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九品推薦

字數:4737   加入書籤

A+A-




                      這個世界你還沒有看明白嗎?

    林前麵的話我隻當作閑談調笑,說笑,但是最後這句卻是直接砸在了我的心底。

    我張了張嘴,有很多的話卻怎麽也無法說出口。

    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麽回事啊!

    真正的世界到底怎樣那對我而言太複雜,我現在還不懂,對於我們這些學生來說,學校就是我們的全部世界。

    在當前社會,學校教育因為越來越複雜的社會運行所帶來的教育成本提升,與以前相比早已發生了根本變化,現在的教育體係是“基本義務教育”。

    意思就是所有的人都必須接受免費的,由政府部門主導的公共義務教育。

    免費教育當然是好事。

    但是…

    但是也不是一切都好。

    免費並不代表平等,那麽多學校有好有壞,教育資源之間的差異,讓不同學校之間往往天差地別。

    所有人都想上好學校,但是不可能讓所有人都上好的學校。

    為了更加公平的解決這個問題,人們最早選擇的方法是,給予更好的人更多的機會。

    那時候的人們還是很單純的,都認為機會就應該留給更聰明的人,更優秀的人。

    至於怎麽區分好壞?優劣?

    當然是考試了。

    這是最公平不過的事,能者上,弱者下,天理自然。

    那些沒有天賦的,那些愛玩的,自然要為他們早早的選擇付出代價,或者說好聽點,任由其選擇適合的方式自我發展。

    這沒什麽毛病。

    自己不努力又能怪得了誰?

    所有人都認可這件事,並且大為讚揚,認為這是文明之光。

    然後直到那一年道籙被發明出來了。

    任何能夠劃時代的發明,都會對原有的社會形態造成巨大衝擊,道籙這個號稱最偉大的發明之一自然也不例外。

    這個能夠提升是邏輯思維,能夠增加智商的產品,在始一出現便被最早的用在了最適合它們的人——孩子,準確的來說是在校學生的身上。

    那些聰明水,補習班,葡萄糖,懸梁刺股什麽都卷的家長怎麽會放棄這個。

    當然,最開始因為擔心又受騙,隻是零星幾個人好賭之徒選擇搏一把。

    然後這零星的幾個考生,卻是在考試中都取得了和自己原本穩定成績不符,準確的來說是相差巨大的成績。

    有了讓人難以忽視的提升。

    甚至有本來成績末尾的存在,依靠著道籙在考試中竟然考上了全校第一。

    而這並非隻是單獨一個例子。

    這自然是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畢竟考試與所有人都有關,也被所有人都注意著。

    無數覺得蒙受損失的同屆生及家長高呼調查,但是調查組費了很大的時間,卻並沒有如他們願的,查出任何違反法律問題。

    沒有任何法律規定考生不得受籙。

    然後在這沸沸揚揚的同時,大家又不由而開始討論怎麽麵對這種現象,比如今後又該怎麽辦?

    畢竟有無受籙的差異簡直太大了,如果放在一起競爭,那造成的不公平也是太嚴重了。

    無比激烈的輿論,整個社會上下所有人都參與其中,也不知道討論了多久,都吵上了天…

    但還是始終無法定製受籙者不能考試的法律。

    因為你要定製這種法律,首先要能檢測出道籙。

    而當時能夠檢測出道籙的方法隻有通過核磁共振。

    如果強行的限製,那麽必然會帶來巨大的工作壓力以及開支。

    當然也可以從源頭上製止,規定道籙廠家和醫院不得給予學生受籙。

    但是這樣的法律隻能強行限製一般人,對於有關係,有權勢的人,無法被限製。

    如此等於是造成更大的不公。

    甚至就連禁止道籙生產,徹底封鎖掉這個產品都不行,因為這樣同樣會造成以上的結果。

    而且也不符合進步發展的利益。

    無法限製,隻能放任。

    於是第2年,基本上市麵上所有的道籙都被那些內卷下的家長搶光了。

    所有的能夠砸鍋賣鐵用得起道籙的,都用上了。

    然後結果就是,大家的成績都出乎意料的好。

    所有的受籙者,最後的成績都差不多滿分,這還是因為有活動空間的文科被強製減分的結果。

    成績出來的那天,簡直是普天同慶,滿城張燈結彩。

    然後等到錄取通知書下來的時候,瞬間喜事變喪事。

    畢業生們發現今年上流大學的錄取分數線簡直是離譜,比如某個地方的成績總分是600分,分數線同樣也是600分。

    所有的600分以下都被淘汰,599都不行。

    自此,所有人都明白了,在野外遇見狼之後隻要跑過同伴就行的這個簡單的道理在哪裏都一樣。

    80分,90分,不算學習好。

    30分,40分,也不算學習差。

    考多少分其實一點都不重要,因為分數並不是優秀的標準,優秀是強過其它人,重要的超過了多少人。

    是那個百分之幾十?

    隻要在名額範圍內,哪怕個位數你也是最棒的。

    至此造成的社會影響暫且不提,現在還有一個更加緊迫的問題。

    那便是,今年的關是過去了,但是學生準備的更加完善,更加內卷的下一年也快了。

    在那些為了考試而考試的腦筋急轉彎不夠用的現在,要是無法將滿分控製在有限名額內怎麽辦?

    同時控製滿分這個行為又如何保證不會出現不公平?

    自然而然的,考試體係就這麽的坍塌了。

    然後升學體係改成了推薦。

    具體是這樣的。

    一個接受完學前教育的孩子,按照規定進入小學,進行六年教育之後,便會根據推薦進入不同中學。

    因為教育資源的差異,會將不同的學校依次分成9個品級。

    “上上”到“下下”。

    為了公平,不同等級的學校會擁有更上級學校不同等級的名額。

    比如,一個下下級小校可能擁有80%的下三品中級學校推薦名額,百分之18的中三品中級學校名額,2%的上三品中級學校名額。

    而一個上上級的小學,便會擁有80%的上三品中學的名額,20%的中三品中學名額。

    然後中學上高中,高中上大學也是同理。

    。