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攻占潼關,張虎上陣

字數:4502   加入書籤

A+A-


    講真,劉封差點兒忘記了,諸葛亮除去是個政治家、戰略家以外,還是個發明家。

    轟隆隆!

    伴隨著一道巨響,潼關城門被攻占開來。

    “哈哈,漂亮,殺啊,給朕殺啊!”

    劉封大喜下令。

    十萬北伐大軍登時進入潼關城中。

    “不!我初為托孤大臣,就要遭受這種慘敗嗎?潼關不能丟,潼關不能丟啊!”

    眼睜睜看著蜀軍就城,曹真雙眼通紅叫喊起來。

    “哎,大將軍,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咱們還是快撤吧!”

    張郃看不下去了,拉著曹真就要逃走。

    “曹真,汝欲逃往何處?”

    就在這時候,一陣叫喊聲響起,乃是黃忠和趙雲率先帶軍追殺上來。

    “快,攔住他們!”

    張郃下達命令,潼關守軍們紛紛上前,欲要攔住黃忠和趙雲前進步伐。

    隨即,張郃帶著曹真就要繼續逃奔。

    怎甘心獵物就這樣逃走,黃忠拉弓搭箭對準曹真逃跑方位。

    嗖!

    一箭射去,不偏不倚,剛好射中正在逃跑的曹真腰部。

    “痛死我也!”

    曹真慘叫一聲,接著就是一頭栽倒在地上。

    “不,大將軍,您不能倒在這裏,絕對不能倒在這裏。”

    張郃緊張兮兮說著,像是拉死豬一樣把曹真拉去。

    最終,張郃和曹真成功逃走,潼關守軍卻是被蜀軍給全殲了。

    拿下潼關後,劉封暫時沒有繼續東進,而是留下魏延率領兩萬守軍鎮守關卡,他則率領剩下的軍隊班師返回長安。

    如今潼關被拿下了,他倒是可以放心將蜀漢都城從成都遷移到長安啦……

    洛陽城。

    大魏皇宮。

    聽聞潼關失守的消息,新上任的皇帝曹叡大驚失色。

    潼關淪陷,目前洛陽唯一的屏障便是函穀關。

    若是函穀關再丟了,那洛陽就危險啦!

    想到這裏,曹睿感到後背一陣冷汗直流,不由得詢問大臣們道“諸君,有誰可願意去鎮守函穀關?”

    大將軍曹真返回洛陽後就一病不起,就算他沒事,曹叡也不敢用他了,敗軍之將何以言勇?

    托孤大臣,大司馬陳群主動出列道“啟稟陛下,函穀關已是我都城最後一道屏障,理應派遣一大將前往,微臣舉薦由車騎將軍徐清領白波軍前往鎮守。”

    不知是不是因與徐晃生前交好緣故,一遇到什麽重大職責,陳群總是向上麵推薦徐清。

    司馬懿第一個站出來反駁道;“陛下,臣以為不然也。”

    “車騎將軍正在南陽防禦關羽,若是把他撤走,無人能敵關羽,則關羽隨時隨地會帶軍逼近洛陽,到時我主同樣危機。”

    不讓徐清去函穀關,防禦關羽是一個原因,重點還是司馬懿覺得,徐清跟劉封關係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

    雖然沒有證據指證說徐清跟劉封有所勾結,但司馬懿覺得自己必須竭盡所能阻止徐清前往鎮守函穀關。

    見司馬懿反對自己提議,陳群倒也沒惱火,反倒是淡然詢問道“那按照仲達之見,當派遣何人前往鎮守函穀關?”

    司馬懿當即回答道“前將軍張虎,乃已故剛侯張遼之子,昔日合肥城,張遼八百破孫權十萬吳軍,今派遣其子鎮守函穀,定然再現當年輝煌。”

    此話一出,曹叡若有所思點頭道“嗯,那就按愛卿所說,隻是張虎年幼,朕擔心他會中劉封計謀。”

    “這樣吧,仲達公與張郃將軍為正副帥,帶著張虎一起前往函穀關。”

    司馬懿舉薦張虎,可不是為了自己上戰場。

    可想而知,司馬懿急忙出口道“陛下,臣身兼托孤大任,怎能離開陛下呢?”

    曹叡淡然道“朕隻是年幼,但也沒小到不能自理程度,再者說了,徐清同為托孤大臣,他不是也在南陽阻止關羽嗎?”

    “仲達公前往函穀,隻要能夠短時間內阻止劉封,等朕籌集夠反擊兵馬,到時定能夠力挽狂瀾。”

    確實,曹魏再怎麽說也是背靠整個北方的帝國,隻要能夠阻止劉封進一步擴張,很快就能緩過勁來。

    到時候轉守衛攻,猶未可知。

    司馬懿聞言,隻好無奈撫手道“微臣遵命。”

    公元年春,休整完畢的劉封,再度出潼關,向著函穀關進發。

    這一次,他要將整個司隸拿下,曹魏要麽遷都,要麽滅亡。

    很快,劉封就領軍抵達函穀關前。

    函穀關城樓上,看著十萬蜀軍如約兵臨城下,不管是司馬懿還是張郃,全都默然了。

    “這個劉封,膽子還真是大啊。”

    “看樣子,他不滅亡我們曹魏,是絕對不會罷休了。”

    聽著二人一字一句話語,與劉封有著殺父之仇的張虎,卻是不爽了

    “兩位大人,你們這話也太漲他人誌氣,滅自己微風了吧?”

    “他劉封是有三頭六臂不成,你們懼怕成這幅樣子?”

    “昔日家父在合肥城前,憑借八百步兵便大破孫權十萬大軍。”

    “今日家父留下的八百士兵尚在,我願率領他們去擊垮劉封的十萬蜀軍。”

    聽著張虎豪情壯誌話語,司馬懿和張郃紛紛點頭讚同。

    “好,好哇,難得張虎少將軍如此英武,若是文遠將軍在天之靈看到這一幕,定然很是欣慰的。”

    “那我等就祝張虎將軍能夠大破敵軍咯,還請張虎將軍放心去吧。”

    二人吹捧的話語,使得本就年少輕狂的張虎,頓時也就膨脹起來。

    “好,那二位就看著,我是如何殺敵建功的吧。”

    說罷,張虎領命而去。

    望著他離去的背影,張郃略微有些無語問司馬懿道“仲達先生,您如此忽悠一個小輩,萬一他真的戰死沙場,我等真對得起文遠將軍在天之靈呼?”

    司馬懿不滿撇了撇嘴巴“哎,張郃將軍此言差矣。”

    “在下觀張虎將軍之勇,絲毫不下於其父張遼。”

    “隻要有萬分之一擊敗蜀軍的機會,咱們都應該試一試不是嘛?”

    “再者說了,忽悠張虎將軍的時候,您不是也說話了嘛?”

    “事到如今,您埋怨在下,又是何意呢?”

    張郃被司馬懿說得老臉通紅,也就閉口不言,不再說什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