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糯米飯團
字數:4179 加入書籤
A+A-
劉婉蒸屜放在鍋裏,上麵蓋一層幹淨的屜布,然後把糯米淘幹淨,放在蒸屜裏。
要釀酒的米,不能夠煮,隻能蒸熟。
眼見著糯米蒸熟了,劉婉就把蒸屜取出,把糯米攤到簸籮上,攤涼。
看到糯米,劉婉就來了主意,說晚上做糯米煎給大家吃,所以還從簸籮裏鏟了兩斤左右的糯米備用。
簸籮上的糯米攤涼之後,劉婉就按做紅酒的比例,在糯米裏加入四斤的紅粬,然後均勻地把紅粙揉進糯米裏。
接著,劉婉把揉好的糯米分成兩半,裝進上午在集市上剛買的那兩個陶缸裏,每一鍋再倒入5斤的米酒,然後倒扣上陶瓷蓋子,在陶瓷蓋邊上用水封住蓋口,不讓空氣跑進去。
接下來就是靜待時間發酵。
過一段日子,待缸中的原料經發酵融為一體,顏色由清紅逐漸變成深紅,最後變成暗紅色,就出酒了。
王孝把這兩個大酒缸挪到自己屋中的角落邊,等差不多個把月,就能出酒。
出酒後再放兩三個月,時間越長越好,紅酒會更好,那時候正好吳慧也該做月子了。
完事後,劉婉開始做糯米煎,與此同時,她把麻辣幹鍋牛蛙的技能共享給了王孝,讓他做牛蛙。
牛蛙是趙氏送來的,要趁新鮮吃,在家裏多養一天,牛蛙就多瘦幾克,再擱幾天,就沒有原來肥美了。
孩子們一聽娘親要做糯米煎,都是一臉期待。
原來每天吃稀粥,野菜,對他們來說,吃飯沒什麽樂趣,就是餓了填飽肚子罷了。
但現在劉婉每餐飯都變著花樣做,讓他們覺得吃飯是一種享受,一種期待,一種向往。
其實,就算劉婉不變著花樣做,隻要每餐有肉有飯有菜,對這年頭的孩子來講,就已經象生活在天堂了。
要做糯米煎不難,熟的糯米團成一個小團,再把糯米團壓扁,中間扒開,放入炒熟的肉餡,再包好,稍微壓扁,放進油鍋裏,慢慢煎至兩麵金黃就可以出鍋了。
王孝的麻辣幹鍋牛蛙也順利出鍋。
劉婉又做了個豆腐紅菇瘦肉湯,紅菇清熱解毒,正好能怯除糯米飯團帶來的虛火。
糯米煎米粒分明,很有嚼頭,再往裏麵咬一口,就能吃到鹹香的肉餡,那種咬下去一口肉的滿足感,是任何享受也無法匹敵的。
幹鍋麻辣牛蛙,更是他們沒吃過的美味,麻辣調料去除了牛蛙的腥味,更襯出牛娃肉質的細嫩,適當的辣讓人胃口大開。大家吃得筷子停不下來。
一人兩個糯米飯團下肚,就算吃飽了,再就一碗紅菇瘦肉湯,孩子們吃得直打飽嗝。
巨蟹座的劉婉看到這一幕,心滿意足。
王禮和王憐收拾洗碗。
其餘人自去打熱水,準備洗漱。
一段時間以來,在劉婉的強苛下,大家都養成了好的衛生習慣。
開始大家覺得劉婉也未免太講究了,鄉下人三、五天不洗澡都是常事,可是劉婉現在一天不洗澡,就好像失了魂似的,渾身不自在。
但說實話,自從被劉婉要求一天洗一次澡之後,娃們發現,自己一天不洗,也挺難受的。
王孝有時候偷懶,不洗就上床,吳慧便會趕他去洗澡,總覺得他身上有一股臭汗味。
洗漱完,一身清爽後,等劉婉大蠟燭點起來,就是學習時間了。
雖然每天隻有一個半小時左右的學習時間,但是劉婉覺得大家進步飛速,因為每次抽查,幾乎每個人都能得到小紅花。
她這些孩子實在是太聰明了,可惜前麵三個被耽誤了,沒送到學堂裏讀書,但還好後麵兩個還可以培養。
劉婉要不是王憐是女兒,也想送她去讀書。
但現在學府沒有收女學員,王憐也不可能學祝英台,隻好在家裏跟著她學。
大家讀書的當口,劉婉了把王禮叫到一邊,告訴他說,以後要單獨給他開小灶,在正月十五之前,他一定要學會300個字,還要會背《三字經》。
王禮不解。
劉婉說這是修賢學府入學的必考條件,她早上正好問了王易安。
王禮一聽也很激動,見娘了解得這麽詳細,知道娘這次是說真的了,要安排他去上學了。
如今距離元宵節還有一個月的時間,要學會300個字,對現在隻認了五個字的王禮來說,路漫漫而其修遠兮。何況還要背《三字經》。
劉婉的意思,讓王禮一天得認10個字,這樣爭取在一個月內能夠認到300字。
雖然修賢學府隻要求認100字,但應對考試,都要有超前的知識儲備,才能真正做到臨場不亂。
就象要考清北的學生,光聽老師上課講的東西哪裏夠啊?都得加餐啊……告訴人家自己沒加餐的,都是有所隱瞞的……
王禮十分珍惜這個學習的機會,哪有不答應的道理。
“還有啊,你平時可以少幹一些活,上山打豬草之類的活你就別幹了。”
“娘,不幹咱們豬吃啥?妹妹一個人肯定不行,大嫂又帶著身子。”王禮為難地道,“沒事,我打了豬草後,抓緊回來識字。”
見王禮這麽懂事,劉婉不禁唏噓,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她阻止道
“不用了,禮兒,我明天就找村裏的孩子,讓他們每天幫咱們割豬草,一筐草給他們一文錢。
你妹也跟著你一起識字,不要說姑娘就不用識字,多識字沒壞處。”
兩個孩子都是學習的年紀,讓他們漫山遍野跑也不是事,還是學習為重。
雖然王憐不能上學,但多學點文化,學禮義,知廉恥,培養得多一點文化底子,劉婉自信還是能辦得到的。
如此一來,以後好歹可以找個好一點的婆家,找一個如意郎君的機會就大多了。
王禮沒想到娘親為了他讀書,竟然肯花這麽多心思,花錢是一方麵,花的這番心思,讓他好感動。
王禮沒有王憐嘴巴這麽能說,隻是用力點頭,保證道
“娘,你放心吧,我一定不辜負你的期待!”
劉婉不禁摸摸他的腦袋說
“你不用搞得這麽緊張,讀書是為人父母應該給你們創造的條件。
你們若不感興趣上學就算了,但是你們如果感興趣,也想讀,你就隻管讀書,能讀到多遠,娘就供你到多遠!
但是如果讀到一定時候,已經無法突破那個瓶頸了,想要停下來也可以隨時停下來,知道嗎?”
要釀酒的米,不能夠煮,隻能蒸熟。
眼見著糯米蒸熟了,劉婉就把蒸屜取出,把糯米攤到簸籮上,攤涼。
看到糯米,劉婉就來了主意,說晚上做糯米煎給大家吃,所以還從簸籮裏鏟了兩斤左右的糯米備用。
簸籮上的糯米攤涼之後,劉婉就按做紅酒的比例,在糯米裏加入四斤的紅粬,然後均勻地把紅粙揉進糯米裏。
接著,劉婉把揉好的糯米分成兩半,裝進上午在集市上剛買的那兩個陶缸裏,每一鍋再倒入5斤的米酒,然後倒扣上陶瓷蓋子,在陶瓷蓋邊上用水封住蓋口,不讓空氣跑進去。
接下來就是靜待時間發酵。
過一段日子,待缸中的原料經發酵融為一體,顏色由清紅逐漸變成深紅,最後變成暗紅色,就出酒了。
王孝把這兩個大酒缸挪到自己屋中的角落邊,等差不多個把月,就能出酒。
出酒後再放兩三個月,時間越長越好,紅酒會更好,那時候正好吳慧也該做月子了。
完事後,劉婉開始做糯米煎,與此同時,她把麻辣幹鍋牛蛙的技能共享給了王孝,讓他做牛蛙。
牛蛙是趙氏送來的,要趁新鮮吃,在家裏多養一天,牛蛙就多瘦幾克,再擱幾天,就沒有原來肥美了。
孩子們一聽娘親要做糯米煎,都是一臉期待。
原來每天吃稀粥,野菜,對他們來說,吃飯沒什麽樂趣,就是餓了填飽肚子罷了。
但現在劉婉每餐飯都變著花樣做,讓他們覺得吃飯是一種享受,一種期待,一種向往。
其實,就算劉婉不變著花樣做,隻要每餐有肉有飯有菜,對這年頭的孩子來講,就已經象生活在天堂了。
要做糯米煎不難,熟的糯米團成一個小團,再把糯米團壓扁,中間扒開,放入炒熟的肉餡,再包好,稍微壓扁,放進油鍋裏,慢慢煎至兩麵金黃就可以出鍋了。
王孝的麻辣幹鍋牛蛙也順利出鍋。
劉婉又做了個豆腐紅菇瘦肉湯,紅菇清熱解毒,正好能怯除糯米飯團帶來的虛火。
糯米煎米粒分明,很有嚼頭,再往裏麵咬一口,就能吃到鹹香的肉餡,那種咬下去一口肉的滿足感,是任何享受也無法匹敵的。
幹鍋麻辣牛蛙,更是他們沒吃過的美味,麻辣調料去除了牛蛙的腥味,更襯出牛娃肉質的細嫩,適當的辣讓人胃口大開。大家吃得筷子停不下來。
一人兩個糯米飯團下肚,就算吃飽了,再就一碗紅菇瘦肉湯,孩子們吃得直打飽嗝。
巨蟹座的劉婉看到這一幕,心滿意足。
王禮和王憐收拾洗碗。
其餘人自去打熱水,準備洗漱。
一段時間以來,在劉婉的強苛下,大家都養成了好的衛生習慣。
開始大家覺得劉婉也未免太講究了,鄉下人三、五天不洗澡都是常事,可是劉婉現在一天不洗澡,就好像失了魂似的,渾身不自在。
但說實話,自從被劉婉要求一天洗一次澡之後,娃們發現,自己一天不洗,也挺難受的。
王孝有時候偷懶,不洗就上床,吳慧便會趕他去洗澡,總覺得他身上有一股臭汗味。
洗漱完,一身清爽後,等劉婉大蠟燭點起來,就是學習時間了。
雖然每天隻有一個半小時左右的學習時間,但是劉婉覺得大家進步飛速,因為每次抽查,幾乎每個人都能得到小紅花。
她這些孩子實在是太聰明了,可惜前麵三個被耽誤了,沒送到學堂裏讀書,但還好後麵兩個還可以培養。
劉婉要不是王憐是女兒,也想送她去讀書。
但現在學府沒有收女學員,王憐也不可能學祝英台,隻好在家裏跟著她學。
大家讀書的當口,劉婉了把王禮叫到一邊,告訴他說,以後要單獨給他開小灶,在正月十五之前,他一定要學會300個字,還要會背《三字經》。
王禮不解。
劉婉說這是修賢學府入學的必考條件,她早上正好問了王易安。
王禮一聽也很激動,見娘了解得這麽詳細,知道娘這次是說真的了,要安排他去上學了。
如今距離元宵節還有一個月的時間,要學會300個字,對現在隻認了五個字的王禮來說,路漫漫而其修遠兮。何況還要背《三字經》。
劉婉的意思,讓王禮一天得認10個字,這樣爭取在一個月內能夠認到300字。
雖然修賢學府隻要求認100字,但應對考試,都要有超前的知識儲備,才能真正做到臨場不亂。
就象要考清北的學生,光聽老師上課講的東西哪裏夠啊?都得加餐啊……告訴人家自己沒加餐的,都是有所隱瞞的……
王禮十分珍惜這個學習的機會,哪有不答應的道理。
“還有啊,你平時可以少幹一些活,上山打豬草之類的活你就別幹了。”
“娘,不幹咱們豬吃啥?妹妹一個人肯定不行,大嫂又帶著身子。”王禮為難地道,“沒事,我打了豬草後,抓緊回來識字。”
見王禮這麽懂事,劉婉不禁唏噓,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她阻止道
“不用了,禮兒,我明天就找村裏的孩子,讓他們每天幫咱們割豬草,一筐草給他們一文錢。
你妹也跟著你一起識字,不要說姑娘就不用識字,多識字沒壞處。”
兩個孩子都是學習的年紀,讓他們漫山遍野跑也不是事,還是學習為重。
雖然王憐不能上學,但多學點文化,學禮義,知廉恥,培養得多一點文化底子,劉婉自信還是能辦得到的。
如此一來,以後好歹可以找個好一點的婆家,找一個如意郎君的機會就大多了。
王禮沒想到娘親為了他讀書,竟然肯花這麽多心思,花錢是一方麵,花的這番心思,讓他好感動。
王禮沒有王憐嘴巴這麽能說,隻是用力點頭,保證道
“娘,你放心吧,我一定不辜負你的期待!”
劉婉不禁摸摸他的腦袋說
“你不用搞得這麽緊張,讀書是為人父母應該給你們創造的條件。
你們若不感興趣上學就算了,但是你們如果感興趣,也想讀,你就隻管讀書,能讀到多遠,娘就供你到多遠!
但是如果讀到一定時候,已經無法突破那個瓶頸了,想要停下來也可以隨時停下來,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