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真是比平時練功還累呢!

字數:4096   加入書籤

A+A-


        嵐陽夫人憤憤道“今日,花六娘費盡心思地張了臉,可她知不知道她這麽做會毀掉她的姐姐!

    這件事不會就這麽算了,之後,我定會想辦法幫花五小姐正名!花六娘休想用一本不存在的書敷衍我!”

    段娘子笑道“哎呦,那感情好,到時候我一定與夫人一起欣賞花五小姐樓塌時的壯景!”

    此刻,段娘子已經化身成了花芊芊的小迷妹,誰敢說她家六娘一句不是,她定要懟得她懷疑人生!

    ……

    因為皇上的介入,賞梅宴的進程就加快了許多,詩文之後又考較了茶藝和焚香。

    這兩項眾人的表現得中規中矩,沒人再急於站出來表現自己。

    眾人都不求表現得有多完美,隻求不像花舒月等人那般出了差錯就好。

    兩場考較後,太師府的柳小姐和端妃的侄女婁語晴分別得到了兩塊玉佩,還有幾位小姐得到了金簪金鐲子此類的賞賜。

    瞧著幾位收到賞賜的小姐們高高興興地坐回到座位上,程甄悄悄地打了個哈欠。

    “唉,什麽時候結束呀,這哪裏是賞梅宴,真是比平時練功還累呢!”

    花芊芊笑著將手臂伸到程甄麵前,“要是累了就倚在我手臂上休息一會兒,不過估計用不了多久就會結束了。”

    “真的!?”程甄眼睛一亮,可隨即又撅起嘴來,“可是皇後娘娘請了段娘子,估計還會考較女紅吧!”

    嵐陽夫人評判詩文,清河郡王乃是茶藝高手,而且聽說他的舌頭和鼻子能辨天下百味,所以請他來評判茶藝和焚香技藝。

    剩下的段娘子不用想也知道,定是還要考較眾人的女紅。

    她這雙手,拿劍拿鞭都沒問題,可就是怎麽都拿不好繡花針。

    “也未必,若是還要考較女紅,那些宮侍們應該已經將繡線呈上來了。”花芊芊笑道。

    “對啊,我怎麽沒想到!”程甄又來了精神,挽住了花芊芊的手臂興奮道

    “那是不是要擺宴了?我肚子都快餓得打鼓了!”

    花芊芊看著小幾上隻剩下各種果核果皮的盤子,頭上飄來數條黑線。

    別人桌子上的果盤都是滿滿的,一動未動,就她們這邊已經吃空了,這丫頭居然還說她餓了!

    花芊芊看著程甄,揶揄道“你這飯量,以後你的相公不知道要賺多少俸祿才能養得起你!”

    這話讓程甄的臉上立刻飛上了兩片紅霞,揪著衣裙的一角一邊揉一邊小聲道

    “我,我吃得很多麽?那我以後少吃點就是了。”

    棒槌現在還沒有功名,即便他考中武舉,俸祿也不會有多少,要是棒槌知道了她的飯量,怕養不起她那就糟了!

    想到這些,程甄都覺著自己的肚子沒那麽餓了。

    可坐在這裏實在有些無聊,她便開始東張西望了起來。

    瞧見縮在花老夫人身後的花舒月,程甄的小嘴兒又撅了起來。

    “六娘,花舒月居然將別人的詩文據為己用,真是越來越沒臉沒皮了!”

    花芊芊隨著程甄的眸光看了過去,瞧見花舒月那張比黃紙好看不了多少的臉色,輕輕彎起了嘴角。

    前世,花舒月可是因為這幾首詩成為了名花榜上的第一才女。

    無數才子為其折腰,一時間,花舒月成為了大奉不可被人褻瀆的神女。

    後來,花舒月又陸陸續續寫了許多驚世之作,還被史官們編入了大奉史冊。

    她本也一度以為花舒月是真的很有才華,直到她在卓神醫的手劄中讀到了一首關於描繪人間疾苦的詩句。

    那首詩與花舒月後來所作的一首詩一字不差,可卓神醫應該是好多年前就作古了,那手劄也絕對有許多年了,怎麽會與多年後花舒月所作的詩詞一模一樣!

    而且,她發現花舒月作的那些詩風格迥異,並不像一人所寫,且詩中有許多風景描繪,不是身臨其境是很難寫出來那樣的詩句的。

    花舒月幾乎沒有離開過京都,平時連書都不碰,怎可能將天南海北的景致描繪得那般淋漓盡致!

    雖然她不清楚花舒月的那些詩文是從何而來,可她可以斷定,她定是抄襲了別人的詩文!

    “六娘,皇後娘娘不追究這件事,這件事就算了麽?她今日偷了別人的詩文,明日不知道要偷什麽!”

    花芊芊收回了自己的視線,緩聲道“別急。”

    算了?

    怎麽可能。

    等賞花宴結束後,還有一份大禮等著花舒月呢,這是她送給她的第一份回禮,希望她會喜歡。

    兩人說了一陣話也不見皇後吩咐人安排繡線繡針,眾人還以為賞梅宴到這兒結束了,卻聽皇後又開口道

    “今日叫大家來除了賞花品茶,其實還有另外一件事。”

    皇後娘娘掃了一眼在座的諸位後輕輕歎了口氣。

    “大家都知道,今年冬天比往年都要冷,不僅北方冷,南方也受了災。

    前些日子皇上收到了建安巡撫的急奏,建安連日暴雪,災情頗為嚴重。

    本宮聽說此次雪災不僅壓塌了許多房子,還凍死了不少人!

    本宮想著有許多孩子沒了父母,還有那些失去了兒女的老人無人照顧,這心裏就十分難過。

    本宮遠在京都,也幫不上什麽忙,既然出不了力,那便想出些金銀送到建安去。

    一是幫一幫建安那些百姓,其次也是想幫皇上分些憂。”

    聽了皇後的話,端妃悄悄地撇了撇嘴。

    募捐就募捐,說得那麽好聽還不是故意說給皇上的!

    這老女人,為了與她爭奪皇上的寵愛和重視,真是費盡了心思。

    不過她費這麽多力氣又有什麽用,她兒子是個殘廢,即便是嫡長子,這輩子都做不成太子!

    與臉上寫滿不屑的端妃不同,提起雪災,淑妃與皇後一樣,也是一臉的憂色。

    “娘娘說得極是,臣妾等在後宮後宅,想不出什麽辦法幫皇上分憂,拿些銀子為百姓們盡些綿薄之力也是好的。”

    說著,她對身邊的侍女道“去將本宮的紫檀木匣拿來交給皇後娘娘,那些首飾就算是我對建安百姓的一份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