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陸行又念詩了
字數:7760 加入書籤
A+A-
“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
陸行徐徐開口,聲音通過音響傳了出去,語氣雖平緩,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
這是……
霎時間萬籟俱寂,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教學樓前,除了陸行的聲音,便隻剩下風吹過的聲音。
這是詩歌!
又一首現代詩。
學生們沸騰了,目光灼灼卻又死死壓製著內心的激動。
這一刻,無數歡呼與尖叫堵在了嗓子眼裏,連呼吸和心跳都成了一種褻瀆。
就連那些藏在人群裏老教授也是滿麵震撼,同時一顆心也懸了起來。
他們看過陸行的作品。
無論是《死水》還是《一代人》都是足以在文學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即便一百年後也會有人繼續傳唱。
如此優秀作品,他們不敢奢望有生之年還能看到。
可當陸行開口的那一瞬間,他們不由自主地期待,不由自主地惶恐。
期待陸行會給他們驚喜,也惶恐這一首詩會平平無常。
陸行沒有理會台下的變化,目光落在了身旁的副院長身上,落在了許樂山身上,也落在了學院中許許多多和他們一樣自甘墮落、高舉雙手投降的諸多教授身上……
他臉上帶著嘲諷,眼中滿是輕蔑,一步邁出,那些投降派心髒猛的一顫,甚至有了那麽一瞬間的驟停。
他要幹什麽?
他想幹什麽?
這個瘋子竟然又念詩了。
他們憤怒又惶恐,投來惡狠狠的眼神,試圖用目光讓陸行屈服。
可這卻讓陸行看出了他們的色厲內茬。
“有的人,
騎在學生頭上啊,我多偉大!
……”
陸行的聲音中的輕蔑已經流露的淋漓盡致。
他將詩中“人民”二字換作了學生,讓這首詩在這裏顯得更加應景。
“有的人,
俯下身子給學生當牛馬。
……”
強烈的對比撲麵而來,蔣碧琴和許樂山的臉紅了又青,青了又黑,鼻子都要氣歪了。
你給學生當牛馬?
我們就騎在學生頭上作威作福?
可笑!
無恥!
煽動學生罷課示威就是你做牛做馬的方式?
想讓學生畢業後還有一碗飯吃就成了作威作福?
副院長蔣碧琴氣的全身都抖了起來,嘴唇烏紫,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陸行看到了身旁一眾教授氣到生活不能自理的樣子,但他不在乎。
打擊學生自信,崇洋媚外,挖九州文化傳承的根基……
還敢打電話去他家告狀。
這種敗類,就該被如此對待。
詩歌還在繼續。
“……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
有的人,
情願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有的人,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
陸行慷慨激昂,特別是最後四句更是已經裸地已經化作了刀劍。
誰想不朽?
誰等著底下的火燒?
誰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誰活著,是為了多數人更好的活?
有本事將話說清楚,在這含沙射影算什麽能耐。
比起死水的隱喻,這幾句話如閃電,如風暴,劍鋒直指校領導,沒有半分拐彎抹角。
字字都是殺機!
以蔣碧琴和許樂山為首的一眾教授領導都要氣瘋了。
陸行這是要將他們所有人都釘死在恥辱柱上。
台下的所有人也都傻眼了。
沒人會想到陸行竟然會當著所有人的麵念出這樣一首詩歌來。
沒給自己留半步退路,也沒給學校留下半點生機。
“這個學生……”
藏在人群中的退休老教授、國寶級藝術家們有些哭笑不得。
除了“刺頭”,他們想不出任何一個詞來形容陸行。
拿自己和學校的教授領導們做對比。
將自己捧到了天上,將教授領導踩到了塵埃裏。
嬉笑怒罵全都寫在了詩篇了。
既是狂妄,也是少年意氣。
讓人欣賞,也讓人頭疼。
不過這首詩雖然優秀,但和前兩首比起來還是差了一些。
如果這小刺頭隻能止步於此的話,他們這些老東西就算想要替他說話,也需要好好考慮考慮。
“騎在學生頭上的
學生把他摔垮;
給學生作牛馬的
學生永遠記住他!
……”
陸行沒讓這些已經退休的老教授,國寶級藝術家們失望,
目光銳利如劍,如刺刀,如長槍,狠狠的朝著眾人的心髒上紮去。
如果說這首詩歌前麵隻是怒罵,詛咒。
到了這裏就已經成了鐵一般的事實,是圖窮匕見!
看看周圍。
兩千多名學生匯聚於此,是為了什麽?
數十位已經頤養天年的退休教授,國寶級藝術家出現在這裏,是為了什麽?
你們把學生當傻子糊弄
外國就是好,外國就是強。
想要在這一行吃上飯,就要學會搖尾乞憐……
磨滅每一位學子對未來美好的憧憬,打破所有人對重振九州文化的信心。
你們換來了,隻會是反抗。
而陸行隻是發出了所有學生想發出的聲音,就有如此多的人甘願為他請命。
罷課,示威……
這既是對學校的反抗,也是對陸行的認可。
“……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場可以看到;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著的人,
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最後四句,陸行的聲音變得輕緩起來。
一切塵埃落定,還有什麽需要呐喊?還有什麽需要抗爭?
詩中的兩種人對應著現實中的兩種人。
詩中的兩種結局同樣也對應著現實中的兩種結局。
有人願意毒害學子挖九州文化的根基。
便有人願意不畏險阻成為這個時代的星火。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懂得如何選擇。
誰對誰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放下話筒,陸行什麽都沒有說,什麽都沒有做,隻是朝著來的方向走去。
這場戰鬥,從他踏入這裏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贏了。
“啪啪啪!”
現場在沉寂了幾秒鍾後,排山倒海般的掌聲響起。
每一個人臉上都充斥著激動。
每一個人眼中都滿含興奮。
每一個人的手都已經變得通紅。
……
這一刻,陸行儼然是所有人的領袖,所有人的偶像。
“陸行!”
人群中有人在高喊。
陸行回頭,完全看不到喊他的是哪一位。
因為每一個人都像是剛才呼喊的人。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有人在聲嘶力竭的大喊,緊接著整齊劃一猶如海嘯一般的回應響起
“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
“你們……”
陸行停了下來,看著周圍一一雙雙閃耀著光芒的眼睛,心裏沉甸甸的有種說不出的感動。
世界是變了,那些九州文化界的大拿也的確消失了。
可這改變卻好像也沒那麽大。
“留下來吧。”
一個白發蒼蒼的小老頭從眾多學生中走了出來。
小老頭拄著雙拐,裸露在外的肌膚上布滿了傷疤,其中一條褲腿空空蕩蕩什麽都沒有。
陸行認識老人,甚至隻要是藝術院的學生都認識老人。
在教學樓最顯眼的地方,掛著一張照片。
上麵的介紹很簡短包攬第二十四屆金馬獎得主之一,為民族尊嚴而斷腿。
在許樂山教授的第一堂課上,曾說三十六屆金馬獎隻有一位獲獎者來自九州。
這個人就是他,秦國生,九州影視界最後的輝煌,也曾在水木大學擔任表演係教授。
他這條腿就是為了向那些外國人證明九州電影並不差,而在拍攝過程中真刀真槍的炸斷的。
“同學們都挺希望你回來的,別讓他們失望。”
小老頭拍了怕陸行的肩膀,挺樂嗬的,“你點起了他們心中的火,總要負責到底。”
陸行沉默了。
秦國生也不催促,就這樣靜靜的等著陸行給出一個答案。
隔了許久,陸行才緩緩開口,“讓我回來也不是不行,甚至賠禮道歉也完全沒有問題。
但我有一個要求。”
陸行的目光穿過人群,直逼後方一眾教授領導所站的地方。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
陸行徐徐開口,聲音通過音響傳了出去,語氣雖平緩,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
這是……
霎時間萬籟俱寂,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教學樓前,除了陸行的聲音,便隻剩下風吹過的聲音。
這是詩歌!
又一首現代詩。
學生們沸騰了,目光灼灼卻又死死壓製著內心的激動。
這一刻,無數歡呼與尖叫堵在了嗓子眼裏,連呼吸和心跳都成了一種褻瀆。
就連那些藏在人群裏老教授也是滿麵震撼,同時一顆心也懸了起來。
他們看過陸行的作品。
無論是《死水》還是《一代人》都是足以在文學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即便一百年後也會有人繼續傳唱。
如此優秀作品,他們不敢奢望有生之年還能看到。
可當陸行開口的那一瞬間,他們不由自主地期待,不由自主地惶恐。
期待陸行會給他們驚喜,也惶恐這一首詩會平平無常。
陸行沒有理會台下的變化,目光落在了身旁的副院長身上,落在了許樂山身上,也落在了學院中許許多多和他們一樣自甘墮落、高舉雙手投降的諸多教授身上……
他臉上帶著嘲諷,眼中滿是輕蔑,一步邁出,那些投降派心髒猛的一顫,甚至有了那麽一瞬間的驟停。
他要幹什麽?
他想幹什麽?
這個瘋子竟然又念詩了。
他們憤怒又惶恐,投來惡狠狠的眼神,試圖用目光讓陸行屈服。
可這卻讓陸行看出了他們的色厲內茬。
“有的人,
騎在學生頭上啊,我多偉大!
……”
陸行的聲音中的輕蔑已經流露的淋漓盡致。
他將詩中“人民”二字換作了學生,讓這首詩在這裏顯得更加應景。
“有的人,
俯下身子給學生當牛馬。
……”
強烈的對比撲麵而來,蔣碧琴和許樂山的臉紅了又青,青了又黑,鼻子都要氣歪了。
你給學生當牛馬?
我們就騎在學生頭上作威作福?
可笑!
無恥!
煽動學生罷課示威就是你做牛做馬的方式?
想讓學生畢業後還有一碗飯吃就成了作威作福?
副院長蔣碧琴氣的全身都抖了起來,嘴唇烏紫,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陸行看到了身旁一眾教授氣到生活不能自理的樣子,但他不在乎。
打擊學生自信,崇洋媚外,挖九州文化傳承的根基……
還敢打電話去他家告狀。
這種敗類,就該被如此對待。
詩歌還在繼續。
“……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
有的人,
情願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有的人,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
陸行慷慨激昂,特別是最後四句更是已經裸地已經化作了刀劍。
誰想不朽?
誰等著底下的火燒?
誰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誰活著,是為了多數人更好的活?
有本事將話說清楚,在這含沙射影算什麽能耐。
比起死水的隱喻,這幾句話如閃電,如風暴,劍鋒直指校領導,沒有半分拐彎抹角。
字字都是殺機!
以蔣碧琴和許樂山為首的一眾教授領導都要氣瘋了。
陸行這是要將他們所有人都釘死在恥辱柱上。
台下的所有人也都傻眼了。
沒人會想到陸行竟然會當著所有人的麵念出這樣一首詩歌來。
沒給自己留半步退路,也沒給學校留下半點生機。
“這個學生……”
藏在人群中的退休老教授、國寶級藝術家們有些哭笑不得。
除了“刺頭”,他們想不出任何一個詞來形容陸行。
拿自己和學校的教授領導們做對比。
將自己捧到了天上,將教授領導踩到了塵埃裏。
嬉笑怒罵全都寫在了詩篇了。
既是狂妄,也是少年意氣。
讓人欣賞,也讓人頭疼。
不過這首詩雖然優秀,但和前兩首比起來還是差了一些。
如果這小刺頭隻能止步於此的話,他們這些老東西就算想要替他說話,也需要好好考慮考慮。
“騎在學生頭上的
學生把他摔垮;
給學生作牛馬的
學生永遠記住他!
……”
陸行沒讓這些已經退休的老教授,國寶級藝術家們失望,
目光銳利如劍,如刺刀,如長槍,狠狠的朝著眾人的心髒上紮去。
如果說這首詩歌前麵隻是怒罵,詛咒。
到了這裏就已經成了鐵一般的事實,是圖窮匕見!
看看周圍。
兩千多名學生匯聚於此,是為了什麽?
數十位已經頤養天年的退休教授,國寶級藝術家出現在這裏,是為了什麽?
你們把學生當傻子糊弄
外國就是好,外國就是強。
想要在這一行吃上飯,就要學會搖尾乞憐……
磨滅每一位學子對未來美好的憧憬,打破所有人對重振九州文化的信心。
你們換來了,隻會是反抗。
而陸行隻是發出了所有學生想發出的聲音,就有如此多的人甘願為他請命。
罷課,示威……
這既是對學校的反抗,也是對陸行的認可。
“……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場可以看到;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著的人,
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最後四句,陸行的聲音變得輕緩起來。
一切塵埃落定,還有什麽需要呐喊?還有什麽需要抗爭?
詩中的兩種人對應著現實中的兩種人。
詩中的兩種結局同樣也對應著現實中的兩種結局。
有人願意毒害學子挖九州文化的根基。
便有人願意不畏險阻成為這個時代的星火。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懂得如何選擇。
誰對誰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放下話筒,陸行什麽都沒有說,什麽都沒有做,隻是朝著來的方向走去。
這場戰鬥,從他踏入這裏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贏了。
“啪啪啪!”
現場在沉寂了幾秒鍾後,排山倒海般的掌聲響起。
每一個人臉上都充斥著激動。
每一個人眼中都滿含興奮。
每一個人的手都已經變得通紅。
……
這一刻,陸行儼然是所有人的領袖,所有人的偶像。
“陸行!”
人群中有人在高喊。
陸行回頭,完全看不到喊他的是哪一位。
因為每一個人都像是剛才呼喊的人。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有人在聲嘶力竭的大喊,緊接著整齊劃一猶如海嘯一般的回應響起
“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
“你們……”
陸行停了下來,看著周圍一一雙雙閃耀著光芒的眼睛,心裏沉甸甸的有種說不出的感動。
世界是變了,那些九州文化界的大拿也的確消失了。
可這改變卻好像也沒那麽大。
“留下來吧。”
一個白發蒼蒼的小老頭從眾多學生中走了出來。
小老頭拄著雙拐,裸露在外的肌膚上布滿了傷疤,其中一條褲腿空空蕩蕩什麽都沒有。
陸行認識老人,甚至隻要是藝術院的學生都認識老人。
在教學樓最顯眼的地方,掛著一張照片。
上麵的介紹很簡短包攬第二十四屆金馬獎得主之一,為民族尊嚴而斷腿。
在許樂山教授的第一堂課上,曾說三十六屆金馬獎隻有一位獲獎者來自九州。
這個人就是他,秦國生,九州影視界最後的輝煌,也曾在水木大學擔任表演係教授。
他這條腿就是為了向那些外國人證明九州電影並不差,而在拍攝過程中真刀真槍的炸斷的。
“同學們都挺希望你回來的,別讓他們失望。”
小老頭拍了怕陸行的肩膀,挺樂嗬的,“你點起了他們心中的火,總要負責到底。”
陸行沉默了。
秦國生也不催促,就這樣靜靜的等著陸行給出一個答案。
隔了許久,陸行才緩緩開口,“讓我回來也不是不行,甚至賠禮道歉也完全沒有問題。
但我有一個要求。”
陸行的目光穿過人群,直逼後方一眾教授領導所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