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求印《勾漢秘籍》

字數:4679   加入書籤

A+A-


        楊梅畫好圖稿上樓的時候,老祭酒已經將馬幼薇寫的話本故事看完了。

    這是上半部的全部內容。

    馬幼薇在文章結尾的地方留了鉤子,這是為了下半部的故事做的懸念。

    老祭酒要不是知道下半部故事還在創作,定要開口催楊梅趕緊把稿子送過來。

    “故事寫的跌宕起伏,人物的塑造也很出彩。

    新手有這樣的筆力實屬難得。

    老夫很看好這個故事,明日便可安排書坊落實校稿印刷的事宜。

    不知道馬姑娘給這個話本故事取了什麽名字?

    話本故事的署名,可起好了筆名?”

    馬幼薇之前取的兩三個話本名字楊梅聽了都覺得不太合適。

    最後楊梅結合故事的內核,給馬幼薇想了個名字,叫《赦荊釵》。

    至於馬幼薇的筆名,楊梅也沒瞧上她自己取的,覺得太沒特色了。

    很多話本故事為什麽隻火故事,讀者連寫故事的人是誰都記不得呢?

    自是因為話本故事的作者,名字沒有啥讓人記憶的閃光點呀!

    什麽公子,郎君,大俠,切,都太普通了。

    老書蟲楊梅覺得像某網絡文學網站裏的作者名,就挺有辨識度。

    比如‘番茄’、‘土豆’、‘肘子’、‘糕點’這樣的,雖然土,但能讓人印象深刻,更容易出圈。

    在否了馬幼薇的姑娘後,她直接一錘定音,給閨女起了一個‘我是錦鯉她姑’的筆名。

    老祭酒在聽完《赦荊釵》這個書名和‘我是錦鯉她姑’這個筆名後,臉色十分古怪。

    他心裏有多喜歡《赦荊釵》這個故事名字就有多嫌棄‘我是錦鯉她姑’這個筆名。

    一個是高端大氣上檔次。

    一個是又土又村沒格調。

    這完全是兩個極端啊,居然要把它們強行湊到一起

    老祭酒的表情,簡直是一言難盡。

    他委婉的提醒楊梅,要不要再考慮換個筆名。

    若是實在想不到,他亦可以代勞。

    楊梅堅定不移的表示‘我是錦鯉她姑’這筆名就挺好的。

    “老先生能記得多少個話本故事作者的名字?”楊梅反問道。

    老祭酒一時語塞。

    說實話,他想不大起來了。

    好似那些作者取的筆名,都很相似。

    特別是一本話本子火了後,後麵推出來同類型的話本子,就連故事的書名都很接近,這下就更分不清了。

    “老先生,我覺得取個很有反差效果的筆名,更能讓人印象深刻。

    比起一水的公子、郎君、小姐的,‘我是錦鯉她姑’反而是最特比的存在不是麽?”楊梅語調輕快,眉梢帶喜。

    這情緒感染了老祭酒,他也眉開眼笑的點了點頭。

    “好,就依馬娘子和馬姑娘的意思。”

    老祭酒說著,取了紙筆寫下話本故事的書名和作者筆名。

    他還決定悄咪咪的以‘四方遊俠’的筆名為《赦荊釵》這個話本故事寫個序。

    當然,這話他現在不打算對楊梅提。

    ‘四方遊俠’是他年輕時候寫話本故事的筆名,這個馬甲他還想繼續捂著,暫時不想讓老羅和老廖以外的其他人知道。

    楊梅跟老祭酒敲定好話本故事的書名和筆名後,伸手探入袖袋,猶豫著要不要厚顏開口求一求人家幫自己印刷一本《勾漢秘籍》。

    老祭酒看楊梅眼神猶疑似在掙紮取舍,忍不住開口詢問了一句“馬娘子你可有其他事情需要老夫幫忙?”

    這話就像是一張遞上門來的梯子,楊梅要是不牢牢抓緊梯子順竿子往上爬,那她就是傻。

    距離九月初三這日子,可是越來越近了。

    馬叔明估計是一定要去參加一年一度的鬥詩大會的。

    楊梅阻攔不了他的腳步,能做的就是盡量提前幹預影響他的判斷,不要傻傻的掉進有心人設計好的桃色陷阱裏。

    《勾漢秘籍》經由楊梅的口述,馬幼薇的代筆,大概整理了一百條陷阱案例。

    可以說楊梅對這個秀才兒子也是煞費了一番苦心了。

    她將整理好了的幾張稿件拿出來,略有些不好意思的對老祭酒道“老先生,小婦人有個不情之請。

    不知道您可否幫小婦人把這上麵的陷阱案例排版印刷製定成一本小冊子?

    需要消耗的印刷油墨和紙張這些,我這邊可以自己付錢的。”

    楊梅還沒有厚臉皮到要占人家的便宜。

    求別的書坊印刷,人家可能不會搭理她,又或者願意幫她製作成冊,收費卻絕對不菲。

    思來想去,還是書畫鋪子這邊最有可能答應她這個請求。

    老祭酒沒有著急表態,他笑著問楊梅“可否讓老夫瞧瞧稿件的內容?”

    “這是當然。”楊梅嘴上說得爽利,可心裏多少還是有一丟丟難為情的。

    《勾漢秘籍》,嘖嘖,光聽這書名就覺得很不正經。

    果然,老祭酒含笑的麵孔維持不到三秒就裂了。

    這這都是什麽跟什麽哦?!

    他神色怪異的看了眼楊梅,“馬娘子,這秘籍來自何人之手?”

    其實老祭酒從字跡上就能認出來,這是馬幼薇寫的。

    可一個小姑娘,如何能這般深入直白的剖析這些不入流的手段和心機呢?

    沒有一定閱曆的人,怕是無法整理出這麽多的‘案例’。

    這也是老祭酒推測,此‘秘籍’絕非出自馬幼薇本人的原因。

    楊梅就是一個沒啥文化沒啥見識的村婦,她自然不會認這是自己口述,閨女代筆的產物。

    她隻說自己頻頻夢見考上秀才功名的兒子落入女色陷井斷了大好的前程。

    又因中秋那日秀才兒子確實險些被一姑娘算計了。

    她急得整宿整宿睡不好,這才托人搜羅了一些桃色案例,將其整理出來,打算製印成冊送給秀才兒子,希望他能讀有所悟,引以為戒。

    “讓老先生見笑了。

    我這個兒子讀書用功,學問也做的挺好,可惜年少輕狂,心性修煉上還差了一些。

    小婦人也是擔心他一旦行差踏錯,誤人誤己。”楊梅悵然喟歎。

    老祭酒聽完楊梅編造的故事後十分動容。

    “馬娘子愛子心切,付出良多,著實讓人欽佩。

    不知馬娘子的這位秀才兒子,在何處讀書,叫甚名字?”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