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章邢信夜襲營寨 李三刀三敗邢信

字數:2582   加入書籤

A+A-


                      稊歸城,縣令府,李三刀坐在太師椅上,一隻手拄在椅子扶手上,不斷的用手縷著幾根稀疏的胡子,嘴裏麵碎念著“如今三縣已得其二,剩下建平一城也不足為慮,唯一讓我憂心的是,孫宥謙此去汴京城已有些時日,恐怕過不了多久就會返回,介時見到我羽翼已豐,老狐狸怕是要再對我施加手段了,若用南郡郡守之位,換我數萬兵馬與九龍山一眾兄弟,我心有不甘,若是”

    二狗在一旁聽的頭大,煩的打斷了李三刀的碎碎念,二狗說道“老大,你這碎碎叨叨的念道了一早上了,那孫宥謙有什麽好怕的,打打他就就是了”

    “你個憨貨懂些什麽?就知道打打殺殺,你可知道孫宥謙和益州太守堯承允即將結為親家,而我們夾在荊州和益州中間,介時兩麵夾擊,可還有我們的活路?”李三刀反手就是一個爆栗,怒氣說道。

    “那那怕什麽,大不了俺俺去宰了孫宥謙!再說了,那孫宥謙巴結小皇帝的外祖父,人家還不不一定理會呢。”二狗假裝揉著頭上被打的地方,不服氣的說道。都說二狗憨,其實二狗有時候還是很精明的,就比如這時候,李三刀打在二狗頭上明明就跟撓癢癢一樣,可二狗偏偏裝出一副吃痛的樣子,一是為了讓李三刀有麵子,二是讓李三刀知道,你打疼我了,不要再打了!

    李三刀聽後沒有再對二狗發火,反而安靜下來,沉吟了一陣,突然開口對二狗說道“二狗,你剛才說什麽?”

    “啊?俺俺說人家不不一定理會孫宥謙。”二狗狐疑的說道。

    “不是這句,上一句。”

    “孫宥謙巴結小皇帝的外祖父?”二狗不是很肯定的說道。

    “外祖父?外祖父!你是說益州太守堯承允是小皇帝柴琮的外祖父?是上一任皇帝的老丈人?二狗,你真是太棒了!我愛死你了!”李三刀激動的搖晃著二狗的肩膀,然後吧唧一口親上了二狗的臉蛋,狗撒歡一樣的跑出去了。

    二狗嫌棄的抹了抹自己臉上的口水,鄙夷的看著李三刀離去的方向,小聲說道“你你還說俺是憨貨,俺看你才憨,你這個臭流氓!”

    李三刀離開縣令府後便找上了段錦彭,安排他率領特種營的戰士在孫宥謙回歸途中伏擊其車隊,務必擊殺孫宥謙,為了掩人耳目,他隻讓段錦彭帶了一百人馬。很快,包括段錦彭在內的一百人個個騎著戰馬威風凜凜的從稊歸城飆射而出,策馬奔騰而去。出了城門,段錦彭的心裏異常的暢快,自從投入了李三刀麾下,除了訓練出了二百多位武藝高超的特種兵外,幾乎毫無建樹,看著九龍山其他統領屢屢建功,他早就心癢難耐。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今日終於有了建功的機會,他怎能不珍惜。隻是讓他唏噓的是,那個曾經隻能讓他仰望的存在,即將變成他的劍下之魂。

    大軍在稊歸城休整了幾日後,李三刀領著近兩萬兵馬再次出征了。這幾天內李三刀安排人把這次俘虜的三千敵軍派人押送到了夷陵城,交由張文單獨看管,也由景華清和阮永春二人輪流去做思想工作。稊歸城沒有留下太多的兵馬,隻有一千多步兵和一些弓箭手,另外監軍韋君智由於怕死也沒有跟著,美其名曰相信李將軍必能旗開得勝,凱旋歸來,要在這裏為李三刀準備慶功酒。而李三刀也樂得沒有這小人煩擾,到也沒有說什麽。

    當天沒到傍晚,李三刀大軍便到了建平城正東十裏外的地方,沒有選擇在一個山丘之上安營紮寨,而是在兩個山丘中間的平地。埋鍋造飯,不一會,嫋嫋炊煙趁著西方的紅霞升騰而起。李三刀命令代飛龍帶領偵察營細作和斥候,自建平城至營寨每十米一個,隱蔽身形原地待命,等候傳遞消息,並且整夜加班。因為李三刀判斷,以邢信為首的馬衡部隊,在吃過兩次敗仗之後,必然不會坐以待斃,因為馬衡部隊最擅長的就是正麵交鋒作戰,其兵將之悍勇,在九州之中罕有敵手,前兩次就因為固守城池才著了李三刀的道。

    夜裏兩點左右,建平城內果然有調兵遣將的呼喝聲,和馬匹的啼鳴聲,在邢信率兵馬出城之時,李三刀就已經得到了情報,一道道軍令迅速的被分派下去,不一會兒,大營之中已經空無一人。待邢信部隊趕到之時,見大營內燈火寥寥沒有幾盞,而且極為靜謐,邢信發覺了一絲危機,他彎弓射下了高塔之上的幾個草人,由於夜色很深,邢信並沒有發現異常,在報仇心切的驅使下,邢信還是派了一隊人馬進入了大營內亂砍,見沒有聲響,邢信大驚,才知道中計了,急忙讓大軍撤退。不過李三刀技高一籌,將大營安紮在了峽穀較深一些的地方,待邢信發覺之時,卻是有些晚了。但見兩側的山坡之上突然亮起了無數火把,而後漫天的箭矢飛射而來,隻一瞬間,便有千餘名士兵倒下,然後從兩側半山腰上傳出如雷般的喊殺聲,林威、沙摩柯、扈三娘騎在戰馬上率大軍衝殺而來,隻片刻後便交戰在一起。都說馬衡部隊在九州戰力排第一,那絕不是虛言,盡管受此埋伏,損失慘重,馬衡部隊眾多將官士兵沒有一個露出膽怯之色,依舊隊列整齊,朝後方突圍而去。最終馬衡部隊僅帶著三千餘人突圍成功,留下了數千俘虜和遍地的屍體。

    經此一戰,沙摩柯和扈三娘夫妻二人對李三刀佩服的五體投地,打消了心中最後一絲疑慮,有些慶幸當初在向陽山上做的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