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桑葉涼糕

字數:4125   加入書籤

A+A-


                      謝鐵頭在家修籬笆,看到他們母子二人來,趕緊主動道

    “劉大娘,上午我已經找他們談過了,這件事我們打算這麽做。”

    謝鐵頭說了自己和眾人商量的計劃,劉婉聽後,表示讚同。

    商量定之後,劉婉心裏有了底,也稍鬆了一口氣。

    看看天色,劉婉便問趙氏要不要上山。

    春天正是萬物萌發的季節,此時上山,正是搜刮大自然饋贈的大好時機,什麽菌菇,野菜,水果,漫山遍野都是。

    當然,這些野貨隻有劉婉最愛了,她有豐富的調料,有烹調的手法,去除野貨苦、澀、柴等缺點,對於現在的老百姓來說,野貨也就是填飽肚子,難以下咽的替代食品。

    不過,往日一向應約的趙氏今天卻推辭了,說她這兩天都一直有點咳嗽,今天感覺氣喘,辛苦,在家歇息半天,就不去了。

    劉婉聞言,趕緊給趙氏把了下脈,然後說她的咳嗽是受風寒導致的,讓她近段時間不要過於勞累,好好在家調養。

    春捂秋凍,衣服要多穿點,就算是幹活出汗,外套也不要輕易脫下,不然一不小心就著涼了。

    聽到劉婉這麽細心的叮囑,趙氏感動地說

    “多謝劉大娘,我一定會注意的。咱鄉下人,也沒有那麽多講究,說起來,正是前幾天上山淋了雨,回家就受涼了,過後又沒有及時增減衣物,拖延至今,才會咳嗽的。”

    劉婉想了想說“待會兒我熬點枇杷膏送來,枇杷膏能清肺潤喉,十分好用。”

    回去的路上,王孝有點忐忑地問劉婉,說

    “娘,謝大伯他們這樣辦行嗎?會不會惹出大亂子?”

    “放心,沒事,這件事娘有分寸的。”劉婉拍拍兒子的肩膀說,“你先回去幹活吧,我也去上山摘點枇杷葉子,熬枇杷膏,好給趙大娘用,她的病,不治不行。”

    王孝下午回來,也是不得閑的,他要鹵雞爪,切肉,醃肉,完了如果還有空,還得奶牛擠奶,做種種明天出攤需要的活計。

    劉婉背著背簍上竹山了,平時上山時,她就留意到有個地方長了一片枇杷樹。

    爬到竹山左側,那幾株枇杷樹已經長出了青色的枇杷果,但這種枇杷果很酸,就算黃了也很酸,沒人願意吃,除了那些特別不怕酸的,或者懷孕想吃酸的女子正中下懷,估計也沒人喜歡。

    劉婉看了看枇杷樹下的土壤,屬於紅壤土,沒什麽營養,難怪枇杷果長得瘦瘦小小的,又酸。

    枇杷樹邊上倒是有幾株小枇杷樹,大約隻有一尺高,是往年掉落下來的成熟枇杷,被泥土埋住後,長出來的小枇杷樹。

    劉婉摘了半筐的枇杷葉,又挖了兩顆小枇杷樹在筐裏,準備帶回家種。

    當然,她也不打算那麽快就下山。

    現在還是春天,竹林裏的筍還是四下冒頭,劉婉現在的身體素質異於常人,因此很輕鬆就挖花了35根春筍,放進了美食櫥櫃裏,隻留了兩根春筍在竹筐裏,準備回家可以炒了吃。

    下山途中,她看到了一叢長得很好的桑樹,桑葚也熟了,因為長在偏僻的懸崖邊,沒有什麽人留意到。

    劉婉摘了一顆已經熟得發黑的桑葚放進嘴裏,覺得果汁清甜微酸,便把這邊的桑葚都劫掠一空。

    全部的桑葚大約10來斤重,除了留兩捧在竹筐裏,其餘的都放進了美食儲物櫃裏。

    現在的水果品種不多,多儲存一些水果,日後有需要可以補充維生素。

    劉婉還摘了半竹框的桑葉,正好把竹筐填滿。

    其間,又找到她需要的藥草,摘了足夠的量放在竹筐裏,便下山了。

    村裏人看她摘了一筐的樹葉,以為她上山沒什麽收獲,卻不知她所有的收獲都在美食儲物櫃裏。

    劉婉回到家,王憐看她摘了兩筐的葉子,亦不解地道

    “娘,咱家又沒養蠶,你摘桑葉幹嘛?”

    “嗬嗬,做桑葉涼糕,還有枇杷膏。”

    劉婉支使王憐去升火燒水。

    王憐拿了火石打火。

    別看王憐年紀小小,生火的技術卻是很老練,兩塊火石一碰,砸出火星,火星點著刨花,火就升好了,如此嫻熟的升火技術,讓劉婉自愧不如。

    劉婉到現在也學不會用火石生火,要是用打火石,她可能折騰一早上都搞不定。

    所以劉婉平時都會在灶膛裏埋一塊炭,晚上把爐膛封好,保證炭火不熄,早上要做飯的時候,才把那塊還燃著的炭扒拉出來,用刨花放在上麵一吹,很輕易就能引著火。

    劉婉去河邊,把桑葉和枇杷葉都洗幹淨,順便把摘來的桑葚也洗幹淨。

    回到家,劉婉把用一片大桑葉包的桑葚放在桌上,說

    “憐兒,來吃桑葚,還挺甜的。”

    “好嘞。”

    王憐不貪心,拿了桑葚到處找王禮,要和他分吃。

    王禮在堂屋裏讀書。

    馬上就要去鎮上上學了,他擔心自己麵試不過,這幾天讀得特別勤奮。

    王憐也支持四哥學習,自告奮勇,把之前王禮做的事情都攬下了。

    但還好,現在她要做的活,和以前比輕鬆了許多,像上山打豬草這樣的活,劉婉都外包給村裏的孩子,他們每天都能送來四、五筐嫩草,足夠雞鴨和牛吃的。

    剩下的喂雞鴨、牛羊,實屬很輕的活計。

    至於春耕,現在還沒開始,但若真是開始,其實也就是一個月時間裏比較忙活。

    劉婉把洗好的枇杷葉用剪刀剪成數截,然後將枇杷葉放進一個大約能裝五升水的土缽裏煮。

    這一煮,需要煮三個小時左右。

    劉婉順手就把之前買的川貝在石臼裏砸成粉沫,備用。

    劉婉趁著這空檔,著手做起桑葉涼糕來。

    她把桑葉焯水後,放在石臼裏悉數搗爛,再把搗爛的桑葉全放在一個幹淨的桶裏,加入水攪拌後,用細綿布過濾掉渣滓備用。

    接著,劉婉燒了把稻草,將燒好的稻草灰放入盆裏,加入清水,用木棍完全攪和之後,把稻草灰水同樣用細棉布過濾,得出一碗的堿水。

    劉婉把堿水和桑葉水混在一起,原本還算清澈的桑葉水遇到堿水,立即結成糊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