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她夠狠

字數:4324   加入書籤

A+A-


                      趙氏因此很欣賞劉婉,自請貞節牌坊,這一點夠狠。

    在兩家沒有結為親家之前,她知道村裏有一些鰥夫寡男,甚至有一些浪蕩的光棍漢、閑人,都看上了劉婉,就等著三年後去騷擾劉婉,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但自從貞潔牌坊的聖旨下來之後,這股蠢蠢欲動的邪風就被壓住了,村裏人說起劉婉都是一臉佩服。

    皇帝都下聖旨,禦賜貞節牌坊的人,誰敢對她毛毛糙糙的?

    如果敢再騷擾劉婉,那是不要命了,不光不要命了,還會誅連九族不要命!

    鄉下人都怕這些,你別看他們不識字,但是他們愛看戲,戲文裏都演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皇上金口玉言,誰敢觸犯天威?

    動劉婉,就是動皇上!

    他們的邏輯就是這樣。

    劉婉又說了一番鎮上開店的趣聞,然後又說打算再開一家家常炒菜的小店。

    這把謝鐵頭夫妻二人的下巴都驚掉了,嘴張得大大的,說

    “你餅店不是剛開嗎?怎麽又開新店了?”

    劉婉笑說“主要是因為展示了幾次手藝之後,挺多人都說想吃我做的菜,沒奈何,隻好開一家小炒店來應付大家。”

    謝鐵頭夫妻倒不認為劉婉這是誇張的說法,因為他們都吃過劉婉做的菜,味道是他們畢生吃過最美味的。

    至今,劉婉做的菜的味道都還深深地刻在他們腦海裏,讓他們記憶猶新。

    “劉大娘,王敬,你們來了?吃了沒有?”

    謝明光從屋外進來,看到劉婉和王敬都在,向他們打了個招呼。

    謝蘭花卻害羞了,一直躲在屋內不肯出來。

    謝鐵頭抽著水煙沒怎麽說話,但其實是有認真在聽劉婉說話。

    劉婉是讓他很驚奇的一個女子。

    她原本平平無奇,甚至於在她身上都是一些負麵的醜聞,比如和王大誌沒處好,經常被王大誌嫌棄等等。

    但自從王大誌死後,劉婉慢慢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似的。

    若不是經常能看到劉婉,謝鐵頭都懷疑是不是換了個人假扮的劉婉。

    獵人的直覺是敏銳的,不能小覷。

    劉婉還好不知道謝鐵頭的這些想法,不然肯定會嚇一跳。

    劉婉這時順便又說起了王敬的婚事,說要加緊蓋房子了,準備爭取近日內就讓他們二人成親,至少肯定要在王大誌百日內,不然就又得等三年了。

    趙氏雖然舍不得女兒,但是女大不中留,留來留去留成仇,女兒總是要嫁人的,隻能忍痛答應。

    還好女兒嫁得近,就在本村,想她了,隨時每天都可以上門看她,甚至可以天天叫女兒回家吃飯。

    趙氏這麽寬慰自己,心裏好受多了。

    一番寒暄過後,謝鐵頭夫妻也同意盡快辦親事這件事,於是劉婉母子就先回去了。

    路上,劉婉告訴王敬,王孝租了村裏20畝地,準備養牛羊。

    王敬笑說“那大哥得償所願了,他從小就想養很多豬牛羊。”

    劉婉道“現在你們做事,用的都是公中的錢,你們賺的錢都在娘這,娘也會把賬目做清楚,免得後麵你們心裏有疙瘩。”

    “娘,不會的,家裏以前是什麽樣我還不清楚?能有今天,都是你辦事得力,錢的事,你不用和我們說,我們心中有數。”

    王敬很拎得清。

    劉婉其實做了挺細的賬目,把幾個兄弟賺的錢都一一登記明白。

    兒子們現在還好,心都向著她,錢的事,她說一不二,但是以後個個都娶了媳婦,心思就多了,一雜就會亂。

    所以她現在就要樹立自己的絕對權威,不能讓他們對自己的行為有任何的質疑。

    見王敬這麽說,劉婉掠過這事,道

    “你大哥要招人清理租的地,搭養殖用的棚子,我想一股做氣,順便把咱家擴建新房的事也一並辦了。”

    王敬猶豫了一下,說

    “娘,家裏要蓋新房,得挺多錢的吧?我看還是緩緩吧,大哥搞養殖需要錢,四弟上學花銷也不少,我的工坊才剛開始賺錢。

    再緩一段時間,後麵有錢了再擴建新房,我辦親事時,用舊房子就行了,不一定要蓋新房子,反正早晚會蓋。”

    “咱家的房子太少了,現在都不夠住,你看王禮和王憐還住一個屋內,七歲不同席,現在他們正好七歲,是時候要一人一間房了。

    還有,你成親肯定要新房,沒有新房,拿什麽成親?

    這事我拿主意了,房子一定要建,錢的事,你不用擔心,夠了。”

    劉婉一錘定音。

    “這,行吧,娘怎麽說,就怎麽辦。”王敬拗不過劉婉,隻好配合。

    “你和蘭花辦親事會比較急,要趕在你死鬼爹百日內,裝修來不及,隻能在舊屋裏成親了。

    不過,一邊蓋房子,一邊成親,等婚後,你們一家一個小院,肯定管夠讓你們住。”

    見娘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王敬還能說什麽呢?隻能點頭稱是。

    劉婉回家後,就自駕牛車,去鎮上溜達一圈,把店裏的事情交代清楚,就去辦自己的事了。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慢慢培養店裏的左右手,這樣她才能從繁重的一線生產中解脫出來。

    反正現在試錯成本也不高,一旦發現培養的人不合用,再換就是了。

    劉婉到牲畜交易市場上,相中了一頭壯年的騾子,當即付了13兩銀子,把這家夥的韁繩綁在牛車後麵,一路慢悠悠回了家。

    回到桃源村的家裏,還沒到吃午飯時間。

    王孝已經招了三十多號工人,十個幫他在河對岸搭牛棚,二十幾個則是對舊宅進行加蓋翻新。

    王孝叫的工人,每個人每天說好了給30文錢。

    他學了劉婉的做法,給大家定了20天的工期,每提早完成一天,每個人多加一倍的工錢。相當於王孝用金錢來買時間、買效率。

    有了這樣的獎勵方式,頓時整個幹活的場麵熱火朝天,根本就不用王孝監工。

    反正早完工一天,他們多賺一天的收入,所以大家都很拚命。

    不過,還是有人調侃王孝說,搭這麽多的棚子養豬牛羊,有點太吃力了。

    還有人熱心地幫他計算養這些牲畜需要的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