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她好運氣用完了
字數:4616 加入書籤
A+A-
王孝此時正好低頭,看到她這麽天真的舉動,不禁笑了,脫口而出道
“這孩子還真調皮。”
“是啊,不怕生,挺大方的。”劉婉也笑道。
這麽點孩子哪能看出這麽多事?
全是她的自行腦補罷了。
但這就是她想要給王孝達到的效果,不能老讓他沉溺於悲傷之中。
“嗯,是調皮。”王孝的語氣帶著濃濃的寵溺。
“孝兒,你給她起個名字吧。”
“叫她念念吧,想念她娘親的意思。”
王孝想了好一會兒,忽然有了主意。
“嗯,叫念念不錯,就叫她念念。讓她時時記得她娘,拚盡全力生下她,念念不忘。”
劉婉也很憐惜這個孩子。
吳慧差點犯下彌天大錯,但是被敲打之後,最終還是走回了正途。
劉婉當初也希望吳慧能和王孝好好過日子。
她會原諒吳慧,也是因為王孝彼時沉溺在新婚的情感之中,如若強行破壞,反而弄巧成拙。
沒想到吳慧竟然會在生死孩子時遭遇生死劫,一命嗚呼,好象書裏那些令人憎惡的反派一樣,來了個一了百了的大結局。
這是劉婉沒想到的變數。
有時候她甚至想,吳慧是不是因為做了反派,存了小心思,所以被冥冥中咒死的?
她的死,看似突然,其實是必然的選擇。
細想之下,吳慧遇到的症狀過於凶險,即便是在現代的醫院裏,也要費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搶救得回來。
劉婉覺得,吳慧這輩子的好運氣,都用在了遇到王孝這件事上。
生產時,她的好運氣用完了。
劉婉希望念念長大後像王孝一樣憨厚實在。
“念念。”
王孝喃喃叫著女兒的名字。
女兒烏溜溜的眼睛盯著他,跟著他表情的變化,不時也眨個眼睛,張開小嘴,發出“哼哼”聲,對他的輕呼似乎有所回應。
王孝又驚又喜。
女兒逗弄了好一陣,王孝突然道
“娘,我想清楚了,明天我要開始做事了,不能再這樣生活下去,我已經是個當爹的人了,念念也需要我振作起來。
我要是再繼續這樣下去,怎麽可能護念念一世周全?我答應過小慧,要照顧好女兒,我一定要好好做事,賺最多的錢,讓念念過最好的日子。”
“沒錯,這才是當爹的樣子。”
劉婉見王孝逐漸想開,也鬆了口氣。
人最怕的就是自己想不開,困在自己思想的怪圈裏。
第二天一早,王孝果然精神了些許,洗漱之後,換上了新衣裳,爽利了10倍不止。
在吳慧死去的這段時間裏,王孝老了五歲不止,現在的他,經過這一段時間的調整,雖然臉上還有憂傷,但已經沒有那麽頹廢了。
劉婉點點頭,沒有說更多鼓勵的話,那些話說了也沒用,重點是王孝要自己能走出來。
“孝兒,咱們一起去鎮上走走。”
劉婉知道,悶在家裏不是事,走出家門才能真正舒緩心情。
二人到穀口鎮走了一圈,把三家店都看了一遍之後,見自家店一切都運轉正常,王孝挺安慰的。
看來娘親說的“放手”成了。
隻要踏上了良性發展的軌道,一切都順理成章。
不過,店裏夥計不時投來同情的眼光,讓王孝挺不自在的。
他們的眼神,讓他不時想起吳慧。
隻要一想起吳慧,他就覺得自家的娘子太慘了,從小到大,在家裏過著最差的生活,嫁到自己家裏,好不容易過了幾天吃得飽、穿得暖的日子,卻沒有享受多少這樣安逸的時光。
王孝越想越心疼。
劉婉看到王孝的心情轉差,又看到周圍人對他投注的同情眼神,便知道是怎麽回事了。
劉婉也沒辦法叫那麽多人不要同情王孝。
如果他們對王孝跟平時一樣若無其事,反而會讓王孝心裏會更好受一些。
這些人不懂,他們的同情對王孝是一種刺激,也是一種負擔。
既然不能說服大家,於是劉婉便給王孝找事做,給他派遣的機會,劉婉說
“孝兒,咱們今天去附近的古北鎮走一遭。”
“怎麽了?娘,為什麽要去古北鎮?”王孝一時沒想起來怎麽回事。
“娘,咱們這個鎮開三家店已經是極限了,我想再去隔壁看看,到底是開糕餅店,還是開小炒店好。”劉婉道。
“行。”
王孝這時才想起,小慧沒出事前,他們娘倆就商量要去古北鎮開店了,現在娘親又提起這個茬,是時候推進新店了。
王孝也必須給自己找事做。
現在他心情也不好,就想離開這裏,離開這些熟人同情而讓他窒息的眼神。
於是,他和劉婉一起駕車往古北鎮而去。
古北鎮離這裏隻有三裏地,駕車也很快,不到半個時辰就到了。
這裏和穀口鎮一樣,鎮區很熱鬧,不過,這裏往來的商人和穀口鎮的往來商人不一樣,這裏主要是去往北疆的行腳商人。
到了古北鎮,仿佛到了另外一個平行時空,一路上,能看到許多金發碧眼的北疆商人,牽著駱駝匆匆趕路,叮叮當當的駝鈴聲在鎮上響起。
這讓劉婉也大感稀奇。
現在的信息交流太閉塞了,不過差了幾裏地,就像另外一個世界。
劉婉和王孝是來考察市場的,所以他們趕著騾車,慢悠悠地在穿行在鎮上。
“孝兒,這些商人挺有錢的,你看他們身上穿金戴銀的,還帶了很多綠鬆石、瑪瑙的首飾。”
劉婉低聲對王孝道。
“娘,你眼光真好,我看他們戴著黃的綠的石頭,沒想到是首飾,很貴嗎?”
王孝看到不一樣的風景,也來了興致。
“哈,當然貴,那一小塊石頭能賣幾十兩上百兩銀子呢!”
“這麽貴?這些人怎麽這麽有錢?”
王孝一聽這些小石頭這麽貴重,再看看那些商人身上掛的都是,手上是手鏈,脖子上掛玉石,腰間掛著寶石,頓時感覺一股富貴氣息撲麵而來。
“這些人都是把香料、瓷器運出去,再把域外的珠寶首飾、稀罕的玩意兒運進來賣,利潤可高了,但風險也大。”
劉婉是學過絲綢之路的曆史,自是懂是這麽倒買倒賣的道理,一番解說,王孝頻頻點頭,覺得娘懂得真多。
“這孩子還真調皮。”
“是啊,不怕生,挺大方的。”劉婉也笑道。
這麽點孩子哪能看出這麽多事?
全是她的自行腦補罷了。
但這就是她想要給王孝達到的效果,不能老讓他沉溺於悲傷之中。
“嗯,是調皮。”王孝的語氣帶著濃濃的寵溺。
“孝兒,你給她起個名字吧。”
“叫她念念吧,想念她娘親的意思。”
王孝想了好一會兒,忽然有了主意。
“嗯,叫念念不錯,就叫她念念。讓她時時記得她娘,拚盡全力生下她,念念不忘。”
劉婉也很憐惜這個孩子。
吳慧差點犯下彌天大錯,但是被敲打之後,最終還是走回了正途。
劉婉當初也希望吳慧能和王孝好好過日子。
她會原諒吳慧,也是因為王孝彼時沉溺在新婚的情感之中,如若強行破壞,反而弄巧成拙。
沒想到吳慧竟然會在生死孩子時遭遇生死劫,一命嗚呼,好象書裏那些令人憎惡的反派一樣,來了個一了百了的大結局。
這是劉婉沒想到的變數。
有時候她甚至想,吳慧是不是因為做了反派,存了小心思,所以被冥冥中咒死的?
她的死,看似突然,其實是必然的選擇。
細想之下,吳慧遇到的症狀過於凶險,即便是在現代的醫院裏,也要費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搶救得回來。
劉婉覺得,吳慧這輩子的好運氣,都用在了遇到王孝這件事上。
生產時,她的好運氣用完了。
劉婉希望念念長大後像王孝一樣憨厚實在。
“念念。”
王孝喃喃叫著女兒的名字。
女兒烏溜溜的眼睛盯著他,跟著他表情的變化,不時也眨個眼睛,張開小嘴,發出“哼哼”聲,對他的輕呼似乎有所回應。
王孝又驚又喜。
女兒逗弄了好一陣,王孝突然道
“娘,我想清楚了,明天我要開始做事了,不能再這樣生活下去,我已經是個當爹的人了,念念也需要我振作起來。
我要是再繼續這樣下去,怎麽可能護念念一世周全?我答應過小慧,要照顧好女兒,我一定要好好做事,賺最多的錢,讓念念過最好的日子。”
“沒錯,這才是當爹的樣子。”
劉婉見王孝逐漸想開,也鬆了口氣。
人最怕的就是自己想不開,困在自己思想的怪圈裏。
第二天一早,王孝果然精神了些許,洗漱之後,換上了新衣裳,爽利了10倍不止。
在吳慧死去的這段時間裏,王孝老了五歲不止,現在的他,經過這一段時間的調整,雖然臉上還有憂傷,但已經沒有那麽頹廢了。
劉婉點點頭,沒有說更多鼓勵的話,那些話說了也沒用,重點是王孝要自己能走出來。
“孝兒,咱們一起去鎮上走走。”
劉婉知道,悶在家裏不是事,走出家門才能真正舒緩心情。
二人到穀口鎮走了一圈,把三家店都看了一遍之後,見自家店一切都運轉正常,王孝挺安慰的。
看來娘親說的“放手”成了。
隻要踏上了良性發展的軌道,一切都順理成章。
不過,店裏夥計不時投來同情的眼光,讓王孝挺不自在的。
他們的眼神,讓他不時想起吳慧。
隻要一想起吳慧,他就覺得自家的娘子太慘了,從小到大,在家裏過著最差的生活,嫁到自己家裏,好不容易過了幾天吃得飽、穿得暖的日子,卻沒有享受多少這樣安逸的時光。
王孝越想越心疼。
劉婉看到王孝的心情轉差,又看到周圍人對他投注的同情眼神,便知道是怎麽回事了。
劉婉也沒辦法叫那麽多人不要同情王孝。
如果他們對王孝跟平時一樣若無其事,反而會讓王孝心裏會更好受一些。
這些人不懂,他們的同情對王孝是一種刺激,也是一種負擔。
既然不能說服大家,於是劉婉便給王孝找事做,給他派遣的機會,劉婉說
“孝兒,咱們今天去附近的古北鎮走一遭。”
“怎麽了?娘,為什麽要去古北鎮?”王孝一時沒想起來怎麽回事。
“娘,咱們這個鎮開三家店已經是極限了,我想再去隔壁看看,到底是開糕餅店,還是開小炒店好。”劉婉道。
“行。”
王孝這時才想起,小慧沒出事前,他們娘倆就商量要去古北鎮開店了,現在娘親又提起這個茬,是時候推進新店了。
王孝也必須給自己找事做。
現在他心情也不好,就想離開這裏,離開這些熟人同情而讓他窒息的眼神。
於是,他和劉婉一起駕車往古北鎮而去。
古北鎮離這裏隻有三裏地,駕車也很快,不到半個時辰就到了。
這裏和穀口鎮一樣,鎮區很熱鬧,不過,這裏往來的商人和穀口鎮的往來商人不一樣,這裏主要是去往北疆的行腳商人。
到了古北鎮,仿佛到了另外一個平行時空,一路上,能看到許多金發碧眼的北疆商人,牽著駱駝匆匆趕路,叮叮當當的駝鈴聲在鎮上響起。
這讓劉婉也大感稀奇。
現在的信息交流太閉塞了,不過差了幾裏地,就像另外一個世界。
劉婉和王孝是來考察市場的,所以他們趕著騾車,慢悠悠地在穿行在鎮上。
“孝兒,這些商人挺有錢的,你看他們身上穿金戴銀的,還帶了很多綠鬆石、瑪瑙的首飾。”
劉婉低聲對王孝道。
“娘,你眼光真好,我看他們戴著黃的綠的石頭,沒想到是首飾,很貴嗎?”
王孝看到不一樣的風景,也來了興致。
“哈,當然貴,那一小塊石頭能賣幾十兩上百兩銀子呢!”
“這麽貴?這些人怎麽這麽有錢?”
王孝一聽這些小石頭這麽貴重,再看看那些商人身上掛的都是,手上是手鏈,脖子上掛玉石,腰間掛著寶石,頓時感覺一股富貴氣息撲麵而來。
“這些人都是把香料、瓷器運出去,再把域外的珠寶首飾、稀罕的玩意兒運進來賣,利潤可高了,但風險也大。”
劉婉是學過絲綢之路的曆史,自是懂是這麽倒買倒賣的道理,一番解說,王孝頻頻點頭,覺得娘懂得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