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8章 九零年代對照組(18)

字數:3907   加入書籤

A+A-


    焦冬梅抱著泡好的衣服,心不在蔫地回家了,進屋搖醒還在呼呼大睡的周全才:“老周,老周……”
    “幹啥啊?還早呢,讓我再睡會兒!”
    周全才撐開眼皮瞄了眼床頭櫃上的石英鍾,翻了個身想要繼續睡。
    “你知不知道徐家那燒餅攤一天能掙多少錢?是不是不老少?”
    “我咋知道啊!你又不讓我去他家攤上買燒餅。”
    “……”
    焦冬梅聽得一陣來氣,碎碎念道:“食堂燒餅一毛錢一個,他家燒餅最便宜的都要兩毛,誰那麽傻白給他們掙一毛……再說,不讓你去買,又沒不讓你打聽他家生意……”
    “媽,幾點了?”
    高低床上的周嬌姐弟倆被吵醒了。
    一看時間還不到五點,雙雙又躺了回去。
    焦冬梅心裏有團無名火蹭地被點燃了:
    “五點不到怎麽了?我還不是這個點起來了,七點半上班,這中間多少家務活要幹?生爐子燒水,買米買菜,完了還要給你們洗衣服,哪天不得這麽早起來?周嬌,你當姐姐的,能不能起個好頭?早點起來幫媽幹點活?看看隔壁徐茵,最近哪天不是天沒亮起來?難怪她弟弟也起得這麽早……”
    周嬌越聽越煩,把半夜熱醒後踢到腳邊的毛巾毯拉上來,啪地蓋住臉:
    “媽你能別大清早的就嘮叨嗎?我七點半還要上班呢,多睡會兒怎麽了?徐茵徐茵,就知道拿我和她比較,她又不上班,困了可以隨時回來睡覺,要不你和我爸也賣燒餅去,我也不去上班了,天天蹲家裏,跟著你們賣燒餅怎麽樣啊?”
    “……”
    焦冬梅一時啞口無言,想想也對——
    徐家兩口子都是下崗工人,他們閨女畢業到現在也沒落實工作,一家不做燒餅生意就等著餓死。
    不像自己兩口子,雖然沒領到兩萬塊,但保住了崗位;閨女也因為前天救了機械廠的廠長撈著了一份機械廠廠辦的清閑工作,坐坐辦公室寫寫東西每個月就有三百塊,轉正也不用愁,廠長一句話的事。
    一家四口有三口人都是大廠正式工,每個月有穩定收入,不用像隔壁天天起早摸黑那麽辛苦。
    這麽一想,焦冬梅的心氣順了不少,男人、孩子繼續睡著也不再有怨氣,端起泡著衣服的洗衣盆,下樓去天井刷洗了,順便打聽打聽徐家賣燒餅的賺頭。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徐茵一家起來後,忙得像個陀螺,徐茵帶著舅舅揉麵。
    燒餅要做得好吃,並且想讓上至八十歲、下至兩歲的孩子都咬得動並愛上它,層層酥皮是關鍵,多一分過酥容易掉渣、少一分太硬吃了容易噎,甩麵揉麵是個技術活。
    徐茵不厭其煩地教舅舅揉麵,徐瀟蹲在一旁認真看,徐伍一負責拌肉餡以外的餡料。
    肉還在買的途中,馬春芳負責買菜買肉。
    昨晚她又想出了一個新口味——梅幹菜燒餅。
    不過燉過肉的梅幹菜做餡料才好吃,起得再早農貿市場沒開也沒轍啊,因此今天早上是來不及了,買回去燉上,傍晚出夜攤可以試試。
    因此除了跑肉攤,還去了賣幹菜的攤子。
    路上還尋思:要是梅幹菜燒餅賣得動,以後讓老娘負責曬幹菜。肥水不流外人田,能給自家人掙的錢,哪能讓給外人呢?
    一切準備就緒,差不多六點了,一人吃了碗徐茵煮的清湯麵,這會兒不吃,一會兒忙起來就沒工夫吃了,因此不管餓不餓,都要吃一碗墊墊肚子。
    吃完早飯,一家人出攤了。
    徐茵騎三輪車,載著兩口爐子,一口送到爹媽擺攤的機械廠門口。
    原本是兩口子合力抬過去的,這不有三輪車了麽,人力能省一點是一點。
    放下爐子,拎著麵團桶、餡料盆等瓶瓶罐罐的兩口子也到了,一個生爐子、一個收拾台麵。
    徐茵見他們忙得還算井井有條,便沒再耽擱,招呼舅舅、弟弟上三輪車,載著他們去五條街外的紡織廠門口擺攤。
    一家人忙進忙出,沒留意天井裏洗衣服、洗菜的女人們此刻都停下了手裏的活,無人不在專心吃徐家的瓜:
    “喲,今天兩個爐子了,還添了輛三輪車,三輪車可不便宜。”
    “瞧著不像新的,從別人那買的二手車吧。”
    “二手那也是三輪車,起碼要幾十塊。”
    “看來徐家這燒餅生意不錯,一個爐子不夠烤,又弄了個爐子,難怪馬春芳把她弟弟叫來了。”
    “你們誰知道老徐這一天生意下來,大約能掙多少啊?”焦冬梅衣服洗好了也沒回去,站在旁邊打探。
    “具體多少誰知道啊,他們又不可能跟我們說。”旁邊一個婦女笑著道,“不過我家老劉幾乎每天都去買他家的燒餅吃,最便宜的兩毛,最貴的五毛,老劉說他等燒餅的那會兒工夫,賣出了起碼三十個。
    “謔!等個燒餅的工夫就賣出了三十個?按最便宜的兩毛算,也有六塊錢了!這不得了啊!一天下來,掙個三十塊不在話下。”
    “一天三十?一個月那不就上千了?”
    “難怪又添了個爐子,生意好,誰不想多掙點。”
    “你們說,我家要是也弄個爐子去擺攤,會有生意嗎?”有個婦女期期艾艾地征詢大夥兒的意見,“我家老梁也想去試試,工作實在不好找,這幾天我跟著他跑了好多地方,別說正式工,臨時工都沒有廠子要。”
    “別說,我家也有這想法,昨天我和孩子爸還去五金店看爐子了呢,可惜沒看到合適的。老徐家那爐子,聽說是他閨女自己搗鼓的,要不是臉皮不夠厚,我都想上門去討經驗了,哈哈。”
    “是啊,他們肯定不會告訴我們怎麽做爐子,誰會把到手的生意往外送?”
    焦冬梅在一旁拱火:“我那天見著老徐的閨女做爐子了,好像挺簡單的,就是把一些爛棉花啥的填在鐵皮桶裏,糊上幾層泥,底下挖個洞生炭火,沒什麽技術難度,你們兩家既然沒找著工作,那就試試唄,試試又花不了幾個錢,頂多浪費一個鐵皮桶,萬一搗鼓成了呢?”
    那倆心裏蠢蠢欲動的婦女被拱成功了,互看一眼:“那試試?要是真的有生意,我們也可以拉去別處賣,不跟老徐家搶生意就好了嘛。”
    “對對對,試試吧!”
    焦冬梅撇撇嘴,她還等著這兩家的燒餅攤子開起來後跟老徐家打擂台呢。
    最好把燒餅的價格打下來,打到和食堂一個價。
    一毛錢一個燒餅,生意再好,賺的還能有廠裏上班多?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