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尋仇請找薑二丫

字數:4079   加入書籤

A+A-


    薑老太說完,猛地一回頭,朝捂著雙眼的辛臘梅和薑明珠大喊:“捂什麽捂?露的人不羞,你們這看的人倒羞上了。

    羞什麽羞?再不過來,人家就要把大山打死了。回頭你們沒了丈夫沒了爹,就有的哭了。”

    辛臘梅著急地大喊:“娘,您先把他的褲子提上去。”

    隻看到個屁股蛋子,她都怕得要命,萬一那人轉過身來,導致她看到了不該看的東西,那她還活不活了?

    傳出去,那些說閑話的人隻會說,是她自己浪、自己賤、自己主動去看的。她到時候就算長一百張嘴,也解釋不清的。

    所以,最好別看。

    薑老太明白辛臘梅的顧慮,迅速把黃五常的褲子往上一提,同時喊道,“已經提上去了,快過來撓死他!”

    辛臘梅小心地從指縫裏瞧了瞧,見黃五常的褲子果然被提上去了,這才將雙手從眼睛上移開,朝黃五常撓了過去。

    麵對打傷她丈夫的凶手,辛臘梅下手毫不留情。

    薑老太一邊在一旁助攻,一邊點頭稱讚。

    “你們縣城的姑娘潑起來,跟我們村裏的也沒兩樣嘛,還行,總算不是一無是處。”

    薑老太說著“一無是處”這四個字的時候,瞪了瞪站在一旁發愣的薑明珠。

    薑明珠為了證明自己並不是一個一無是處的人,奮力抱起地上的棺材板子,朝黃五常身上壓了上去。

    要不是反應快,薑老太和辛臘梅就要被薑明珠這個無差別攻擊的“群攻技能”誤傷了。

    黃五常倒在地上,被壓在棺材板子與地麵之間。

    薑老太黑著臉剜了薑明珠一眼,往棺材板子上麵一坐。

    黃五常隻覺得胸口一疼,連呼吸都變得艱難起來。

    等三代女人製住了黃五常,老薑頭才放開薑棟梁。

    薑棟梁一被放開,就朝這邊衝了過來。

    他急急忙忙的拿出隨身攜帶的“神仙水”,一口一口地往薑大山的嘴裏灌,一遍一遍地說,“大哥別怕,有神仙水在,你會好起來的。”

    薑大山又被感動了一次。

    喝了“神仙水”,薑大山的傷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恢複著。

    老薑頭一把奪過薑棟梁手中的水囊,心疼地說道:“夠了夠了,已經見效了,別再浪費了。”

    老薑頭把水囊藏好,才問薑大山,“這人是誰?我剛開始還以為他要搶我們的銀子,誰知他根本就不追我,隻專門打你,這太奇怪了。”

    薑大山的眼神陰了:“不知道,我和您一樣,也是第一次來這東昌郡城,根本就不認識這裏的人。”

    薑大山撒謊了。

    他其實已經認出黃五常來了。

    在天坑邊上挨的那頓打太疼了,他記憶深刻。

    那天打他的總共有六個人,聽他們說的話,他們是一家子的親兄弟,去大屏山是為了取天坑底下的一件東西。這人排行老五。

    薑大山也猜出黃五常為什麽要打他了。

    肯定是他們打不過薑二丫,被薑二丫搶走了天坑底下的東西,又恰巧碰上了他,所以就來打他泄憤。

    薑大山在心裏狂吼,明明是薑二丫搶了東西,特麽的,為什麽受傷的總是我?

    這些個欺軟怕硬的狗東西,有本事找薑二丫去啊!

    棺材鋪的老板見黃五常剛到他店裏買了七口棺材,貨還沒開始送,錢款也沒付清,他就因尋釁滋事,被人壓在棺材板下動彈不得了。

    黃五常要是被人壓死了,誰來付棺材錢?

    老板壯著膽子朝薑老太喊了一聲:“哎,你們誰啊?為什麽欺負我的客人?再不走,我報官去了!”

    薑老太氣壞了,“這人眼瞎嗎?明明是我屁股底下這個瘋子先打人的,怎麽就變成我們老薑家欺負人了?”

    薑老太絕不受這冤枉氣,她站了起來,叉著腰,想要與棺材鋪老板好好理論理論。

    薑大山靠在牆角上,出聲阻止了她。

    “娘,算了,我的傷喝神仙水好了,沒有被人打傷的證據了。咱們在這裏人生地不熟的,惹了麻煩容易吃虧。

    裏正說的集合時間已經到了,咱們再不出城,他們大概不會等我們的。

    回鄉的路一走十多天,要是落了單,咱們很有可能就回不去了。”

    老薑頭一聽,立即帶著他的銀子,拉上他的小兒子,往西城門走去。

    薑老太回頭看了薑大山一眼,薑大山擺了擺手,“我沒事,你們先走一步,我會馬上跟上來的。”

    等其他人走了,薑大山才蹲到黃五常的身邊,湊到他耳朵邊上輕輕地問了一句。

    “你們藏在天坑底下的,到底是什麽東西?”

    黃五常大口大口地呼吸,不說話。

    薑大山一時問不出來,又道:“搶了你們東西的人叫薑二丫,家住西昌郡清江縣杏林村,她爹叫薑二牛。

    下次要尋仇、要與人拚命,先找對仇家,不要再誤傷我這樣的路人了。

    西昌郡,清江縣,杏林村,你記下了沒?”

    黃五常還是沒有理薑大山,但他的眼珠子轉了幾下,應該是記下了。

    辛臘梅向前走了幾步,見薑大山蹲在那裏沒有跟上來,以為他起不來,便轉身走回來,攙了他一把。

    夫妻倆攙扶著一直出了城門,與杏林村人在城外匯合。

    人都到齊了,裏正一聲令下,杏林村人正式踏上了回鄉的路。

    方家村裏正看了看粥棚,又看了看杏林村的歸鄉隊伍,一咬牙一跺腳,跟了上去。

    就算這城門外每日可以領一碗稀粥,也抵不住那回家的誘惑。

    他小跑著追上杏林村裏正,道:“老弟,哥哥也想回家,讓我與你們一道走吧。”

    杏林村裏正看了看方家村裏正,才半個月沒見,他就成功地減掉了一半的體重,如今已經瘦得跟竹竿似的了。

    杏林村裏正帶著同情之意,說道:“這路又不是我們杏林村人的,是大慶國的。大慶國的人,都可以走的嘛。”

    方家村裏正聽了這句似曾相識的話,想起這一路走來的艱辛,以及那些在路上死去的親人,再也控製不住自己。

    他掩著麵,號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