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案情推理
字數:4784 加入書籤
水銀發現,這司寇繼昭的記性還真是好,兩年多了,人犯交代的每個細節,他都仍然記得這麽清楚。
就聽司寇繼昭繼續說道
“衙門派去了人鎖拿人犯歸案,並進行了現場驗看。
屋內沒有發現打鬥痕跡,門窗等也全部完好,沒有損壞痕跡。
被殺之人,隻腹上那柄人犯家的菜刀外,亦無其他明顯傷痕,更沒找到其它的凶器。遂將死者屍首抬回衙門。
經仵作驗屍後,記錄上卻寫著死者傷口上有兩道混亂的不明痕跡,一個就是那菜刀留下的,另一個,無法具體查明。且,被殺之人乃是死於失血過多。
因為缺失了一樣凶器,又有本官的介入,衙門索性將該案轉交來了刑部。
本官便接下,開始從人證處著手。
其妻堂前述言一直在家,不知道那人是如何進入自己家中的,根本就不認識。
鄰人們和過路者也皆言不識死者。
人犯卻說認識。
說死者是其同鄉兼幼時玩伴。自長大後分開,他為官,其留村,平日在鄉村勞作、或以狩獵為生。如今不知怎的,竟就跑來了都城,還死在了他家裏,他的床頭。
人犯因此百口莫辯。
那名人犯跟隨本官良久,本官自是信他清白,遂嚴審了其妻。
其妻堅持聲稱,自打丈夫歸家,她便再無外出。見丈夫深睡,就去了側屋,紡紗織布。直到聽見重物倒地聲,才過去探看,後被驚昏厥,直到被鄰裏喚醒。
所有鄰人及到場的過路者,皆被本官一一審問,同樣未果。
不得已,本官隻能將人犯暫押刑部大牢,關押至今。”
司寇繼昭言及即此,抬手向東方姑娘拱手施禮。
“望東方神醫明辯秋毫,為我那名屬下,洗刷冤屈。”
水銀側首,微微對著他點了點頭。
不過,自己這頭雖然是點了,卻是為著那句明辨秋毫而點的,但真實的那人是不是被冤屈的,且還兩說。
她轉回頭,執起一根肋骨,看了看,再看了看,招手讓隨從將燭火挪近。
司寇繼昭見狀,親自端著燭盞,湊近前來,蹲身。
“有發現什麽?”他問道。
水銀沒有回答,在觀察了那根肋骨片刻後,換手,放下去,拚接好。
又拿起一根仔細驗看,並狀似不經意地問道“人犯在那之前,辦的是什麽案子?”
司寇繼昭不假思索地回答“貪墨案。因牽涉較多、範圍較廣,所以耗時很長。”
那也是他和他的下屬們,辦得非常漂亮的一件案子,他也正是因此,得以升到左官長之位。
所以,本心裏,他不想跟著自己風雨奔波的屬下,含冤入獄。
“所有牽扯那樁貪墨案的人犯,都擒獲歸案了嗎?”水銀想了想,繼續問道。
司寇繼昭心內一驚,難道?
“你的意思是,有逃跑的,故意殺了人,報複他?
這個我也有想過,但是,隨便殺一個就可以,為什麽要找住在這裏的、離都城那麽遙遠的人?”急切中,他都忘了自稱本官了。
水銀也沒有注意到他稱呼的改變,搖了搖頭否認。
“民女沒那種想法。大人您別想太多。正如您所說,誰也犯不著為了冤枉一個人,找離得這麽遠的人。
不過,敢問大人,還是有逃跑的,是嗎?”
司寇繼昭坦然點頭。
“有,有小魚小蝦跑掉了的。這種案子,一般抓首、抓重就可以,不會、且不能一網撈得太幹淨。”
水銀頷首。這個她能理解。
從貪墨案中分了百八十兩後,給了點方便的,府衙之人根本理都不會理。
她張張嘴,還想說什麽,又閉上了。
不能再問更多了。
她總管不住自己循跡思案的毛病,以前是優點,但現在,這可是會讓司寇繼昭起疑的壞毛病。
自己覺得他是個嚴謹、慎密之人,那自己呢?表現了這麽多,豈不是也會同樣讓他覺得頭腦過於聰慧?
防的都是聰明人!
自己得管住嘴,管住嘴……
司寇繼昭見東方姑娘欲言又止,想追問,也停了。
大概是這姑娘又想到了什麽,卻覺得和本案無關,所以住嘴了吧?那自己就沒必要刨根深挖了。
多年以後,他才知道,自己是個有多麽想當然的人。
當然,現在的他是一無所覺的。
水銀拚接好骸骨之後,開口說道
“死者男性。歲齡32歲至36歲之間。身長……”
被打斷。
司寇繼昭打斷她後說道
“這些不必驗,卷宗裏都有,那時死者剛死,新鮮驗明的。”
水銀聞言,抬頭直視著他。
“你就肯定這副骸骨,一定是你當初見過的死者?”
沒發現這人是個急性子啊?這是被自己之前話太多,引亂了思緒嗎?
司寇繼昭被問得一噎。
是啊,自己憑什麽認定,麵前的骸骨就是當初的死者?萬一被調換了呢?
萬一其家屬記錯位置了呢?
雖然聽東方姑娘前麵說的都能合得上,但別的呢?
什麽可能都有的,不是嗎?
而且,就算什麽萬一都沒有,人家驗屍,也是要完整記錄的,這是程序問題。
思及此,他抱歉地衝麵前的姑娘笑了笑,抬手示意。
“你繼續。”
一邊趕緊讓隨從做記錄。
水銀瞪了他一眼,想了想再開口說道
“別再打斷我,容易想不起來,又得再驗。
死者身長大約在五尺六寸到五尺八寸之間。
死亡原因利刃自腹部入,自下而上,刺破肺髒導致。”
說著拿起兩根肋骨,指著上麵的一道較深的劃痕。
“下較寬,上較窄,到這一根的時候,較短,更銳。而其對應的就是肺髒,應該就是致死原因。此刃有厚度、有微齒、痕跡略寬,不細。”
她及時咽下了後麵想說的類似長匕的話。
自己看痕就能精準地做推斷,隻會引起司寇繼昭的警惕。
反正按照常規,她隻需要說出實際所見就可以。憑借著痕跡去推斷具體的物事,那不是她的事情。
司寇繼昭沒有察覺到她還有後話,隻聽她停了話語,便就著燭火,低頭仔細地看了看那兩道劃痕,隨後沉吟不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