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羊入虎口的擔憂

字數:4493   加入書籤

A+A-


                      見劉婉擔心,老爺子便安慰她道

    “婉婉,敬兒雖然不外向,但是個聰明的孩子,放心吧,他一定能安然而退的,自保至少不成問題。”

    “是啊,敬兒挺機靈的,看我不吃肉骨頭,給我夾的菜就都沒有肉骨頭。”

    老夫人也注意到了這一點。

    劉婉感覺自己的爹娘也是聰敏過人,他們年紀大了,卻不昏饋,還是一樣才思敏捷。

    被他們安慰,劉婉哪怕再焦灼,心裏也有了幾分清涼。

    還好,劉婉並沒有憂慮太久,不多時,王敬從宅子外匆匆進來了。

    劉婉趕緊迎上前,把他上下打量,看他毫發無傷,鬆了口氣,知道應該是在工部尚書麵前過關了。

    王敬倒是被劉婉看得莫名其妙,不知道娘親為何這樣打量他,他道

    “娘,我回客棧,看到你留的字條,就雇了馬車過來了。怎麽了,娘?出什麽事了?”

    “我擔心你麵見工部尚書有沒有出錯。”劉婉直言不諱地道。

    老夫人也笑著道“你娘擔心壞了,怕你被工部尚書打板子。”

    “是啊,她剛才一直頻頻往屋外看,要不是我們安撫她,她都會衝到工部去找你了。”

    老爺子撫著胡須笑道。

    “娘,外公外婆,放心,工部張尚書對我很欣賞,也對水車和舂米機十分感興趣,雖然有模型,但仍然問遍了所有的細節,所以耽擱了時間。”

    “這樣啊,那我就放心了。張尚書還說什麽了?”劉婉對這個大官也很感興趣。

    “娘,張尚書讓我留下來一段時間,先打磨好水車和舂米機,他好向皇上稟報,會在大周朝全國推廣。”

    “那就是說你們還得留下一段時間,太好了。”

    老夫人高興地道。

    “差不多個把月吧!”

    王敬道。

    他並不想在京城留太長的時間,因為家裏還有嬌妻在等他回去呢。

    “這段時間就趕緊把宅子的事定了,正好有時間處理。”

    老爺子腦子很活絡。

    中午,一家人吃飯,但明顯人少多了,三個哥哥都在醫館裏吃飯,晚上才會回家。

    隻有三個嫂嫂,還有一堆侄子侄女陪他們吃飯,坐了兩桌人。

    劉婉飯後,拿出她帶來的精油和手工皂分發給大家。

    大家都高興地收下了劉婉的禮物。

    畢竟,這種禮物在東大街雖然有賣,但賣得挺貴的,一塊手工香皂差不多要5兩銀子,貴得要命;精油更是一瓶就需要8兩銀子。

    京城居,大不易。

    聽到嫂嫂們說起香皂和精油的價格,劉婉也是挺咋舌的。

    看來,她在京城用香皂和精油可以大發一筆財呀!

    反正王敬在這裏還要呆上一個多月,她正好可以開動起來,賺一筆生活費也不錯,以抵這次進京的種種開銷。

    劉婉先要解決宅子的問題,還好,入夜,大哥回來後,就告訴劉婉,說中人很給力,已經找了附近的三套宅子可以選擇,就差讓劉婉看看就可以成交了。

    劉鬆崗介紹說,第一套宅子是一個翰林的,他告老還鄉,想把京城宅子賣了回家養老。這套宅子要4500兩銀子,一共是三進,布置得很清幽,不奢華,文化氣息濃厚,符合翰林本人的品味。

    第二套宅子是個京城胡商的,他來京城做生意十年,現在突然想家了,要回老家。他這套宅子布置得比較有異域風格,因為急售,所以價格比較便宜,3200兩銀子。

    第三套宅子是個大地主給進京趕考的兒子買的,兒子考上了,如今要外放當官,就想把這套宅子賣了,買一套更大的宅子,以配合得上兒子的身份。這套宅子要買3800兩銀子。

    劉婉聽了都挺感興趣的,這些人身份地位不差,宅子應該也不會差到哪裏去。

    “哥,明天一早就陪我去看看吧?”

    劉婉迫不及待了。

    “嗬嗬,小妹還是急性子,要不是天黑,看不清楚,你怕是連夜想去看吧?”

    劉鬆崗打趣道。

    劉婉道“那是當然。女人對買東西總是有癮。”

    要不,買買買怎麽會成為女人發泄不良情緒的重要渠道呢?

    王敬入夜,自是留在外祖家,住在娘親當年的閨房裏。

    王敬參觀了一通之後,不由咋舌,覺得娘親當年真是有多傻,這麽好的生活條件,竟然能跟爹走?

    真是不可思議。

    但若沒有這些不可思議,就沒有他們兄妹幾個了。

    劉婉看王敬臉色有些躊躇,欲言又止,便問道

    “敬兒,有什麽事?有事盡管直說。”

    “娘,其實有一件事我沒說。不知道你會不會怪我。”王敬擔心地道。

    “什麽事,你說,你不說,我怎麽知道會不會管你。”

    劉婉笑著道。

    一看娘親這種輕鬆的語氣,應該不會惡語相向,王敬鬆了口氣說

    “娘,其實張尚書有問我,要不要留在京城,在工部做事。”

    “啊?有這等好事?”

    劉婉吃了一驚,道

    “你沒有留下嗎?”

    “是,我想回家。工部雖然資源多,機會大,但是我還是覺得回家舒服,做個小工匠,和娘子在一起,如此過一生就很幸福了。”

    王敬道。

    劉婉沒想到,王敬雖然內向,不愛說話,但自身對人生幸福的把握和認知,已經到了一個挺高的境界。

    不是所有男人都能有這種決斷,能毅然放下進入工部的機會,回歸小山村的平靜生活。

    “你不後悔嗎?工部的物料多,能人多,你和他們在一起,應該能製出更多有意思的工具,說不定還能當大官。”

    劉婉提醒道。

    “無所謂,這些資源雖然多,豐厚,但是人和人競爭也激烈,我不怕幹活辛苦,我怕小人背後使絆。

    咱們從小生活在鄉下,沒有能力抵禦他們的明槍暗箭。

    我聽吳縣令說過,在工部,那些工匠都是親幫親,鄰幫鄰,幾代都沒怎麽變更過人頭,都是子承父業的居多,所以他們是抱團的,我進去後,就象羊入虎口。”

    王敬侃侃而談。

    劉婉萬萬沒有想到,王敬想的這麽深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