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母子各有恩惠

字數:4133   加入書籤

A+A-


    所以劉婉才動了自請貞節牌坊的念頭,還搭上了王孝上報打虎事跡的順風車。

    沒想到皇帝老兒竟然當了真,還真準了她的請求。

    但反正她也要堅持自己的想法,堅定地在這個時候做一名自由的、人權完全屬於自己的寡婦。

    所以有了這層保護色也是好事。

    劉婉稍定了定神,看把王裏正給激動的,差點沒把她要供起來的樣子,劉婉於是一臉鄭重地道

    “明白了。那明天接旨的話,我有什麽需要注意的地方嗎?”

    劉婉心想自己還不會行跪拜之禮,聽說一套一套的程序可多了,當然,她都是以前看影視劇得來的經驗,學校裏的曆史書隻講大事件,不會講這些繁文褥節。

    沒事,咱們鄉下人講究不了那麽多,你們隻要換上幹淨的衣物,淨手、焚香、接旨就可以了。

    一些該做的事我來幫你們。“

    王裏正道。

    王禮正懂得這些,應該也是有衙役傳話給他,否則王裏正哪懂得這些?

    他這輩子連縣令大人的文書都少看見,別說皇帝的聖旨了,所以難怪他會熱血沸騰。

    和王裏正一起來的蔡氏,見劉婉一臉波瀾不驚,倒是覺得劉大娘有點可惜了。

    雖說生了個孩子,但她膚白貌美,瓜子臉,眉眼分明,那腰身和胸還像姑娘家一般緊實,該大的大,該小的小,再嫁人也不會沒人要。

    但現在有了貞節牌坊,她這輩子也不可能再嫁人了,著實可惜了。

    還好劉大娘似乎早有準備,眉宇間並無為難之色。

    蔡氏隻能在心裏歎息了。

    女人才懂女人。

    劉婉看到蔡氏一臉同情的目光,倒是對著蔡氏咧嘴一笑。

    這時,王裏正又道

    “除了這件事,還有另外一件喜事。”

    “什麽?”劉婉楞了下,一時沒反應過來。

    “王孝不是活捉了一隻老虎嗎?皇帝聽說了這件事,龍顏大悅,賜了一個‘打虎英雄’的名號給他。”

    劉婉沒想到,這皇帝還真夠意思,竟然給他們母子倆都各有“恩惠”。

    總而言之,能得到皇帝的嘉獎,還讓欽差大臣下來宣讀聖旨,這肯定是一件好事。

    有了這兩道禦賜的金字招牌,他們母子身價大漲,再也不必會怕鄉村地痞欺負了。

    劉婉登時高興了起來。

    王孝在邊上聽了,也是一愣一愣的,他直覺這打虎英雄的頭銜不應該給自己,應該給謝鐵頭,王敬,或者以身誘虎的王禮才是正理。

    不過,他正想說什麽,劉婉似乎窺見了他的想法,暗中踩了下他的腳,似乎在暗示他不要說話。

    王孝隻好閉嘴。

    劉婉說了一番感謝王裏正的客氣話。

    王裏正隻是做了個順水人情,樂嗬嗬地就受了,然後說時間不等人,他現在就去叫上一眾宗親,來幫劉婉這裏布置一下,省得欽差大人到了,接待不周。

    劉婉自然不會拒絕。

    明天欽差就要來宣旨,現在不準備,明天早上還真來不及。

    王裏正去叫人了,蔡氏留下陪著她說話。

    劉婉順勢提了要蔡氏幫王敬做媒的事情。

    蔡氏笑道“你爹前幾天就和我說過,我當時就答應他了。

    這是好事,你一個女人家能撐起這個家真是不容易。”

    “是啊,我們是想趕緊去提親,定下這事,然後就把婚給結了,百日之內還能辦親事。”劉婉道。

    王大誌死了,還沒超過天呢,按當朝的規矩,至親死後得守孝三年,不能辦喜事。但是如果能趕在百天內完成,還是允許辦喜事的。

    所以好多人都會在長輩過世的百日內,趕緊把小輩的親事辦了。

    劉婉也是最近才知道這個規矩的,當然就想趕緊把王敬的親事一並辦了。

    她剛來時不認可早婚,但在這生活一段時間後,就明白現在的人為什麽早婚了。

    如今因為醫療落後,生存條件差等種種緣故,這邊人一般的平均生存年齡差不多在歲左右。

    所以很多人四十就被稱為大爺了,到了五十就是老人了,甚至很多人歲不到就過世了。

    因此劉婉現在覺得,其實歲成親也不算早,她對王敬結婚一事,也沒有那麽抗拒。

    於是,劉婉和蔡氏約好了,後天上午去和謝鐵頭提親。

    劉婉挺開心的,她發覺自己在這個世界的朋友越來越多了,雖然不一定是深交,但至少有人肯幫她的忙了,這讓她感覺到了這個世界的善意。

    這件事擾亂了劉婉的生活節奏,今晚上沒空給孩子們教課,讓他們自己複習,她則得去準備明天需要的香案,包紅包的銀子。

    雖說是農家小戶,但欽差大人親自前來,肯定也少不了打點和車馬費。

    劉婉看以前的宮鬥劇,總覺得宮裏來的人,不給點真金白銀就挺麻煩的。

    她讓王孝準備了幾張兩銀子的銀票,還有兩銀子的銀票若幹。

    這點錢,人家京城裏來的官員肯定看不入眼,但有給沒給,代表了一番心意,感覺自是不一樣。

    王孝一聽要花錢,挺糾結的,說

    “娘,人家可是大官,看得上這點錢嗎?”

    劉婉笑道“人家風塵仆仆,從京城舟車勞頓,為了咱的事操勞,咱不得需要和人家表示一下嗎?多少無所謂,是禮節。”

    聽劉婉這麽說,王孝就明白了,也沒有再說什麽。

    劉婉隻能一點一點教,沒辦法,孩子們都沒見過世麵,不知道人情世故,還好她是職場“老”人,應付這些人情世故不成問題。

    王裏正一忽兒喊了多號人,都是王家的宗親,王老漢自然也是帶著幾個兒孫一起來幫忙了。

    這種大事,王老漢一家要是不來,都不好在村裏立足。何況人家劉婉還是要給他兒子守節。

    一時間,這些人開始搭涼棚,搬桌椅,擺香案,布置場地,都沒劉婉什麽事。

    劉婉索性做一些小吃,準備明天可以款待欽差大人一行。

    欽差聽著名頭挺嚇人的,但終歸是個人,是人就要吃,劉婉不信他不喜歡好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