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錢要省著花

字數:4528   加入書籤

A+A-


                      三兩鹽、兩斤油、兩個碟子、四個碗。

    一口鍋,一把菜刀,一把柴刀,兩把鐮刀,一個鋤頭……

    薑二丫還要再買別的東西,薑二牛一把攔住了她。

    “筷子不用買,回村後我砍些竹子來,削一削就有了。”

    “鍋鏟也不用買,竹子不但可以削筷子,還可以削竹鏟子、鍋刷子、竹杯子、牙簽……”

    “水瓢也別買了,你要是用不慣竹節做的水瓢,我就去趙大娘家要個老葫蘆,把老葫蘆對半劈開,就是兩個水瓢了。”

    “水桶和繩子先別買,我要用的時候上別人家借,用完了再給人家挑一擔水送回去,別人會借給我的……”

    薑二牛一攔再攔,說的也都是省錢的好辦法,薑二丫想了想,道“那水缸和睡覺用的被褥總得買吧?”

    薑二牛點點頭,“買,買!

    但是,被褥的事先不用急。

    現在天還熱著,晚上拿個衣服蓋蓋肚子就行了,等天涼了,咱們攢夠了錢,再買也不遲。

    咱們現在總共隻有這麽一點兒錢,要花在刀刃上……”

    從雜貨鋪出來,薑二牛還不放心地問道“你說糧食的事情你有辦法,你有什麽辦法?”

    薑二丫沒有回答,隻說道“到時候您自然就知道了。我肯定不會餓著您的,您記住這一點就行了。”

    說話間,父女倆來到賣缸的大爺麵前,薑二丫問道“大爺,這水缸怎麽賣?”

    賣缸的大爺道“二十文。”

    薑二丫買了這麽多東西,大概知道了,這裏的一文錢,約等於現代的一塊錢。

    要是在現代,二十塊能買這麽大一個家用水缸,薑二丫肯定會大呼便宜。

    可是現在……

    她捏了捏快速癟下去的錢袋子,問道“能不能便宜一點兒?十五文怎麽樣?”

    大爺搖了搖頭“不行不行,十五文太少了!”

    “那我再加一文,十六文行不行?”

    大爺說什麽也不答應,“我這是小本買賣,本來也掙不了幾個錢,小丫頭還價太狠了……”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薑二丫答應以十八文的價格買下水缸,但她要求大爺再送她兩個裝鹹菜的小罐子。

    大爺被她磨得沒了脾氣,隻好把兩個小罐子塞到她的手裏。

    薑二丫付了錢,賣缸的大爺問了問“家住哪兒啊,要是遠的話,就再給我五文錢,我讓我兒子趕著牛車把缸給你們送到村裏去。”

    如果距離不遠,大部分人為了省這運費,會選擇背著缸慢慢走回去。

    薑二牛道“我們是杏林村的。”

    杏林村說近不近,說遠不遠,從這裏回杏林村,步行需要半個時辰。

    但要把這麽沉重的大缸一路背回杏林村,一般人顯然是做不到的。

    體魄值為5的薑二丫倒是想試試,但薑二牛不答應,說他來背,他怕她一不小心,把缸給砸碎了。

    薑二丫又想講價“十八文買來的缸,運回去還要五文錢啊,這運費會不會貴了些?”

    大爺吹胡子瞪眼“五文錢還貴?

    你們父女兩個買了這麽多東西,能全背著走回杏林村嗎?

    隻要花五文錢,不但能把這沉重的水缸運回去,你們買的東西也可以放到牛車上捎回去。

    你這小丫頭這麽瘦,占不了多少地方,放完東西,還可以擠上牛車去歇歇腳。

    多劃算呐!”

    薑二丫順著大爺的話一想,也是,才五文錢,既送了貨又載了人,的確挺劃算。

    見薑二丫點頭答應了大爺,薑二牛隻好數出五文錢來。

    大爺收了錢喊了一聲,他的兒子就趕著牛車來了……

    回村的路上,坐在牛車上的薑二丫對著薑二牛嘀咕“總覺得還漏了什麽重要的東西沒買。”

    薑二牛捂著淺了一半的錢袋子,道“買齊了買齊了,都買齊了!”

    說好了不必要的東西先不買的,二丫卻又返回雜貨鋪,買了兩個牙刷。

    牙刷那種新鮮出來的玩意兒,死貴死貴的,一個要二十文,比水缸還貴,心疼死他了。

    刷不刷牙有什麽要緊的?杏林村裏總共也沒幾個會刷牙的。

    見薑二丫緊鎖眉頭,薑二牛又放柔了聲音,道“要真缺了什麽,咱們以後慢慢添就是了。剩下的這些錢,真的不能再亂花了。”

    薑二牛始終不覺得薑二丫能解決糧食的問題。這些錢他得留著,萬一薑二丫弄不來糧食,他就還得花錢去糧鋪買。

    薑二丫“嗯”了一聲,不花就不花,反正她也知道去縣城的路怎麽走了,等她莊園裏的糧食收獲了,她就賣糧食換錢,再拿錢去買自己需要的那些東西。

    她需要做菜的調料。隻用油和鹽做菜,滋味兒肯定不好。

    也需要新的衣物。

    加上身上穿的這套,她總共隻有兩套換洗的衣服,是用林秀秀穿壞了的舊衣服改的,上麵補丁摞著補丁,穿著硌的慌,不小心扯一下,立馬就是個大洞。

    她爹的衣服也沒好到哪兒去。估計也是老薑頭他們穿過幾年的舊衣服。

    至於其它還需要什麽,薑二丫一時還真想不起來了。

    先這麽過著吧,具體缺了啥,到用時自然就知道了。回頭記下來,與調料和衣物一起買。

    到時候,她就不帶她爹一起上街了,省得他總攔著她,說這個不需要,那個不必要的……

    ……

    大爺的兒子趕著牛車,順著薑二牛指的路,來到了杏林村的祠堂門口。把水缸和東西都卸下之後,他便趕著空牛車離開了。

    薑二丫把裏正給的那兩間偏房的鑰匙拿了出來,打開房門,先通風換氣,再大致的清掃了一遍。

    薑二牛把水缸傾斜著,一點兒一點兒地轉著,挪進了其中的一間房。

    接著,薑二牛去趙大娘家借了一擔水桶,去村口的吃水井裏挑水了。

    一事不煩二主,薑二丫也去了趙大娘家,開口借糧食。

    借十斤,六天以後還十二斤,這種好事一般人肯定會答應。

    但趙大娘聽了,卻不答應了。

    “那不行,借十斤,憑什麽要還十二斤啊?

    還十斤就行了!

    六天以後要是還不上也不要緊,秋天收了糧食再還也一樣的。”

    說完,趙大娘就去給薑二丫稱糧食了。

    薑二丫十分感動,借著討水喝的時機,往趙大娘家的水缸裏注入了不少靈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