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抄作業都不會?

字數:5003   加入書籤

A+A-




    扶桑是個島國,它的國土麵積很小,連大慶的十分之一都沒有,人口卻很稠密。

    加上它境內多山,適合耕種的平原麵積十分狹小,僅占國土麵積的八分之一。

    這八分之一的耕地全部掌握在貴族手裏。

    普通老百姓沒有土地,他們隻能賤賣自己的勞動力,替貴族耕田種地。

    等到收獲的季節,貴族會收走九成的糧食,剩下的那一成,才是普通老百姓辛辛苦苦一整年下來的所有收獲。

    一成的糧食,要供全家人吃喝,肯定是挨不到第二年的收獲季的。

    老百姓得拿這一成的新糧,按一比一點三的比例,從貴族手裏換來因保存不當、發黴變質的陳糧。

    還得往陳糧裏麵參雜各種各樣的野菜和貴族們看不上的小魚小蝦,才能勉強餓不死。

    毫不誇張的說,扶桑國的普通老百姓,從出生一直到死,幾乎就沒吃過一頓飽飯。

    糧食對於扶桑國的普通老百姓來說,是非常珍貴的,對於扶桑國的貴族來說,同樣也是珍貴的。

    因為它可以在商品交易中,直接取代貨幣。

    比如貴族們在買奴隸時,會用很小很小的麻袋裝好糧食,一麻袋糧食就可以買一個小女奴,兩麻袋糧食可以買一個容貌姣好的小女奴,或一個擁有某項技藝的,以此類推。

    扶桑使臣家裏就養著幾個特別漂亮的女奴,一個叫「三麻袋」,一個叫「四麻袋」……

    此時此刻,扶桑使臣看著道路兩旁的穀浪,眼熱不已。

    扶桑的氣候與大慶的京都城差不多,要是能把雜交水稻的種子帶回扶桑,種到扶桑的平原裏去,種到他家那大片大片的田地裏去,肯定也能長出這樣沉甸甸的稻穗。

    等風吹過,他家的田地肯定也能翻起這樣令人心動的穀浪來!

    可恨大慶國皇帝咬死了不賣雜交水稻的種子,還放出那樣的話來,說什麽「收獲上來的雜交水稻不能留種,種子得重新培育獲得,不然,增產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瞧瞧這說的都是些什麽鬼話!

    折什麽扣?!

    眾所周知,水稻是先民們用野生稻馴化而來的,從野生稻到現如今的水稻,從來都是一代更比一代強。

    大慶皇帝的話,顯然違背了這一規律。

    由此可以推斷,大慶皇帝是在騙人!

    扶桑使臣看了看同行的一眾別國使臣,默默地給自己點了個讚。

    一行人裏,隻有我這麽一個大聰明,其他人都信了大慶皇帝的鬼話。

    看呐,他們正在努力與大慶官員交涉,許以重利,想讓大慶官員說服大慶皇帝,把雜交水稻的種子賣給他們。

    扶桑使臣往後退了幾步。

    他就不湊這個熱鬧了。

    要買種子,不必非得經過大慶官方的許可,也不必非得向大慶官方購買,還可以選擇別的渠道嘛。

    他打算等大慶人收完稻子,去沿海地區,悄悄從普通民眾的手裏購買。

    普通民眾不知道這稻種的價值,說不定賣的比大慶官方還要便宜呢……

    大慶國上上下下一連忙了七天,才收完所有的雜交水稻。

    很快,各地的數據都統計上來了。

    除了個別地區遭受了自然災害,其他地區都獲得了豐收。

    平均算下來,畝產達到了一千一百二十多斤。

    雖然早就有心理準備,但真正聽到這樣的好消息,蕭星河還是忍不住激動起來。

    好,好啊。

    大慶百姓再也不必擔心餓肚子了。

    蕭星河立即拉著文武百官開

    了個會。

    商討如何把產出來的糧食調劑到缺糧的地區去,如何做好糧食倉儲工作,以及如何避免「穀賤傷農」等等的問題。

    蕭星河的會還沒開完,扶桑國的大聰明就帶著隨從急急忙忙向大慶告辭了。

    他們得趁著大慶官員忙亂,沒時間緊盯他們的一舉一動,悄悄地買糧種,悄悄地回國……

    十天之後,大聰明一行人在大慶國的東昌郡,典當了身上所有的貴重物品,經過一番激烈的討價還價,最終以十六文一斤的價格,從死要錢的當地人手裏買了十幾船雜交水稻。

    啟程回扶桑的那日,他們還聽到了一個消息——大慶將以十五文一斤的價格,向國外出售脫好殼的白花花的大米。

    正常未脫殼的糧食,在各國之間,一斤賣六到十文不等,脫個殼,一斤要去除三兩的穀糠。

    脫了殼的新品種好糧賣十五文一斤,價格有點兒小貴,但也還算合理。

    大聰明回望身後那十幾船花十六文一斤買來的雜交水稻,心中隱隱抽痛。

    買貴了啊……

    但轉而一想,大慶皇帝為什麽不直接向各國出售帶殼的雜交水稻,非得等脫了殼再來賣?

    一定是怕別人把買回去的水稻當糧種,種出同樣高產的二代糧食來!

    這十幾船糧食貴是貴了點兒,但它可以當種子種啊,脫了殼的大米還能種嗎?

    那肯定不能啊……

    蕭星河你想多了,我們當然也可以直接賣未脫殼的糧食,但我們有碾米機,為什麽不把脫殼這道程序的加工費也掙了呢?剩下的穀糠還可以留著做飼料,多劃算……

    大聰明帶著隨從和那十幾船雜交水稻回了扶桑,向扶桑君主匯報了自己在大慶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扶桑君主見了雜交水稻,猶如見了絕世美女,臉上的垂涎之色掩都掩不住。

    他狠狠地誇了誇大聰明,然後命令全國,大量開墾平原邊際的山地,向山腳要地。

    隻有趕在明年春耕前,開墾出更多的耕地來,才能種下更多的雜交水稻,到了秋天,才能收獲更多的糧食。

    多多的糧食,在扶桑君主的眼裏,就等於國富民強。

    為了調動老百姓的積極性,扶桑君主勒令貴族,明年秋收後,至少要給老百姓留一成半的糧食。

    多出來的那半成糧食,就像一個又香又甜的大餅,勾得老百姓沒日沒夜地為貴族開墾土地。

    一時間,扶桑各地都掀起了開墾邊際土地的熱潮。

    貴族隻要地,越多越好,別的什麽也不管。

    老百姓找不到組織,隻能憑感覺,覺得哪塊地能墾,揮著鋤頭就開墾了。

    這樣盲目的行動,破壞了各地的自然環境,不久之後下了一場暴雨,引發了頻繁的滑坡、泥石流。

    扶桑國損失慘重。

    ……

    狗係統把扶桑國發生的事情當八卦說給薑二丫聽,薑二丫聽了隻能聳聳肩。

    良言難勸該死的鬼。

    大慶都說不賣種子了,扶桑使臣非要在底下搞小動作,偷偷買不能留種的糧食回去當種子。

    來年糧食減產那是一定的了。

    扶桑的君主和貴族也是,一點兒農事也不懂嗎?

    既然要開墾邊際土地,肯定要做好相關的防範工作,防止過度破壞環境引發自然災害。

    大慶這一點就做的很好。

    扶桑人完全可以照著大慶抄作業嘛。

    抄作業都抄不好,活該它倒黴……

    /

    。民國奇人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