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各有所長
字數:4620 加入書籤
A+A-
再後來,爹娶了周氏進門。
再回想起外婆教他的這首歌,他終於明白外婆當時教他歌時的複雜心情了。
外婆教他這首歌,應該是預見到了他和姐姐的命運。
隻是外婆也是自身難保,無能為力,隻能發出悲歎。
原來有一個好的娘,比有一個好的爹更重要。
王憐他們沒了爹,似乎過得還挺開心的。
而他有爹沒娘,日子過得比誰都不如,就像個小乞丐似的。
記得幾個月前,王家來報喪,說王大誌死的時候,吳家還嘀咕說王家怕是馬上就垮了。
因為王大誌死了,劉婉一個女人,如何撐得起那個家?
也許,劉婉不過百日,就甩下一堆孩子再嫁了……
周氏當時還讓吳加陽別來吊喪,隻推說路途遠,人病了,不方便,送了些金紙錢過來。
吳景聽周氏背後嘀咕,說是怕吳加陽去了,被王家纏上,要找他們家借錢度日。
但是吳景沒想到,王家不光沒垮,還過得這麽好,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吳景哥哥,去看看我娘和我三哥在做什麽?好像要搞什麽大事情。”
王憐很自來熟,一會功夫就和吳景混得很好了。
因為吳景是大嫂的弟弟,所以王憐對他也是毫無戒備之心。
吳景想學什麽,想知道什麽,王憐都會告訴他。
吳景跟著王憐來到王家的“美食坊”,快到門前,吳景才發現,美食坊裏飄散著一股異香,令人食指大動。
“王憐妹妹,屋裏是在做什麽好吃的嗎?這麽香!”
吳景說著,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哈,是我娘在鹵五香雞爪啦,我們家的鹵雞爪每天都要供應鎮上的望江樓酒樓。
我娘說,隻可惜原材料不足,要不然就可以把雞爪賣到十裏八鄉去。”
“也是,一隻雞,才兩隻雞爪,怎麽可能有那麽多雞爪賣?”吳景道。
吳景心想劉婉看上去挺聰明的,不知道為什麽會犯那麽大的錯,竟然沒有判斷出原材料不足。
他哪裏曉得,劉婉來的那個年代,養雞都是大規模的現代化養殖的。
冰凍雞爪都是用貨櫃集裝箱裝運買賣的,哪裏像現在要找幾斤雞爪,還頗費力氣。
“我們家的雞爪有望江樓、還有附近幾個酒樓供貨,但也隻夠勉強供應望江樓一家用,太暢銷了。”
王憐自豪地道。
供應鹵雞爪給望江樓的生意雖然小,但劉婉還是保留了下來。
反正錢多錢少都是賺,又能賺取生存點,還能和關掌櫃保持友好聯係,何樂而不為?
吳景還不知道望江樓是鎮上最大的豪華酒樓,所以並沒有特別動容。
“娘,你們在商量什麽?”王憐走到近前,看到王敬正和娘商量著什麽。
王敬手裏拿著一個模型,和劉婉比劃。
“我們準備設計一個用腳踩的石舂,不然天天用手拿木槌打漿,太累,又慢,效率不高。
你看這魔芋挺多的,我剛才一個人槌了一筐,手臂都酸了。”
劉婉當然不好說其實不累,但這樣說也太奇怪了,作為一個婦人,身體太超乎常,也是會引起大家懷疑的。
王憐點頭表示明白。
王敬用模型比劃出劉婉需要的結構。
劉婉說“行,這是人力的,你有沒有考慮可以借助水力,做一個不用人力的舂米機呢?”
王敬一聽愣住了,說“水力?那怎麽弄?”
劉婉拿了根樹枝,在地上畫了些線條,道
“娘,你這個想法真是太精妙了,我明白了,就是利用送流水的衝力,推動舂槌來舂米,或者薯塊,根本不用人力,還可以整天舂,這也太絕了!”
王敬熱血沸騰,說“娘,我這就去做,保證一個月內給你做出來。”
“敬兒,不急,還是算盤重要,要趕緊占領市場。”
劉婉提醒道。
“娘,算盤的整體配件已經做出了5副,我有空夜裏多加加班,整合起來就可以了。”
王敬道。
“敬兒,你這樣做會把身體累垮了,不如這樣吧,過年以後你再多收幾個徒弟。”劉婉道。
王敬現在不再畏手畏腳,從上回木鳥幫著大哥成功捕獲老虎,他對自己的手藝信心大增。
聽娘這麽建議,王敬算了一筆賬,如果他的算盤一付能賣出20兩銀子,他完全可以再雇十個人來幫忙。
學徒工一天30文錢算是高價了,十個學徒一天300文錢,加上原來三個學徒,一天需支付390文錢,一個月1117文錢,也就一兩多銀子。
雇十三個人,隻要不到一付算盤十分一的利潤就夠維持整個作坊雇傭人力的付出了,剩下的都是純利潤。
如果學徒工越多,他賣的算盤越多,賺到的錢自然也越多……
王敬也會算賬了。
解決了一件大事,劉婉美滋滋的,就差點沒吹點小口哨了。
要不是得端著個寡婦的形象,端莊純良,聖潔,劉婉說不定走路都扭秧歌。
一臉得瑟的劉婉,抬臉就看見了吳景目瞪口呆的小臉。
劉婉有點尷尬地摸了摸鼻子,笑問
“吳景,怎麽啦?”
“劉大娘,我就是覺得你們家過日子的氣氛和我們家不一樣。”吳景誠實地道。
“哪裏不一樣了?”劉婉不解地問。
“我家都是都是雞飛狗跳的,大家瑟瑟發抖,你們家好像每個人都很開心,都有自己想做的事情。”
吳景其實是想,王家的人做的都是自己喜歡的事,但是他不太擅長表達,就這樣說了。
但劉婉也明白他的意思,笑道
“你沒說錯,他們都在做自己最擅長的事。
你看我們家敬兒喜歡做木工,王憐喜歡和小動物玩,王禮想讀書,過年後就準備送他去鎮上的修賢學府上學。
還有我們老大王孝,他喜歡和我一起做生意;
老二王悌想學醫,如今在鎮上濟世堂學醫。”
劉婉的話,讓吳景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才短短的一年不到,劉婉身上的氣勢和眼神真的不一樣了,而王家的孩子,都各有光明的前途。
這還是周氏嘴裏,需要找他們家借錢度日的王家嗎?
“劉大娘,我真羨慕大家。”吳景喃喃地道。
“不用羨慕,以後你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再回想起外婆教他的這首歌,他終於明白外婆當時教他歌時的複雜心情了。
外婆教他這首歌,應該是預見到了他和姐姐的命運。
隻是外婆也是自身難保,無能為力,隻能發出悲歎。
原來有一個好的娘,比有一個好的爹更重要。
王憐他們沒了爹,似乎過得還挺開心的。
而他有爹沒娘,日子過得比誰都不如,就像個小乞丐似的。
記得幾個月前,王家來報喪,說王大誌死的時候,吳家還嘀咕說王家怕是馬上就垮了。
因為王大誌死了,劉婉一個女人,如何撐得起那個家?
也許,劉婉不過百日,就甩下一堆孩子再嫁了……
周氏當時還讓吳加陽別來吊喪,隻推說路途遠,人病了,不方便,送了些金紙錢過來。
吳景聽周氏背後嘀咕,說是怕吳加陽去了,被王家纏上,要找他們家借錢度日。
但是吳景沒想到,王家不光沒垮,還過得這麽好,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吳景哥哥,去看看我娘和我三哥在做什麽?好像要搞什麽大事情。”
王憐很自來熟,一會功夫就和吳景混得很好了。
因為吳景是大嫂的弟弟,所以王憐對他也是毫無戒備之心。
吳景想學什麽,想知道什麽,王憐都會告訴他。
吳景跟著王憐來到王家的“美食坊”,快到門前,吳景才發現,美食坊裏飄散著一股異香,令人食指大動。
“王憐妹妹,屋裏是在做什麽好吃的嗎?這麽香!”
吳景說著,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哈,是我娘在鹵五香雞爪啦,我們家的鹵雞爪每天都要供應鎮上的望江樓酒樓。
我娘說,隻可惜原材料不足,要不然就可以把雞爪賣到十裏八鄉去。”
“也是,一隻雞,才兩隻雞爪,怎麽可能有那麽多雞爪賣?”吳景道。
吳景心想劉婉看上去挺聰明的,不知道為什麽會犯那麽大的錯,竟然沒有判斷出原材料不足。
他哪裏曉得,劉婉來的那個年代,養雞都是大規模的現代化養殖的。
冰凍雞爪都是用貨櫃集裝箱裝運買賣的,哪裏像現在要找幾斤雞爪,還頗費力氣。
“我們家的雞爪有望江樓、還有附近幾個酒樓供貨,但也隻夠勉強供應望江樓一家用,太暢銷了。”
王憐自豪地道。
供應鹵雞爪給望江樓的生意雖然小,但劉婉還是保留了下來。
反正錢多錢少都是賺,又能賺取生存點,還能和關掌櫃保持友好聯係,何樂而不為?
吳景還不知道望江樓是鎮上最大的豪華酒樓,所以並沒有特別動容。
“娘,你們在商量什麽?”王憐走到近前,看到王敬正和娘商量著什麽。
王敬手裏拿著一個模型,和劉婉比劃。
“我們準備設計一個用腳踩的石舂,不然天天用手拿木槌打漿,太累,又慢,效率不高。
你看這魔芋挺多的,我剛才一個人槌了一筐,手臂都酸了。”
劉婉當然不好說其實不累,但這樣說也太奇怪了,作為一個婦人,身體太超乎常,也是會引起大家懷疑的。
王憐點頭表示明白。
王敬用模型比劃出劉婉需要的結構。
劉婉說“行,這是人力的,你有沒有考慮可以借助水力,做一個不用人力的舂米機呢?”
王敬一聽愣住了,說“水力?那怎麽弄?”
劉婉拿了根樹枝,在地上畫了些線條,道
“娘,你這個想法真是太精妙了,我明白了,就是利用送流水的衝力,推動舂槌來舂米,或者薯塊,根本不用人力,還可以整天舂,這也太絕了!”
王敬熱血沸騰,說“娘,我這就去做,保證一個月內給你做出來。”
“敬兒,不急,還是算盤重要,要趕緊占領市場。”
劉婉提醒道。
“娘,算盤的整體配件已經做出了5副,我有空夜裏多加加班,整合起來就可以了。”
王敬道。
“敬兒,你這樣做會把身體累垮了,不如這樣吧,過年以後你再多收幾個徒弟。”劉婉道。
王敬現在不再畏手畏腳,從上回木鳥幫著大哥成功捕獲老虎,他對自己的手藝信心大增。
聽娘這麽建議,王敬算了一筆賬,如果他的算盤一付能賣出20兩銀子,他完全可以再雇十個人來幫忙。
學徒工一天30文錢算是高價了,十個學徒一天300文錢,加上原來三個學徒,一天需支付390文錢,一個月1117文錢,也就一兩多銀子。
雇十三個人,隻要不到一付算盤十分一的利潤就夠維持整個作坊雇傭人力的付出了,剩下的都是純利潤。
如果學徒工越多,他賣的算盤越多,賺到的錢自然也越多……
王敬也會算賬了。
解決了一件大事,劉婉美滋滋的,就差點沒吹點小口哨了。
要不是得端著個寡婦的形象,端莊純良,聖潔,劉婉說不定走路都扭秧歌。
一臉得瑟的劉婉,抬臉就看見了吳景目瞪口呆的小臉。
劉婉有點尷尬地摸了摸鼻子,笑問
“吳景,怎麽啦?”
“劉大娘,我就是覺得你們家過日子的氣氛和我們家不一樣。”吳景誠實地道。
“哪裏不一樣了?”劉婉不解地問。
“我家都是都是雞飛狗跳的,大家瑟瑟發抖,你們家好像每個人都很開心,都有自己想做的事情。”
吳景其實是想,王家的人做的都是自己喜歡的事,但是他不太擅長表達,就這樣說了。
但劉婉也明白他的意思,笑道
“你沒說錯,他們都在做自己最擅長的事。
你看我們家敬兒喜歡做木工,王憐喜歡和小動物玩,王禮想讀書,過年後就準備送他去鎮上的修賢學府上學。
還有我們老大王孝,他喜歡和我一起做生意;
老二王悌想學醫,如今在鎮上濟世堂學醫。”
劉婉的話,讓吳景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才短短的一年不到,劉婉身上的氣勢和眼神真的不一樣了,而王家的孩子,都各有光明的前途。
這還是周氏嘴裏,需要找他們家借錢度日的王家嗎?
“劉大娘,我真羨慕大家。”吳景喃喃地道。
“不用羨慕,以後你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