裏的茶沫,慢慢地喝了一口茶。
王孝緊緊盯著娘親的一舉一動,覺得娘親動作有一種說不出好看的韻味。
王孝心裏也不禁產生了一絲疑問,家裏都沒用過這種漂亮的蓋碗喝過茶,娘親怎麽能喝得這麽從容優雅?
對了,娘親在外祖家,肯定喝的都是這種茶。
關大夫也在偷偷觀察劉婉。
他覺得劉婉的儀容舉動,好像出生於大戶人家的千金一般。
於是他愈發客氣,說“大娘,您方才那個救治的手法,能否教給在下?
當然了,我也不是讓你白教,我知道王悌在我們醫館做雜役,從今日起,我就提他為二等夥計,讓他在前頭招呼客人,一個月可以獲得醫館的貼補50文錢。”
做雜役是沒有工錢的,隻有免費的三餐吃,有個地方住,做到二等夥計,就是向學醫的路邁進了一步。
王悌聽得又驚又喜,萬萬沒想到還有這樣的轉機,他急切地看向了娘親。
劉婉聽了,臉上波瀾不驚,搖搖頭說
“關大夫,我這門絕學,不管老幼男女都可救治,效果你也看到了,場麵足夠震撼,別的不說,光是救回來的場麵,也足以讓你聲名大震。”
關大夫沒想到劉婉道破他的心思,雖有些尷尬,但老江湖麵皮厚得很呢,他禮貌微笑點頭道
“那劉大娘需要什麽樣的條件才肯教我?”
劉婉聽到“劉大娘”,也是無力吐槽。
“你把我兒子提為一等夥計,在你身邊學醫,我就全盤教你,毫無保留。”
劉婉不客氣地道。
不說關大夫,王悌自己聽到娘親提的條件,都倒抽了一口涼氣,從雜役到二等夥計,他已經心滿意識了。
萬萬沒想到,娘親竟然提出的條件,是要提他為一等夥計?
娘親提的這條件好像有點過分了吧?
關大夫會答應嗎?
說不定一生氣把他趕走……
王悌覺得能成為二等夥計,他已經很滿足了,雖然不能直接學醫,但可以在關大夫身邊偷偷琢磨,偷師學藝,久了自然就會了。
他是這麽想的。
卻不知學醫需要係統地各種學習,怎麽可能偷學就會?
偷學最多也就是學個皮毛。
劉婉卻知道,在這個信息絕對匱乏的年代,會一門絕學那是有多珍貴,怎麽可以用一個二等夥計的條件,就輕易把這門絕學教給關大夫?
“娘……”
見關大夫猶豫不決,王悌正想和娘商量一下。
劉婉卻製止住王悌,對關大夫正色道“這是我唯一條件。”
劉婉的語氣很堅定。
關大夫思忖後,道“可以,成交!”
關大夫此言一出,王悌手一抖,好不容易拿穩的蓋碗水都灑出來,燙到了他的手。
幸福來得太突然了。
一等夥計,不光能得到關大夫親自點撥醫術,每個月醫館還給貼補100文錢。
他這是一下子從醫館的最底層,翻身成為醫館的最上層。
而這一切,隻不過是他娘親來了一趟後,就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關大夫,多謝!”
劉婉道。
劉婉知道關大夫既然答應了這件事,就不會反悔,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在這年頭說話還是很有誠信的。
“那還煩請劉大娘把招數教我。”
“我兒是成年人,我用他來示範給你看。”
說完,劉婉就走到王悌身邊,示意他站起來,然後對關大夫一一示範。
關大夫終於明白了個中的原理,興奮地一拍桌子,道
“原來如此,用原本腹腔中積壓的氣流,通過擊打動作,從內裏促使氣流把噎著的物體衝出來,大讚!”
關大夫在劉婉的指正下,很快學習上手。
“多謝劉大娘,您放心,王悌現在馬上提為一等弟子。”
“多謝關大夫!”王悌激動地道。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夢想這麽快就能夠實現,轉眼間從最下等的雜役,一下子變成了醫館人上人的一等弟子。
劉婉也很滿意,一等弟子,按關大夫的說法,一個月能夠發100文錢,也足夠王悌開銷了。
加上在醫館裏食宿都不要錢,如果花銷省,還能有所結餘。
最重要的是能實現王悌的夢想,學醫這件事情有了圓滿的結果。
教會了關大夫,劉婉看看時間不早,便和王悌告辭,說最近都會來鎮上趕集,如果王悌有什麽事,可以到集市上找他們。
王悌明白娘親的意思,是不想打擾他做事,便依依不舍地把他們送到門口。
看著他們上了牛車,王悌莫名抹了一把眼淚,好一會情緒才鎮定下來,回到醫館。
回去的路上,一家人心情都很好,王孝也沒有疑惑娘親為何懂得關老先生不懂的醫術絕學。
外祖家也是學醫的,而且外祖父還有神醫之稱,看來外祖家的醫術勝過了關大夫,難怪娘親會懂這麽多。
這讓王孝對從未見過的外祖家充滿了好奇和向往。
4個人乘著牛車,慢悠悠回到家時,已經是下午3點多了。
吳慧在家等急了。
村裏人去趕集的都回來了,自家人怎麽去這麽久?
家裏人也很少去街上趕集,不會出事了嗎?
吳慧又擔心又糾結,無心做事,一直站在門口張望村口,都快成望夫石了。
好不容易,總算把大家盼回來了,吳慧才鬆了口氣。
看到相公把牛車停在家門口,吳慧趕緊迎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