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你能幫我嗎?

字數:6747   加入書籤

A+A-




    近距離之下,羽蘅明媚的眉眼中,光芒更盛。

    “王爺,煜王是個什麽樣的人,你最清楚不過。這種人,你隻要讓他按自己的想法行事,在大家眼前發表一番高談闊論,辦一樁差事,群臣自然明白他不可倚仗,哪裏還需要自己動手呢?”

    “郡主,”端王癡迷之色更重。

    “老九有什麽好,值得你這麽相信他托付他,論家世論支持論才幹,他都不如我!隻要你願意,端王妃之位也可以……”

    “王爺!”

    羽蘅厲聲喝道,心下失望到極點。

    端王妃還想為他生兒育女,他卻一點憐惜之心都沒有。

    徹頭徹尾的冷血無情!

    “王爺不必多說,我意已決。我還有事,不能多陪王爺了。”

    端王臉色一變,難堪到極致,顯然氣得不輕,他狠狠一甩袖子,轉身就走。

    羽蘅卻目送著他的背影對小夥計道,“以後端王再來,就說我沒空。”

    端王剛走,旁邊雅間的門就開了,一個身姿挺拔,相貌俊美帶了三分陰柔的人走了出來。

    秦鬆立寒著一張臉,看向端王的眼神十分不善,轉過頭來卻帶了幾分心疼。

    “原來端王一直在騷擾你。”

    “你都聽見了?端王位高權重,當然不會喜歡別人忤逆。”

    “王爺難道就能肆意妄為了麽?”

    羽蘅撫了撫額頭,不想再說那個討厭的人,轉而問道,“你今天怎麽來了?”

    “我有件事,要找你幫忙出出主意。”

    “什麽事?”

    兩人回到羽蘅的書房,小夥計端上茶,秦鬆立才輕輕開口。

    原來秦鬆立現在對秦家的底細越來越清楚,秦家先失去了湖廣這個生銀子的地方,又失去了喬元武這個北方將領和對大片邊境的掌控。

    再加上皇帝隔三差五的斥責,如今的秦家一派已是大廈將傾,動蕩不安。

    秦桓和皇後一麵需要大量銀兩穩住手下人的心,一麵又極其奢靡,不肯儉省分毫,整個秦家每月的開銷數額大得離譜。

    因此秦桓給他的壓力越來越大,不僅逼著他東挪西湊,還直接把戶部當自己家的庫房,想怎麽挪就怎麽挪。

    “睿王去北邊打了個仗,原先效忠秦相的那些地方士紳就都轉向了睿王,光此一項,每年就要少幾十萬兩,再加上湖廣,兵部也都離了心……我很快就會撐不下去了,到時還不知他們會怎麽逼我。”

    “那你想怎麽辦?”羽蘅問道。

    秦鬆立抬頭直視著她,那雙比女人還漂亮的眼睛裏鄭重無比。

    “我不想再躲在秦家光環之下了,我要讓皇上知道,我雖然姓秦,但心是忠君的。你有辦法能幫我嗎?”

    秦鬆立靠著秦家才能當這個戶部的官,如今卻想跟秦家脫離開,還要得到皇帝信任,不是那麽容易辦到的。

    羽蘅低頭思慮了一會兒,忽然眼中放光,微微一笑。

    “有了!”

    *

    幾日後,陸修安為了工部的事去禦書房見皇帝。

    “這幾日雲夢澤的知縣包卓寫信給兒臣,說今春下了不少雨,地裏的稻穀都長得很好,但眼看夏季雨水要多起來,河渠都沒錢疏通。”

    “兒臣查了查各地的上奏,也都有類似難處。春季播種後,各縣衙是最窮的時候,很難挪出錢來通渠,可是不通又影響收成。”

    “兒臣鬥膽,想了一個法子,能不能戶部先借銀子給他們通渠修河,專款專用,我工部的人願意出去巡視核實,等到秋收稅銀收上來,再核對銷賬。”

    皇帝凝神仔細聽了,覺得這個法子不錯,如果做的好,說不準每年的收成好了,稅銀都會增加。

    “此法不錯,朕準了,你去辦吧。”

    陸修安卻站著不動。

    “多謝父皇。兒臣隻有一點擔心,這銀子要戶部先撥。戶部,會同意嗎?”

    戶部沒了尚書,侍郎還是秦桓的人。

    這件事是睿王提議的,哪怕對戶部也有好處,恐怕他們也不會痛快答應。

    皇帝自然可以下聖旨命令,可是照之前糧草和餉銀的情況看,能不能做到位真不好說。

    皇帝顯然也明白這個道理,輕輕敲了敲椅子扶手,沉了臉色。

    該怎麽保證這法子一定能用成呢?

    陸修安也皺著眉頭思量了一會兒,忽然想到了什麽,說道,“兒臣記得秦鬆立是不是在戶部?”

    “誰?”

    皇帝茫然地看向簡茂。

    簡茂輕輕點頭,“回皇上,秦鬆立是秦家旁支的子侄,擅生意,去年入的戶部。”

    “皇上有所不知,”陸修安笑道,“兒臣和這個秦鬆立早在雲夢澤時就打過交道,當時賑災糧沒到,他主動拿出自己的一批糧食無償施粥,幫助雲夢澤的百姓度過難關。兒臣當時上表請賞時就提到過他。”

    這樣一說,皇帝有點印象了。

    既然有這麽一段過往,看來這個人在大是大非麵前還分得清。

    “簡茂,去叫他來。”

    簡茂領命出去。

    等待的空隙,皇帝上下打量著陸修安,試圖從他身上找出一點不耐煩的痕跡。

    現在煜王和端王為了太子之位明爭暗鬥,拉幫結派,最有實際功勞的陸修安卻悄無聲息沒有任何動作。

    連他手下的那些人也一樣安靜地過分。

    是真的不在乎,還是裝的?

    “在工部呆了這些天,感覺怎麽樣?”

    “回父皇,兒臣在工部學到了很多東西。”

    “哦?是嗎?”

    “是,父皇是知道的,工部的事情兒臣什麽都不懂,好在工部的老大人們都很願意教導兒臣,兒臣當然要虛心學習。”

    “今天這個主意,其實就是老大人們提出的想法,兒臣隻是加了幾個建議,拿出來同父皇商量罷了。”

    皇帝暗暗點頭,看樣子睿王還是和以前一樣踏實做事,並沒有把心思放在爭權奪利上。

    簡茂很快就把秦鬆立帶來了。

    秦鬆立第一次進禦書房,規矩地低著頭,進門就拜。

    “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吧,聽睿王說,你和睿王在雲夢澤就認識了?”

    秦鬆立這才起身,和睿王見禮後答道,“回皇上,臣當時隻是一介商賈,盡一份微薄之力而已。”

    “商人最逐利,你怎麽會願意捐出自家的糧食?”

    “商人逐利,也要靠天下太平,否則多少銀子都保不住。既然臣剛好碰到災情,自然要出手相助,不敢吝惜財力物力。”

    皇帝微微點頭,顯然很欣賞他的態度,接著給陸修安使了個眼色。

    陸修安將剛才的計策給秦鬆立解釋了一遍,又笑道,“本王隻擔心戶部不同意,或者不好操作,所以請大人來問一問。”

    秦鬆立卻眼睛一亮,已經俊美非凡的麵容更加生動。

    “睿王這個法子如果能成,想必年底的稅銀也會增加,好,真是好主意!戶部願意協助睿王!”

    陸修安卻緩緩問道,“秦大人不用向秦相報告了再回複嗎?”

    這也是皇帝最想知道的。

    秦鬆立果然沉默了一會兒,再開口卻道,“這是為國為民的好事,就算秦相有所不滿,微臣也能保證協助睿王,畢竟秦相不會到戶部來做事。”

    皇帝沉了聲音,“你連秦相的話都不聽?”

    秦鬆立趕緊跪倒。

    “臣能進戶部的確是多虧了秦相,可是臣知道輕重,隻能效忠於皇上,而絕非他人!”

    皇帝等的就是這句話,當即點頭應允。

    陸修安和秦鬆立又談了幾句,說好改日定好章程再來向皇帝回稟。

    接著雙雙退了下去。

    皇帝獨自沉思了一會兒,開口對簡茂道,“去查查他的底細,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和秦桓不和。”

    *

    幾天後。

    隨著煜王關禁閉的期限已到,簡茂回了皇上的話。

    秦鬆立的確為秦家旁支,一向不得重用,因為湖廣回歸朝廷,秦桓才調他上京的。且秦桓要他多番挪用戶部銀兩,秦鬆立卻極力周旋,做事穩妥,是個可用之人。

    皇帝輕輕點頭,把這個名字記下了。

    這幾日陸修安和秦鬆立商談融洽,第一筆銀子已經撥下去了,皇帝大為放心,下旨讓陸修安和秦鬆立全權負責此事。

    聖旨到,秦鬆立朝陸修安深施一禮。

    “多謝睿王相助,微臣銘記在心,必當回報。”

    陸修安不在意地付之一笑。

    “秦大人不必客氣,永安郡主相信你,本王自然不會懷疑。隻希望秦大人能說到做到,把這件事做好,做到底,其餘不該做的事,不要做。”

    陸修安俊朗帶笑的眼神中透著清冷,話中也似乎有深意,秦鬆立卻很明白陸修安說的是什麽。

    他是讓自己不要再肖想羽蘅。

    秦鬆立緩緩點了點頭,“微臣明白。”

    翌日,皇帝派去煜王府考校煜王讀書功課的大臣來回稟,煜王這半月的確專心讀書,長進不少,府中婢女也都遣散大半。

    皇帝很滿意,前些時日的不適一掃而光,容光煥發地好像年輕了十歲。

    其時已近六月,京中暑氣漸盛。接連幾天烈日高懸,蟬聲起伏,晌午時分大街小巷都安靜地過分,似乎人人都午睡了。

    這一天中午,卻有一個女人抱著孩子慢慢在街上挪步。

    她一身粗布衣裙洗得發白,似乎才二十出頭,從頭到腳都髒汙不堪,枯黃的長發淩亂地覆住了小半邊臉,腳上的鞋子已經露了腳趾頭。

    而她抱著的孩子,看不出多大,也和她一樣衣衫襤褸,埋在女子的肩上,似乎正在沉睡。

    她向路人詢問刑部衙門怎麽走,路人指給了她,又可憐道,“姑娘,你要去刑部幹什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